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9)
2023(14320)
2022(12168)
2021(11777)
2020(9728)
2019(22715)
2018(22797)
2017(42484)
2016(23893)
2015(27190)
2014(27363)
2013(26531)
2012(24303)
2011(22128)
2010(22361)
2009(19973)
2008(19332)
2007(17285)
2006(15457)
2005(13592)
作者
(66716)
(55806)
(54880)
(52527)
(35127)
(26629)
(24926)
(21810)
(21271)
(19902)
(18886)
(18687)
(17569)
(17464)
(17037)
(16862)
(16647)
(16222)
(15966)
(15715)
(13949)
(13912)
(13474)
(12987)
(12636)
(12446)
(12415)
(12316)
(11209)
(11096)
学科
(89269)
经济(89175)
(64204)
管理(57652)
(48424)
(42218)
企业(42218)
方法(37154)
农业(32141)
数学(32113)
数学方法(31704)
中国(28916)
教育(24003)
业经(23154)
(21025)
地方(20255)
(19579)
理论(17445)
(16594)
(15201)
技术(14869)
(14597)
贸易(14587)
(14174)
环境(13207)
(13161)
(12815)
发展(12041)
(12037)
银行(11996)
机构
大学(326229)
学院(324165)
管理(125336)
(122491)
经济(119569)
研究(113304)
理学(108662)
理学院(107411)
管理学(105407)
管理学院(104802)
中国(81073)
(71556)
科学(70460)
(69245)
(57336)
业大(54073)
(53314)
农业(53096)
中心(52128)
研究所(52114)
(52035)
师范(51633)
(50258)
北京(45636)
财经(42305)
师范大学(41759)
(40484)
教育(40266)
(40083)
(38705)
基金
项目(222239)
科学(174826)
研究(170941)
基金(156786)
(135903)
国家(134528)
科学基金(114392)
社会(104153)
社会科(97938)
社会科学(97913)
(88808)
教育(83227)
基金项目(83219)
(75338)
编号(74066)
自然(72557)
自然科(70782)
自然科学(70764)
自然科学基金(69444)
资助(63610)
成果(61960)
课题(52437)
重点(50521)
(50366)
(49188)
(45925)
教育部(42995)
项目编号(42950)
(42573)
创新(42511)
期刊
(139400)
经济(139400)
研究(102610)
中国(76627)
(69881)
教育(66411)
学报(51701)
农业(47856)
科学(47468)
管理(41699)
大学(40760)
(37479)
学学(36727)
技术(32355)
业经(27470)
(27299)
金融(27299)
(23133)
图书(19795)
财经(19297)
经济研究(19269)
问题(18882)
职业(16811)
(16659)
(16411)
科技(15414)
技术经济(15202)
理论(14995)
农村(14685)
(14685)
共检索到492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巧玲,柳爱霞,李秀华,马连义,刘建新,赵咏梅,任惠娟,王永玲,张桂安,李春香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燕秋  
本文对 1 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中有关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城乡妇女对于性生活、避孕、爱滋病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 ;已有的知识来源主要来自亲友、同事和传媒 ;相关机构在为妇女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 ,还应加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调查还显示了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城乡差异 ,表明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还很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康晓平,王绍贤  
在致使妇女生育率下降的诸多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水平提高等间接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论著。在我国,有关直接因素的定量研究报告较少,而且在现有资料中所反映的避孕、哺乳等直接因素对城乡妇女生育率的影响又有很大区别。本文研究重点在于明确调查地区影响妇女生育率的直接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伯华  
妇女生育率的计算,涉及到两个变量:分子是婴儿出生数,分母是有关的妇女人数。按照分母中所用的是育龄妇女人数或仅是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妇女生育率又可分为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 在未婚生育仅为个别现象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育龄妇女生育率与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具有共同的分子。这时,育龄妇女生育率=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已婚比例。该关系式表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江捍平,陈向一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户籍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家庭的抽样调查,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家庭现状、再生育意愿等方面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家庭规模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对于家庭规模的确立,除了经济状况、教育与职业等因素外,还要从社区生育文化、个体心理特征等更大的范围加以考虑,同时,要注意到婚育观念的改变滞后于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时差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勇生,彭大贵,吴盛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郊的流动人口与日俱增,如何强化对流进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已成为现阶段计生工作的新课题。鉴于城郊流进人口面广量大给计划生育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1996年上半年,笔者对城郊的建湖县近湖乡环城8个村计生工作进行了调查。认为流进城郊已婚育龄妇女有“四多”现象: 1 买房租房家庭多。近湖乡城郊的镇南、镇北、近湖、裕丰等结合部八个村有12422户.总人口为51782人,流进育龄妇女有19942名。在流进的19942名育龄妇女中,租房暂住人口有2106人,其余人员都居于购买的商品房、征地集资建房、单位家属区中;这些人员一般在县城和城郊从事各类专业活动,早出晚归,居住地点相对稳定,形成一个独立相对固定的流入人口居住群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万加华,威其玮,李日坤,冯庆才,李强  
本文对青岛市流动人口中已婚妇女社会学特征、婚姻状况、婚前性生活、避孕和妊娠情况、生育状况、性知识教育和需求情况、婚后避孕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岛市流动人口除一般特征外,具有省内流入为主、联姻范围窄的特点。在已婚流动妇女中,婚龄与年龄呈正相关,婚龄差与年龄呈负相关。这与常住人口的调查结果不同。从总体看,这一人群性观念逐步开放,但性知识缺乏,妇女自我保护意识极其薄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左文  
近几年来盐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家及省计生委指导下,在强化社会制约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以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家致富和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实施少生快富文明工程,建立适合本地特点的利益导向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992年省1%人口抽样调查,人口出生率降到13.22‰,计划生育率上升为87.5%。全市绝大多数县(市、区)计划生育工作走出了困境,初步进入了“三为主”的轨道。实施少生快富文明工程比较早、比较好的县(市、区)计划生育工作开始朝着“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方向发展。 1 少生快富文明工程帮助计划生育户致富的基本情况 少生快富文明工程包含致富、教育、服务、福利和邻里互助五项子工程。其中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家致富是主体子工程。其具体形式有四种:在邻里小组开展结对帮富活动,在村建立少生快富合作社,把计划生育户和新婚夫妇、未婚青年组织起来,在优惠政策扶持下搞股份合作经济;在乡(镇)抓住有发展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云嵘,孙靖华,李宏规,黄德兴,金敏子,赵小华,段纪宪,王丰,伊恩·戴蒙德  
宫内节育器是中国已婚育龄妇女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之一。根据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87年常规统计报告,全国共有62908492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宫内避孕,现用率为40.7%;城、镇、乡已婚育龄妇女(以下简称妇女)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数分别占全国使用总数的27.4%、19.6%和53%。可见宫内节育器在节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鸿雁,娄彬彬  
本文运用1996年苏南地区、皖北地区"计划生育与妇女地位研究"课题调查数据,分析了主动、被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对育龄妇女副作用的产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影响;此外,主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者的平均避孕失败次数、平均人流次数均明显高于被动选择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真真  
本文利用 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 ,应用作者提出的育龄妇女生育健康个体指标 ,从人口、社会、经济几个方面对我国育龄妇女生育健康状况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健康状况及存在主要问题与妇女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及社区环境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 ,对改善我国育龄妇女生育健康状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P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晓明,周建芳,晏凤鸣,尹勤,黄彩英  
本研究依托我国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 ,用同伴教育的方法 ,进一步把生殖保健、避孕节育和性病 /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到未婚青年中去 ,促进他们的生殖健康。基线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 ,未婚青年的生殖保健知识欠缺 ,尤其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误区。他们的性观念相当开放 ,婚前性行为已比较普遍 ,传统性观念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在未婚青年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鸿雁,吴玲,董情  
妇女生育率是人口再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国自1979年“一对夫妇一个孩”的人口政策实行以来,人口的生育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城市与农村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有一定的差异,客观地揭示这些差异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城乡间影响生育率水平的诸因素,指导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尔生,杨娟  
本文利用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主要少数民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和满族)的生殖状况作一综合分析并与汉族加以对比。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地理气候、传统习俗及文化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生殖状况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虽低,但实际人口绝对数很大,1990年有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壮族人口已愈1000万。由于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发展不平衡。做好少数民族的生殖健康工作,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意义重大。本文应用1988年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生殖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