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2)
2023(7963)
2022(6403)
2021(6045)
2020(4363)
2019(10290)
2018(10274)
2017(17150)
2016(10468)
2015(11885)
2014(11911)
2013(11060)
2012(10788)
2011(10025)
2010(10514)
2009(9148)
2008(8930)
2007(8138)
2006(7562)
2005(7244)
作者
(27877)
(23121)
(23041)
(21883)
(14759)
(11149)
(10625)
(9050)
(9006)
(8577)
(7831)
(7727)
(7510)
(7464)
(7329)
(7293)
(7058)
(6900)
(6738)
(6667)
(6188)
(5835)
(5660)
(5598)
(5424)
(5220)
(5214)
(5184)
(4792)
(4742)
学科
(39232)
经济(39193)
中国(20826)
教育(20275)
管理(18915)
(18184)
地方(17225)
(13471)
(11687)
企业(11687)
(11220)
业经(10460)
理论(10134)
地方经济(9645)
农业(9487)
(9112)
发展(8932)
(8805)
教学(8788)
(8047)
金融(8044)
(7778)
银行(7770)
(7685)
方法(7517)
技术(7409)
环境(6773)
(6678)
(6282)
贸易(6269)
机构
学院(135587)
大学(135584)
研究(56268)
(47892)
经济(46457)
管理(40282)
中国(37729)
科学(32910)
理学(32530)
(32307)
理学院(31941)
教育(31346)
管理学(31215)
(31021)
管理学院(30929)
师范(30809)
(28717)
研究所(25691)
师范大学(25044)
(24506)
中心(24280)
(22455)
北京(22282)
(21553)
技术(20858)
(20322)
(20196)
职业(19367)
(16907)
业大(16707)
基金
项目(80346)
研究(70030)
科学(62980)
基金(50260)
(42448)
国家(41821)
社会(40013)
教育(39673)
社会科(37517)
社会科学(37513)
(34735)
科学基金(34207)
编号(32513)
(30378)
成果(29867)
课题(27182)
基金项目(25109)
(25049)
(23476)
发展(20856)
(20431)
重点(20045)
资助(19696)
规划(19662)
项目编号(18637)
(18588)
(18190)
自然(17809)
自然科(17307)
自然科学(17305)
期刊
(65605)
经济(65605)
研究(56211)
教育(55478)
中国(46129)
(21864)
技术(17669)
学报(17367)
科学(16844)
管理(16827)
(15644)
农业(15492)
(14817)
金融(14817)
职业(14649)
大学(14620)
业经(12294)
学学(11762)
经济研究(9909)
技术教育(9848)
职业技术(9848)
职业技术教育(9848)
(9566)
论坛(9566)
(8959)
图书(8482)
(8350)
问题(8029)
财经(7755)
高等(6841)
共检索到241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戎  
新疆是我国西北一个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当地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一直为政府和学术界所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和研究文献的梳理.试图对新疆民族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发展历程予以分析。并利用2007年在南疆喀什地区实地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对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区近年来在双语教育方面的发展及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奕迪   楚琳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导向与进路,本研究遵循“确立导向—强化关键—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奠定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基调、铸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生命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稳固优先发展地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守中国特色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之“新”九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现代化,不用说,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任何实践者的实践背后都存在着某种理论的支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教育学中,理论与实践是始终分不开的,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影响教育实践。因此,民族教育理论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换言之,民族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民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瑞娟  
<正>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因此,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将阐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以及宣传与弘扬的作用,以期全面展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雷召海与李资源编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一书,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和实践、发展规律以及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该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实践,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时见  王远  
"一带一路"建设为跨境民族教育由传统的边疆民族教育定位向现代化的跨境开放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空间。跨境民族教育转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引,以世界普遍交往的总趋势为历史依据,以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实践基础,形成完整的逻辑理路。跨境民族教育转型发展是多重的样态变革,表现为以边界突破为特征的空间样态,以文化融通为特征的文化样态和以嵌合发展为特征的实践样态。跨境民族教育的实践要朝着既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又有助于跨境民族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这一转型思路,跨境民族教育要更新教育发展理念,建构普惠发展的制度体系;强化社会治理功能,促进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带动跨境民族区域教育的整体性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双语问题●万明钢从事民族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都认识到双语问题是民族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几十年来,对双语教育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没有重大突破,只是在种种双语教学的经验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布和  
文章在充分分析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教育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质量提升有赖于评价,进而提出了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在于民族教育评价这个学理。根据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基于内生性发展理念,提倡在理论上建构一个能够适合民族教育本身特征和引领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发展性评价系统,即和谐文化的价值目标→文化适切的指标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民族教育质量发展等逻辑,较为充分地论述了民族教育质量提升与民族教育评价的关系,并提出了建构文化适切性民族教育评价理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对新中国的民族教育进行回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政策回顾上,主要以国家对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为切入点,回顾了其实施与取得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国家的主导作用、优惠政策的"雪中送炭"、全国各地的大力援助和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未来民族教育在研究对象、政策倾斜、教育实践上将会有新的转向和突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2005年7月17日-1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民族教育高层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夏铸司长、国家民委科教司赫英杰副司长参加了论坛。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达万吉  
本文辨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范式,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层面对民族教育的意义指向,提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发展实践应体现其共同体立场,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形成"意识三态"的互动联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凝练各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体现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场,培养兼具"公民意识"和"文化身份"的意识心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张苗怡  
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不仅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整个国家发展的持久动力。边疆民族地区是共同富裕战略实现的重要阵地,边疆民族教育承担着为物质富裕提供人力资本、为精神富裕提供文化支撑的重要使命。边疆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战略的实现和国家认同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边疆民族教育是共同富裕战略的关键抓手,共同富裕是边疆民族教育的价值旨归。教育与共同富裕双线耦合,有利于实现边疆民族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功能最大化。耦合的关键在于,其从根本上具有结构适恰性、元素契合性和功能匹配性。即边疆民族教育在结构上与共同富裕空间布局耦合,在元素上与共同富裕作用对象耦合,在功能上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耦合。以结构耦合为基底建立内部联动机制,以元素耦合为抓手强化教育辐射力,以功能耦合为目标完善外部治理机制,是边疆民族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最优路径选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福  周成平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面临发展机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是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毅  
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带。民族教育扶贫是民族地区脱贫治本之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生态保护、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稳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舒松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及时调整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思想,制定出一系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并实施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具体措施,从而不断推动和促进着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