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9)
2023(14632)
2022(12758)
2021(11909)
2020(9974)
2019(22949)
2018(22909)
2017(44117)
2016(24375)
2015(27248)
2014(27322)
2013(26847)
2012(24734)
2011(22456)
2010(22369)
2009(20616)
2008(20342)
2007(17871)
2006(15784)
2005(14052)
作者
(71509)
(59914)
(59217)
(56548)
(38068)
(28569)
(26800)
(23181)
(22610)
(21346)
(20382)
(20259)
(19166)
(18921)
(18715)
(18299)
(17810)
(17602)
(17066)
(17002)
(14865)
(14863)
(14420)
(13729)
(13426)
(13347)
(13177)
(13170)
(12164)
(11896)
学科
(93381)
经济(93201)
管理(72776)
(69440)
(57066)
企业(57066)
方法(42637)
数学(36618)
数学方法(36124)
(28178)
(26535)
中国(23995)
(22845)
业经(21799)
(21670)
农业(18739)
地方(17626)
(16654)
财务(16563)
财务管理(16526)
理论(16167)
(15844)
贸易(15838)
企业财务(15737)
(15647)
(15380)
(15245)
银行(15195)
技术(15193)
(15108)
机构
大学(351491)
学院(347654)
管理(135886)
(135127)
经济(132131)
研究(118739)
理学(118074)
理学院(116663)
管理学(114506)
管理学院(113869)
中国(86687)
科学(75486)
(74737)
(64861)
(61254)
(60667)
研究所(55499)
业大(54681)
中心(52777)
财经(51574)
(50941)
农业(48089)
(46858)
北京(46772)
(46585)
师范(46099)
(42949)
(40957)
经济学(40617)
财经大学(38498)
基金
项目(241199)
科学(189529)
基金(175930)
研究(174115)
(154825)
国家(153586)
科学基金(130839)
社会(109366)
社会科(103441)
社会科学(103416)
基金项目(93468)
(93148)
自然(86083)
自然科(84045)
自然科学(84022)
自然科学基金(82514)
教育(79659)
(79414)
资助(72056)
编号(70069)
成果(58037)
重点(54318)
(53487)
(50548)
(49939)
课题(48528)
创新(46694)
科研(46257)
(45851)
教育部(45519)
期刊
(148064)
经济(148064)
研究(101895)
中国(67090)
学报(59872)
(56471)
科学(54444)
(49607)
管理(49456)
大学(45034)
学学(42486)
农业(38775)
教育(38720)
(28893)
金融(28893)
技术(28642)
财经(25306)
业经(23913)
经济研究(22629)
(21528)
(19541)
问题(19533)
(17880)
图书(17294)
科技(17210)
理论(16873)
技术经济(16203)
业大(15650)
现代(15448)
实践(15437)
共检索到505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正江  
随着牧区草场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成为解决新疆"三牧"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新疆Y县A乡白村和江村的实地调查,在由基层政府和牧民共同参与实践的牧民定居社会过程中,牧民定居后的生产适应状况对牧民定居整体社会适应性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生产方式的转变、抗拒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劳动力转移、经济收入结构的多元化趋势等表象反映出牧民定居工程需要化解的深层次矛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纯礼  
草原畜牧业在新疆畜牧业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与之对应的游牧生产方式不利于畜牧业的现代化及现代化发展方向。本文研究分析了新疆牧区游牧生产方式下的畜牧业发展现状,以及游牧对草原产生的不利影响,考察了牧民的生活与生产现状,认为游牧是畜牧业中落后的生产方式。通过论证指出,牧民定居有利于牧业的现代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元珍  
农牧民经纪人的出现降低了农民的交易费用,提高了农牧民在市场中的谈判能力,减少了农牧民的机会成本,对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新生力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进  
本文首先指出牧民集中定居必然带来公共服务的全新课题,然后阐述了目前定居点公共服务管理的现状,最后建议把握"两个"核心关系,培养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健全"四大"保障,增强可持续的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七大"服务,努力提高定居点公共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沙黑多拉·斯哈克  
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称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大批牧民通过定居工程,从根本上摆脱了几千年来传统的游牧生活,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牧民定居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却能够解决长久的生存发展问题。然而,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娟  陈飙  
少数民族牧民因旅游开发搬迁定居参与旅游业,是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模式。本文选择新疆两处重要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研究了牧民对政府实施的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研究发现,牧民在定居工程和参与旅游态度上总体水平为良下,各类因子中社会福利和生活便利程度因子态度水平较高,而定居后新生产方式的认同水平较低。比较分析了牧民属性特征对各因子水平的影响,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属性对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有一定影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泽胜  
2010年6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在西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站在新农保受益群体的角度研究新农保制度运行效果,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新农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农牧民满意度评价体系和模型,并对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本文的分析表明农牧民群众对新农保的满意度主要受农牧民对新农保的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抱怨和信任五项重要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满意度的政策措施,以期提高新农保制度的实施绩效和农牧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乔观民  李彤璐  
"牧改居"工程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Y村进行调查,发现牧民定居后出现以下情况:草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村多元驱动态势明显。但Y村在实现"安居"向"乐业"转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问题:生计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城镇化、工业化要求,发展多元经济驱动产业的同质性竞争严重,特色产业定位不准等。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建立草畜联营合作社,合理界定草场产权,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人力资本的开发,推动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强产业联动,推动"1+2+3"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建设新型乡村振兴之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华民  王立新  杨劼  梁存柱  王炜  
通过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畜牧业和农业区域10个嘎查村102家农牧户家庭开展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分析了当地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牧民生计的影响及其适应措施。结果显示,乌审旗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极为脆弱。干旱是乌审旗农牧业区域最严重的气候灾害;气候变化对两个区域农牧民生计影响的脆弱程度不同;农牧民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但这些过程多数都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投入。限制农牧民适应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匮乏、技术缺乏或落后、水资源短缺;农牧民及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措施,但还不足以应对长期的气候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先东  李录堂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微观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保障感知、社会信任对牧民生态保护参与意愿、参与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牧民社会保障感知得到提升,并对参与草场生态保护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是联接部落间牧民生产合作的重要纽带,并对牧民生态保护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生态保护方式决策上,相对于延长圈养,保障感知、社会信任对牧民选择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影响显著,具有较高的选择概率。延长圈养是"农牧生产结合"的创新产物,短期内虽增加了养殖成本,但从长期看农业生产的玉米及其秸秆成为牲畜优质的饲料来源,既能获得生产补贴弥补收入损失,又能发展畜牧养殖缓解草场生态压力。针对这些发现,提出完善牧民基本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规范政策实施流程的监管、树立政府公信力,既利于提高牧民草场生态保护,又利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娟娟  惠盛隆  
在已有关于藏区牧民定居点文化承载力和定居牧民文化适应力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借助聚类分析界定出藏区文化承载力和文化适应力的协同区间。立足协同理论,客观分析藏区牧民定居点文化承载力与定居牧民文化适应力发展状况,构建测算藏区文化承载力与文化适应力协同度模型。针对阻碍二者协同的问题,进行相宜的建议思考,旨在推进藏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刚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费规模高速增长,与其相配套的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几经变革,从国家型保险制度到财政型保险制度,再到金融型保险制度,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保险制度变迁尚不具备适应性效率,保险业发展指标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全面、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加速我国保险制度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应当加速保险制度变革,促进保险行业的全面发展,这是促使保险行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刚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费规模高速增长,与其相配套的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几经变革,从国家型保险制度到财政型保险制度,再到金融型保险制度,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保险制度变迁尚不具备适应性效率,保险业发展指标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全面、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加速我国保险制度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应当加速保险制度变革,促进保险行业的全面发展,这是促使保险行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阿布都外力·依米提  
当前导致农民贫困主要原因是社会原因,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不公平与权利不平等。正在实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的生活权利和维护其最低生活需要所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论文分析了新疆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现状,认为导致新疆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农村教育落后、公共卫生条件差、农民权利的缺乏、自然环境恶化、市场因素和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六个方面。论文提出了新疆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即制度理念不科学、制度不完善、保障水平低、资金缺乏、缺乏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性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农村低保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向,即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注重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