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0)
2023(15311)
2022(12704)
2021(11646)
2020(9556)
2019(21767)
2018(21852)
2017(41799)
2016(22925)
2015(25642)
2014(25990)
2013(25578)
2012(23562)
2011(21338)
2010(21456)
2009(19448)
2008(18770)
2007(16660)
2006(14864)
2005(13392)
作者
(67554)
(55891)
(55495)
(52760)
(35495)
(26684)
(25137)
(22178)
(21240)
(20016)
(18934)
(18850)
(17799)
(17772)
(17206)
(17181)
(16611)
(16479)
(15910)
(15811)
(13913)
(13910)
(13591)
(12659)
(12609)
(12484)
(12420)
(12400)
(11307)
(11061)
学科
(99479)
经济(99383)
管理(61952)
(61428)
(49018)
企业(49018)
方法(37970)
数学(31994)
数学方法(31671)
中国(30235)
(28154)
地方(27115)
业经(24831)
(20546)
(19976)
农业(19196)
(16660)
(16587)
贸易(16573)
技术(16144)
(15968)
(15603)
(15572)
环境(15548)
理论(15514)
产业(15461)
(15422)
银行(15378)
(14993)
金融(14992)
机构
学院(324637)
大学(324387)
(129650)
管理(127010)
经济(126796)
研究(114476)
理学(109111)
理学院(107835)
管理学(106029)
管理学院(105454)
中国(84266)
科学(71648)
(71068)
(58190)
(57216)
(55656)
研究所(52970)
中心(50892)
业大(49438)
(48472)
北京(45490)
财经(45422)
(45074)
师范(44646)
农业(43458)
(41476)
(41168)
(39902)
经济学(38031)
师范大学(36025)
基金
项目(220664)
科学(172963)
研究(163114)
基金(157504)
(137395)
国家(136186)
科学基金(116230)
社会(101663)
社会科(96288)
社会科学(96264)
(87459)
基金项目(83913)
自然(74392)
教育(73558)
(73355)
自然科(72616)
自然科学(72602)
自然科学基金(71277)
编号(67379)
资助(63751)
成果(54783)
(51874)
重点(49685)
(47423)
课题(47031)
(46078)
创新(42921)
发展(41497)
国家社会(41324)
科研(41321)
期刊
(149525)
经济(149525)
研究(98850)
中国(66755)
(52516)
学报(51613)
科学(48214)
管理(48191)
(40845)
教育(40139)
大学(38613)
农业(36719)
学学(36056)
(29347)
金融(29347)
技术(28961)
业经(26411)
经济研究(23381)
财经(21419)
问题(19927)
(19102)
图书(18830)
(18341)
科技(16660)
技术经济(15960)
理论(15762)
现代(15496)
商业(15082)
(14478)
实践(14446)
共检索到488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戴俊生  刘晓媛  罗明英  陆朝晖  邱元德  
阐述新疆玉米生产条件、现状和产业化的必然性,分析新疆玉米产业化内涵、作用和特点,探讨了其发展的基本模式及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实施新疆玉米产业化的对策建议:①重点培植和扶持玉米龙头企业;②适时培育北疆和南疆玉米批发市场;③建立和完善兵团和地方土地流转机制;④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约束机制;⑤推动绿洲农区、城郊畜牧养殖业发展;⑥加强政府引导、扶持,促进玉米中介组织蓬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  张文中  李季刚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殊功能使其具有保障农业发展的作用。本文以玉米期货价格与新疆玉米现货价格之间关系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全面、系统地剖析了期货市场对新疆玉米产业的保障作用。研究发现存在单向的从玉米期货价格到新疆玉米现货价格的因果关系。玉米期货价格对新疆玉米现货价格的影响显著;而新疆玉米现货价格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期货市场是有效的,已经具有保障新疆玉米产业发展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彬  
本文通过对美国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总结出美国玉米产业的自然优势、产业体系、政府调控等方面对提升美国玉米产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给中国提升玉米产业竞争力带来了启示,对研究提升中国玉米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庆才  
在加入WTO的今天 ,玉米产业作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焦点问题 ,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围绕专用化、高效益这个主攻方向 ,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 ,较重点谈一谈对新形势下振兴玉米产业的思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化春  韩萍  张建林  
为加速玉米产业化进程 ,提高经济效益 ,提出要发展玉米生产 ,出口创汇增值 ;建设饲料工业体系 ,实现转化增值 ;建立玉米工业体系 ,发展玉米食品工业 ,实现加工增值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投入效益 ;调整作物布局 ,提高结构效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安国民  赵化春  徐世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倪印锋  王明利  
为促进粮改饲政策试点更好地开展,推动农业种植结构由"粮食+经济"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饲草料"三元结构协调发展,以青贮玉米(Zea mays)产业为例,综合运用产业集中率、重心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模型和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演变动因。结果表明,2001–2016年中国青贮玉米产业集聚程度非常高,在时间上表现为明显的三阶段特征;产业重心位置相对稳定,产业发展在空间上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从全局来看,青贮玉米的生产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从局域来看,存在显著的"北高南低"集聚规律性,且局域正向集聚过程有不断加强的趋势。青贮玉米产业时空格局演变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小,而政策、经济效益、市场以及农业科技等成为影响其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及其时空演变与奶业发展密切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丽凤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两国玉米在基本国情影响下生产、需求及相关补贴政策方面的差异,提出依据我国现阶段玉米产业所依存的国情,不断缩短与美国存在的差异,总结了美国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的启示与借鉴措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义发  汪黎明  沈雪芳  张璧  郑洪建  
糯玉米亦称蜡质玉米或中国糯玉米,中国是糯玉米世界起源中心.中国的云贵川高地糯玉米遗传多样性分布,沪与杭嘉湖平原的遗传特点是优质早熟,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糯玉米植株高大、产量高.在对中国糯玉米种质研究创新基础上,中国糯玉米杂交化改良得到较大成功,已形成鲜食、淀粉加工和畜牧新型糯质饲料三个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焕广  李新海  余嘉玲  
新世纪以来,中国玉米的生产和消费都保持了较快增长。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20年播种面积为4126.4万公顷,总产量达到2.61亿吨。近几年,受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玉米产量出现小幅下降,供需缺口加大,导致2020年玉米进口量急剧增加至1130万吨,创历史新高,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过去20年中国玉米供需及贸易发展趋势、相关调控政策转变及其对玉米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未来中国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并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到2025年中国年度玉米供需缺口约为2000万吨,若通过政策激励玉米恢复生产面积、通过技术提升单产,供需缺口可下降到800万吨左右。最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2)加大科技投入,有效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成本;(3)增加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耕地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4)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发展;(5)适度增加玉米和替代品的进口,提前向国际市场释放信号等促进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红  李万良  舒坤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贡献率超过40%。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抵御外资品种冲击,确保玉米产业安全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全国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企弱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外资种业大量涌入、冲击种业市场,体制机制对我国种业发展束缚严重等主要问题,详细解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业弱散小突出、亟需整合育种资源,育种投入水平低、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自主品种量小质差、核心竞争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遏制创新积极性等突出问题,提出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大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红  李万良  舒坤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贡献率超过40%。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抵御外资品种冲击,确保玉米产业安全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全国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企弱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外资种业大量涌入、冲击种业市场,体制机制对我国种业发展束缚严重等主要问题,详细解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业弱散小突出、亟需整合育种资源,育种投入水平低、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自主品种量小质差、核心竞争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遏制创新积极性等突出问题,提出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大力培育繁育推一体化的大型种业企业和加强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资源整合与合作等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展进涛  邓鹏程  谢锐  
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大R&D投入促进对转基因作物技术的研发创新,利用生物技术确保粮食安全已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玉米转基因技术创新的基本格局,并以玉米转基因抗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例测算了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产业化潜在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复合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技术成为国内外研发和应用趋势;转基因玉米产业化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中国国内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相关农产品价格下降,产业联系的正向效应显著。本文也认为玉米生物技术的研发要从产业需求和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两个视角最大化转基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展进涛  邓鹏程  谢锐  
"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大R&D投入促进对转基因作物技术的研发创新,利用生物技术确保粮食安全已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玉米转基因技术创新的基本格局,并以玉米转基因抗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例测算了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产业化潜在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复合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技术成为国内外研发和应用趋势;转基因玉米产业化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中国国内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相关农产品价格下降,产业联系的正向效应显著。本文也认为玉米生物技术的研发要从产业需求和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两个视角最大化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研投资效应,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本文还讨论了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燕  
该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的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发展玉米产业在地域条件、畜禽养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专用玉米品种缺乏、精深加工比重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应重视玉米新品种选育、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的、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和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及建立产业化网络平台等促进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