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3)
- 2023(16320)
- 2022(14311)
- 2021(13323)
- 2020(11288)
- 2019(26193)
- 2018(26269)
- 2017(50500)
- 2016(27846)
- 2015(31687)
- 2014(32135)
- 2013(31911)
- 2012(30021)
- 2011(27280)
- 2010(27583)
- 2009(25356)
- 2008(24968)
- 2007(22386)
- 2006(19571)
- 2005(17506)
- 学科
- 济(117389)
- 经济(117274)
- 管理(74611)
- 业(73507)
- 企(58503)
- 企业(58503)
- 方法(51606)
- 数学(44735)
- 数学方法(44282)
- 农(33154)
- 中国(32317)
- 地方(28896)
- 学(27713)
- 财(26947)
- 业经(25438)
- 农业(22324)
- 贸(21382)
- 贸易(21368)
- 易(20614)
- 制(20182)
- 和(18488)
- 环境(18189)
- 理论(18063)
- 银(18039)
- 银行(17971)
- 技术(17382)
- 融(17298)
- 金融(17295)
- 行(17217)
- 务(16478)
- 机构
- 大学(403822)
- 学院(402768)
- 济(157447)
- 管理(154508)
- 经济(153808)
- 研究(141926)
- 理学(132783)
- 理学院(131195)
- 管理学(128811)
- 管理学院(128104)
- 中国(104969)
- 科学(92339)
- 京(87909)
- 农(75892)
- 所(74529)
- 财(71140)
- 研究所(68123)
- 业大(65401)
- 中心(64029)
- 江(61081)
- 农业(59867)
- 财经(56457)
- 北京(55925)
- 范(55309)
- 师范(54727)
- 经(51105)
- 院(51103)
- 州(49474)
- 经济学(46180)
- 技术(44265)
- 基金
- 项目(271639)
- 科学(210611)
- 研究(194956)
- 基金(193543)
- 家(170430)
- 国家(168977)
- 科学基金(142437)
- 社会(118743)
- 社会科(112240)
- 社会科学(112208)
- 省(107821)
- 基金项目(103674)
- 自然(94563)
- 自然科(92244)
- 自然科学(92216)
- 划(91119)
- 自然科学基金(90517)
- 教育(89279)
- 编号(80742)
- 资助(80006)
- 成果(65955)
- 重点(61694)
- 发(61361)
- 部(58923)
- 课题(56207)
- 创(55510)
- 科研(52373)
- 创新(51856)
- 计划(50775)
- 大学(49637)
- 期刊
- 济(177444)
- 经济(177444)
- 研究(117801)
- 中国(80323)
- 学报(69793)
- 农(69042)
- 科学(63290)
- 管理(54652)
- 财(52893)
- 大学(50990)
- 学学(48006)
- 农业(47632)
- 教育(46161)
- 技术(34815)
- 融(34618)
- 金融(34618)
- 业经(30402)
- 经济研究(27567)
- 财经(26669)
- 业(25048)
- 问题(23597)
- 经(22633)
- 图书(21849)
- 技术经济(19981)
- 科技(19818)
- 版(19586)
- 理论(19316)
- 资源(19224)
- 商业(18495)
- 现代(17857)
共检索到59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丽 余渝 孔宪辉 王娟 王旭文 华金平
本研究测定了新陆早33、42号棉籽不同发育时期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油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9个品种(系)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新陆早33、42号棉籽形态发育差异不大,新陆早33号的棉籽颜色较新陆早42号的稍深,籽粒也较大;棉籽发育20 DAP时的含水量较高,达82%左右;45 DPA-成熟阶段,籽粒迅速脱水至8.63%和5.12%。随着棉籽的发育,油分逐渐积累(含油量提高),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20~35 DPA是油分含量的快速增长期,也恰恰是可溶性糖的快速下降期。成熟期时,新陆早33号的含油量30.2%,高于新陆早42号的27.3%。分析不同材料脂肪酸...
关键词:
陆地棉 棉籽油分 发育 脂肪酸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承光 王娟 周小凤 马晓梅 李生秀 余渝 李保成
对新疆南北疆不同时期选育的84份陆地棉品种连续2年2点14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变异丰富,尤其在籽棉产量、铃数、始节高等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255%,且第1主成分中的纤维长度、生育期和第2主成分中的衣分、籽棉产量具有较高的得分,反映了这4个性状在新疆陆地棉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聚类分析结果将84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占总材料的百分比分别为39.2%、54.8%、3.6%和2.4%,且发现新陆早系列和新陆中系列两类品种在各类群中都有分布,并相互交杂。研究结果可为育种家亲本材料的选择,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民志 杨延龙 王宇轩 田景山 徐守振 刘宁宁 党科 张旺锋
【目的】分析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株型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趋势,结合发展机采棉对品种特性的需求,阐述品种更替中适宜机采特性的变化,为新疆棉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和2018年选择新疆近40年来自育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不同年代(1980s、1990s、2000s和2010s)大面积主栽品种(新陆早1号、新陆早7号、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45号)为材料,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对不同年代品种的第一果节长度、果枝节间长度、节枝比、株高、果枝始节、始节高度、果枝夹角、果枝数、叶枝数、倒四叶宽和茎粗共11个株型指标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随品种更替,棉株第一果节长度、果枝节间长度和节枝比逐渐增加,株型由紧凑型向较松散型转变;株高、果枝始节和始节高度逐渐增加,上部果枝与主茎的夹角逐渐减小,果枝上举,具有高产株型特征;根据棉花机采对品种特性的要求,2010s品种果枝始节高度和果枝角度较符合机采棉对株型的要求;不同年代品种间果枝数、叶枝数、倒四叶宽和茎粗无明显差异。皮棉产量、总铃数和衣分均随品种更替逐渐增加,其中1980s、1990s、2000s和2010s品种皮棉产量较当年区域试验产量分别高23%—53%、16%—20%、13%—14%和-2%—6%,膜下滴灌现代高产栽培技术对产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2000s和2010s品种收获指数显著低于1990s品种。与1980s和1990s品种相比,2010s品种上部铃期短4—5 d,吐絮相对集中,对脱叶剂敏感,吐絮率均在95%以上,无显著差异,但生育期偏长;与审定时品种的生育期相比,1980s和1990s品种提前了3—7 d,2000s和2010s品种提前了0—3 d,这可能与膜下滴灌促早熟栽培技术应用有关。2000s和2010s品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伸长率和纺纱一致性明显改善,但马克隆值相对偏大,纤维强度的改善是以牺牲纤维细度为代价,纤维品质协调性不佳。【结论】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棉花经济性状改善,但品种株型由紧凑型向较松散型转变,生育期偏长,收获指数偏低,棉纤维马克隆值偏大;随着机采棉种植模式的应用,选育和选用纤维品质优、适宜机采的品种是保障新疆棉花产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飞 范黎明 董学会 蒋钟怀
对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几种脂肪酸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籽粒发育期间,高油一号的棕榈酸(Plalmitic acid)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普通玉米9292B 则有明显峰谷变化,9292B 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高油一号;油酸(Oleic acid)变化二者均呈上升趋势且含量差异不显著;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变化趋势均为发育初期下降,成熟期回升,高油一号的含量显著高于9292B;硬脂酸(Stearic acid)为少量脂肪酸,变化波动较大,二者均为上升趋势,9292B 的含量显著高于高油一号;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的含量也较低,二者均...
关键词:
高油玉米 籽粒 脂肪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春秀 李全胜 李有忠 庄振刚 谢宗铭
为弄清新疆早熟陆地棉的遗传背景、群体结构及为进一步进行关联分析提供理论支持,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1份新疆北疆地区近50年来选育及推广的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检测到5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33个,多态性比率为66%;PIC(多态信息含量)变幅为0.5680~0.7846,平均值为0.64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1份新陆早品种在遗传距离为0.42时可划分为3类,多数品种属于第3大类群。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4时,△K值最大,表明可将41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每一个品种均属于4个类群,而不明显属于某一类群。新陆早系列在选育过程中,亲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詹有俊 杨涛 孙建船 庄生仁 任福成 李渊 张璇
应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F1、F2三个世代研究表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次之;单铃重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次之;衣分以显性效应为主,无加性效应,有微弱的上位性效应。生育期、霜前花率、铃期等早熟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次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纺纱均匀指数、反射率等品质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和上位性效应较小或者不存在。环境因素对产量、熟性及品质等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应。遗传和表型相关分析得出,子棉、皮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衣分、霜前花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铃重、生育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上半部平均...
关键词:
特早熟 陆地棉 农艺经济性状 遗传相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詹有俊 杨涛 孙建船 庄生仁 任福成 张璇 李渊
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其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五个亲本品种的产量、早熟和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早熟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也相当显著,纤维品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环境因素对各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应。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1代的产量性状以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强,平均为30.71%;子棉产量的优势次之,平均为25.02%;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的平均优势分别为16.47%、4.30%和4.10%。生育期和霜前花率等早熟性状F1代的优势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承光 李生秀 周小凤 马晓梅 肖光顺 李保成
为培育适合新疆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杂交棉品种,2008年配置7个杂交组合,2009年对该批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以筛选出强优势组合,为北疆棉区提供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棉品种。结果表明:参试7个组合产量均超过CK产量;其中组合K7显著高于K2,极显著高于K4、K1、K6、K3,组合K5显著高于K4、K1,极显著高于K6、K3;组合K5和K7的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且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组合K5和K7可作为早熟杂交棉组合适于北疆棉区种植。
关键词:
早熟陆地棉 组合 筛选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樊成奇 赵树明 田晓清 邵盛男 杨桥 陆亚男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类营养成分。对海鞘(Aplidium constellatum)和大洋纵列海鞘(Symplegma oceania)两种复海鞘的油脂类成分进行相对含量分析,发现海鞘(A.constellatum)油脂中含有EPA、DHA两种ω-3 PUFAs,含量分别为19.5%和12.7%,大洋纵列海鞘油脂中EPA、DHA的含量分别为18.2%和7.73%。结果表明,两种海鞘油脂均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海鞘 大洋纵列海鞘 多不饱和脂肪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登超 王钧毅 韩传明 崔淑英 侯立群
以国内外不同品种核桃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核桃仁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含量在66%左右。核桃仁中共检测出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珠光脂酸、顺-10-十七碳-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二十二碳酸12种脂肪酸。脂肪酸碳链长度主要集中在C16~C18之间,以亚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其他脂肪酸含量较少(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脂肪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刘小芳 李国云 薛长湖 李红艳
以10%浓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的脂肪酸组成。根据GC/MS标准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规律和质谱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建立了特征离子确定其碳数和双键数,α离子和ω离子分别确定脂肪链羰基端和甲基端双键位置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南极磷虾中鉴定出27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13种,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0.64%,高于一般海洋鱼虾类,表明南极磷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为南极磷虾营养评价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徐嘉波 刘永士 张海明 邓平平 陆根海 张宗锋
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菊黄东方鲀的未受精卵、胚胎(出膜前,受精后8085 h)、初孵仔鱼(0日龄)、开口前仔鱼(3日龄)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卵和鱼苗的水分含量随着个体发育出现升高趋势,而鱼苗总脂含量随着个体发育显著下降。各发育阶段的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菊黄东方鲀未受精卵脂肪酸组成与其亲本卵巢非常相似;胚胎期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为SFA(15.08%)、MUFA(14.46%)、n6PUFA(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卵 胚胎 仔鱼 脂肪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杨文鸽 徐大伦 薛长湖
为分析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成分,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制备不同脂质组分,通过酸甲酯化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南极磷虾粉中脂质丰富,总脂含量高达11.37%,且以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较低;②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n-9、C18:1n-7、C20:5n-3和C22:6n-3,且C20:5n-3和C22:6n-3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67%,表明南极磷虾粉在脂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③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和磷脂(P<0.05);...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脂质 脂肪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 彭振英 陈高 王莹莹 张斌 毕玉平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花生 种子发育 脂肪酸 相对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国平 张新 周瑞阳 赵洪涛
探讨陆地棉宿生栽培的生长发育规律,为陆地棉宿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4个陆地棉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一年生陆地棉为对照,对二年生、三年生宿生陆地棉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宿生棉与一年生棉比较,生长量明显增大,现蕾、开花和吐絮期大幅提前,在一年内出现2次生长发育过程,单铃重和子指出现"低-高-低"、衣分出现"高-低-高-低"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陆地棉 宿生栽培 生长发育 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