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7)
- 2023(10754)
- 2022(8895)
- 2021(7757)
- 2020(6550)
- 2019(14797)
- 2018(14398)
- 2017(27648)
- 2016(15124)
- 2015(17045)
- 2014(17275)
- 2013(17515)
- 2012(16601)
- 2011(15458)
- 2010(15672)
- 2009(14810)
- 2008(14511)
- 2007(13342)
- 2006(11860)
- 2005(10765)
- 学科
- 济(89300)
- 经济(89243)
- 管理(42081)
- 业(35622)
- 方法(32107)
- 数学(28708)
- 数学方法(28480)
- 企(27129)
- 企业(27129)
- 地方(23691)
- 农(19893)
- 学(19172)
- 中国(18899)
- 环境(17676)
- 业经(15995)
- 财(15548)
- 地方经济(15143)
- 农业(13570)
- 和(12342)
- 贸(11864)
- 贸易(11859)
- 制(11629)
- 易(11372)
- 融(11164)
- 金融(11161)
- 划(10709)
- 资源(10325)
- 发(10319)
- 银(10201)
- 银行(10170)
- 机构
- 学院(234032)
- 大学(232848)
- 济(106566)
- 经济(104455)
- 研究(86667)
- 管理(84795)
- 理学(72509)
- 理学院(71607)
- 管理学(70293)
- 管理学院(69869)
- 中国(63988)
- 科学(54310)
- 京(48901)
- 所(45738)
- 财(45140)
- 研究所(41747)
- 农(41251)
- 中心(38624)
- 财经(35967)
- 江(35617)
- 业大(35135)
- 经济学(34255)
- 农业(32487)
- 经(32348)
- 范(31381)
- 北京(31117)
- 师范(31082)
- 院(30824)
- 经济学院(30733)
- 州(28441)
- 基金
- 项目(153067)
- 科学(119906)
- 研究(110066)
- 基金(110050)
- 家(96645)
- 国家(95917)
- 科学基金(80811)
- 社会(71142)
- 社会科(67474)
- 社会科学(67450)
- 省(60826)
- 基金项目(58312)
- 划(50897)
- 自然(50784)
- 自然科(49394)
- 自然科学(49377)
- 自然科学基金(48456)
- 教育(48177)
- 资助(44481)
- 编号(43359)
- 发(36227)
- 重点(35624)
- 成果(34851)
- 部(33012)
- 创(31069)
- 课题(30463)
- 国家社会(29892)
- 发展(29455)
- 创新(29279)
- 科研(29212)
共检索到351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军民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态耦合进化的机制和功能。用能值理论、方法计算、衡量和比较山地、绿洲、荒漠间能量流动、储存或转化的耦合机理和系统表达,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玛纳斯河流域能值自给率达98.06%,可更新资源能值比率65%,山地、荒漠是MODS耦合的生态支撑条件;总能值使用量仅有0.52×1023sej/a,进口能值比例仅为13.46%,能值投入率0.09,人均能值使用量仅为1.12×1010sej/a,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值使用强度仅有1.22×1011sej/a,环境负荷率仅为12.12,能值产出率1.22,资源强度较弱,环境负荷率较低,应在立足区域特色优良低能值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的同时,引进关键稀缺性高能值资源,加强高能值产品的反馈支持和贸易输出,在夯实生态流能值基础的同时释放能值利用及转换潜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封玲 汪希成 赖先齐
本文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通过对其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认为农林牧业的发展可以是造成区域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也可以是区域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先进的可持续农林牧业不仅可以有效地修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系统,也可以构建优质高产、对环境友好和生态功能良好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可通过绿洲农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绿洲现代化产业链的建立等,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及其精深加工业,最终实现区域生态恢复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生态重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静 程广斌
玛纳斯河流域大规模开发引发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林木超量采伐、草场过度放牧,水源涵养功能退化;上游水资源利用率低,中游地下水超负荷运行;社会经济发展加重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草场退化、野生动物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几个方面。文章分析了流域内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举措,并提出当前玛纳斯河流域综合治理应解决好加强组织管理与加大财政投入两个问题。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水资源 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民
水作为绿洲环境和经济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 ,直接决定着经济建设的规模、方向和水平。对水资源形成及其分布规律和生态意义的分析研究 ,对整个流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布署都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 ,上、中、下游及山地、绿洲、荒漠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均取决于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 生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万明 谭周令
通过对玛纳斯流域水权交易的分析,并借鉴交易的外部性理论,对玛纳斯流域水权交易的正负外部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通过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水权交易中外部性的存在性,并在结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玛纳斯流域 水权 交易 外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芳 王明田 董孝斌
文章运用H.T.Odum的能值理论和方法,系统化、定量化分析评估了目前玛纳斯县农林牧草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了玛纳斯县近10年来的农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玛纳斯县1997~2006年间,农牧业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呈不稳定趋势,环境负载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说明其农牧业生产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目前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玛纳斯县农牧业系统的畜产品产出能值有较大的提高,人工草地种植面积虽逐年扩大,但存在严重的草畜不平衡矛盾,建议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水定草,以草定畜为中心的战略调整,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
能值 玛纳斯县 生态经济 可持续性评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玉义 张海林 张凤华 陈阜 赖先齐
结合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种植结构和节水技术发展等资料,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对流域近期(至2010年)、中远期(2010-2030年)农业水资源极限潜力、可挖掘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就目前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开发趋势,玛纳斯河流域未来农业水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是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以节流为主。全流域尚有的农业灌溉水资源极限潜力为10.75×108m3,近期农业水资源可挖掘潜力为2.13×108m3,其中开源增水潜力0.40×108m3,占18.8%,节流增水潜力1.73×108m3,占81.2%;中远期农业水资源可挖掘潜力5.33×108m3,其中开源增水潜力1.12×108m3,占21.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宁满秀 苗齐 邢鹂 钟甫宁
本文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花保险为例,利用多界二分选择问卷方式的条件评价法(CVM)获取农户微观数据,探讨以下几个问题:①不同保险条款下农户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②不同投保率目标下政府对农户保费补贴的水平。结果表明,农户对棉花保费的支付水平主要受棉花生产波动性高低、自然灾害给棉农带来的经济损失程度、棉花播种面积、农户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知度等因素的影响;政府保费补贴的水平应该与农户的投保率相结合。通过实证分析,本文为该地区制定农业保险的发展及政府保费补贴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军民
根据已有的分布式水文循环模型及水文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引用水对2000m以上的山地暂无影响,但人工绿洲却在平原区水资源再生循环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人工补给已占总补给量的73.5%,人工开采已占总排泄量的41.78%,平原区水循环发生了以人工水循环为主导的二元分化。人工绿洲、天然绿洲、过渡带和荒漠间生态统一性出现无序化趋势,人工绿洲水分垂向循环加强,蒸发下渗量加大,而天然绿洲及过渡带水平方向径流通量减少,可利用生态水量大幅减少,造成绿洲-荒漠生态呈现出对抗趋势。
关键词:
水资源 二元分化 水文循环 玛纳斯河流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义 柳红东 张凤华 陈阜 赖先齐
评价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区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程度。以石河子垦区为例,着重分析不同阶段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根据土壤盐渍化与灌溉技术水平的关系,用类比法对灌区盐渍化耕地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在无排水条件下漫灌、畦灌等传统灌溉技术造成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土层出现严重积盐。井灌井排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明显脱盐,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目前大力推广的膜下滴灌由于其良好的节水和压盐效果,土壤中盐分含量逐年下降,随着滴灌年限的增加,土壤平均脱盐率逐渐提高;预计2010年大部分地区水资源达到合理利用后,灌区次生盐渍化耕地比例将下降到35%~40%,2020年区域水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玉义 逄焕成 陈阜 张凤华 赖先齐
从供需两方面,构建了区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玛纳斯河流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状年玛纳斯河流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为79.21%,各灌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下野地、莫索湾、金安、玛纳斯等灌区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较低,分别为69.09%、78.76%、78.25%、71.24%,明显处于亏缺状态,而石河子灌区达115.06%,处于相对盈余状态。在各灌区灌溉总面积维持现有数量以及保证灌区水资源安全的前提下,随着加大部分灌区(金安、玛纳斯和石河子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高新节水技术以及调整种植结构,近期流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总体可接近100%,但流域内除石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凤华 潘旭东 李玉义
【目的】研究农田开垦后土壤退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例,利用定位试验、空间替代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分析冲积扇下部绿洲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的变化过程。【结果】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农田杂草群落由耐盐性多年生植被演替为1年生植被,演替序列主要集中在6~8年,而后进入平稳阶段。土壤耕层总盐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土壤养分表现为相反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农田开垦后土壤质量总体表现为良性发展而后开始退化,在开垦10年土壤整体质量状况趋向最大,而后综合评价值转为负值。【结论】可将10~15年作为反映该区域土壤质量总体退化的预警期。
关键词:
绿洲农田 开垦年限 土壤质量 预警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异星 罗格平 尹昌应 周德成 鲁蕾 许文强 戴丽
以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在遥感与GIS支持下揭示了流域1989—2002年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状况,并进一步对流域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与生态安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稳定上升,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发展时期;②1989—2002年,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整体有所好转,但局部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③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18~100间的区域生态安全等级有所提高,由1989年主体属于中警状态提高到2002年的预警状态;④不同土地利用程度下流域在较安全和预警状态面积之和有以下顺序:Ⅴ>Ⅳ>Ⅰ>Ⅵ>Ⅲ>Ⅱ,表明Ⅴ级土地利用程度区即林草地是流域生态恢复和重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娜娜 罗格平 丁建丽 李建军 刘丽娟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壤盐渍化主要集中于绿洲内灌溉农田,而对绿洲内荒地和外围荒漠(以下简称绿洲内外荒地)土壤盐分变化趋势尚不清楚。论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利用玛纳斯流域绿洲膜下滴灌技术普及的初期2006年和近期2012年绿洲内外荒地0100 cm土壤盐分数据,分析滴灌背景下干旱区绿洲南部、中部和北部内外荒地土壤盐分的030、3060、60100 cm深度时空变异的总体特征。绿洲内外荒地2012年0100 cm深度土壤平均含盐量、阴离子含量和除Na+、K+以外的阳离子含量低于2006年的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娜娜 罗格平 丁建丽 李建军 刘丽娟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壤盐渍化主要集中于绿洲内灌溉农田,而对绿洲内荒地和外围荒漠(以下简称绿洲内外荒地)土壤盐分变化趋势尚不清楚。论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利用玛纳斯流域绿洲膜下滴灌技术普及的初期2006年和近期2012年绿洲内外荒地0~100 cm土壤盐分数据,分析滴灌背景下干旱区绿洲南部、中部和北部内外荒地土壤盐分的0~30、30~60、60~100 cm深度时空变异的总体特征。绿洲内外荒地2012年0~100 cm深度土壤平均含盐量、阴离子含量和除Na~+、K~+以外的阳离子含量低于2006年的水平,土壤盐渍化类型由硫酸盐-氯化物类向氯化物-硫酸盐类转化,降低了土壤的碱性,有利于后备农业资源的开发和作物的生长;2006年玛纳斯流域绿洲内外荒地土壤盐分含量、阴离子含量和阳离子含量空间分布差异不显著,而2012年土壤盐分和除个别离子(Na~+、K~+、CO_3~(2-))外其他离子空间格局总体表现为绿洲中部含量最高;绿洲内外荒地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灌溉方式的改变和地下水的利用。玛纳斯流域绿洲内外荒地土壤盐分时空变化总体特征和可能驱动机制分析,将丰富对干旱区流域绿洲土壤盐渍化的趋势认识,并有助于干旱区后备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