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2)
2023(7802)
2022(6899)
2021(6244)
2020(5549)
2019(13025)
2018(12696)
2017(24846)
2016(13781)
2015(15732)
2014(15954)
2013(15992)
2012(15113)
2011(13818)
2010(13651)
2009(12786)
2008(12937)
2007(11737)
2006(10075)
2005(8890)
作者
(43243)
(36668)
(36327)
(34709)
(22953)
(17835)
(16472)
(14300)
(13445)
(12902)
(12300)
(12195)
(11733)
(11598)
(11564)
(11521)
(11445)
(10693)
(10653)
(10452)
(9324)
(8943)
(8728)
(8481)
(8354)
(8297)
(8109)
(8063)
(7536)
(7420)
学科
(61392)
经济(61334)
(36717)
管理(36145)
方法(31355)
数学(27321)
数学方法(27100)
(26567)
企业(26567)
(19137)
(17264)
地方(14068)
农业(13631)
(13555)
中国(13178)
业经(11987)
(11204)
贸易(11200)
(10844)
收入(9812)
(9301)
环境(9161)
(8679)
财务(8661)
财务管理(8634)
理论(8583)
(8549)
企业财务(8158)
(7572)
银行(7539)
机构
学院(208964)
大学(207993)
(85578)
经济(83850)
管理(78849)
研究(72613)
理学(68453)
理学院(67631)
管理学(66395)
管理学院(66019)
中国(52449)
科学(48021)
(43704)
(43615)
(38325)
(37921)
研究所(35354)
业大(35318)
农业(34815)
中心(33112)
(31287)
财经(30798)
(28342)
师范(28009)
(27898)
北京(27283)
经济学(26796)
(25413)
(24795)
经济学院(24457)
基金
项目(142400)
科学(110973)
基金(103954)
研究(98010)
(93417)
国家(92690)
科学基金(77470)
社会(62485)
社会科(59227)
社会科学(59205)
基金项目(55847)
(55526)
自然(51982)
自然科(50707)
自然科学(50691)
自然科学基金(49809)
(47543)
教育(44423)
资助(43493)
编号(38597)
重点(32604)
(31765)
(31378)
成果(30207)
(28539)
科研(28062)
计划(27742)
创新(26872)
课题(26562)
国家社会(26203)
期刊
(90313)
经济(90313)
研究(54556)
(38743)
学报(37678)
中国(34869)
科学(34309)
(28863)
大学(26919)
农业(26249)
学学(25846)
管理(24716)
技术(16047)
教育(15605)
业经(15297)
(15125)
财经(14910)
(14798)
金融(14798)
经济研究(14337)
(12856)
问题(12841)
资源(11222)
(11200)
技术经济(10693)
统计(10289)
(9848)
商业(9826)
(9504)
业大(9179)
共检索到293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美玲  苗红萍  海力且木·斯依提  
该文以新疆传统牧区牧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典型牧区157户牧民对生产目标重要性判断的实际资料,利用配对比较法分析了牧民生产行为的目标偏好,旨在揭示牧民生产决策行为目标多元化的客观存在性及具体表现,为制定引导牧民生产行为的经济政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牧民生产决策行为目标具有多元化特征,而且其偏好表现出显著的层次性;不同收入的牧户之间目标偏好无明显差异,牧民对扩大饲养规模和收入最大化的追求具有强烈的内在需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牧民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其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影响着牧区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牧区草地资源的利用状态。通过对甘南牧区牧民生产经营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1)牧民的投资规模小、增长缓慢,且以生活性投资为主;(2)牧民的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牧民生产、销售各自为营,缺乏合作;(4)牧民贫困程度严重,但对未来增收充满信心;(5)牧民更加期望用新增加的收入提高自身或子女素质和扩大生产。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发现牧民收入与牧民投资行为、生产行为高度相关,但与牧民市场交易行为弱相关。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保平  戴世续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但现有探讨影响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并未考虑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投资类型的差异性影响。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将企业投资类型分为贸易性投资与非贸易性投资,并分别运用计量学方法探讨地理距离、东道国政治风险、自然资源、市场规模和科技水平等因素对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对外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偏好存在较大差异,各因素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王济民  谢双红  
本文在提出研究框架并对牧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后,运用模型深入研究了牧民对草地保护和建设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①牧民收入水平较低,仍以牧业收入为主;②牧民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与其家庭收入水平关系很大;③牧民文化程度对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地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涵义:①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力度,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②积极推进与草原保护和建设有关的基本制度的落实;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牧民文化素质;④应更加关注牧区的贫困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幼陵  郝益东  
[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牧区将单纯依附自然的游牧业转型发展为生产稳定、生活安定的建设型草原畜牧业,并且开始向现代化目标推进。[方法]然而进入21世纪后,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把国外游牧猎奇话语冠以“国际新概念”引入到我国学术界,宣扬在中国牧区恢复游牧。文章就国外游牧话语中的流动性、非均衡、公共产权、“游牧=生态”标签、“反规则”的牧区特殊论、排斥发展要素的“本土化”与中国牧区的差异进行辨析。[结果]该文揭示其实质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彰显中国牧区坚持建设养畜迈向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正确道路和巨大成就。[结论]强调只有排除国外游牧话语的干扰,才能使我国牧区已经初现的现代生态文明景象更加美好,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现代化”的要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强  
游牧民族的征服活动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但我们对其发生原因却所之甚少。本文使用公元前221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气候与王朝数据,发现游牧民族征服的概率随着降雨稀少(以旱灾为代理变量)而上升,旱灾驱使游牧民族为了生存而进攻农耕汉族。而且,与王朝周期假说相一致,中原王朝越早于游牧政权建立,被后者征服的概率则越高。以上结果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使用中国与游牧民族的北方边界纬度作为另一被解释变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明明  
游牧民定居工程被视为改变牧区靠天养牧、加速牧区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而广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迅速且深刻地改变着草原牧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形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时空尺度。在"成功"的定居点,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且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减少;但是,对比相邻的村庄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外部资源输入,包括草场、农田和地下水等。而从区域的生态环境来看,这种"成功"模式并不符合当地干旱地区的生态特征,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破坏。因此,游牧民定居工程应该从区域生态特征出发,对类似"成功"模板的推广更加谨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晓毅  
2000~2010年是中国北方草原快速转型的时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草原利用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化、干旱和相关草原保护政策的实施共同推动了牧区社会转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牧区社会原有的互助传统逐渐消失,互惠的社会关系逐渐减弱。基于对中国北方草原3个纯牧业、半农半牧村庄长达5年的调查,本文研究发现,由于北方草原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短缺,在这十年中,尽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牧业生产的抗灾能力,牧区牲畜数量和牧民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牧区社会转型给牧民生计带来了新的脆弱性,表现为牧区自然资源持续退化、生产成本上升和牧民债务增加。21世纪第一个十年牧区社会转型及其影响对国家后续的牧区政策产生了重大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江平  陈彤  蔡东萍  
本文研究新疆不同绵羊品种的成本收益,并与全国主要牧区绵羊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了新疆牧区绵羊业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今后新疆牧区绵羊业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建伟  张立中  
根据不同的草原畜牧业类型,将内蒙古牧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东部草甸草原畜牧业区、中部典型草原畜牧业区、西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畜牧业区。在分析不同地区牧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地区牧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实物消费差异、住房条件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新才  王娟娟  
借助可持续发展阈值的概念,我们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并在分析草地类型和主导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草地退化现状、定居进展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多层次的游牧人口定居模式。提出甘南各地应立足实际,在完全定居、半定居和混合定居等三种模式中,进行适宜的定居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娟娟  高新才  
在草地生态严重退化的情况下,很多牧区启动了游牧人口定居工程,因地制宜地运行相宜的定居机制是保证工程效应发挥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应当是由存在紧密逻辑关系的动力、运行、稳定和效益等四大机制共同组成的完整的机制体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雪  董芮彤  秦昌胜  唐增  王丽佳  张岩  
联户经营是青藏高原常见的经营方式,通过联户可以节约劳动力。但该经营方式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是继续留滞牧区成为闲置劳动力,还是向非农部门转移,并通过非农就业提高牧民收入?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仍然缺乏研究。本研究基于甘肃和青海牧区357户牧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回归和处理效应模型,研究了联户经营对牧户非农就业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联户经营可有效促进牧户非农就业,并通过增加牧民非农收入显著提高家庭收入水平(P <0.01),但作为一种自发组织存在,联户经营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建议,应加强优化牧民合作组织行为,正规化牧民合作组织,提升规模效益;推动牧区非农产业发展,增加适宜非农工作岗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宝库  杨欣鹏  徐维隆  
在营销渠道的管理中,企业通常会通过设计一系列契约条件对中间商进行监督和激励,整个过程很少考虑来自市场第三方——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本文指出和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在三方经济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企业、消费者和中间商的定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对企业激励与监督营销渠道中间商行为的影响,以及提高营销渠道的效率影响因素和条件。本文的结论是:当消费者偏好和企业偏好不一致时,过多的消费者反馈信息会降低渠道管理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韡韡  常超  
文章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结合养老机构相关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分析比较北京市17个区县的服务效率情况。通过K-means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再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养老机构与选择偏好之间的关系。发现影响养老机构的因素为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床位数,并研究得出影响养老机构效率的不同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