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2)
- 2023(11915)
- 2022(10058)
- 2021(9137)
- 2020(7902)
- 2019(17951)
- 2018(17648)
- 2017(34047)
- 2016(18679)
- 2015(21052)
- 2014(21637)
- 2013(21743)
- 2012(20575)
- 2011(19109)
- 2010(19581)
- 2009(18380)
- 2008(18295)
- 2007(16811)
- 2006(14940)
- 2005(13691)
- 学科
- 济(99543)
- 经济(99462)
- 管理(52865)
- 业(47924)
- 方法(39441)
- 企(37761)
- 企业(37761)
- 数学(34591)
- 数学方法(34201)
- 学(23450)
- 农(23206)
- 地方(23108)
- 中国(21454)
- 财(20852)
- 业经(18538)
- 环境(16744)
- 农业(15829)
- 制(15484)
- 地方经济(14323)
- 贸(13950)
- 贸易(13945)
- 和(13904)
- 融(13481)
- 金融(13477)
- 易(13423)
- 银(13207)
- 银行(13165)
- 理论(12724)
- 行(12549)
- 务(12454)
- 机构
- 大学(291628)
- 学院(289164)
- 济(124857)
- 经济(122189)
- 研究(106212)
- 管理(104595)
- 理学(89718)
- 理学院(88569)
- 管理学(86645)
- 管理学院(86111)
- 中国(79238)
- 科学(67734)
- 京(62593)
- 所(56697)
- 财(56008)
- 农(54403)
- 研究所(51718)
- 中心(47570)
- 业大(45377)
- 江(44861)
- 财经(44676)
- 农业(42883)
- 经(40298)
- 北京(39773)
- 经济学(39707)
- 范(38905)
- 师范(38456)
- 院(37622)
- 经济学院(35604)
- 州(35254)
- 基金
- 项目(189037)
- 科学(147534)
- 基金(137773)
- 研究(132463)
- 家(122284)
- 国家(121371)
- 科学基金(101620)
- 社会(84432)
- 社会科(79987)
- 社会科学(79960)
- 省(72907)
- 基金项目(72448)
- 自然(66431)
- 自然科(64767)
- 自然科学(64740)
- 自然科学基金(63586)
- 划(62359)
- 教育(59894)
- 资助(57424)
- 编号(51241)
- 重点(43719)
- 成果(42661)
- 发(41934)
- 部(41611)
- 创(37864)
- 科研(36574)
- 课题(36278)
- 计划(35746)
- 创新(35677)
- 国家社会(35581)
共检索到436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芳 王明田 董孝斌
文章运用H.T.Odum的能值理论和方法,系统化、定量化分析评估了目前玛纳斯县农林牧草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了玛纳斯县近10年来的农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玛纳斯县1997~2006年间,农牧业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呈不稳定趋势,环境负载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说明其农牧业生产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目前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玛纳斯县农牧业系统的畜产品产出能值有较大的提高,人工草地种植面积虽逐年扩大,但存在严重的草畜不平衡矛盾,建议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水定草,以草定畜为中心的战略调整,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
能值 玛纳斯县 生态经济 可持续性评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德伟 陈治谏 倪华勇 蒋莉 廖晓勇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98~2003年生态经济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能值利用强度、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①四川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曲线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波动在3.35~1.97之间,曲线的走势与能值/货币比率、人口承载力基本一致。表明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仍处于依靠本地资源的欠发达不稳定阶段;②四川省1998~2003年的净能值产出率和能值投入率呈现相异的发展走势,表明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活动的竞争力逐渐降低,而环境资源负载程度、能值使用强度逐渐增强,经济活动加剧;③1998~2003年四川省人...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分析 可持续性 四川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伟庆 郝翠 李洪远 鞠美庭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98—2007年能值流量进行动态定量分析,并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在与其他地区比较的基础上,定量描述了天津市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态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2007年总能值用量中有89%是不可更新资源,实际人口为其承载人口的1.56倍,超过了402万;近10年中,天津市能值自给率从0.70下降到0.45,能值产出率从3.69下降到2.37,环境负荷率从1998年的4.33上升到2007年的14.45,可持续发展指数从1998年的0.85下降到2007年的0.16。系统高度依赖于反馈能值的投入,区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天津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对提高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军民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态耦合进化的机制和功能。用能值理论、方法计算、衡量和比较山地、绿洲、荒漠间能量流动、储存或转化的耦合机理和系统表达,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玛纳斯河流域能值自给率达98.06%,可更新资源能值比率65%,山地、荒漠是MODS耦合的生态支撑条件;总能值使用量仅有0.52×1023sej/a,进口能值比例仅为13.46%,能值投入率0.09,人均能值使用量仅为1.12×1010sej/a,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值使用强度仅有1.22×1011sej/a,环境负荷率仅为12.12,能值产出率1.22,资源强度较弱,环境负荷率较低,应在立足区域特色优良低能值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的同时,引进关键稀缺性高能值资源,加强高能值产品的反馈支持和贸易输出,在夯实生态流能值基础的同时释放能值利用及转换潜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宏辉 尹小君
本文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从成本收益比较、农业结构变动、景观生态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订单农业生产方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订单农业生产方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双重的。在利用订单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地区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之内实现订单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玛纳斯县 订单农业 生态环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丁晓荣 王利琳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选择和创建能值指标评价体系,从自然和经济生态观角度对浙江莫干山风景区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定量分析了系统的基本生态流。结果表明,莫干山风景区2008年能值应用总量为9.90×1018J,输入能值9.14×1018J,输出能值7.58×1017J,经济收入和反馈分别为6.15×1018J和3.75×1018J,净经济效益率为53.22%,生态产出率29.27,环境负载率为12.01,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值指标为0.84。研究证明,莫干山风景区开发历史较长,基础能值积累较多,长期保持适度的经济反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环境负载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洁玫 杨俊孝
农地流转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的手段,而流转后能否产生规模效益将直接影响农地流转的推进。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对玛纳斯县下属5个乡镇进行农地流转规模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其中4个乡为DEA有效,1个乡为非DEA有效,并对非DEA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建议DEA有效乡镇继续适度增加投入,而非DEA有效乡镇节约成本和内部挖潜,以期规模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岩 杨俊孝
农民是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对农户具体行为的研究可以直接反映现实情况,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就参与农地流转情况对新疆玛纳斯县369户农户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转包和出租仍是农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农地以自发流转为主、流转期限普遍较短、农地流转呈现出"非粮化"趋势。通过剖析当前农地流转的现状及呈现出的特点,认为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农地流转的非粮化与粮食安全、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并提出农地流转必须兼顾粮食安全、规范政府职能、大力培育并完善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调查 农地流转 粮食安全 新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旭熙 彭立 苏春江 马宇翔 王小兰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评估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可持续性。2000—2012年,四川省农业生态系统产值不断增加,而产值的增加主要依靠工业辅助能的大量投入,从而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五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成都、川南、攀西以及川西北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弱,川东北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在能值分析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了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相关生产要素对农业生态系统产出能值的影响。五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受各生产要素的影响不同,成都、川南经济区受水资源能值投入的影响最大,川东北、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晓峰 许学工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开放地带,经济地位特殊而重要。而三角洲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带,在资源开发中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黄河三角洲永恒的主题。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建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地区能值用量较大,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此基础上,通过可持续性能值指标的动态分析为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谦友 王伟平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为西部能源富集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中运用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即从社会、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指数方面评判陕西省2000~2007年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结果显示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赖当地的不可更新资源;能值自给率达99%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超出环境承载量且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指数颇高(指数高说明区域发展水平低),说明陕西省仍处于不发达地区。
关键词:
陕西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蚌蚌 王数
根据对新疆玛纳斯县三岔坪村"互换并地"工作的实际调研,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案例研究法,探究"互换并地"群众自主式土地整治模式。结果表明:①玛纳斯县人均耕地比较多,但存在严重的破碎化;②耕地破碎化有自然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由于包产到户时绝对平均分配土地造成的;③三岔坪村互换并地工作是农民自发、自愿、自主开展的土地整治,农民自始至终是该项工作的主角,这充分体现了土地整治中的公众参与;④互换并地是未来土地流转的基础,二者一前一后,互为补充,都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⑤互换并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大降低土地投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机械化的应用、提高耕作效率,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有利于播种、机耕、灌溉、施肥、打药等田间管理。研究结论:互换并地是破解耕地细碎化、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扩大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岩 杨俊孝
该文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玛纳斯县为例,对369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通过建立农地流转行为与各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农户特征、农户资源禀赋以及农地流转特征等三方面分析了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流转租金、流转年限和家庭单位耕地面积纯收入、户主对农业经营风险认知和农户类型显著地影响了农户土地转入行为;而年流转租金、户主年龄和流转年限、家庭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和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构成了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显著的影响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万冰 龙开义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模式可概括为"农业生计模式""农业兼非农业生计模式"和"非农业生计模式"三种。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的家庭生计模式经历了从以牧业为主到以种植业为主,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生计模式的变迁是村民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家庭生计模式变迁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农业的集约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需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引导村民转向非农生产,增加村民的非农收入;另一方面,要实现小规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恒 孟范平
采用能值核算方法对2010年招远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与可持续性进行评价。该城市经济发展消耗了过多的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包括本地丰富的金矿和外部煤炭资源,同其他资源型城市相比,其EYR(14.17)、EIR(0.923)、ELR(56.89)、ECC(2.81 hm2)较高,而EEC(10200人)很低,表明其人口、环境、资源压力巨大。ESI仅为0.25,表明招远市属于高资源消耗型的生态经济系统。今后招远市发展应注重黄金矿产资源适度开发;以循环经济促进尾砂资源化;加强海底矿藏、地热、太阳能、风能等替代性资源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