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7)
2023(4919)
2022(4553)
2021(4167)
2020(3886)
2019(9220)
2018(9295)
2017(18142)
2016(10338)
2015(12067)
2014(12501)
2013(12654)
2012(12316)
2011(11198)
2010(11721)
2009(11758)
2008(10968)
2007(10045)
2006(8461)
2005(7638)
作者
(33043)
(28090)
(27881)
(26716)
(17581)
(13514)
(12894)
(11037)
(10343)
(10026)
(9449)
(9340)
(9066)
(8944)
(8864)
(8838)
(8798)
(8266)
(8038)
(7954)
(7087)
(6926)
(6884)
(6421)
(6388)
(6291)
(6240)
(6216)
(5811)
(5807)
学科
(44920)
经济(44884)
(26787)
管理(26328)
方法(23298)
数学(20966)
数学方法(20794)
(20303)
企业(20303)
(13282)
(11343)
中国(10655)
(10178)
(9869)
贸易(9869)
(9582)
地方(9186)
农业(8597)
(8091)
业经(8013)
(7340)
金融(7338)
(7037)
(6965)
(6951)
银行(6937)
财务(6935)
财务管理(6911)
(6590)
企业财务(6498)
机构
大学(158208)
学院(157193)
(63899)
经济(62426)
管理(57575)
研究(55821)
理学(49272)
理学院(48678)
管理学(47744)
管理学院(47459)
中国(41856)
科学(36426)
(34249)
(34029)
(30796)
(28478)
研究所(28158)
农业(27580)
业大(27253)
中心(25901)
(24342)
财经(22727)
北京(21614)
(20818)
师范(20584)
(20503)
经济学(19584)
(19271)
(19220)
经济学院(17925)
基金
项目(101787)
科学(77392)
研究(71986)
基金(71524)
(63434)
国家(62887)
科学基金(51502)
社会(43019)
社会科(40608)
社会科学(40591)
(40327)
基金项目(38089)
(34504)
自然(34054)
教育(33478)
自然科(33186)
自然科学(33172)
自然科学基金(32583)
资助(30346)
编号(30280)
成果(25316)
重点(23472)
(22882)
(22442)
课题(21021)
(20355)
科研(20123)
计划(20044)
创新(19100)
大学(18921)
期刊
(68911)
经济(68911)
研究(43143)
(30819)
学报(29381)
中国(29375)
科学(24677)
(22628)
大学(20926)
农业(20849)
学学(19770)
管理(18221)
教育(15313)
(14062)
金融(14062)
技术(13259)
(11657)
业经(11209)
财经(11134)
经济研究(10840)
问题(9758)
(9534)
(8911)
(8701)
技术经济(8281)
图书(7982)
统计(7855)
理论(7847)
业大(7451)
商业(7430)
共检索到231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娟  董承光  余渝  孔宪辉  刘丽  王旭文  
以新疆棉区2个机采性状优良且推广面积较大的机采棉品种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配置组合,应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世代分析方法对7个主要机采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7个机采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检测到1对主基因的存在,其中果枝始节高在2个组合中均检测到2对主基因。从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的分量进一步分析得出,在2个组合中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的性状有株高、果枝始节高、单株皮棉产量、纤维比强度等;在2个组合中均以多基因遗传为主的性状有生育期性状;在2个组合中以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并重的性状有果枝始节位和纤维长度等。同时得出生育期、纤维长度2性状的总遗传率高于其它性状。本结论为棉花适宜机采性状的主效QTL鉴定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新康  胡洁  
“到新疆拾棉花挣钱去!”,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这已经成为甘肃、河南、四川、青海、宁夏等省区农民秋季外出的习惯性行为。近年来,随着新疆棉花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杰  刘林  
棉花是新疆兵团不可替代的经济农作物,是兵团职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手采棉成本大幅上升,机采棉成为兵团棉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经济效益,认为棉花机械化采收可以节省棉花生产的成本,提高棉花的市场竞争力;针对目前兵团机采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机采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莉  肖菁  路子峰  范李萍  
【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新疆陆地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关联作图也称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作图,通过利用性状与标记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检测并定位数量性状位点。本研究利用94个SSR标记,对64份优质陆地棉资源的基因组进行扫描。在对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软件的GLM和MLM2种方法对16个农艺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通过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发现这些优质陆地棉种质资源由3个亚群组成,并且这些亚群的划分与其来源地相关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笑山  郑先武  王建华  许传森  王有才  杨焕君  
对3.5年生日本落叶松采穗园4个家系40株母株生根率、生根量和偏根率遗传变异,不同生根性状间表型相关研究表明,家系间生根率、生根量和偏根率差异尚达不到0.05的显著水平。但不同母株间上述差异均极显著。单株生根率、生根量等的遗传力大于家系,方差分量分别比家系大4~36倍。部分家系生根率与生根量、偏根率之间相关关系紧密程度不同,但生根量与偏根率之间各家系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根据生根率、生根量综合评价结果,按50%入选率对采穗园进行淘汰,或用生根性状优异的母株扦插苗建第二轮采穗园,插穗生根率、生根量比总体利用水平可分别提高20.3%和29.8%,而又不致严重减少采穗园母株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漫  张彦娥  张文革  张斌  李红  
为了获取农田作物产量信息 ,建立产量分布图 ,在消化、吸收美国AgLeader公司棉花产量监测系统PF30 0 0的基础上 ,进行了棉花测产收获试验。在收获过程中 ,对流量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进行了标定 ,并对产量数据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现场标定可有效提高测产系统流量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但田间环境比较复杂 ,产量数据采集过程中仍会引入一些误差 ,需对产量数据进行误差处理。误差处理后得到的棉花产量分布图聚类性增强 ,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君灵  杜雄明  周忠丽  潘兆娥  庞保印  
以1个高强纤维品系为父本,6个常规棉品系、5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和5个彩色棉品系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AD模型,分析了3个群体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常规棉群体和抗虫棉群体的衣分、籽棉产量等性状基因显性效应对杂种一代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彩色棉群体的籽棉产量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而衣分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加性效应。常规棉群体的比强度以显性效应为主,抗虫棉和彩色棉群体的比强度以加性效应为主。3类群体中2.5%跨长和马克隆值的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也较大。常规棉群体和抗虫棉群体的产量性状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纤维长度和细度基本上没有优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海泽  曲运琴  乔玲  张红芳  姚勇  
为了解绿豆亲本性状的遗传特点并提高杂交后代的选择效率,选择某些性状代表产量性状,从而提高单株选择的有效性,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普通绿豆晋绿豆1号做母本和裂叶绿豆FLD08-4做父本构建F2,对F2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相关分析、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F2中质量性状叶形为多基因控制,数量性状的变异非常丰富,具有广泛的分离和超亲现象,其中单株产量和单株荚数的变异系数达到50%以上,荚长的变异系数最低,并且各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其中单株荚数表现最高为99. 51,百粒质量表现最低为62. 61;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和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株高和百粒质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到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的正偏相关均为极显著,而这3个变量对于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中单株荚数>百粒质量>单荚粒数。因此,在高产育种过程中对F2进行单株选择时首先关注单株荚数,在此基础上应选择百粒质量高、单荚粒数多的单株,可提高绿豆育种的选择效率,以期为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的选择提供指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火强  郑明福  谭亮萍  
用3个差异显著的冬瓜自交系为材料,通过自交、杂交和回交,获得2个杂交组合(BH995482×CQ997112和BH996275×CQ997112)的亲本及F1,F2,B1,B2各世代;以BH995482和BH996275为亲本,获得正反交F1及其测交后代和自交后代F2.按照遗传学理论对其各世代群体的第1雌花节位、单株座瓜数、单瓜重、瓜长、瓜径、瓜肉厚、果色、种子类型、瓜瓤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6个经济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后3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第1雌花节位、单株座瓜数、单瓜重、瓜长、瓜径在遗传中表现为部分显性,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瓜肉厚表现倾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龙  汪娅梅  揭红东  马玉申  杨奕涵  丁俊  唐艳仪  吕雪莹  刘小春  揭雨成  
苎麻(Boehmeria nivea)杂交F_1代的性状分离变异十分复杂,为掌握其杂交后代遗传规律,本研究将‘中苎1号’和‘湘饲纤兼用1号’杂交,构建1 012个子代F_1代无性扩繁的群体,并对其杂种优势和混合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_1代遗传多样性丰富,各性状的遗传性在正反交中基本一致,属于细胞核遗传。对F_1代杂交群体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株高、茎粗、皮厚、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表现出较强的正向优势,更倾向于高值亲本‘中苎1号’遗传,鲜皮出麻率、单纤维细度表现出较强的负向优势,更倾向于低值亲本‘湘饲纤兼用1号’遗传,除单兜原麻干重的超亲优势较强外,其他性状的超亲优势均为负向,以单纤维细度的负向最为显著;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株高、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单纤维细度的遗传可能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主效基因控制,茎粗的遗传可能受两对相等的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皮厚、鲜皮出麻率的遗传可能受1对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各性状的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苎麻F_1代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对苎麻杂交育种和后代优良单兜选育提供工作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于海秋  李兴涛  依兵  蒋春姬  王晓磊  曹敏建  
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低钾敏感玉米自交系D937及其F1、F2、BC1、BC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天然低钾大田种植,对玉米耐低钾的主要根系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总根长和根表面积的遗传率较高,其狭义遗传力分别为63.05%和44.47%,两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存在主效基因作用。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干重和根含钾量的遗传率均较低,受环境影响较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信程,苏江硕,吴洋洋,张飞,管志勇,陈发棣,房伟民*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切花小菊一、二级分枝性状的变异情况和主基因遗传效应。[方法]以切花小菊‘南农雪峰’בMonalisa’F1代为试验材料,调查了该F1分离群体的总侧芽数、中上部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度、二级分枝总数、二级分枝长度、二级分枝角度共计7个分枝性状在2015年和2016年的表型变异,利用F2群体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这7个分枝性状。[结果]7个分枝性状均呈连续分布,变异系数为12.89%61.55%;各分枝性状均存在正向或负向的中亲优势和超亲分离个体,其中总侧芽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杰  艾辛  邓稳桥  虢利钢  沈瑶  
为了给豇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湘豇豆1号和长豇豆3号为母本,以湘豇豆2号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得F1代,自交后获得 F2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各亲本及其 F2代分离群体的第一开花节位、节间长、分枝数(10节以下)、花序数(1~10节)、荚长、果柄长、荚横径、种子数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开花节位与分枝数、节间长呈负相关,花序数与节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花序数呈显著正相关,果柄长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荚长与荚横径呈显著正相关.花序数(1~10节)、节间长、荚长、荚横径、第一开花节位、种子数、果柄长和分枝数(10节以下)的广义遗传力依次为63.0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尚建立  吕品  王吉明  马双武  
为了明确西瓜果实形状、果肉颜色等7项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相关性,采用西瓜材料B132-8为母本、B133-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后代遗传群体,得到F292株。通过标准化采集后代单株的果实形状、果形指数、果皮覆纹形状、果肉颜色、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种皮颜色及种子千粒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形状、果肉颜色、种皮底色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特征,但F2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定律,分离比例分别为1∶3∶1。果皮覆纹形状、西瓜种子千粒质量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其中齿条和小种子性状分别为显性单基因遗传。果形指数、果肉番茄红素含量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F2符合正态分布。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政国  王先裕  刘志敏  肖喜祝  
以绿苦瓜自交系P1做母本,野生苦瓜P2做父本配制出F1代,然后进行自交和回交获得F2,B1,B2世代.通过田间试验,对叶长、茎粗和节间长的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粗和节间长两个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而叶长不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叶长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重要,节间长的加性效应也高于显性效应,茎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同样重要,三者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0.1694,0.6418和0.367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