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6)
- 2023(12183)
- 2022(10603)
- 2021(9832)
- 2020(8138)
- 2019(18559)
- 2018(18425)
- 2017(35596)
- 2016(19150)
- 2015(21601)
- 2014(21634)
- 2013(21565)
- 2012(19798)
- 2011(18068)
- 2010(18117)
- 2009(16549)
- 2008(15700)
- 2007(13602)
- 2006(12086)
- 2005(10582)
- 学科
- 济(98632)
- 经济(98546)
- 管理(53946)
- 业(47739)
- 企(39253)
- 企业(39253)
- 方法(38424)
- 数学(33546)
- 数学方法(33221)
- 地方(24543)
- 中国(22575)
- 农(20554)
- 学(20378)
- 业经(19035)
- 财(17283)
- 地方经济(15377)
- 环境(14340)
- 农业(14335)
- 和(13824)
- 制(13246)
- 理论(13205)
- 贸(12846)
- 贸易(12838)
- 易(12309)
- 融(11415)
- 金融(11410)
- 划(11302)
- 技术(11236)
- 银(10756)
- 银行(10722)
- 机构
- 大学(281634)
- 学院(279119)
- 济(118822)
- 经济(116379)
- 管理(111411)
- 研究(97464)
- 理学(97108)
- 理学院(95984)
- 管理学(94345)
- 管理学院(93847)
- 中国(69666)
- 科学(60180)
- 京(59634)
- 财(50162)
- 所(49058)
- 研究所(44844)
- 中心(42544)
- 财经(41059)
- 农(40504)
- 业大(39867)
- 江(38931)
- 北京(37935)
- 范(37746)
- 师范(37465)
- 经(37240)
- 经济学(36260)
- 院(35239)
- 经济学院(32372)
- 州(32078)
- 农业(31553)
- 基金
- 项目(193582)
- 科学(152412)
- 研究(142184)
- 基金(140658)
- 家(122153)
- 国家(121174)
- 科学基金(104020)
- 社会(90642)
- 社会科(85843)
- 社会科学(85819)
- 基金项目(75132)
- 省(74455)
- 自然(66785)
- 自然科(65153)
- 自然科学(65142)
- 教育(64013)
- 自然科学基金(63957)
- 划(62845)
- 编号(57846)
- 资助(57425)
- 成果(46701)
- 重点(43115)
- 发(42524)
- 部(42300)
- 课题(39476)
- 创(39416)
- 国家社会(37271)
- 创新(36801)
- 科研(36434)
- 教育部(36370)
- 期刊
- 济(133876)
- 经济(133876)
- 研究(86917)
- 中国(48144)
- 学报(42107)
- 科学(40832)
- 管理(40817)
- 农(36248)
- 财(35327)
- 大学(31701)
- 学学(29981)
- 教育(28674)
- 农业(25729)
- 技术(24298)
- 经济研究(22003)
- 融(20784)
- 金融(20784)
- 财经(20094)
- 业经(19853)
- 经(17177)
- 问题(17055)
- 技术经济(15135)
- 图书(14307)
- 理论(13959)
- 资源(13298)
- 科技(13222)
- 现代(12792)
- 实践(12624)
- 践(12624)
- 业(12355)
共检索到405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锦宗 梁进社 朱瑜馨
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评价了新疆主要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然后分析了各县市人均收入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通过统计人口格局与经济格局的一致性分析经济区域分异与民族分异的相关程度。研究表明:新疆13个主体民族的收入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新疆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有明确的负相关;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既具有民族分异的特征,也具有空间分异的特征,而且民族与空间分异的格局已经演化到高度耦合的状态。
关键词:
民族人口 区域经济 空间格局 耦合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亚明 胡泽明 唐朝生 刘邦凡
文章采用极差、泰尔指数等方法,剖析首都经济圈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进而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首都经济圈的经济空间分异因素。结果表明,京津与河北之间的绝对差异依然较大,但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各地区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业侨 高昌海
海南建省以来,海南经济快速发展。在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建省初期和当前县(市)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数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增强,海口、三亚、琼海、东方、儋州等5市已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的增长极,县(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优势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分异 海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智鹏 姜玉英
文章引入逆绝对离差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改进区域竞争力、位序-规模、耦合-协调以及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其变化趋势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征。具体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竞争力上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梯度”递减效应;在位序-规模上表现为上升趋势并具有稳定性;在耦合协调效应上呈现由中级向高级过渡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但该趋势在信息流与交通流中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区位效应。此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是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城乡差距、能源消耗是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潜在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桂兰
本文利用最新的新疆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新疆人口文化素质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口素质及其变化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的人口素质和促进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人口素质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远
利用2000~2009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新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经济贡献,研究发现:新疆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城镇化质量不足,综合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较之于人口转移的速度存在滞后;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同,东疆最高,北疆次之,南疆最低,经济绩效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新疆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绩效 面板数据 新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蔡利平
对于资源型区域而言,矿业开发的特殊性和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资源型经济空间特征。非均衡发展造成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其必然导致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形成与演变。论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对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171个县域的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寻资源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因素,揭示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空间分异驱动力。研究表明:形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依次是矿业、农业和交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核心圈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农业来提升经济总量的豫东地区较为贫困,而交通基础建设加强了区域经济空间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唐朝生 姜靖
加速开发河北沿海地区是释放环渤海资源优势,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打造我国经济新"增长极"的战略举措。文章运用经济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解析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进而根据产业空间分散度以及部门专业化水平分析区域产业的扩散与承接。结果表明,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异态势主要表现为多中心性和"非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产业空间分散指数变动趋势较为复杂,扩散与聚集并存;该地区对京津的产业承接应该以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同时提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的专业化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峥 徐逸伦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伴随区域经济增长而产生的,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产生的原因是受到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总结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现象表征主要体现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经济重心3个方面,并对这3个方面的测度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构建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各县域GDP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方法,对1988~2008年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情况做了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区域经济差距呈现台阶式扩大,主要由富裕地区引起,并且经济重心在不断转移。结果与1988~...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佳雯 郭彬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重要主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本文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同时基于地理邻近视角探析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集聚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耦合协调度且时间上持续上升,空间上整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特征。此外,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自相关关系,不同聚集区在时空演变中表现出一定的收缩和扩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鑫 管卫华 陆玉麒
利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江苏省地区间购买力平价,采用基尼系数、Mann-Kendall法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985—2012年江苏"名义"和"实际"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和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地区间购买力平价,江苏省"实际"区域经济差异呈现缓慢上升状况;2通过地区间购买力平价,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2年、1993—2000年、2001—2008年、2009—2012年;3地区间购买力平价不会改变经济差异变化的表现形式,江苏地级市间的经济差异主要表现为三大地带的差异;4地区间购买力平价表现为对于较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影响较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楠 李豫新
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新疆北疆地区及北疆8个地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2006年~2010年新疆北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迅速,财富创造能力较强,但基础资源及设施能力较弱;北疆8个地州市中,乌鲁木齐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最强,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最弱。
关键词:
新疆北疆 经济发展能力 评价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兰凤 安尼瓦尔·阿木提
新疆具有发展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开展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窗口和前沿。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就我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几个现实问题加以评述,以期为推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新疆 中亚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豫新 杨萍
空间尺度效应可有效揭示区域经济差异系统特征。本文运用锡尔系数及Moran′s指数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多维尺度测算,研究发现,新疆三大区域、各地州市和县(市)层面的锡尔系数值与Moran′s指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空间尺度效应。对空间尺度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新疆三大区域、各地州市和县(市)层面的尺度方差逐级升高,同时三级尺度对新疆总体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也随尺度的降低而增大,其政策意蕴在于,未来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应根据不同空间尺度经济差异特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政策体系。
关键词:
空间尺度效应 区域经济差异 新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豫新 程谢君
文章在对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互动机理及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探讨了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联动效应。结果显示,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二者空间关联也从相离走向相合;民族地区经济差异的逐渐扩大与迁移动力不足源于宗教文化与市场文化的难以调适,也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量不重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缺位、城乡二元结构稳固及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有关。政府不合理地干预市场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偏离地区比较优势的倾向,削弱了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并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