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8)
2023(10004)
2022(8932)
2021(8642)
2020(7197)
2019(16841)
2018(16827)
2017(32291)
2016(18103)
2015(20863)
2014(21069)
2013(20404)
2012(18691)
2011(16912)
2010(16962)
2009(15062)
2008(14470)
2007(12474)
2006(10875)
2005(9419)
作者
(51105)
(42157)
(41825)
(40104)
(26931)
(20359)
(19136)
(16804)
(16039)
(15123)
(14574)
(14035)
(13370)
(13279)
(12892)
(12830)
(12765)
(12572)
(11979)
(11812)
(10531)
(10337)
(10102)
(9511)
(9509)
(9448)
(9362)
(9359)
(8522)
(8353)
学科
(68881)
经济(68809)
管理(49224)
(45425)
(37132)
企业(37132)
方法(32560)
数学(28320)
数学方法(27984)
中国(19989)
(18356)
地方(16110)
(15627)
(15625)
业经(14475)
教育(13687)
理论(13023)
农业(12697)
(11461)
贸易(11456)
(11212)
(11062)
(10682)
环境(10596)
技术(10528)
(10005)
财务(9942)
财务管理(9927)
(9454)
企业财务(9411)
机构
大学(254493)
学院(248267)
管理(99566)
(93211)
经济(91018)
理学(87149)
理学院(86075)
管理学(84439)
管理学院(83987)
研究(82631)
中国(57756)
(54949)
科学(52862)
(41176)
(40839)
(38294)
业大(38210)
研究所(37866)
中心(36839)
(36741)
师范(36466)
北京(35045)
(34933)
财经(33594)
(30609)
(29998)
农业(29964)
师范大学(29624)
(29125)
经济学(26917)
基金
项目(175555)
科学(137566)
研究(130899)
基金(125557)
(108546)
国家(107602)
科学基金(92291)
社会(79733)
社会科(75274)
社会科学(75250)
(68497)
基金项目(67808)
教育(61866)
自然(60631)
自然科(59188)
自然科学(59175)
(58529)
自然科学基金(58085)
编号(54852)
资助(51615)
成果(45525)
重点(39016)
(38813)
课题(38206)
(36951)
(36252)
大学(34817)
项目编号(33804)
创新(33478)
教育部(33469)
期刊
(99242)
经济(99242)
研究(76504)
中国(48128)
教育(40905)
学报(40272)
科学(36615)
管理(35074)
(34585)
大学(31329)
(29141)
学学(27964)
农业(24740)
技术(21340)
(17517)
金融(17517)
图书(16079)
业经(15806)
财经(15773)
经济研究(15342)
(13338)
问题(12991)
科技(12762)
理论(12725)
(12361)
实践(11866)
(11866)
资源(11402)
技术经济(11375)
(11070)
共检索到357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托合提·艾买提  
本文首先界定了大学生就业观的范畴,分析了新疆90后大学生在就业观上存在的问题,即就业选择局限性强、就业观念落后、收入预期过高等,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的必要性,并探索了改善新疆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对策,期待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高校教育的多维转变帮助大学生重塑就业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玲  张玮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趋于严峻。2015年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有新思路,必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笔者选定河北省秦皇岛市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观进行调查,分析其对非正规就业的认知程度、整体评价和个人意愿,积极探讨影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观的各种因素,并从大学生个体、家庭、高校、社会四个方面提出拓宽就业渠道的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吐尔地·卡尤木  买买提·喀尤甫  阿依古力·阿布力孜  
本文在新疆4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缓解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欢  
本篇文章从"中国梦"视角着手,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展开研究,结合笔者自身高校学生工作经历经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供保障;高校应当加大思想引导力度,将"中国梦"定位为大学生就业观指导教育的基础;提高对家庭因素的重视程度以及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观的调整等等,希望能够为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带来一些有参考性的意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杨  曹美兰  
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人群,当代大学生却面临就业难这一个尴尬的局面,并且就业难这一现象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这种矛盾的局面看似令人费解,却也是必然。造成这种矛盾固然有诸多因素,文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日益突出?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是什么?就业观如何导致就业难问题?文章围绕以上问题,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进行分析和整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宗华  
文章以厦门地区高校计算机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就业意向和就业指导三大方面内容,认为应引导计算机类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同时加强就业心理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促进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池卫东  杨惠欣  王爱兰  
根据对河北省55所高校近3万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主流价值追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也存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对政党制度的认识不够清晰、恪守诚信的价值追求不够执著、对法律权威性与公正性的认同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强督导、抓好教师培训、抓好通识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突出问题、强化核心价值体验等措施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立新  耿茹  李国明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出现了新特点,为适应这一新特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形成合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这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祥  刘业政  张行宇  
社会就业观念是一个复杂系统。分析研究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途径,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必要。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对就业市场主体观念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形成机理,论证了转变社会就业观念的主要路径,提出了转变社会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磊  
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必须为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破除"等、靠"心理,增强竞争意识;破除片面追求安逸的心理,树立积极开拓的创业精神;破除一味强调高待遇的思想,树立"事业第一"的价值追求;破除鄙视体力劳动的观念,树立"从头开始、从基层做起"的工作理念;破除过分看重"专业对口"的认识,树立"宽口径就业"的择业思想;破除"一步到位"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水平  侯贵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静  刘宁  
基于对江苏地区10所高校1150名"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有效针对"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新变化,进一步强化长期的职业理想教育,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引导、帮助他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英华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树立典型,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模范带头作用,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叶芳  曾学龙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中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其中媒介是一个重要因素。媒介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生命价值观上是不尽相同的。具体说,媒介在道德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上的影响趋于正面,但大学生更青睐传统媒介;媒介在人生价值观引导上隐忧最大,尤其是新兴媒介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媒介因素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主导价值观传播系统的引导机制;调节和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建立媒介素养教育长效机制;高校德育阵地的巩固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祎  蒋伟  王新奎  张杰  
今年是90后大学生入学元年,与备受争议的80后相比,90后大学生面对的是更多的质疑和关注,他们的入学对高校教育有着怎样特别的意味?学校在管理上又会采取哪些不同以往的举措?本期特邀几位知名院校领导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