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8)
- 2023(11027)
- 2022(9811)
- 2021(9439)
- 2020(7806)
- 2019(18131)
- 2018(18097)
- 2017(35518)
- 2016(19569)
- 2015(21918)
- 2014(21957)
- 2013(21509)
- 2012(19848)
- 2011(17891)
- 2010(17816)
- 2009(16181)
- 2008(15570)
- 2007(13531)
- 2006(11924)
- 2005(10225)
- 学科
- 济(72696)
- 经济(72615)
- 管理(55467)
- 业(52478)
- 企(43376)
- 企业(43376)
- 方法(33557)
- 数学(29104)
- 数学方法(28710)
- 农(21336)
- 财(18943)
- 中国(18902)
- 学(17575)
- 地方(16486)
- 业经(16240)
- 农业(14050)
- 贸(13646)
- 贸易(13642)
- 易(13256)
- 制(12865)
- 理论(12526)
- 策(12333)
- 和(12295)
- 环境(12241)
- 务(11769)
- 技术(11729)
- 财务(11706)
- 财务管理(11687)
- 企业财务(11062)
- 银(10771)
- 机构
- 学院(269629)
- 大学(269402)
- 管理(110459)
- 济(104298)
- 经济(101848)
- 理学(95709)
- 理学院(94687)
- 管理学(93110)
- 管理学院(92634)
- 研究(90803)
- 中国(66805)
- 科学(58037)
- 京(57724)
- 财(47881)
- 所(45720)
- 农(43294)
- 研究所(41927)
- 业大(41783)
- 中心(40906)
- 江(38658)
- 财经(37989)
- 北京(37008)
- 范(36251)
- 师范(35977)
- 经(34513)
- 院(33974)
- 农业(33472)
- 州(31927)
- 经济学(29312)
- 师范大学(28895)
- 基金
- 项目(188584)
- 科学(147492)
- 研究(139216)
- 基金(135150)
- 家(117831)
- 国家(116836)
- 科学基金(99824)
- 社会(84311)
- 社会科(79778)
- 社会科学(79758)
- 省(73738)
- 基金项目(72361)
- 自然(66414)
- 自然科(64765)
- 自然科学(64753)
- 自然科学基金(63558)
- 教育(63079)
- 划(62537)
- 编号(58071)
- 资助(56033)
- 成果(47065)
- 重点(42081)
- 部(40952)
- 发(40419)
- 课题(39823)
- 创(38613)
- 科研(36114)
- 创新(35904)
- 项目编号(35422)
- 大学(34769)
- 期刊
- 济(114614)
- 经济(114614)
- 研究(79836)
- 中国(47680)
- 学报(42400)
- 科学(39833)
- 管理(39146)
- 农(38702)
- 财(33981)
- 大学(32051)
- 教育(31353)
- 学学(30142)
- 农业(27066)
- 技术(23064)
- 融(23041)
- 金融(23041)
- 业经(20206)
- 经济研究(17502)
- 财经(17161)
- 图书(15068)
- 问题(14912)
- 经(14453)
- 科技(14161)
- 理论(14090)
- 业(13299)
- 林业(13265)
- 实践(13212)
- 践(13212)
- 技术经济(12782)
- 资源(12630)
共检索到389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长青
本文对新疆河狸秋季啃伐对策的研究表明,被伐木离水边或食物堆距离(大于50m)越远,河狸的啃伐率越低,而选择性越强,在食物堆附近很少啃伐。新疆河狸最喜啃伐直径为2.5-4.5cm的林木,平均直径为2.57cm。河谷林密度降低,河狸的啃伐密度随之降低,但啃伐率升高。新疆河狸的最佳啃伐范围为离岸边15m以内、距食物堆40-120m的范围。河狸对河谷林的“皆伐式”啃伐、对大直径林木的强度啃伐、到距食物堆150m以外或在食物堆附近大规模啃伐及经常变换越冬洞位置,均因其生境的严重退化。人类活动是造成其生境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禁止砍伐和放牧是河狸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河狸 啃伐对策 食物堆 河谷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小航 董峻
我们总是从一些漂亮的图册里,看到 那些已经灭绝的美丽生灵。它们是如此高贵迷人,却也总是遥不可及。这些我们的朋友已经不复存在,而人类在做些什么呢?在我亲眼看到蒙新河狸这种生物之前,我真的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可爱的生灵。它曾经与我近在咫尺,但却因为人类的愚昧行为而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也许最终,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只能在那些印刷精美的图册里才能再次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长青 卢浩泉 邵闻 贾陈喜 郑荣光
研究表明,蒙新河狸(CastorfiberbirulaiSerebrennikov)采食植物达49种其中木本植物15种。常采食植物仅为几种,柳树为其关键食物。夏季蒙新河狸以柳树萌生枝条为主要食物,一般不啃伐大的林木:秋季大量啃伐林大营建食物堆以为冬季贮食,贮食期约持续1个月,每个家族在冰下贮存1000—2000kg的杨柳枝条。全年以秋季进食量最大,约为冬季的2倍。
关键词:
蒙新河狸,食性,食物堆,进食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于长青 邵闻 葛炎 贾陈喜
新疆河狸优先选择水深137 cm、岸高101 cm左右及沿岸河谷林丰盛的河段掘洞栖居;河谷林密度、水源及地形条件是决定其栖息地适度的主要因子。新疆河狸的家域平均为1.2km(沿河岸长),每个家域平均拥有洞巢22个,洞巢沿河岸呈集团分布,且主要集中于越冬洞(巢)附近。河狸家族的领域即为越冬洞(巢)周围的洞巢密集区,平均长480m。新疆河狸种群通过其领域性及繁殖力的抑制与否来调节种群密度,其最大环境容纳量约为每公里河段1个家族。河谷林密度是新疆河狸的种群限制因子。
关键词:
河狸 栖居条件 家域 洞巢分布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永春
河谷型城市是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一类城市。文章讨论了河谷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分类、分布、社会经济功能以及自然条件对河谷型城市建设的影响,阐述了河谷型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平原型城市 内涵 特征 分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志贤 杨艳鲜 方海东 彭辉 岳学文 钱坤建 纪中华
通过对罗望子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测定,探讨元谋干热河谷罗望子旱季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罗望子旱季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发生。Pn与PAR、T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RH呈极显著负相关。对Pn影响最大的因子PAR,其次是RH、Tr、Gs、VPD。罗望子在元谋干热河谷有较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
罗望子 干热河谷 光合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昆 张昌顺 马姜明 郑志新
分析测定元谋干热河谷3个试验点8种不同人工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人工造林后的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均有提高,尤其小叶型豆科树种及其与非豆科树种的混交林,对干热河谷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呈现出造林时间越长,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效果越明显的趋势。但应加强林地土壤管理,减少和杜绝人为干扰。
关键词:
干热河谷 人工林 土壤肥力恢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益兴 刘秀贤 杨朝风 郑国荣 张燕平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幼林经22个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幼林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增益效果。综合N、P、K肥各水平对幼林生长的反应,N150P150K50是印楝幼林比较优越的施肥配方,该处理的树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 9倍和2 7倍;施肥处理的肥效指数达到2 86~14 17,树高、胸径生长对P、N肥反应敏感;偏相关分析表明:N、P、K肥与幼林各生长性状之间都存在正相关,但只有N、P肥对幼林生长相关关系显著。
关键词:
印楝 施肥效应 干热河谷 元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海东 潘志贤 岳学文 彭辉 奎建蕊 刘刚才 纪中华
对干热河谷银合欢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林全年地表径流模数总量为1.58万m3/km2,较CK的径流量明显减少,CK的径流量为银合欢林的6.84倍,消减率为85.38%。银合欢林和CK的径流量和降雨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银合欢林全年土壤侵蚀模数总量为462 t/km2,较CK的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减少,CK的径流量为银合欢林的18.99倍,消减率为94.73%。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银合欢 土壤养分 人工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周兴银 陈彦林 郭文俊
于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不同树种组成的4个桉树Eucalyptus spp.林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在4个试验地内,通过网扫法采集乔木及灌草层昆虫2 541头,分属于11目84科218种,其中半翅目Hemiptera种类及个体最丰富;通过陷阱法采集地表层昆虫6 602头,分属于12目49科121种,其中膜翅目Hymenoptera种类及个体最丰富。不同桉树林昆虫群落中乔木及灌草层亚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Ⅰ(桉树林)>Ⅱ(桉树林)>Ⅲ(桉树-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林)>Ⅳ(桉树-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林);地表层多样性的排序为:Ⅲ>Ⅳ>Ⅰ>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晶 包维楷 庞学勇 范建容 杨阿强
为了预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对下游干旱河谷演变的影响,开展了对泸定县城以上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生态需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河谷生态需水量为能够维系干旱河谷生态功能的基本环境目标、恢复干旱河谷生态景观的生态系统所需求的水量;②研究区干旱河谷总面积1185.00km2,其中干暖河谷250.11km2,干温河谷934.89km2;③考虑输沙需水时,维持研究区干旱河谷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56.3×108m3,其中干暖河谷最小为58.8×108m3,干温河谷最小为97.4×108m3,不考虑输沙需水时,最小生态需水量仅为58.3×108m3;④河道外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5.7%;⑤考虑输沙需水...
关键词:
生态 干旱河谷 大渡河上游 生态需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姜明 李昆
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地区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效应,并选择了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作为人工林重建对土壤养分效应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2年生的桉树、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类人工林土壤表层有机质、全N量其增幅高于10年生、6年生的人工林;除念珠相思林以外,人工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所在试验点的对照地。混交林对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的作用非常明显,其改良能力优于纯林;人工林土壤表层全N含量均低于1.0 g.kg-1;(2)速效N的变化规律与全N含量基本一致,速效P含量波动较大,土壤速效K含量比较丰富,pH值的范围在4.44~6.42之间;(3)灰色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一平 段泽新 窦军霞
利用岷江上游和元江(红河上游)河谷区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两河谷区的光、热、水、风等气候因子的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两河谷区的日照时数均较多,日照充足,干热河谷的日照时数要比干暖河谷多。干热河谷的平均温度要比干暖河谷要高。两河谷均是气温的年较差较小,月较差较大;降水的地区差异大,有明显的干雨季之分,降水均集中在雨季,降水量干热河谷多于干暖河谷;两河谷均是山谷风大,定时风显著,风速均是干季大,雨季小。两河谷局地小气候均呈现复杂多样特征。在干热河谷中上段,光热资源较丰富,而水分资源不协调,导致水分构成了该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在干暖河谷中上段,光照可满足需要,热量和水分不足,构成了限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建勤 贾宏涛 解建强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水电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河段生态环境改变,因此,在水电建设的同时确定河段植被生态需水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历史积累资料以及观测数据,根据Penman-Monteith公式确定研究区河段生态需水。①根据积累数据以及公式计算可以看出,额尔其斯河"喀塑克"至布尔津河段冬季11~3月ET0较小,而7月ET0最大,达到173mm;②"喀塑克"至布尔津河段生态需水定额在7月份最大,从4月到7月生态需水定额逐渐增加,之后则逐渐减小,需水量与温度紧密相关;③从总量上来看,苇地净需水定额最大,其次为有林地和人工林,荒漠草地、沙地和草地较小。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需水定额 额尔其斯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