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4)
2023(6021)
2022(5025)
2021(4387)
2020(3619)
2019(8089)
2018(7796)
2017(14771)
2016(7952)
2015(8795)
2014(8796)
2013(8816)
2012(8583)
2011(8299)
2010(8636)
2009(8178)
2008(7870)
2007(7144)
2006(6859)
2005(6133)
作者
(25861)
(22227)
(21985)
(20966)
(14209)
(10509)
(9738)
(8343)
(8174)
(7930)
(7868)
(7559)
(7522)
(7095)
(6904)
(6652)
(6530)
(6445)
(6381)
(6101)
(5731)
(5504)
(5321)
(5182)
(5101)
(5058)
(4810)
(4547)
(4476)
(4457)
学科
(61334)
经济(61296)
管理(18945)
方法(18465)
地方(17158)
数学(15234)
数学方法(15106)
(15015)
地方经济(12171)
(12162)
(11079)
企业(11079)
业经(10652)
中国(10614)
(9959)
环境(8018)
农业(7562)
经济学(6985)
(6780)
理论(6572)
(6243)
金融(6242)
(6239)
(6192)
(6045)
资源(6036)
产业(6021)
(5486)
(5361)
贸易(5358)
机构
学院(133101)
大学(132493)
(63204)
经济(62134)
研究(52452)
管理(45786)
理学(39069)
理学院(38451)
管理学(37714)
管理学院(37457)
中国(37322)
科学(32713)
(27615)
(27341)
(26229)
研究所(25069)
中心(21782)
(21447)
财经(21308)
经济学(21033)
(20565)
(20495)
师范(20389)
(19158)
经济学院(18547)
(18258)
北京(17613)
业大(17556)
科学院(16935)
师范大学(16778)
基金
项目(84630)
科学(67194)
基金(63009)
研究(58994)
(55769)
国家(55384)
科学基金(46705)
社会(40535)
社会科(38534)
社会科学(38519)
基金项目(33736)
(32575)
自然(29384)
自然科(28643)
自然科学(28634)
自然科学基金(28126)
(27309)
资助(26069)
教育(25590)
编号(21030)
(20968)
重点(19732)
(18199)
国家社会(17648)
发展(17059)
成果(16885)
(16805)
(16509)
科研(16033)
课题(15734)
期刊
(79906)
经济(79906)
研究(41371)
中国(21818)
科学(21561)
学报(20925)
(19569)
(18008)
管理(16981)
大学(15404)
学学(14919)
农业(13553)
经济研究(13423)
财经(11252)
业经(10645)
问题(10212)
(10069)
金融(10069)
技术(9999)
(9950)
技术经济(7957)
资源(7905)
教育(7659)
统计(7603)
(7508)
世界(7392)
(7114)
(6782)
经济问题(6607)
(6585)
共检索到202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海军  崔东  孙国军  巴雅尔塔  程露露  
利用2001—2015年旅游及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对新疆14个地州市旅游经济从时间序列和空间角度进行分析。以旅游总收入为因变量,以人均GDP、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社会安全指数、旅游服务水平、旅游景点品位度和市场发育指数7个驱动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驱动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2001—2015年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呈现"WV"型发展态势,国内旅游经济呈现"W"型发展态势,总体发展趋势为波动上升;(2)旅游经济差异随时间演变在空间范围内各地州市间差异均呈现不同程度减小,各旅游大区、旅游亚区中的一些地州市在空间分布上出现集聚现象;(3)旅游资源品位度、市场发育度是导致新疆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主要动力因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静  吕雁琴  潘云峰  
以新疆全区和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规模集聚度、产业空间集聚性和产业内部关联度3个维度展开,测度2007—2019年新疆整体以及各地州市旅游产业集群状况,并揭示旅游产业集群背后的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从全疆层面看,新疆旅游产业整体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化水平,旅游产业集群趋势更加明显。(2)从地州市层面看,新疆内部表现为横向发展,呈现出由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趋势,但南北疆发展差异较大。(3)从驱动因子类型看,北疆多以服务消费型、南疆多以环境友好型驱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仁锋  倪欣欣  张文忠  吴杨  周国强  许继琴  
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测度浙江省2004—2013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市际间整体差异与旅游地带内及带间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差异影响因素,并定量测评各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市域国内旅游收入相关性。研究发现:①浙江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缩小态势,且旅游地带内部差异高于带际差异,带际差异与全省整体差异趋势一致;②地貌类型和资源分布决定的旅游地域三带,带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显著,人文景观资源异常丰富的杭嘉湖金衢带内差异最大,自然旅游资源主导的温丽台带内差异最小,而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配置均衡的宁绍舟带内差异介于另外两带之间;③浙江省自然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资源诅咒"的现象,而这种诅咒现象对浙江省人文旅游资源却不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军  
运用Theil指数定量评价了1990—2009年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尺度上的市际、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变化状况,其结论如下:(1)在时间尺度上,广东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TP、地带内差异Twr演变呈逐渐收敛趋同的阶梯状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也呈阶梯状下降,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及地带内演变趋势不明显。(2)在空间尺度上,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市际差异TP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Twr的贡献,尤其是珠三角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珠三角与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较大,而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很小,地带间差异Tbr指数珠三角>东翼>山区>西翼。引入区域分离Separation(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松茂  方良彦  邓峰  
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的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在GIS软件Mapinfo9.5的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01-2010年的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及变化做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试图揭示新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时空差异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并提出协调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王坤  涂玮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9—2008年反映旅游经济的相关指标,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每个省份旅游经济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从"长三角"及"珠三角"向内陆逐渐降低的特征。1999—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不显著,但局部空间自相关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沿海省份位于HH区,西部省份位于LL区,西南、部分东部和中部省份位于LH区和HL区。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非均衡态势,1999—2008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总体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省域旅游经济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资源禀赋、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妍雪  李树民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6—2015年间中国省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包含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技术效率四个部分。结果表明:(1)技术进步是中国旅游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6.5%,技术效率年均增长为2.6%,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3.8%。(2)除了北京-0.5%、福建-1.7%、海南-7.5%等三个地方旅游生产率年均呈负增长外,大多数省区旅游生产率都呈正向增长。(3)三大区域中,中西部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尊孟  李晓东  李偲  
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新疆旅游经济网络模型,以2004,2010,2016年为时间截面,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并使用QAP分析,探讨旅游经济网络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经历了"非均衡—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空间格局向多核心协同发展的模式演变,核心-边缘结构渐趋弱化;旅游要素集聚与扩散、交通建设、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外开放、旅游资源禀赋共同驱动着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扩展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恩康  陆玉麒  黄群芳  文玉钊  
从人均GDP入手,利用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对泛珠江—西江经济带2005—2014年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探讨,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了经济差异的驱动因素。选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存款余额作为自变量表征消费水平、投资水平、政府实力和金融状况对经济差异的驱动机理。结果如下:(1)尽管十年间全局Moran's I有所降低,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差异仍呈现出"西冷东热"的二元格局;(2)泰尔指数分解后的组内差距对区域经济整体差异的贡献度远高于组间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恩康  陆玉麒  黄群芳  文玉钊  
从人均GDP入手,利用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对泛珠江—西江经济带2005—2014年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探讨,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了经济差异的驱动因素。选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存款余额作为自变量表征消费水平、投资水平、政府实力和金融状况对经济差异的驱动机理。结果如下:(1)尽管十年间全局Moran's I有所降低,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差异仍呈现出"西冷东热"的二元格局;(2)泰尔指数分解后的组内差距对区域经济整体差异的贡献度远高于组间差距,并且在近两年又有上升的势头;(3)投资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持续走低,消费和政府实力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鄢志武  王艺卓  刘玲  郑汉妮  
运用重心理论、泰尔系数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的整体演化、地区差异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绝对差异增速放缓,相对差异逐年缩小,入境旅游更易受到特殊事件的影响;旅游经济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移动;西部内差异和东部内差异分别是造成现阶段长江经济带国内和入境旅游差异的主要原因;国内旅游呈现南部优于北部,东西部优于中部的局面,入境旅游则表现为东部主导地位无法撼动,中西部均出现阶梯式差距;经济基础、交通可达性和旅游资源禀赋是长江经济带国内旅游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交通可达性、接待设施水平和经济基础深刻影响着入境旅游。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强  
利用Theil指数分解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地市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高度空间集中性都具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且其时空演变过程以东部地带内的差异和变化为主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较之国内旅游经济具更强的空间极化特征及更慢的差异缩小趋势,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为主要特征,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主要呈轴状延伸趋势;在缩小东、中、西部地市间社会经济差异的作用上,前者并不明显,后者的空间经济效应相对明显,但作用程度有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成  肖雁  毕剑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Theil指数等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山西省2001—2011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山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现缩小态势,旅游经济总体向良性方向发展;空间上,中部地带内城市旅游差异显著,是地带内旅游差异的主要贡献者,而地带内差异又是造成全省旅游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旅游差异、促进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红波  曾文  周叶青  李悦铮  江海旭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国沿海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9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可表明,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同时区际、区内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区位、产业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  王丹  张耀光  赵一行  
文章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4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并从沿海、内陆地带角度对该省旅游经济差异特征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是总体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旅游集中度很高,且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梯度很大。据此提出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