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3)
2023(10101)
2022(7887)
2021(6868)
2020(5352)
2019(11765)
2018(11775)
2017(22039)
2016(12019)
2015(13424)
2014(13481)
2013(13169)
2012(12268)
2011(11313)
2010(11441)
2009(10310)
2008(10200)
2007(9234)
2006(8629)
2005(8208)
作者
(36754)
(30688)
(30622)
(29043)
(19437)
(14743)
(13748)
(11976)
(11777)
(10888)
(10636)
(10299)
(10069)
(9859)
(9651)
(9392)
(9064)
(8858)
(8826)
(8824)
(7990)
(7728)
(7588)
(7114)
(7017)
(6884)
(6884)
(6865)
(6221)
(6131)
学科
(57380)
经济(57326)
(29405)
管理(28494)
中国(21622)
地方(20775)
(20175)
企业(20175)
(19220)
业经(15428)
方法(14278)
农业(13243)
(12576)
数学(11861)
(11813)
数学方法(11767)
地方经济(11313)
(10354)
(10213)
(10196)
金融(10196)
银行(10195)
(10011)
环境(9864)
发展(9743)
(9719)
(9330)
(8908)
贸易(8896)
产业(8642)
机构
学院(172796)
大学(169974)
(71874)
经济(70277)
研究(69332)
管理(59488)
中国(52571)
理学(49507)
理学院(48789)
管理学(47847)
管理学院(47530)
科学(43394)
(38126)
(36223)
(33379)
研究所(32812)
(32250)
中心(31136)
(28951)
(26536)
师范(26250)
农业(25778)
业大(25617)
(25376)
财经(24571)
北京(24540)
(23136)
(22708)
(22211)
经济学(21896)
基金
项目(112719)
科学(89007)
研究(83116)
基金(79797)
(70642)
国家(70028)
科学基金(58901)
社会(53256)
社会科(50414)
社会科学(50405)
(45547)
基金项目(42031)
(38251)
教育(36593)
自然(36172)
自然科(35300)
自然科学(35295)
自然科学基金(34637)
编号(33771)
(31950)
资助(30826)
成果(27475)
重点(26809)
发展(25610)
(25162)
课题(24970)
(23615)
(23329)
国家社会(22413)
创新(21960)
期刊
(91346)
经济(91346)
研究(56553)
中国(42953)
(32817)
学报(27770)
科学(27273)
管理(23806)
(22539)
农业(22521)
教育(22520)
大学(20817)
学学(19517)
(19357)
金融(19357)
业经(16909)
技术(15406)
经济研究(14529)
(12090)
问题(12065)
财经(11758)
(10259)
资源(10033)
科技(8674)
世界(8651)
(8578)
商业(8464)
(8455)
现代(8423)
技术经济(8360)
共检索到282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静  崔东  高倩  
在充分理解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由经济发展程度、工业信息化程度、生态环境治理、资源集约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赋值法确定权重,测度新疆及其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03—2013年新疆新型工业化水平呈现出增长趋势,并处于初级向中级的过渡阶段;从空间上看,新疆各地州市新型工业化水平差异显著,最高处于新型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最低处于新型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北疆地区的新型工业化程度最高,东疆次之,南疆地区最为薄弱,并形成向北疆地区集聚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荣  翟玲红  沈联海  
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表明了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在新型工业化中发挥着引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通过研究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从产业自身发展、产业发展条件、政府管理方面三个角度着重分析了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从政策方面、各类机制体制建设方面等三大方面提出了新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志刚  龚维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从工业化水平和结构、工业化质量、工业化潜力与可持续性3个方面计算了新疆14个地州市区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工业化质量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工业化水平和结构,最后是工业化潜力与可持续性,说明要提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重点是提升工业化质量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王纯   王金杰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即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保障,以数据赋能为动力,以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智能工业化;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归纳总结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最后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以产业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绿色产业长期激励机制为驱动机制,挖掘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潜力;以多层次人才供给机制和有效衔接的数实融合机制为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高效运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政府部门履职评价机制为保障机制,为新型工业化正常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强  陈宪  
新型工业化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理论界对怎样在新世纪走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融合、信息化、制造业服务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应该如何走等几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理论界研究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有助于深化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选择需要基于工业化阶段的判断及比较优势演化特征的准确把握,构成本文研究的主线。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形成系统移植型、外生型、技术依附型及外部市场主导型的阶段特征,具备自身的发展阶段性与独特性,构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升级的约束性条件;由市场主体开拓性、要素整合能力、产业工人规模及配套产业系统构成的"新比较优势"是推动工业化进程升级的内在动力。从企业价值网络协同、产业创新要素联动性、政府与市场协同及"两化"融合等方面,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升级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志刚  华淑名  
本文在阐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新疆2000—2012年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超前于工业化且两者都不高,但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工业化弹性系数为0.9991,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2000—2005年的高耦合度是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协调性较低,2005—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性过渡到中级协调状态,并逐年缓慢递增。在未来十几年内,新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仍将保持稳步提升的趋势,并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优质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伟  唐捷  
"工业化后"的城市,与过去两个世纪工业城市的差异足以使其用全新的内涵来解读,其表征着一系列新兴城市功能和形态。后工业时期的城市在若干方面是工业城市的延续,在演化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功能和形态。经营性城市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特征;多中心网络化成为其存在的主要形态;其空间结构也表现出扩散的特征即地理空间的蔓延和经济空间的重构。对先行国家工业化后大都市区发展的经验性总结,于我国率先完成工业化区域的城市化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云鹏  罗勇  
21世纪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应具有如下规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以构建大企业体制作为新起点,为工业化推进创造新的建设者;以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完善为途径造就大量的企业家,通过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生产科技知识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管理知识工作者管理知识的创新提高知识的生产率,从而为工业化的再推进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企业家资源和知识;通过重构适应市场化、全球化要求的中国金融体系来保证中国货币经济体系的安全,通过建立适应中国小农户经营的大国农业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证中国实体经济体系的安全,从而为中国工业化再推进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在与国民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领域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廉水  宋乐伟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重叠的时机,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核心;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新型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是大量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型工业化要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虎  乔标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利中  
新疆工业化发展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论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还是城市化水平等方面看,新疆的工业化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倩  王春豪  卢玉文  
本文在对大量进行文献研究及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通过改进后的熵值法对两个子系统的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并对2000-2010年新疆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物流发展水平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然后,根据新疆地区2000-2010年11年工业化进程和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两者进行了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结果表明:两者的关联度较高,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是失调的。最后,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了两者失调的原因,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保平  洪银兴  
由于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制度变迁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延迟效应。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既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要推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加速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