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8)
2023(8047)
2022(6762)
2021(6041)
2020(4799)
2019(10741)
2018(10642)
2017(19920)
2016(10684)
2015(12020)
2014(12231)
2013(12224)
2012(11702)
2011(10809)
2010(11174)
2009(10158)
2008(9911)
2007(9155)
2006(8469)
2005(7840)
作者
(33148)
(27733)
(27492)
(25842)
(17154)
(13046)
(12351)
(10754)
(10366)
(9966)
(9324)
(9023)
(8874)
(8788)
(8631)
(8481)
(8173)
(7816)
(7805)
(7750)
(7065)
(6867)
(6764)
(6246)
(6225)
(6218)
(6176)
(6108)
(5696)
(5409)
学科
(54517)
经济(54480)
管理(28321)
(26610)
地方(21149)
(19525)
企业(19525)
中国(18249)
(16334)
业经(14658)
方法(14010)
环境(13018)
地方经济(12347)
农业(11236)
产业(11141)
(11107)
数学(11090)
数学方法(10982)
(10802)
(9820)
金融(9819)
(9645)
银行(9633)
(9474)
技术(9451)
(8594)
(8591)
发展(7971)
(7947)
(7939)
机构
学院(158376)
大学(152362)
(65655)
经济(64197)
研究(60322)
管理(56958)
理学(47260)
理学院(46657)
中国(46024)
管理学(45868)
管理学院(45586)
科学(37620)
(34681)
(31166)
(28402)
研究所(28130)
(27901)
中心(27362)
(26071)
业大(23368)
(23201)
师范(22944)
北京(22815)
(22081)
(21733)
财经(21448)
农业(21378)
(19687)
(19117)
经济学(19107)
基金
项目(102221)
科学(80071)
研究(77695)
基金(69944)
(60755)
国家(60207)
科学基金(50942)
社会(48456)
社会科(46069)
社会科学(46061)
(43497)
基金项目(37097)
(35418)
教育(33744)
编号(32108)
自然(30480)
(29971)
自然科(29585)
自然科学(29580)
自然科学基金(29000)
资助(27549)
成果(25765)
发展(24478)
(24034)
课题(23817)
重点(23805)
(21754)
(20465)
创新(20325)
国家社会(19630)
期刊
(85314)
经济(85314)
研究(48818)
中国(39308)
(27358)
管理(22985)
学报(22774)
科学(22382)
教育(20384)
(19835)
农业(19218)
大学(17060)
业经(16847)
(16834)
金融(16834)
技术(16240)
学学(15981)
经济研究(12896)
问题(11071)
(10276)
财经(9842)
资源(9078)
(8739)
科技(8709)
商业(8536)
技术经济(8223)
图书(8163)
(7976)
论坛(7976)
现代(7794)
共检索到257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莉  宋岭  
在分析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构建原则,指出发展煤化工必须全面考虑产业系统因素、资源环境因素及技术、信息等支持系统因素,强调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是获得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新疆的区情特点,提出新疆煤化工产业生态系统的初步构建思路,内容涉及系统要素、构建层次和产业链设计等方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莉  宋岭  
基于对产业生态系统内涵的理解,在分析了区域煤化工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后,认识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必须同时考虑产业系统因素和资源、环境及技术、信息等支持系统因素;强调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必要性,认为煤化工产业在发展中只有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获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进行实例分析,结合该区域特点,从系统要素、构建层次和系统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区域煤化工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存  
文章从阳煤集团发展煤化工产业实践出发,提出兼并重组煤化工企业的三个阶段即选择目标企业、尽职调查、实施重组分别介绍各阶段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兼并重组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莉  郑旭东  冉启英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煤化工行业的产业规制力度,要求产业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保护并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区域煤化工产业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选取新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关联度矩阵和耦合度曲线均表明,区域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及配套条件等制约因素的关联程度十分紧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在配备必需的资金、交通和市场条件的同时必须重视资源和环境对产业的制约作用,并将其纳入到产业项目的规划之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栾宣  
开滦,是一个有着130多年历史的企业,作为"中国煤炭工业的源头",开滦曾经创造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步入新的世纪,随着矿区的不断衰老,资源的日益匮乏,一煤独大,结构单一的弊端使得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为此,他们锁定"以煤为基、以焦为辅、以化为主"的战略定位,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高端化、终端化为特色,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标志,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拉长产业链条,走规模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纪晓丽  王修智  
以开阳磷煤化工产业为对象,运用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理念,采用系统方法,针对磷矿资源产业"开采—加工—消费—排放"现状,提出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建立磷煤化工生态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实施产业跨越升级;加强磷煤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制定鼓励企业主动利用和治理"三废"的优惠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超  白宏涛  边静虹  徐鹤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高水耗、高碳排放等资源环境瓶颈。借助国家推行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契机,探索煤化工园区的循环化发展路径,对于煤化工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基于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识别了我国煤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核心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园区、企业、项目三个层面解析了循环化改造中的主要任务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华  刘峰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国家创新系统等既有理论,本文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学家或环境学家将产业生态系统看做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体系不同,本文将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对某一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创新生态系统、生产生态系统与应用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以及要素供给、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政策体系等辅助因素。产业生态系统具有相互依赖、复杂连接、自我修复、共同演化等特征。产业的发展是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那些能够率先建立起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国家将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明  邹培  
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贫困问题,中国的减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共享发展理念下,精准扶贫不仅需要实现减贫,更需要实现可持续性减贫。可持续性减贫,就是要在努力消除贫困的同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提升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使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保证减贫内在机制的可持续性和外在支撑环境的可持续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共享发展理念下实现可持续减贫所需的扶贫系统重构及扶贫生态系统构建问题,提出了扶贫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从概念内涵、系统特征、机制设计、系统构建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全面打造和构建全社会扶贫生态系统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攀  耿涌  
多样性是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对系统自身的功能完善、干扰缓冲、环境适应以及发展演变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多方面举证阐述产业生态系统与系统多样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概念,并深入分析其内涵。同时,从系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进行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发展机制和对策研究,以期为产业生态系统成熟、稳定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晶  
文章从社会、产业、环境和发展支持四个角度建立了体现生态特征的产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方法对江苏省产业生态系统2002-2013年12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了系统的限制因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璇  闫建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发展基础薄弱的客观事实决定了资金是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文章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影响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发展的金融支持变量和其他经济变量进行关联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金融支持的VAR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变量对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程度,为促进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层面的客观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继平  
森林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96年全世界由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部分间接损失已占世界 GDP 的14%。森林生态系统对于维持陆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证明,在当前大气 CO_2浓度增加的因素中,森林面积减少约占所有因素和作用的30%~50%。森林在防洪保土、防风固沙、满足人类健康和精神需求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冀巨海  刘飞飞  
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投资方式转变视角,对煤化工产业的人才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态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山西省煤化工产业人力资源需求趋势,并能合理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对煤化工产业相关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钟  熊焰  张林刚  
以公众应用接触与感受度高的大数据为例,本文通过从新技术研发到应用的主体与资源要素分析,依据资源供给匹配和政产学研融合的观点,构建面向新兴技术产业应用的生态系统框架。基于框架,新兴技术产业应用受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角色主体合作推动,需同时汇聚技术、人才和资金等重要资源,主体与资源之间形成相互支撑、互为影响的互生关系。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实施方案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发挥引导各主体与资源协同发展的功能。指标结构分解与分值设计分析发现,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产业应用存在地区间特征分化,贵州、上海的大数据资源流通与交易全面领先,但产业基金的设立与运行普遍滞后,建议结合差异化功能定位引导生态系统要素的选择性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