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6)
2023(5825)
2022(4832)
2021(4322)
2020(3559)
2019(7733)
2018(7131)
2017(12954)
2016(7215)
2015(7772)
2014(7541)
2013(7334)
2012(6882)
2011(6195)
2010(6227)
2009(5856)
2008(5729)
2007(5073)
2006(4545)
2005(3857)
作者
(21514)
(18144)
(18025)
(17339)
(11305)
(8856)
(8153)
(7147)
(6663)
(6498)
(6274)
(6152)
(6083)
(5912)
(5618)
(5497)
(5445)
(5391)
(5171)
(5093)
(4537)
(4368)
(4362)
(4302)
(4098)
(4009)
(3968)
(3844)
(3673)
(3643)
学科
(31665)
经济(31648)
管理(19367)
(16111)
方法(12552)
(12428)
企业(12428)
数学(9863)
数学方法(9754)
地方(9242)
(8535)
(8266)
中国(7473)
业经(6893)
农业(6453)
(6382)
(5719)
贸易(5711)
理论(5636)
环境(5532)
(5492)
地方经济(4479)
(4301)
(4157)
(4128)
财务(4123)
财务管理(4116)
生态(4044)
(4001)
企业财务(3980)
机构
学院(103974)
大学(101712)
研究(38134)
(37964)
管理(37233)
经济(37117)
理学(32028)
理学院(31560)
管理学(30773)
管理学院(30587)
中国(27477)
科学(25759)
(22417)
(19381)
研究所(17876)
(17579)
(17365)
(17002)
师范(16849)
业大(16803)
中心(16404)
(15470)
(15381)
北京(14966)
财经(14120)
师范大学(13853)
农业(13169)
(12777)
(12712)
研究院(12073)
基金
项目(73131)
科学(57295)
基金(52325)
研究(51279)
(47636)
国家(47278)
科学基金(39464)
社会(32338)
社会科(30624)
社会科学(30618)
(28346)
基金项目(28276)
自然(26715)
自然科(25822)
自然科学(25811)
自然科学基金(25349)
(24341)
教育(22829)
资助(21803)
编号(19642)
重点(17021)
(16982)
(14615)
成果(14553)
课题(14475)
科研(14133)
(13953)
计划(13534)
国家社会(13325)
发展(13165)
期刊
(44866)
经济(44866)
研究(28671)
学报(18448)
科学(18380)
中国(18182)
(15088)
大学(13936)
学学(13414)
管理(12042)
(11980)
教育(11477)
农业(10418)
业经(9245)
林业(8614)
(7590)
资源(7119)
经济研究(7045)
技术(6877)
(6719)
旅游(6719)
(6719)
(6464)
金融(6464)
财经(6203)
问题(6151)
(5799)
(5413)
学刊(5407)
旅游学(5404)
共检索到15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翠玲  潘存德  寇福堂  吴晓勇  谭卫平  
在采用SBE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喀纳斯旅游区的森林景观美学质量整体较高,阔叶针叶树种比值大、树种丰富、林相简单整齐的森林景观受人青睐;2)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森林发生自然火干扰时间的早晚有关,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越早,森林景观目前表现的美学质量越低,反之亦然。自然火干扰通过对森林群落树种结构形成的作用,进而深刻影响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具体表现,是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的重要源动力之一。结论为喀纳斯以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为价值取向的森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旭玲  杨兆萍  陈学刚  
针对当前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景观视觉污染及景观破坏的问题,以新疆极具申报世界遗产潜力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敏感度评价方法,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旅游区段进行了景观敏感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实地调查,针对喀纳斯不同等级景观敏感度区旅游对景观视觉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旨在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自然遗产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艾训儒  易咏梅  姚兰  王柏泉  熊彪  
研究人为干扰对湖北省梭布垭石林针阔混交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乔木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势种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使群落平均胸径(或地径)和平均树高降低,群落种类组成发生变化。重度干扰和中度干扰降低了群落乔木层阔叶树种和灌木层优势种的作用和地位,重要值降低,但增加了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不同干扰类型的群落,在垂直高度1.0m以下,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较大,1.1~3.0m高度达最大,以后随高度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在9.1m以上的高度层,树种单一,多样性为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高溶  于辉  郑伟  王祥  朱亚琼  
[目的]自然景区的美学价值大小直接决定着其旅游开发的成败,为了解喀纳斯景区草地景观美学价值。[方法]该文选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体系,对景区内4个区域草地景观的美景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依据上述样地植物群落α多样性和功能群结构的分析,探讨了植物多样性对喀纳斯景区草地景观美景度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喀纳斯景区草地景观美学价值整体较高,α多样性指数居中的草地美景度得分较高,α多样性指数较高的草地美景度次之,α多样性指数较低的草地美景度最差;随着功能群中一、二年生植物重要值的上升,多年生杂类草的重要值下降,美景度呈降低的趋势;美景度与平均高度、平均盖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多年生杂类草重要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一、二年生杂草重要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因此,草地植物多样性是草地景观美学价值的重要载体,旅游活动导致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发生改变,进而深刻影响了草地景观的美学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高溶  于辉  郑伟  王祥  朱亚琼  
[目的]自然景区的美学价值大小直接决定着其旅游开发的成败,为了解喀纳斯景区草地景观美学价值。[方法]该文选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体系,对景区内4个区域草地景观的美景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依据上述样地植物群落α多样性和功能群结构的分析,探讨了植物多样性对喀纳斯景区草地景观美景度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喀纳斯景区草地景观美学价值整体较高,α多样性指数居中的草地美景度得分较高,α多样性指数较高的草地美景度次之,α多样性指数较低的草地美景度最差;随着功能群中一、二年生植物重要值的上升,多年生杂类草的重要值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萍  潘存德  余戈壁  李贵华  刘景  崔倩  刘博  
【目的】划分森林群落类型,定量分析森林群落形成与其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149个森林群落样地及其火干扰发生时间和火烈度的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方法对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进行群落类型划分,并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通过对其森林群落进行排序,分析森林群落形成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的关系,定量分离环境因子、火干扰因子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森林群落形成的影响。【结果】1)TWINSPAN将149个森林群落调查样地划分为16种森林群落类型; 2)RD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喀纳斯泰加林群落形成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环境因子中的海拔、坡位、坡度、坡向、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含量对森林群落的形成起较大的作用,其中海拔、坡位、坡度和坡向与RDA第1排序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含量与RDA第1排序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火干扰因子中的火烈度对森林群落形成也起较大的作用,火烈度与RDA第2排序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婷  姚娟  赵向豪  
合理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厘定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关系,已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内在权衡规律,采用市场价值法对2010年、2016年研究区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计算其可比价,利用ESCI指数和ESTD模型进一步解释该区域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变化特征和相互权衡关系。结果显示,2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供给服务总价值为2.06×1010元,2016年可比价为2.12×1010元,总体价值呈上升趋势。在时间尺度上,农产品供给服务与畜产品供给服务、饲草料供给服务呈现权衡关系,水供给服务与其他供给服务有较强协同关系。明晰当前与未来的服务间权衡关系,可为生态补偿定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娟  田世政  
自然保护区内少数民族原住民是旅游大社区中的一个群体,其旅游参与内容及深度对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国内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开发中采取了原住民整体搬迁模式。以新疆喀纳斯生态旅游景区为例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种搬迁模式下的原住民旅游参与方式与内容,对景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游客管理疏导不力,游程不畅,削弱了景区市场营销的优势,抑制了景区环境管理的力量,降低了景区旅游供需调节能力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晓华  孟晓敏  
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对于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旅游参与成为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新疆著名的喀纳斯湖景区为例,对湖边喀纳斯老村的部分少数民族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人口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及旅游业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立  
关键词: 喀纳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旭亮  张海霞  
本文详细列举了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进而分析了其特色优势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喀纳斯湖景区生态旅游营销的客源市场分析,然后以客源市场为依据,开展了喀纳斯湖景区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景区的旅游形象设计。以期通过此研究,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营销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卫霞  刘晓菊  刘景  杨玉萍  崔倩  
【目的】自然火干扰作为泰加林中最主要的自然干扰,影响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研究探讨火烧后随着时间的恢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旨为火烧迹地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喀纳斯泰加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中度火干扰后不同恢复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中度火干扰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则随着火后时间的恢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火烧后达到44年时,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火烧前水平。【结论】喀纳斯泰加林火烧迹地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在中度火干扰下,随着火后时间的恢复呈逐渐增加趋势。总体而言,表层0~10 cm土壤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冰倩  徐程扬  刘江  常成  赵凯  孔祥琦  龙嘉翼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各大高校内以建筑为背景的城市森林景观十分丰富。结合样地实测和景观照片的分析,运用美景度(SBE)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学质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以建筑为背景的城镇森林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景值呈显著负相关,基于视觉景观异质性和美景度将视觉景观分为3类:①高异质、低质量景观(类型Ⅰ):视觉景观异质性最高,斑块密度(PD),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景观均匀度指数(SIEI),分离度指数(SPLIT),景观形态指数(SHAPE),分形维数(FRAC)均最高,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连通度指数(CONTAG)最低,视觉景观连通性差、结构不稳定,构景因子的植被比例(VE)和植被建筑比例(R)最低,建筑比例(BU)最高,形状和边界的复杂主要体现在硬质要素(建筑和道路)上,整体美学质量差,可观赏性不高;②中等异质质量景观(类型Ⅱ):视觉景观异质性中等,整体稳定性、连通性、建筑和植被比例均中等, SHAPE和FRAC最低,景观美学质量仅次于类型Ⅰ景观;③低异质、高质量景观(类型Ⅲ):视觉景观异质性最低, PD,SHDI, SIEI, SPLIT及BU最低; LPI, CONTAG及VE和R最高且SHAPE, FRAC与景观Ⅰ相似,整体稳定性强,连通性高,植被丰富,植被斑块边界和形状富有一定的变化,公众喜好度最高。由此可见,随着视觉景观异质性增强,城镇森林的美学质量显著下降,而增加视野中的植被可提高美景度,相反,增加建筑比例则会降低美景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立  
关键词: 喀纳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智慧  杨广斌  
荔波喀斯特森林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自2006年申遗以来,旅游人数逐年攀升,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客流量逐渐逼近景区极限,如果管理调配不当,基础设施不到位,对遗产地的损害是不堪设想的。通过对该景区森林景观价值的评估,希望促进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采用国内外流行的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对荔波喀斯特森林景观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荔波喀斯特森林景观价值为127.28亿元,其中,使用价值为124.18亿元,非使用价值为3.10亿元,几乎是2011年荔波旅游收入(32.91亿元)的4倍。因此,应当充分意识到荔波喀斯特森林景区的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