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1)
2023(7044)
2022(6162)
2021(5694)
2020(5092)
2019(11847)
2018(11772)
2017(23110)
2016(12904)
2015(14662)
2014(14965)
2013(15195)
2012(14379)
2011(13120)
2010(13257)
2009(12372)
2008(12668)
2007(11592)
2006(9809)
2005(8791)
作者
(40388)
(34144)
(33889)
(32463)
(21592)
(16471)
(15690)
(13352)
(12573)
(12166)
(11523)
(11401)
(10915)
(10883)
(10834)
(10802)
(10576)
(10043)
(9875)
(9663)
(8569)
(8341)
(8320)
(7740)
(7665)
(7658)
(7610)
(7570)
(7059)
(6853)
学科
(54931)
经济(54878)
管理(36537)
(35201)
方法(28511)
(27758)
企业(27758)
数学(25469)
数学方法(25230)
(14908)
(14399)
(13288)
中国(13110)
地方(10681)
(10080)
业经(10051)
(10042)
贸易(10041)
农业(9930)
(9753)
(9612)
(9299)
财务(9277)
财务管理(9252)
企业财务(8807)
(8338)
银行(8309)
理论(8093)
环境(8039)
(7985)
机构
大学(195706)
学院(193816)
(78115)
经济(76353)
管理(72893)
研究(66873)
理学(63017)
理学院(62264)
管理学(61079)
管理学院(60709)
中国(49761)
科学(44228)
(41591)
(39056)
(36048)
(35729)
研究所(33104)
业大(32258)
农业(31176)
中心(30998)
(29259)
财经(28922)
(26214)
北京(26023)
(25569)
师范(25286)
经济学(24301)
(23452)
(23383)
经济学院(22194)
基金
项目(130265)
科学(100890)
基金(94222)
研究(90829)
(83870)
国家(83216)
科学基金(69498)
社会(56391)
社会科(53441)
社会科学(53420)
(50621)
基金项目(50202)
自然(46519)
自然科(45288)
自然科学(45266)
自然科学基金(44480)
(43252)
教育(41824)
资助(39403)
编号(36736)
成果(30122)
重点(29823)
(29320)
(28078)
(26253)
科研(25603)
计划(25089)
课题(24861)
创新(24645)
教育部(24397)
期刊
(81269)
经济(81269)
研究(51694)
学报(36482)
中国(36244)
(34185)
科学(31419)
(28559)
大学(25753)
学学(24233)
管理(23588)
农业(22841)
教育(17487)
(15819)
金融(15819)
技术(15512)
财经(14448)
业经(13059)
经济研究(13049)
(12865)
(12381)
问题(11479)
资源(11013)
图书(10770)
(10443)
技术经济(9944)
统计(9523)
理论(9355)
(8809)
科技(8759)
共检索到278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超  罗淑萍  曾斌  李疆  李刚  
【目的】通过ISSR标记技术,对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该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ISSR标记对5个居群和1个栽培类型共163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对163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扩增位点11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98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3.76%,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010,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182;在居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平均为68.36%,Nei’s基因多样性(H)平均为0.1265,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0.1651。基于Nei’s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秋香  李扬  李颖  刘警  刘金利  白仲奎  
研究核桃种质资源果实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特点,为核桃优异种质的构建、新品种选育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核桃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99份来自石门、新疆、辽宁产区的资源为试材,测评了果实的13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测定并分析性状的分布频率、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及表型分化系数,分析24个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进行聚类分析。13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6.57%~54.46%,其中甜味、内褶壁质地、取仁路数、种壳麻坑多少、取仁难易、涩味、种壳光滑度等7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49~1.51,其中取仁难易、取仁路数、种壳光滑度、种皮颜色、涩味等5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8.38%~26.91%,其中种仁质量及种壳厚度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89~2.27,其中坚果横径、坚果棱径、种壳厚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除坚果质量及坚果横径在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在群体间及群体内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群体间及群体内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值分别为15.66%,58.13%。取仁难易与种壳厚度(r=-0.618)、出仁率(r=0.573)、取仁路数(r=0.790)、内褶壁退化程度(r=0.733)及质地(r=0.659)极显著相关;通过系统聚类,依据表型差异可将试材分为3大类群,且类群间特点显著。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且在选育品种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取仁难易、取仁路数、种壳光滑度、涩味、种壳厚度、内褶壁退化程度及质地等相关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果形指数除外),因此群体内优良品种的选择更应受到重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健  马庆国  雪来提·牙生  孙东  孙世国  裴东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coRⅠ+3和MseⅠ+3引物组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24个核桃品种(无性系)、2株实生古树及4个农家类型在DNA水平上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 011条谱带中,981条呈多态性,多态性百分率达97.5%;不同引物组合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88 71.234 7,平均为1.208 5;基因多样度为0.118 3 0.141 2,平均为0.129 7;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4 6 0.225 8,平均为0.206 6。总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等。经8对引物检测的30个品种及类型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培春  孟林  田小霞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收集自我国北方4省区的20份马蔺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03条带,其中241条带呈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7.29%。遗传相似系数(GS)为0.340 2~0.824 7,分布幅度较广,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非加权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当GS为0.587 6时,可将20份马蔺种质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表明20份马蔺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与其野生分布的地理距离存在较密切相关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孟良  孙雪梅  王丽慧  李莉  
【目的】探明国内外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40份国外菊芋资源与3个国内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14条引物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他们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多态位点比率(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软件计算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形态学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4条引物对43份菊芋资源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03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99个,多态性比率为98.0%。采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和志娇  吕丽芬  杨丽云  徐中志  和加卫  程在全  康平德  袁理春  
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和自然繁殖困难,野生白芨资源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此很有必要了解白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本文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标记对14份小白芨(Bletilla form osana)、5份白芨(B.striata)、2份黄花白芨(B.ochracea)和4份未确定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35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124条DNA片段,分子量在259~2200 bp,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0.33条DNA片段,多态性比率为87.90%,采用POPGENE软件,计算了种间的Nei氏距离,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这25份供试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占兵  粟建光  陈基权  戴志刚  王凤敏  龚友才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来自中国11个省(市)的48份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青麻资源利用和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检测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在48份青麻种质资源中,9条ISSR引物扩增出82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8.89%,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0.1~3.0kb。基于UPGMA聚类,将青麻分为3大类。【结论】中国青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实验结果支持青麻起源于中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文彬  蔡南通  邱永祥  吴秋云  许泳清  
【目的】明确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为甘薯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4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5个ISSR引物在34份甘薯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2 18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 099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3.27条多态性带,多态性百分率为50.25%;聚类分析将34份甘薯种质材料划分为4大类。【结论】明确了具有代表性的甘薯种质材料的遗传背景,为今后甘薯杂交育种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文  陈丽娟  欧昆鹏  蔡炳华  高美萍  李杨瑞  
为揭示不同荸荠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荸荠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荸荠种质分析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6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条带,多态性为69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0.3%。供试的24份荸荠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在0.0909-0.6071之间,平均值为0.3493。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24个荸荠品种在遗传距离0.34处可分为五类。24个荸荠品种在ISSR分析中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瑜  何海旺  赵明  龙芳  武鹏  林贵美  林茜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孟良  孙雪梅  王丽慧  李莉  
【目的】探明国内外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40份国外菊芋资源与3个国内栽培品种为材料,选用14条引物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他们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多态位点比率(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软件计算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形态学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4条引物对43份菊芋资源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03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99个,多态性比率为98.0%。采用PO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宇  黄国弟  黄强  
利用SRAP和ISSR分子标记,对20份杧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亲缘关系分析,为杧果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在SRAP分析中,从80对引物中选出12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24条谱带,每对引物组合扩增谱带数在13~21条,平均为18.7条,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94条,平均多态性谱带为16.2条,多态性比率为86.61%,材料间相似遗传系数变化范围为0.54~0.94;在ISSR分析中,从100条引物中选出10条引物共扩增出179条谱带,每条引物扩增谱带数在11~20条,平均为17.9条,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53条,平均多态性谱带为15.3,多态性比率为85.35%,材料间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柴晓娟  郭玮龙  陈慧  王俊荣  谢德志  金水虎  
为研究蔺草Juncus effusus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区域的36份蔺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讨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72对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3对引物能扩增出稳定清晰条带;36份蔺草种质的基因组DNA共扩增出148条带,其中13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达87.84%。应用NTSYSpc 2.1软件分析显示,36份蔺草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涛  陈少瑜  宁德鲁  肖良俊  贺娜  唐春云  和玉德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怒江州4个群体122份深纹核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其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情况.结果表明:(1)怒江州核桃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水平.4个核桃群体的期望杂合度介于0.503~0.650之间,平均为0.591;Shannon信息指数介于0.937~1.365之间,平均为1.157;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485~0.641之间,平均为0.576.4个群体中兰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泸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2)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介于0.027 1~0.126 4之间,平均为0.060 9,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基因流平均为3.858 3.(3)UPGMA聚类显示4个群体在遗传一致度为0.85时被聚成了4组,兰坪与福贡聚为一组,贡山和泸水分别单独聚为一组,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显著(r=0.702 9,P=0.032 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飞  关建平  孙雪莲  马钰  宗绪晓  
【目的】分析国内外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探索其遗传相似性和遗传结构,为世界蚕豆资源的综合评价和优良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383份蚕豆资源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29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2条(占93%)。不同地理来源蚕豆资源群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16—0.28,平均为0.22;遗传丰富度变化范围为104—193,平均为158.5。中国春播区蚕豆资源群遗传多样性最高(H=0.28,NA=193),最低的是美洲资源群体(H=0.16,NA=104)。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