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0)
- 2023(11647)
- 2022(10026)
- 2021(9436)
- 2020(7702)
- 2019(17930)
- 2018(18010)
- 2017(34147)
- 2016(18821)
- 2015(21163)
- 2014(21211)
- 2013(21035)
- 2012(19279)
- 2011(17466)
- 2010(17294)
- 2009(15609)
- 2008(15115)
- 2007(13294)
- 2006(11699)
- 2005(9706)
- 学科
- 济(72531)
- 经济(72461)
- 管理(56034)
- 业(47664)
- 企(39550)
- 企业(39550)
- 方法(32771)
- 数学(27966)
- 数学方法(27640)
- 农(20683)
- 中国(19213)
- 学(18848)
- 地方(18121)
- 环境(17924)
- 业经(16740)
- 财(15921)
- 和(14497)
- 农业(13920)
- 理论(12946)
- 划(12405)
- 资源(12251)
- 技术(11793)
- 贸(11068)
- 贸易(11061)
- 制(11032)
- 发(10738)
- 易(10704)
- 教育(10610)
- 务(9991)
- 财务(9919)
- 机构
- 大学(262699)
- 学院(262365)
- 管理(106438)
- 济(95584)
- 经济(93171)
- 理学(92223)
- 理学院(91178)
- 管理学(89499)
- 管理学院(89050)
- 研究(88080)
- 中国(63623)
- 科学(59218)
- 京(57372)
- 所(44608)
- 农(44530)
- 业大(42705)
- 财(42115)
- 研究所(41213)
- 中心(39840)
- 江(37671)
- 范(36506)
- 北京(36463)
- 师范(36164)
- 农业(34954)
- 财经(34034)
- 院(32704)
- 州(31708)
- 经(30878)
- 师范大学(29130)
- 技术(28953)
- 基金
- 项目(188503)
- 科学(146675)
- 研究(136923)
- 基金(134065)
- 家(117668)
- 国家(116682)
- 科学基金(99602)
- 社会(83012)
- 社会科(78484)
- 社会科学(78457)
- 省(75165)
- 基金项目(72574)
- 自然(66550)
- 自然科(64759)
- 自然科学(64745)
- 自然科学基金(63505)
- 划(63205)
- 教育(61603)
- 编号(56934)
- 资助(54252)
- 成果(45082)
- 重点(42277)
- 发(40712)
- 部(40050)
- 课题(38969)
- 创(38787)
- 创新(36134)
- 科研(36005)
- 计划(34706)
- 项目编号(34191)
- 期刊
- 济(105635)
- 经济(105635)
- 研究(72253)
- 中国(51702)
- 学报(44977)
- 科学(40659)
- 农(39789)
- 管理(37297)
- 大学(32487)
- 教育(31761)
- 学学(30085)
- 财(29417)
- 农业(28541)
- 技术(23049)
- 图书(18839)
- 业经(18408)
- 融(17469)
- 金融(17469)
- 资源(16803)
- 经济研究(14984)
- 财经(14917)
- 业(14888)
- 科技(14225)
- 问题(13581)
- 理论(13077)
- 书馆(12723)
- 图书馆(12723)
- 经(12541)
- 实践(12363)
- 践(12363)
共检索到375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克力木江
水是和田河绿色走廊形成与演变最重要的因素。虽然和田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比较平稳,但年内径流量洪枯季节差异十分悬殊,人工调配水资源的难度较大。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规模扩大,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中上游人工绿洲面积扩大,下游绿色走廊植被衰竭,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走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文章分析了和田河水资源变化对下游绿色走廊兴衰的影响过程,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绿色走廊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绿色走廊 生态环境 和田河 新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基于1985—200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河西走廊5市以及三大内陆河流域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益、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呈对数增长关系,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与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则较为复杂。同时,河西走廊短缺的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而且约束强度在水资源最为紧缺的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中部地区城市化的较快发展是以水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而西部的疏勒河流域,则是城市化水平和用水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但也是人均用水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因此,建立集约的水资源利用体系,缓解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是河西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亚宁 李卫红 张元明 崔旺诚
该文分析了塔里木河近50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灌区用水量的增加是导致塔里木河干流区来水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塔里木河干流下游来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则因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耗水量增加引起。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的锐减,造成下游河道断流321km,尾闾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全面衰败,沙漠化过程加剧。为此,要坚持生态与经济、上游与下游协同发展的原则,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打破水资源发生和利用过程中的多元主体边界;加快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的"供水、堵水和输水"工程;控制源流引水,减少干流上、中游低效耗水,确保下游基本用水,实现流域水过程的完整性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大军 陈传友 苏人琼
在评价拉萨河水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拉萨河水资源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供需分析,提出了拉萨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案。
关键词:
拉萨河,水资源,合理利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郑秀峰 赵楠 杨鹏晔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黄河水资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也是河南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比较优势所在。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黄河供水网,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瓶颈,促进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把引黄供水、构建黄河水网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高现有黄河水网质量,进一步拓宽黄河水资源利用空间,形成河南全省范围内的黄河水资源网。
关键词:
黄河水资源 经济生态发展 黄河供水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桂山 徐昔保 李平星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保障。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水量丰沛、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长江经济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灾害威胁大、环境污染重和生态退化快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威胁,提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保障工程体系,加快形成开发集约集中、生态自然开敞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建设与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率先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策略,确保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走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文佳 杨柏寒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产权创新。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能促进生态系统服务进而提升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前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影响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2007~2020年皖浙两省2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与双重差分法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影响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试点政策对上下游地区影响效果不同,对上游地区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影响,对下游地区有显著影响,且随时间发展正向效应越来越大。(3)从影响机制来看,试点政策会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这一途径促进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据此,未来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政策的深入推广、创新上下游地区动态合作机制、加大科学技术创新研发及与其他配套政策互动等方面,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宏伟 张荷生
利用不同时期出山地表水资源和相应的地下水均衡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资源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与此同时,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逐步减少,由1955年的62.413×108m3减少到1999年的55.514×108m3,减少了6.899×108m3。由此引起了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削减、地下水开采规模和开采量逐年扩大、进入下游的地表水不断减少、水质恶化等水文地质问题。伴随着水资源利用分布格局的改变,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体系不断演变并趋于恶化。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变化 生态环境 河西走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岳立 任婉瑜 姚小强
水资源效率低导致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供求关系紧张是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阻碍。本文基于2007~2019年黄河流域56个城市面板数据,从河流生态水文分区视角进行划区。通过Super-DDF模型测度城市绿色水资源效率,构建Tobit模型来分析影响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流域整体绿色水资源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不同分区效率值差异明显;(2)城镇化、环境规制、水资源可用度和人力资本水平显著促进效率值的改善,水资源供求和水资源禀赋影响显著为负,经济发展水平对效率的影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关系;(3)各影响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效率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本文对提升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效率,缓解该流域用水矛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车宗贤 赵有彪 苏永生 邱慧珍 刘柱
该研究以绿色农业理念为基础,参照国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通过大范围调查取样、测试分析,对河西走廊凉州绿色农业示范区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示范区土壤、灌溉水及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品环境质量的要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3.3%,其中,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技术效率却对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起了阻碍作用。3)全国、东部和中部区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率趋向于稳态,但西部区域的增长率虽存在条件β收敛,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功能;紧扣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主线,通过技术进步大幅提升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建立节水减排的内在动力机制,缩小绿色水资源利用率的地区差距等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伟军 李宜展 安敏
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研究期间内,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2)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工业集聚度增加1%,本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6.4%,周边县域提升17.7%;(3)该区域重庆县域工业集聚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控制变量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针对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出建议以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伟军 李宜展 安敏
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研究期间内,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2)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工业集聚度增加1%,本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6.4%,周边县域提升17.7%;(3)该区域重庆县域工业集聚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控制变量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针对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出建议以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