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4)
2023(17054)
2022(14033)
2021(12553)
2020(10491)
2019(23604)
2018(23194)
2017(44376)
2016(24204)
2015(27234)
2014(27353)
2013(27151)
2012(25596)
2011(23517)
2010(23708)
2009(22119)
2008(21817)
2007(19775)
2006(17720)
2005(16352)
作者
(74766)
(62767)
(62715)
(59465)
(40037)
(30265)
(28271)
(24523)
(23819)
(22266)
(21534)
(20800)
(20202)
(19977)
(19627)
(19430)
(18889)
(18602)
(18178)
(17989)
(15883)
(15713)
(15368)
(14390)
(14324)
(14056)
(13911)
(13900)
(12763)
(12491)
学科
(123429)
经济(123308)
管理(67221)
(66161)
(51072)
企业(51072)
方法(47114)
数学(41561)
数学方法(41283)
中国(33828)
(32098)
地方(30274)
(26309)
业经(25844)
(24080)
农业(21952)
(21077)
贸易(21066)
(20469)
(20330)
(18077)
(18053)
金融(18051)
银行(18016)
(17294)
地方经济(17153)
环境(17128)
(16503)
(15799)
技术(15623)
机构
大学(361995)
学院(361692)
(158823)
经济(155742)
管理(133278)
研究(131883)
理学(114003)
理学院(112633)
管理学(110849)
管理学院(110175)
中国(99027)
科学(80780)
(76997)
(70836)
(69573)
(68844)
研究所(62347)
中心(59280)
业大(56286)
财经(56136)
(56052)
农业(54742)
(50947)
经济学(50037)
北京(48784)
(47450)
师范(46856)
(46614)
经济学院(45012)
(44164)
基金
项目(236208)
科学(184966)
基金(171161)
研究(167741)
(151452)
国家(150152)
科学基金(126827)
社会(109117)
社会科(103509)
社会科学(103479)
(92542)
基金项目(90425)
自然(81350)
自然科(79483)
自然科学(79457)
(78330)
自然科学基金(78083)
教育(76175)
资助(69651)
编号(65951)
(56050)
重点(54058)
成果(53697)
(52056)
(48677)
课题(46754)
国家社会(45772)
创新(45669)
科研(45357)
发展(44457)
期刊
(183543)
经济(183543)
研究(109623)
中国(74127)
(64427)
学报(62296)
科学(55340)
(54283)
管理(48961)
大学(46060)
学学(43741)
农业(43030)
(36813)
金融(36813)
教育(34577)
经济研究(30491)
技术(30245)
业经(29344)
财经(29120)
(25133)
问题(24536)
(23123)
(19550)
技术经济(19517)
(17723)
世界(17661)
商业(17593)
统计(17079)
国际(16941)
科技(16275)
共检索到553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海龙  郭晓兵  
文章以新疆为例,利用2000-2012年样本数据,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新疆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南疆最高、北疆次之、东疆最低。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城镇化对各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情况,发现城镇化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第三产业影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晓梅  崔海潮  何磊  
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榆林市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尤其是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城镇化演进的主要动力,榆林市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呈反向变化,这是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过程的独特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家琴  
文章采用2005年—2012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川、滇、黔3省46个市(州)的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利用横截面、时间和变量三维信息对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出46个市(州)的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一步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倪超军  
本文以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98-2011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为14.44%,城镇化发展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20.0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朋  胡宜挺  
探究新型城镇化如何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2004—2017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在详细梳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面板模型、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2004年到2017年新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从0.341上升到0.610,乡村经济发展综合得分从0.343上升到0.516,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北疆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水平优于南疆地区,且南北疆的差距呈拉大趋势。总体来说,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北疆地区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南疆地区。新疆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地集约化利用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提出系统规划,坚持两大战略协调驱动,积极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发元  郑军  裴潇  叶云  
文章采用与经济发展相关数据S,ta在ta不12同.0软件与空间权重Ma矩tla阵b2下01建6软件,基于长江经济带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1结1省市果显1示99,3—长江20经16年市场潜能、城镇化济带经济发展相邻省市之间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市场潜能及其空间效应、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在反距离权重矩阵模型和经济权重矩阵模型中人口城镇化表现为负向效果,空间城镇化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继承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四化同步"的核心内容,它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探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家新型城市化发展宏观形势的前提下,基于2000~2012年云南省际时序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且具体表现在镇化发展水平与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人均消费水平、人均财政收入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化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的Granger原因。因此,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展峰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入手,以江西1991~2012年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之间的计量分析模型,得出相应量化关系,从而揭示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据此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瑞  史文中  
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在ArcGIS以及GeoDa的支持下,从时空变化的角度,对广东省2002—2012年城镇化发展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2012年,广东省各个城市的城镇化已经全部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并不完全一致,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布局上有较大的异质性,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都集中在东莞以及周边地区,而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集中在珠三角偏东北部的沿海城市。同时,第一产业对城镇经济发展影响较小,第二、第三产业作用较大,不同的产业构成也有各自的空间布局特点以及空间布局变化特征。第一产业空间分布在近10年均衡性变弱,东部比重减少较快;第二产业趋于沿海分布,差异性减弱,空间分布均衡性提高;第三产业差异缓慢增大,空间分布较为均衡。通过分析,从而掌握广东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的空间布局以及时空变化特点,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王江涛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采用非参数方法,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城镇化与人均GDP增加的幅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由此构建了一个城镇化与人均GDP二次多项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递增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方勇华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方面均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中存贷款比率上升对城镇化具有负向的影响,表明我国存贷款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会对城镇化推进不利,应加强存贷款比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洁  冯春梅  
中部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如何避免快速城镇化发展中的困境?文章从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出发,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构建注重综合发展的城镇化影响因素模型,探寻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指出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结构调整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最终提出中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之策:从"扩张型"向"内涵型"转变,从对经济增长"量"的关注转向对经济发展"质"的关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方勇华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方面均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中存贷款比率上升对城镇化具有负向的影响,表明我国存贷款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会对城镇化推进不利,应加强存贷款比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哈拜提·帕热提  左停  周宁  
构建由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各子系统指标的权重以及两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并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新疆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在1990—2014年间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系统中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的权重高于经济结构;城镇化系统中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权重明显高于产业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1990—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关系经历了从低度耦合到中度耦合再到高度耦合3个阶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姜全   李效顺   耿艺伟   刘希朝   李光亮  
城镇化与碳排放都是国家关注重点、学界研究热点和政策治理难点。基于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城镇扩张视角,从“产业—人口—土地”多维度分析城镇化与碳排放机制,并综合运用脱钩分析、Kaya-LMDI因素分解和STIRPAT-LSDV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城镇化与碳排放机制。结果发现:(1)产业、人口和土地是城镇化的关键物质要素,其交互演变构成碳排放变化的逻辑起点。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城镇扩张是城镇化与碳排放耦合交互的底层逻辑、重要因素和空间保障。(2)加入WTO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与碳排放耦合关系从弱脱钩转变为增长耦合乃至增长负脱钩。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产业、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逐渐衰竭。(3)1990—2020年,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低碳经济结构、人均经济水平、经济规模、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密度、城镇用地规模、城镇用地强度的变动,对碳排放的作用效应分别为1.37亿t、-139.98亿t、-138.61亿t、163.53亿t、223.95亿t、60.41亿t、-25.24亿t、85.66亿t、138.29亿t。(4)2003—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第二三产业占比、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面积分别提升1%,碳排放相应增长1.111%、-0.560%、0.771%、0.477%、0.488%,并且城镇化与碳排放交互机制具有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