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8)
2023(8265)
2022(7187)
2021(6369)
2020(5579)
2019(12876)
2018(12519)
2017(24508)
2016(13319)
2015(15126)
2014(15460)
2013(15673)
2012(14969)
2011(13979)
2010(14217)
2009(13558)
2008(13268)
2007(12295)
2006(10893)
2005(9863)
作者
(41393)
(35272)
(34978)
(33613)
(22259)
(16930)
(16005)
(13588)
(12883)
(12392)
(12096)
(11728)
(11355)
(11064)
(10923)
(10862)
(10617)
(10282)
(10236)
(10109)
(8792)
(8783)
(8483)
(8123)
(8043)
(7944)
(7639)
(7607)
(7089)
(6976)
学科
(82812)
经济(82760)
管理(34072)
方法(31823)
(31189)
数学(27578)
数学方法(27402)
(23607)
企业(23607)
地方(20373)
(17281)
中国(16233)
(15529)
业经(14318)
(13655)
地方经济(13275)
农业(12057)
(11039)
贸易(11036)
(10578)
环境(10576)
(10540)
(9969)
理论(9243)
(9174)
金融(9172)
(8642)
银行(8622)
(8471)
经济学(8286)
机构
学院(210295)
大学(209423)
(96938)
经济(95053)
管理(77118)
研究(75578)
理学(65894)
理学院(65029)
管理学(63975)
管理学院(63557)
中国(55833)
科学(46502)
(43654)
(41210)
(39323)
研究所(35774)
(35710)
中心(33861)
财经(33204)
(32000)
经济学(31327)
业大(29921)
(29856)
(29211)
师范(28958)
农业(28165)
经济学院(28055)
北京(27832)
(26115)
(25189)
基金
项目(132785)
科学(104029)
基金(96490)
研究(95194)
(83948)
国家(83287)
科学基金(70489)
社会(62209)
社会科(59012)
社会科学(58992)
(52014)
基金项目(51809)
自然(44439)
自然科(43322)
自然科学(43308)
(43248)
教育(42644)
自然科学基金(42538)
资助(40264)
编号(37491)
(31104)
重点(30279)
成果(30016)
(29330)
(26318)
课题(26135)
国家社会(25931)
科研(25530)
发展(25253)
教育部(24952)
期刊
(114159)
经济(114159)
研究(62252)
中国(35828)
(32007)
学报(31612)
(31410)
科学(30374)
管理(26000)
大学(23205)
学学(22189)
农业(21540)
经济研究(18875)
技术(17488)
(17216)
金融(17216)
财经(17065)
业经(16852)
问题(15242)
(14869)
教育(14696)
技术经济(12522)
统计(11742)
(11445)
(11332)
商业(10752)
资源(10444)
世界(10207)
(10109)
经济问题(9926)
共检索到313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松茂  方良彦  邓峰  
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的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在GIS软件Mapinfo9.5的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01-2010年的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及变化做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试图揭示新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时空差异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并提出协调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  王丹  张耀光  赵一行  
文章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4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并从沿海、内陆地带角度对该省旅游经济差异特征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是总体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旅游集中度很高,且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梯度很大。据此提出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海军  崔东  孙国军  巴雅尔塔  程露露  
利用2001—2015年旅游及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对新疆14个地州市旅游经济从时间序列和空间角度进行分析。以旅游总收入为因变量,以人均GDP、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社会安全指数、旅游服务水平、旅游景点品位度和市场发育指数7个驱动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驱动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2001—2015年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呈现"WV"型发展态势,国内旅游经济呈现"W"型发展态势,总体发展趋势为波动上升;(2)旅游经济差异随时间演变在空间范围内各地州市间差异均呈现不同程度减小,各旅游大区、旅游亚区中的一些地州市在空间分布上出现集聚现象;(3)旅游资源品位度、市场发育度是导致新疆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主要动力因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强  
利用Theil指数分解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地市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高度空间集中性都具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且其时空演变过程以东部地带内的差异和变化为主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较之国内旅游经济具更强的空间极化特征及更慢的差异缩小趋势,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为主要特征,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主要呈轴状延伸趋势;在缩小东、中、西部地市间社会经济差异的作用上,前者并不明显,后者的空间经济效应相对明显,但作用程度有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金龙  
文章以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指数模型、变异系数、熵值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1999-2016年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状况,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筛选影响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地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针对不同类型区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模式与建议。结果表明: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呈现出先缩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素为旅游业总收入、旅行社总数、星级饭店从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地域类型划分为需求水平约束型、供给水平约束型、支持力水平约束型、保障力水平约束型四种类型;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春鲜  
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分别与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6年,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说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虽然新疆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但旅游资源禀赋已不再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与地区经济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和旅游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王坤  涂玮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9—2008年反映旅游经济的相关指标,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每个省份旅游经济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从"长三角"及"珠三角"向内陆逐渐降低的特征。1999—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不显著,但局部空间自相关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沿海省份位于HH区,西部省份位于LL区,西南、部分东部和中部省份位于LH区和HL区。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非均衡态势,1999—2008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总体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省域旅游经济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资源禀赋、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晋  龚新蜀  
通过构建11个评价指标,引入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最小二乘(OLS)法,以2011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其旅游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得出资源丰裕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景区的容纳量是新疆旅游经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尊孟  李晓东  李偲  
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新疆旅游经济网络模型,以2004,2010,2016年为时间截面,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并使用QAP分析,探讨旅游经济网络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经历了"非均衡—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空间格局向多核心协同发展的模式演变,核心-边缘结构渐趋弱化;旅游要素集聚与扩散、交通建设、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外开放、旅游资源禀赋共同驱动着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扩展优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雯  于洁  程绍文  李亚娟  胡静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段,对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长江经济带湖北段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锡尔指数等方法,对1998年~2016年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和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虽有小幅减小,但差异仍较大,入境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2)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均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东部城市群内部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旅游吸引物、交通可达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影响着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业还处于以极化为主的发展阶段,政府应从整体上进行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武汉的发展优势,将宜昌、咸宁、荆州和恩施培育成增长极,发挥"黄金水道"联动东西两大城市群的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凌雁   杨婉婷   梁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亚健康问题的日趋严峻,康养旅游作为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恢复身心良好状态的旅游形式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基于康复性景观的环境、社会、符号3个维度构建了康养旅游吸引力评价模型,构建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为典型案例区,定量测评2011~2020年区域内各省市康养旅游吸引力水平,并应用泰尔指数、重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深入探究长江经济带康养旅游吸引力的时空分异、重心迁移以及因子解释力。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康养旅游吸引力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距,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吸引力的泰尔指数逐渐减小,说明区域差异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其中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在增大;长江经济带康养旅游吸引力重心轨迹表现出东西向交互折返的趋势,2018年后重心明显向西南方向偏移;康养旅游吸引力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康养旅游发展环境、康养旅游文化符号、康养旅游社会保障的解释力度最大,且各因子存在协同增强作用;最后针对长江经济带康养旅游吸引力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格局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康养旅游协调发展、统筹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李梦含  
集聚性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与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的分布特征、关联特征与迁移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和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性。2)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特征,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聚集区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集聚重心的迁移速度不断加快。4)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市场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李梦含  
集聚性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与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的分布特征、关联特征与迁移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和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性。2)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特征,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聚集区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集聚重心的迁移速度不断加快。4)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市场规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温江  熊黑钢  
通过对新疆国内旅游抽样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新疆国内客源市场的时空演变特点。研究表明,虽然目前新疆国内旅游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其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不合理。疆内游客是客源市场的主体,占67%左右,疆外游客份额较低,且变化较小,维持在32%左右。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的远距离省市是新疆国内旅游的最大目标市场,但总体比重不到10%。出游率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的上海、天津等地,一直未成为新疆的主要客源市场,疆外潜在客源市场巨大。随着疆外一级、三级客源市场份额的增加,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在不断扩大,新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度有所下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疆外旅游客源市场份额的空间分布并不遵循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晓  刘力钢  周洋  演克武  
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作为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9年中国旅游经济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差异及地区差异来源进行了分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旅游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再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中国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进。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指数值较低,存在地区差异。(2)地区间差异是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率为67.76%。(3)Moran’s I数值为正,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