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1)
- 2023(4677)
- 2022(4195)
- 2021(3887)
- 2020(3555)
- 2019(8535)
- 2018(8429)
- 2017(16820)
- 2016(9432)
- 2015(10864)
- 2014(11205)
- 2013(11356)
- 2012(10757)
- 2011(9803)
- 2010(9909)
- 2009(9392)
- 2008(9618)
- 2007(8943)
- 2006(7462)
- 2005(6650)
- 学科
- 济(42579)
- 经济(42537)
- 业(24769)
- 管理(24230)
- 方法(22859)
- 数学(20760)
- 数学方法(20605)
- 企(18594)
- 企业(18594)
- 农(12314)
- 中国(11515)
- 财(10605)
- 学(9017)
- 地方(8583)
- 贸(8350)
- 贸易(8350)
- 农业(8196)
- 易(8086)
- 制(7395)
- 业经(7349)
- 务(6403)
- 财务(6390)
- 财务管理(6369)
- 和(6366)
- 银(6141)
- 银行(6121)
- 人口(6028)
- 企业财务(5983)
- 融(5982)
- 金融(5980)
- 机构
- 大学(144222)
- 学院(142223)
- 济(60592)
- 经济(59297)
- 管理(53888)
- 研究(48831)
- 理学(46491)
- 理学院(45934)
- 管理学(45127)
- 管理学院(44847)
- 中国(36338)
- 科学(30587)
- 京(30322)
- 农(27424)
- 财(26978)
- 所(26204)
- 研究所(23863)
- 中心(22944)
- 业大(22883)
- 农业(21956)
- 财经(21833)
- 江(21303)
- 经(19710)
- 经济学(19327)
- 北京(19149)
- 范(18682)
- 师范(18500)
- 经济学院(17742)
- 州(16839)
- 院(16558)
- 基金
- 项目(92624)
- 科学(71706)
- 基金(66687)
- 研究(66362)
- 家(58124)
- 国家(57650)
- 科学基金(48333)
- 社会(41321)
- 社会科(39058)
- 社会科学(39042)
- 省(35825)
- 基金项目(35747)
- 自然(31246)
- 教育(30793)
- 划(30709)
- 自然科(30483)
- 自然科学(30471)
- 自然科学基金(29941)
- 资助(27820)
- 编号(27664)
- 成果(22783)
- 部(21102)
- 重点(21027)
- 发(20196)
- 创(18646)
- 课题(18617)
- 科研(18213)
- 教育部(17845)
- 大学(17578)
- 创新(17498)
共检索到204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长江 晁伟鹏
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就业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两个维度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界定,利用样本调研数据对影响南疆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个体特征、就业特征、雇主特征三大类13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汉族、城镇组、已婚有子女组、35~44岁组、月收入7000~7999元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高,而"租住房"组、"农户"组、"中外合资"组、"与当地居民相处一般"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长江 晁伟鹏
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就业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两个维度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界定,利用样本调研数据对影响南疆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个体特征、就业特征、雇主特征三大类13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汉族、城镇组、已婚有子女组、3544岁组、月收入70007999元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高,而"租住房"组、"农户"组、"中外合资"组、"与当地居民相处一般"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芳芝 李超
文章基于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实施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组群工资差异分解技术,研究流动人口的性别收入差异在雇主和雇员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性别收入差异在雇员内部比雇主内部更明显,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但是在两个群体中特征效应的贡献都较小,系数效应是导致性别收入差异的主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杰 杨胜慧
本文基于新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北京市近年来启动的新城建设对于中心城人口的疏解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更多的外来流动人口,对中心城区形成更大的人口压力。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新城流动人口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存在着不同的来源和流入机制,其未来流动意愿也受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尽快推进新城建设的转型,将更多投入用于新城公共服务建设,并坚决推进人口信息同源管理和差异化的居住证管理制度。
关键词:
新城 流动人口 流动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鲁成 陈笑 杨早立
首先,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动格局及特征,其流动呈现出"中西流东部入"、倾向于近距离流动、流入与流出省份分布不均衡以及流动网络未形成小世界网络等特征。然后,采用二项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了专业技术人员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婚姻状况和流动范围,家庭因素中的同住人数,经济因素中的收入和家庭收支比,网络因素中的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是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居留意愿的显著因素。最后,为国家和各地区制定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战略提供思路与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丁 郭志刚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系列数据中的总和生育率与六普数据相比明显偏高,尤其是一孩总和生育率偏高。文章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样本中妇女的生育事件与其流动时间存在紧密关联,而且样本的生育率存在越接近调查时点其水平越高的特征。作者综合研判认为,监测样本过多收集近期生育案例是导致监测生育率偏高并出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年龄组中各种偏差效应在计算总和生育率时被叠加放大,文章汇总了该样本流动妇女按出生队列的平均子女数,并与六普相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样本1970年以前各出生队列所拥有的子女数与六普结果几乎一样,而且流动妇女各队列的终身子女数与全国情况一样不断减少。1970年后队列的平均子女数已降到1.6个,更年轻流动妇女队列的子女数也处于减少趋势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长安 高春雷 左文琦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新时期就业工作的核心。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工作贫困者在全部流动人口工作贫困者中占据多数。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由就业单位或雇主提供包吃或包住、工作经验丰富、较长工作时间、在本地参保城镇社保以及"雇主"和"自营劳动者"身份等,均有较好的减贫效果。因此,必须将消除农村流动人口工作贫困纳入到总体扶贫攻坚战略之中,推动实现农村流动人口更高质量的就业,重视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流动人口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当中。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工作贫困 就业质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王伟荣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呈现出新的变动趋势。采用2016年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的群体性差异。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教育可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给男性、已婚、年龄小、城城流动、跨省份流动、高学历和流动时间长的流动人口带来的收入效应更大;流动人口就业行业越高端,工作经验的收入效应越小,教育的收入效应越大。收入效应的群体差异来源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流动人口自身特征的差异性。
关键词:
收入 流动人口 产业结构升级 教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蔚
本文通过对四川成都市温江区946名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实证分析了当前温江区流动人口的消费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其整体消费特点,以期引导他们的消费行为,进而为成都市提升未来城市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收入 消费 特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新敏
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作为全国经济发展中心,上海已于2005年成为我国外来流动人口数量最大的城市。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涌进为城市公共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剖析了当前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外来流动人口 管理思路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理 王如松
在流动人口数量迅猛增长的历史阶段,流动人口在城市的人类生态状况,不仅对流动人口家庭的结构及其演变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其在城市经济社会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流动人口的工作、居住、家庭照料、消费等不同形式的人类生态状况,对比户籍人口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提出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监测调查数据 居住生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伦
文章对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分析,利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对湖北省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以及多元logistic模型分别对影响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个人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福利政策因素、业余生活因素和社会认同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伦
文章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城乡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城镇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流动人口,其原因在于城镇流动人口在收入、工作、闲暇活动、社区活动参与等方面均表现出优于农村流动人口的现象,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分割。农村流动人口需要提高在流入地的融入能力,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