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5)
2023(12637)
2022(10369)
2021(9508)
2020(7663)
2019(17123)
2018(16797)
2017(32111)
2016(17315)
2015(19212)
2014(19192)
2013(19546)
2012(18261)
2011(16767)
2010(17255)
2009(16430)
2008(16408)
2007(15130)
2006(13923)
2005(12829)
作者
(52411)
(44370)
(44103)
(41001)
(27865)
(21371)
(19728)
(17279)
(16758)
(15887)
(15128)
(14954)
(14448)
(14237)
(13754)
(13295)
(13114)
(12943)
(12914)
(12803)
(11128)
(11102)
(10867)
(10260)
(10198)
(9907)
(9904)
(9816)
(9075)
(8916)
学科
(84486)
经济(84388)
(84273)
(66084)
企业(66084)
管理(60437)
(47025)
农业(31868)
业经(31061)
方法(27840)
中国(23823)
(22595)
地方(22006)
数学(18859)
数学方法(18750)
技术(17989)
(17168)
(16616)
财务(16594)
财务管理(16576)
(15923)
企业财务(15667)
(15453)
(15203)
理论(14205)
(13768)
(13729)
贸易(13714)
环境(13421)
(13273)
机构
学院(264581)
大学(252535)
(111336)
经济(109149)
管理(104955)
研究(90255)
理学(88760)
理学院(87843)
管理学(86786)
管理学院(86290)
中国(72787)
(60839)
科学(55023)
(54522)
(49941)
(46738)
农业(46387)
(43869)
业大(42814)
研究所(41862)
中心(41806)
财经(38689)
(34825)
(34803)
(34423)
北京(34409)
师范(34115)
(31860)
(31823)
经济学(31380)
基金
项目(167883)
科学(133136)
研究(125950)
基金(120260)
(104207)
国家(103079)
科学基金(89050)
社会(82027)
社会科(77427)
社会科学(77404)
(69707)
基金项目(64493)
自然(55614)
(55488)
自然科(54063)
自然科学(54045)
教育(53944)
自然科学基金(53096)
编号(52450)
资助(47606)
(43227)
成果(40326)
(39124)
(37435)
重点(36967)
(36197)
课题(35362)
发展(35289)
(34713)
创新(34107)
期刊
(143457)
经济(143457)
研究(74567)
(63374)
中国(59325)
农业(42844)
管理(40701)
科学(39455)
(38835)
学报(38120)
业经(31471)
大学(28888)
(27615)
金融(27615)
学学(27576)
技术(23806)
(22654)
教育(22525)
问题(19380)
经济研究(19243)
财经(18515)
(16079)
资源(15754)
技术经济(15217)
农业经济(14924)
农村(14877)
(14877)
世界(14564)
商业(13626)
经济问题(13615)
共检索到416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中雨  
[目的]分析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效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达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方法]文章以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分析其资源特征、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采用AHP分析法分析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效用,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优化其农业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的规划、模式及策略。[结果]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B_1)、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B_2)、客源与市场特征(B_3)和外部因素特征(B_4)的权重分别是0.43、0.22、0.10和0.06。[结论]在比较其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在稳固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同时,挖掘新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和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为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客源与市场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权重最低,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旅游效益权重低的主要原因;农业遗产资源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两者互惠共赢,但必须建立在重视农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其宣传保护的基础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斌成  李香会  李睿煊  
农业旅游是农业生产新的开发领域,包含观光农业旅游和休闲农业旅游两类,具有乡土风情特色鲜明、季节变化、现实生产、文化多样性等美学特点,发展农业旅游可提升城市文化的休闲娱乐品位,开拓都市农业旅游领域,有利于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应加大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的力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慧茗  何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欣  闵庆文  吴殿廷  王旭海  
文章探讨了对农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保护遗产的使命之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文章认为:青田农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生态旅游,而且以社区旅游的模式来组织旅游活动较合理。最后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和建议:通过典型生态旅游社区的构建,展示一个世外山村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村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充分接触中感受生活,营造现代人精神回归的心灵家园。在人与自然和谐系统之下,梳理出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研修教育、山村风情体验、乡土娱乐、山水休闲和文艺部落休闲等5个主要部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成升魁  王旭海  
关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农业考古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动态保护思路。文章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提出旅游开发是对其进行动态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并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聚落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价值,初步设计了三种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的全方位规划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钟林生  成升魁  张丹  龙登渊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旅游开发作为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较晚,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则涉及更少。在对农业文化旅游发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提出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同时对旅游开发的前提、目标、原则、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张丹  焦雯珺  何露  杨海龙  刘姗  
科学认定和评价资源是旅游开发利用的前提,其中资源旅游开发的时段选取和空间选定问题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贵州从江"稻田养鱼"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立足"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两方面、"时间—空间"双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夏初(6月)和秋季(9月~10月)是从江县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最佳季节(月份);②东北部的"斗里-西山-雍里-丙妹-高增-贯洞-洛香-庆云"是目前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区域;受旅游可进入性差的影响,西南部各乡镇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度较低;③提高下江镇遗产资源的景观优势度和完整度可贯通东北—西北部适宜区构筑旅游大区,提升全县的旅游吸引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旭红  段艳丽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强调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精神层面,但是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过于重视其文化生产的层次而忽略了观念层次。文章提出了精神文化遗产的概念,分析了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并以安仁古镇为例分析了如何保护与利用精神文化遗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爽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非遗的旅游开发在带给宁波市一定旅游收入的同时,难免存在着保护措施不到位、开发过度等系列问题。在总结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其旅游开发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国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发展,开发利用则是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了旅游内容,旅游开发又促进了保护和传承发展。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探索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形式。并在大保护概念的前提下,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共同点,从而形成合力,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芳  韩福文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众多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城市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三者关系出发,在梳理无锡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总结无锡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无锡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合理利用其价值已形成一股热潮。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一方面,适度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害或破坏。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其选择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又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琼霓  
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前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成喆  吴生智  
本文在理解工业遗产旅游起源与概念的基础上,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延伸开来,指出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及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和优势,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应开发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