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2)
2023(9262)
2022(7527)
2021(6939)
2020(5935)
2019(13492)
2018(13260)
2017(25432)
2016(13909)
2015(15495)
2014(15030)
2013(14637)
2012(13378)
2011(12162)
2010(12660)
2009(11888)
2008(10626)
2007(9021)
2006(7805)
2005(6799)
作者
(44867)
(36964)
(36923)
(34794)
(23552)
(18127)
(16445)
(14586)
(14102)
(13084)
(12652)
(12468)
(12102)
(11834)
(11721)
(11541)
(11209)
(11093)
(10721)
(10569)
(9654)
(9291)
(8902)
(8571)
(8433)
(8338)
(8178)
(8050)
(7686)
(7493)
学科
(55167)
经济(55104)
管理(38219)
(37149)
(30510)
企业(30510)
方法(29559)
数学(26978)
数学方法(26411)
(14231)
(13730)
中国(13061)
(12766)
业经(11671)
(11417)
贸易(11413)
(11139)
农业(9542)
(9512)
理论(8976)
技术(8777)
(8451)
金融(8450)
地方(8094)
(8027)
银行(7974)
(7945)
财务(7911)
财务管理(7893)
环境(7810)
机构
大学(199987)
学院(199175)
(77302)
经济(75821)
管理(75277)
研究(70332)
理学(66434)
理学院(65709)
管理学(63991)
管理学院(63708)
中国(51246)
科学(49093)
(46088)
(42406)
业大(38982)
(38070)
农业(37191)
研究所(35523)
(32281)
中心(31171)
(28487)
财经(26515)
北京(26304)
(25826)
农业大学(24933)
(24309)
(23410)
经济学(23348)
技术(23025)
师范(22898)
基金
项目(145225)
科学(112249)
基金(106227)
(98608)
国家(97876)
研究(93130)
科学基金(81641)
自然(58338)
社会(58296)
(57110)
自然科(57054)
自然科学(57037)
自然科学基金(56021)
基金项目(55844)
社会科(55347)
社会科学(55329)
(49728)
资助(44883)
教育(43236)
编号(34746)
重点(33591)
计划(31563)
(30749)
(30399)
(30127)
科研(29304)
创新(28506)
科技(28043)
(26160)
成果(25932)
期刊
(75502)
经济(75502)
研究(50552)
学报(44585)
(40125)
科学(37683)
中国(36709)
大学(32220)
学学(31114)
管理(27356)
农业(27304)
(23761)
教育(17334)
技术(16683)
(15641)
(15224)
金融(15224)
经济研究(13908)
业大(13360)
业经(12839)
财经(12693)
(11606)
统计(11204)
科技(11084)
农业大学(11037)
(10855)
(10447)
林业(10260)
问题(9773)
技术经济(9677)
共检索到277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涛  温俊宝  许志春  骆有庆  宗世祥  曹川健  宝山  
为验证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效果,在宁夏新华桥种苗场的试验林内,选取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3种配置模式的林分为样地,通过对新疆杨标准木做树干解析。比较3种配置模式中新疆杨的单株总生长量,结果除胸径外,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大小顺序为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疆杨和合作杨混交林>新疆杨纯林,即混交林中天牛对新疆杨危害不同程度地小于新疆杨纯林。比较3种模式林分在单位面积上的总材积生长量,结果为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疆杨纯林>新疆杨和合作杨的混交林。同时考虑目标树种的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该配置模式单位面积上的总材积生长量,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是3种模式中最理想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兵  徐锡增  
利用3年生臭椿、新疆杨在室内建立混交林进行光肩星天牛成虫放飞试验。结果表明:臭椿、新疆杨混交林对天牛成虫的寄主选择有显著影响,天牛成虫的交尾行为只在新疆杨植株上进行;天牛成虫在林内植株上着落的总虫次随新疆杨株数的减少而下降,交尾次数也减少;臭椿、新疆杨植株数量在林分中所占比例在一定范围时,天牛成虫在新疆杨和臭椿上着落的虫次比均趋于稳定;新疆杨与臭椿以行状3∶2和2∶3混交时林分的抗虫效果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岗栓  侯喜录  张占雄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油松纯林为对照,对油松与沙棘行状混交、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带状混交、宽行混交和宽行混交沙棘平茬林地的沙棘郁闭度、高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土壤密度、土壤空隙度、土壤养分及油松的存活率、高度、地径、顶梢年生长量等进行13年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行状混交与宽行混交的沙棘郁闭度、高度均高于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宽行混交沙棘平茬和带状混交;林地的光照强度为油松纯林的较高,带状混交、宽行混交沙棘平茬、行状混交沙棘平茬的居中,宽行混交和行状混交的较低;土壤储水量在11年后表现为行状混交与宽行混交的较高,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带状混交与宽行混交沙棘平茬的居中,油松纯林的较低;土壤密度、土壤空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帆  迟德富  梁素钰  李琳  田松岩  刘延坤  
抽样调查黑龙江省伊春地区上甘岭林业局2013年度阔叶红松混交林遭受松梢象甲危害的24个林班、59个小班内177块样地的立地和林分因子、受灾情况等,计算有虫株率、虫口密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阔叶红松混交林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松梢象甲发生及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甘岭林业局阔叶红松混交林中,南坡受松梢象甲的危害较北坡严重,南坡虫害发生数是北坡的189.80%,占总有虫样方的52.54%,为主要受灾区域;将受灾样地的有虫株率与郁闭度值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y=–12.689x~2–11.713x+27.843,R~2=0.666 4;将受灾样地的有虫株率与SimpSon指数进行一元二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科  刘振华  童方平  陈瑞  吴敏  蒋龙  龚发武  李贵  
【目的】探究不同混交比例对栎类混交林林分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最佳栎类混交造林模式。【方法】在湖南宁乡市坝塘镇林场选择5个不同混交比例的栎类混交模式:栎类(L10)、3栎类7枫香混交(L3F7)、7栎类3枫香混交(L7F3)、5栎类5杉木混交(L5S5)、7栎类3杉木混交(L7S3),以栎类模式作为对照CK,经过12 a生长后,对各模式林木生长因子和林地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5个模式间栎类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除L5S5模式外,其他3种混交模式的栎类平均胸径均大于L10模式,各模式的栎类单株平均材积排序为L7F3> L3F7> L7S3> L10> L5S5;L10模式的径阶分布范围比其他4个混交模式宽1~2个径阶,但平均单株材积均小于其他栎类混交模式;各模式的蓄积量大小排序为L7S3> L10> L7F3> L5S5> L3F7。2)相对于纯栎类林分,栎类与枫香/杉木混交后,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有机质均有显著提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全磷、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表现为逐渐降低,pH值表现为逐渐增加;除有效磷每层之间差异均显著外,其他有效养分20~40 cm层变化大于40~60 cm层的变化,说明40 cm土层深度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幅度减缓。3)整体上看,林分生长与林地的pH值、全氮、全钾、速效磷及有机质5个因子显著相关,与土壤速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各模式土壤养分质量综合得分排序为L7F3> L3F7> L7S3> L5S5> L10。【结论】栎类+枫香/杉木混交造林模式均优于纯栎类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栎类混交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黄竞芳  杞杰  刘志柏  刘曾三  
1987年在山东费县祊河林场大滩分区栽植了3片感光肩星天牛的小美旱杨试验林,其立地条件一致,分别为天然接虫区、人工接虫区和对照区,整个试验区与外界虫源地之间由祊河自然隔离.1988年开始人工接虫,并逐年记录虫口密度和树木生长量.当光肩星天牛危害7年生以下的小美旱杨,且每株4年的累积刻槽数为9.4个,或排粪孔数为5.7个时:①与对照区相比较,人工接虫区小美旱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下降14.06%、21.15%和37.49%;生物量下降37.75%;②光肩星天牛在侵害胸径约为7.0cm以下的小美旱杨幼林时,喜选择在径级较粗的树上刻槽和产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雅芳  王家妍  陈亮  魏国余  杨梅  
【目的】分析不同混交模式桉树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和植物多样性,为桉树混交林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测定广西高峰林场4种类型18年生桉树林分(桉树×大叶栎混交林、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和桉树纯林)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等生长指标,分析其林下灌草层的物种组成、重要值和多样性特征。【结果】桉树×红锥混交林中桉树单株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高于桉树纯林,即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桉树单株生长具有促进作用。4种类型桉树人工林林分的蓄积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桉树×红锥混交林(373.733 m~(3)/hm~(2))、桉树×大叶栎混交林(366.042 m~(3)/hm~(2))、桉树纯林(339.86 m~(3)/hm~(2))和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249.041 m~(3)/hm~(2)),其中,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大叶栎混交林和桉树纯林的蓄积总量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三者均极显著大于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P<0.01)。4种桉树人工林林下共出现植物69科112属139种,其中,灌木层出现47科77属96种,草本层出现22科35属43种,草本植物的物种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小于灌木层,灌木层以大戟科、草本层以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桉树×红锥混交林林下植物种类较丰富,共出现植物58科82属95种。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和桉树纯林林下植物群落中等相似,桉树×大叶栎混交林与其他3种林分林下植物群落为中等不相似。桉树不同混交模式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纯林>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桉树×大叶栎混交林。【结论】在桉树×红锥混交林中,桉树生长、林分蓄积、林下植被总数和多样性更具优势。桉树×红锥混交林可作为今后桉树混交林经营的参考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黄衍庆  黄海清  高美玲  
本文报道了几种不同抗虫性能木麻黄的基本营养物质、酚类等化学物质及木材纤维形态等检测结果,分析了木麻黄化学和形态因素与星天牛危害的关系,探讨了木麻黄抗虫机理。木麻黄树皮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含量的分布差异不显著,木质部的则有明显差异,即随抗虫性能增强而含量降低,造成各品系木麻黄木材内部环境差异,形成蛀干害虫星天牛生存环境的差异。高感品系C23可溶性总糖含量(2.80%)明显高于高抗品系C44(0.62%),是高抗品系的4.52倍;游离氨基酸含量:高感品系C23(1.857g)是高抗品系C44(0.955g)的1.94倍;同时采用葡萄糖溶液和清水对比浸泡木段,木段模拟蛀道接星天牛幼虫饲养试验,也验证了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翠玲  郭玉文  朱占学  佟超然  王珍  焦如珍  
通过杨树与豆科乔、灌木树种混交以及轮作等生物措施,定量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营养元素和林地生产力的影响。河南与北京的两地试验林,采用统一的试验设计,5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林分别为3.2hm2和1.8hm2。1992~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树高、胸径的相对增长率差异极显著(α=0.01)、显著(α=0.05)或较显著(α=0.10)。北京点处理间相对增长率胸径F=3.916*、α=0.05,树高F=2.423*、α=0.10。民权点胸径F=28.76**、α=0.01,树高F=3.39*、α=0.05。杨树混交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变化呈现规律性;杨树混交和刺槐纯林有利于林地土壤肥力的改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杰  赵晓明  
该文对光肩星天牛羽化孔、排粪孔、刻槽数目做了统计分析,采用波松分布、负二项分布进行拟和,并用扩散型指数进行检验,确定了蛹、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研究了林分被害的年度变化及胸径与被害关系,分析了生存率和集中度,根据Lwao 回归,确定了X* 与X 的回归直线,得出了不同虫口密度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福维  皮忠庆  高立军  陈域横  程彬  李晓颖  
定量研究青杨楔天牛对白城杨的危害表明 :寄生直径小于 0 .5 cm的枝梢 ,侵入初期 92 .2 %枯萎风折 ;寄生直径小于 1.0 cm的枝梢 ,侵入后期 11.5 %风折 ,成虫出孔后 87.4 %的寄生枝梢干枯风折。青杨楔天牛形成的虫瘿对枝梢的连年生长量影响时间长 ,影响量大。每主梢有 1只和 2只虫瘿其第 1、2、3年连年生长量分别减少 2 8.3%、16 .4 %、9.8%和 4 2 .0 %、2 8.9%、17.2 %。每侧枝上有 1只和 2只虫瘿其第 1、2、3年连年生长量分别减少 2 1.7%、12 .1%、6 .3%和 34.8%、2 2 .8%、13.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华  李玫  王沙生  汪涛  
该文通过封闭循环系统沙培盆栽试验研究了一年生杨树、刺槐及两者混植在全营养、缺氮、缺钾和缺磷条件下的生长和杨树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栽植第一个生长季节,缺氮培养的刺槐根瘤固氮主要用于本身,后期才开始影响杨树,杨槐混交能消除缺钾对刺槐的胁迫。两树种在磷素吸收方面未发现明显相互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俊宝  许志春  骆有庆  吴彤  田海燕  罗彦文  
1996 年8 月底在宁夏对光肩星天牛危害导致枯梢的箭杆杨的解剖结果表明,解剖前调查的各种以危害状反映的天牛表征数量与解剖后的天牛实际数量并不一致.因有空刻槽,解剖前当年新刻槽数大于解剖后卵及初孵幼虫的数量,空槽率为42-7 % ;解剖前当年新排粪孔数因有的天牛幼虫向树体外排粪的表征不甚明显而偏少;当年新羽化孔数解剖前后差别不大.导致箭杆杨枯梢的主要原因是树干上天牛坑道过多且集中,其坑道截面积占树干截面积的10 % 左右,影响了树体向上的水分传导.在水肥条件良好且无其它病虫害的情况下,天牛传入后3 a 即可使箭杆杨枯梢.导致8 年生箭杆杨枯梢时的光肩星天牛危害的主要数量指标为:株平均当年新羽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爱琴  马祥庆  罗雪妹  
对马尾松林下混交火力楠、红叶树、木荷林分及马尾松纯林土壤肥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林分年凋落量有明显差异;成林马尾松混交阔叶树后,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土壤结构及渗透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酶活性加强。不同混交林分改良土壤肥力效果排序为:混交火力楠林分>混交红叶树林分>混交木荷林分>马尾松纯林。其中马尾松林下混交火力楠是值得推广的新造林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振华  李贵  陈瑞  吴敏  童琪  童方平  
为了解湖南省不同混交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情况,以湖南省低山丘陵、山地中下部和山地下部3个不同地貌的5种混交林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混交林林地全N、全P、全K、速效K、水解N、有效P、有机质和pH值等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同一试验地的不同混交模式之间林分的土壤化学性质基本上存在显著差异,所有模式中,混交林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所有指标均显现出混交林高于纯林;在不同土壤层中呈现的规律为上层(0~20 cm)>中层(20~40 cm)>下层(40~60 cm);在丘陵地,3杉木2马尾松3闽楠2红榉混交林为较好的混交模式;在山地,8杉木2马褂木混交林为较好的混交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