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4)
2023(7868)
2022(6930)
2021(6404)
2020(5782)
2019(13237)
2018(13055)
2017(24368)
2016(13860)
2015(16039)
2014(16288)
2013(16188)
2012(15584)
2011(14080)
2010(14336)
2009(13388)
2008(13376)
2007(12413)
2006(10653)
2005(9476)
作者
(44103)
(37199)
(37178)
(35524)
(23609)
(18092)
(16959)
(14550)
(14006)
(13380)
(12743)
(12650)
(12052)
(12041)
(11774)
(11771)
(11417)
(10735)
(10692)
(10633)
(9559)
(9161)
(9132)
(8494)
(8455)
(8453)
(8436)
(8196)
(7749)
(7576)
学科
(56688)
经济(56617)
管理(35050)
(34472)
方法(25992)
(25986)
企业(25986)
数学(22957)
数学方法(22760)
(17912)
(15170)
中国(14606)
地方(13964)
(13679)
农业(11805)
(11619)
贸易(11615)
(11237)
业经(10891)
(9997)
(9730)
环境(9620)
(8832)
金融(8829)
(8735)
银行(8683)
(8268)
理论(7988)
(7979)
财务(7954)
机构
大学(204686)
学院(204565)
(79693)
经济(77845)
研究(75271)
管理(72723)
理学(61833)
理学院(60983)
管理学(59687)
管理学院(59324)
中国(55337)
科学(50844)
(45547)
(44704)
(40925)
研究所(37613)
业大(36728)
(36269)
农业(36231)
中心(34835)
(31753)
财经(28692)
北京(28556)
(27645)
师范(27313)
(26811)
(25869)
(25395)
(24781)
经济学(24277)
基金
项目(137797)
科学(104368)
基金(96464)
研究(95743)
(87690)
国家(86590)
科学基金(70392)
社会(57179)
(54861)
社会科(53897)
社会科学(53875)
基金项目(51283)
自然(47134)
(46576)
自然科(45745)
自然科学(45725)
自然科学基金(44878)
教育(43565)
资助(40057)
编号(38998)
成果(32318)
重点(32231)
(30323)
(29541)
课题(27880)
(27552)
计划(27498)
科研(26944)
创新(25896)
科技(25524)
期刊
(87352)
经济(87352)
研究(55961)
学报(41400)
(40859)
中国(40622)
科学(35012)
大学(29680)
(28855)
学学(28287)
农业(27621)
管理(23252)
教育(20161)
技术(16999)
(16521)
金融(16521)
(16285)
业经(14102)
财经(13848)
经济研究(13276)
(12350)
问题(12147)
(11868)
资源(11514)
业大(11023)
科技(10459)
图书(9905)
(9869)
统计(9820)
林业(9734)
共检索到303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买买提江·吐尔逊  黄俊华  阿不力米提·阿不都热合曼  古丽斯旦·艾百都拉  
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共有42科137属233种,植物区系组成中最大科是藜科(24属69种),该科也正是新疆盐生植物区系最大的科;本研究区盐生植物有69属99种,占总属及种数的50.4%、42.5%;除世界分布科外,温带分布科和热带至温带分布科占第一位,各均含10种;属的地理成分中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型(含变型)占优势,有45属,占总属数的39.8%;种的区系以温带成分(53.1%)和古地中海成分(42.4%)占绝对优势,中亚分布型(27.0%)、温带亚洲分布型(25.7%)、旧世界温带分布型(21.6%)比重明显大。区系基本特征表现为:优势科现象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占据比率很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陌  魏达  辛建江  
【目的】调查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并进行区系地理分析,以探明保护区植物的分布规律,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植物生活型和区系地理学原理,采用野外样线样方调查法,选取8条样线35个样点,对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查阅资料,对保护区种子植物生活型和植物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红碱淖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242种,隶属于63科167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7种,被子植物60科161属235种。生活型和区系地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亚灌木、多年生草本、一年生和两年生草本等5种生活型。科的分布区类型有4种分布型和2变型,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3种,其中有104属为温带分布型,占总属数的62.28%,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保护区水生、湿生及植物种类多样,且发育良好。耐盐、耐旱植物种类较多。【结论】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平衡脆弱,亟待加强保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吴东亮  吴乾隆  彭平平  郭晓贝  
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科物种数排序,筛选出居前30位科作为优势科,分析其物种数分布、分布型、单属科植物种数量分布特征;对优势科所属物种数从大到小排序,将前50位的属作为优势属,分析优势属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基于重点植物解说原则,筛选出雾灵山植物重点解说对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青  蒋丽伟  
运用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97科412属1006种,其中被子植物在科、属和种的水平上分别占到区域植物总数的86.6%、95.3%和95.5%,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在科的水平上,寡种科和中型科优势明显,占总科的73.2%;在属、种的水平上,含20种以上的较大型科所含的属和种数分别占总数的51.3%和56.2%,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种科比(种/科)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植物区系的分化强度,该保护区种科比为10.37,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分化强度高,说明该区特有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霖  夏玉叶  侯学良  耿晓磊  江昕怡  江凤英  李振基  
在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共有种子植物1 724种,隶属于194科732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3属16种,被子植物186科719属1 708种。(2)区内种子植物科属的组成较为分散,植物成分较为复杂。在科的组成结构上,少种科的数量最多,占54.64%。但包含植物种类最多的是较大科,占总种类的29.23%。在属的组成结构上,则主要以少种属和单种属为主,分别占比32.79%和55.87%。(3)区内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热带分布类成分相对占优势,有297属,占总属数的40.57%。其次是亚洲分布类有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佳龙  史小华  张汝忠  
括苍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15科、336属、61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110科329属608种。含10种以上的科共15科,单、寡种属共323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型36科,世界分布型34科,分别占总科数的31.30%和29.57%;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紧随其后,表现出区系过渡性的特点。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楼炉焕  金水虎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 15 5科 ,6 89属 ,1375种 ,8亚种 ,10 7变种 ,10变型 .其中裸子植物 7科 ,16属 ,18种 ,1变种 ;被子植物 148科 ,6 73属 ,136 7种 ,8亚种 ,10 6变种 ,10变型 ;栽培植物 6科 ,41属 ,6 9种 ,4变种 ,1变型 .扣除栽培种类 ,则古田山的自然分布种子植物有 149科 ,6 48属 ,142 6种 (包括种下分类等级 ) .根据地史资料和自然条件 ,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 ,并与周邻植物区系种类比较 ,认为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 ,珍稀特有植物多 ,起源古老 ,区系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洪震  
浙江省箬寮岘县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有141科662属1 475种(含种下分类等级)。根据自然保护区环境条件,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并与浙江省其他自然保护区比较,认为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泛热带分布(20.9%)、北温带分布(19.7%)、东亚分布(16.1%)、热带亚洲分布(9.1%)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8.8%)等5个类型是组成箬寮岘种子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温带性属(52.2%)和热带性属(45.4%)所占比例大体相当。该区系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具有由热带性区系成分向温带性区系成分过渡的特点。同时,该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成林  
天目山清凉峰共有维管束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包括种下等级)。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显著优势(占蕨类植物属总数的71.10%),但本区蕨类区系不属于熟带蕨类区系,而应划归耳蕨—鳞毛蕨类植物区系。种子植物属以温带性成分占优势(占种子植物属总数的63.03%),也兼有热带性成分(33.54%),呈现亚热带特性。通过维管束植物区系地理分析,揭示了本区植物区系作为华夏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具有地理成分复杂的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馨  刘传照  毛子军  
丰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89科299属597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子植物76科275属560种,分别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3.79%、45.30%和34.15%,占小兴安岭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7.55%、67.07%和55.94%;本区有珍稀濒危植物8种,分别占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种数的57.14%和80.00%,是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为小兴安岭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区域。在种子植物中,仅分布有1属的科有41科,其中只有1种的科为24科,仅含1种的属多达164属。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主要为世界广布(48.68%)、北温带分布(2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开森  邓元德  吕国梁  刘连勇  
【目的】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闽西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统计分析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3个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1)汀江源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7科599属1 237种,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有63种。2)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是壳斗科、冬青科、紫金牛科、五加科、樟科和山茶科。3)种子植物区系属数的R/T值1.45,高于武夷山的R/T值(1.10),而低于梁野山的R/T值(1.66)和虎伯寮的R/T值(2.68)。4)与梁野山、武夷山、虎伯寮3个自然保护区相似性比较,在科级水平上相似性极高,均大于90%;在属级和种级水平上,与梁野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分别是76.76%和61.86%。【结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较多;大科、大属优势现象明显,少种科、少种属数量占优势,区系分化较大,体现科属水平的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起源古老,热带性质明显;在地理亲缘关系上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与梁野山的联系最为密切,与虎伯寮的和武夷山的联系较为疏远,与其地处武夷山脉南段延伸支脉区域的地理位置相符合,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维  肖文发  邵莉  郑伟  刘涛  何亨晔  陈龙清  
通过采集标本、拍照、鉴定、统计,对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6科796属2 379种(含种下等级);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温带性质稍强,在属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60.51%;热带成分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34.50%;间断分布属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20.35%,其中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属占首位;中国特有属37个,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4.99%。与四川地区及临近的2个自然保护区相比,五里坡和后河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最大,表现出较强的温带性质。五里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在植物区系的组成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江林  夏淋淋  王绪富  朱德安  袁正科  
对康龙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共计36科77属202种(含变种),分别占湖南蕨类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7.92%、51.68%和28.13%。其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5属以上的科有6个,含10种以上的属有4个。地理成分古老,联系广泛,在科、属的水平上,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分别占科、属总数的58.33%和55.84%,而在种的地理成分上,热带成分(42.08%)略高于温带成分(40.10%),反映了该区蕨类植物种的区系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过渡的特征。区系起源古老,该区中国特有种较丰富,共有31种,但没有特有的科、属分布。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与鹰嘴界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余夏君  刘雪飞  洪柳  吴林  
对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共采集苔类植物标本210份。经过室内鉴定与统计,发现该区域苔类植物共有26科33属51种。其中, 15种为湖北省新记录种,裸蒴苔科Haplomitriaceae为湖北省新记录科;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和裸蒴苔属Haplomitrium为湖北新记录属。该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类型成分复杂,多种区系成分并存,可划分为10类,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次之。另外,与其他保护区比较,七姊妹山与清凉峰物种相似度最高,与十大万山相似度最低。地理位置相近的保护区,其苔类植物区系成分比较接近,且区域气候环境也会影响植物种类和区系特征。该研究为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乃至湖北省苔藓植物种类多样性、区系研究,以及苔藓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楠  刘兴双  杨鑫  关文彬  
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东南部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组成与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101科349属726种38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5属20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87科329属697种38变种。区内被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居多,分别占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86.1%,94.5%和96.3%。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成分比较丰富,以东亚成分、泛北极成分为主体,达乌里-蒙古成分、古北极成分、东古北极成分相对优势;区内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包含了19种不同类型,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程度不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