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9)
- 2023(8436)
- 2022(7621)
- 2021(7132)
- 2020(6255)
- 2019(14691)
- 2018(14419)
- 2017(27832)
- 2016(15405)
- 2015(17243)
- 2014(17381)
- 2013(17444)
- 2012(16576)
- 2011(15246)
- 2010(15346)
- 2009(14588)
- 2008(14531)
- 2007(13394)
- 2006(11806)
- 2005(10507)
- 学科
- 济(67041)
- 经济(66965)
- 管理(44407)
- 业(42324)
- 方法(31955)
- 企(31596)
- 企业(31596)
- 数学(28221)
- 数学方法(27956)
- 农(21856)
- 学(17396)
- 环境(17114)
- 财(16866)
- 地方(16033)
- 中国(15891)
- 农业(15377)
- 业经(12819)
- 贸(12370)
- 贸易(12368)
- 易(11945)
- 划(11448)
- 和(11182)
- 制(11132)
- 务(9856)
- 财务(9842)
- 财务管理(9814)
- 企业财务(9311)
- 理论(9241)
- 融(9125)
- 金融(9122)
- 机构
- 大学(231051)
- 学院(229438)
- 济(92114)
- 经济(90121)
- 管理(84094)
- 研究(82888)
- 理学(72672)
- 理学院(71749)
- 管理学(70285)
- 管理学院(69920)
- 中国(61089)
- 科学(55193)
- 京(49736)
- 农(48095)
- 所(44785)
- 研究所(41149)
- 财(40921)
- 业大(39467)
- 农业(38227)
- 中心(37853)
- 江(35171)
- 财经(32671)
- 北京(31375)
- 范(31252)
- 师范(30854)
- 院(29566)
- 经(29466)
- 经济学(28416)
- 州(28150)
- 省(26075)
- 基金
- 项目(155204)
- 科学(120007)
- 基金(111687)
- 研究(107922)
- 家(100198)
- 国家(99356)
- 科学基金(82386)
- 社会(67414)
- 社会科(63596)
- 社会科学(63571)
- 省(60817)
- 基金项目(59747)
- 自然(54937)
- 自然科(53476)
- 自然科学(53451)
- 自然科学基金(52495)
- 划(52308)
- 教育(49039)
- 资助(46074)
- 编号(42940)
- 重点(36098)
- 成果(35116)
- 发(34583)
- 部(34040)
- 创(31317)
- 科研(30578)
- 计划(30544)
- 课题(30166)
- 创新(29374)
- 大学(28154)
- 期刊
- 济(102282)
- 经济(102282)
- 研究(62761)
- 中国(44364)
- 学报(43841)
- 农(43434)
- 科学(38788)
- 财(31930)
- 大学(31659)
- 学学(30111)
- 农业(29187)
- 管理(27709)
- 教育(21625)
- 融(18118)
- 金融(18118)
- 技术(17701)
- 业经(16785)
- 财经(16129)
- 业(15814)
- 经济研究(15707)
- 问题(13997)
- 经(13831)
- 版(13083)
- 资源(12867)
- 业大(11331)
- 技术经济(11314)
- 统计(10901)
- 贸(10845)
- 科技(10783)
- 图书(10403)
共检索到335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宁 张振兴 郭怀成
本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 ,对和墨洛地区贫困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并提出了反贫困措施
关键词:
和墨洛地区 贫困 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钢 张晓莉
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边境贫困地区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作为边境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双重公共产品性质,由于地区自身承担能力有限、为西北边境安全做出了巨大牺牲、自有资源开发需要合理规划等原因,必须进行生态环境补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疆 边境地区 农业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震 夏英
本文以新疆洛浦县的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开发模式为案例,分析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模式形成的机理和关键影响因素,认为连片开发模式中资金的整合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扶持机制,以及连片开发区的统一管理等机制对于产业开发、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增强农户参与意识,培育产业联结机制,培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调整资金的投入重点和范围,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等促进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产业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中连片 贫困地区 连片开发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欣 帅传敏 王静 李文静 刘玥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已成为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与生态环境、灾害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是中国新时期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本文分别对生态环境与贫困、灾害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贫困人口的减贫诉求和扶贫模式,最后提出了兼顾环保、减灾和减贫的系统性扶贫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政府制定系统性减贫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分析发现:(1)生态环境与贫困存在复杂关联,关键影响因子包括环境恶化因素、资源因素和多维贫困因素;(2)灾害与贫困的关系研究主要关注脆弱性、直接关系和农户生计三个视角;(3)贫困人口的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扶贫模式却较少综合考虑环境和灾害等因素。因此,在未来研究中:(1)生态环境和贫困关系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2)灾害对贫困的间接影响因素值得关注,贫困农户的脆弱性和灾后修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3)应关注创新性扶贫模式开发,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4)应该综合地考虑生态环境、灾害和贫困关联的关键因素提出系统性减贫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长茂
中国部分县市人口之所以贫困,既有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又有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一些地区因人口过快增长,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人口生态严重失衡和贫困绵延;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为了尽快地脱贫致富,加快步伐对矿产资源进行粗放开采和加工,工业“三废”超标排放日趋严重,致使环境污染和疾病增加。工业时代的环境污染比农业时代的生态失衡,对人口发展的危害更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端正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提高人口利用自然资源的科技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庆红
[目的]考察新疆连片特困地区主要民族多维贫困的程度和特征,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基于能力贫困理论构建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利用AF法,基于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农户生计调研数据测度汉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多维贫困的程度,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各主要民族多维贫困的特征,剖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连片特困地区各主要民族都面临着多维贫困问题,且非收入贫困比收入贫困严重;与汉族相比,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的多维贫困覆盖率高,贫困程度严重;从各维度对多维贫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霞
以典型的干旱地区新疆为例,用熵值法计算1996—2014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及各要素的权重,运用熵增定律对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呈现出非平稳的波浪形上升过程,耦合模式以磨合、拮抗型为主,显示出城镇化推进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且破坏程度在不断加剧,但恶化加剧的幅度却在不断缩小,趋于稳定。从影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要素流"角度进行剖析,提出适合新疆城镇化生态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熵增定律 要素流 新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庆红 夏咏
[目的]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深入剖析该区域少数民族农户致贫因素,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环境特征等3个方面对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户主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中熟练说国语人口所占比重、兼业情况、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组织、家庭成员是否残疾或重大疾病、人均耕地面积、是否通公共交通车均对贫困产生了重要影响,与预期一致;户主年龄、农户家庭中劳动力所占比重、未成年人口所占比重、离县城的距离、有无自然灾害对贫困的影响均没有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性检验,与预期假设不符,主要是"一户一策"的精准脱贫政策及惠农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未来应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实现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两个方面提高片区的脱贫成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沙江.艾力 瓦尔斯江.阿布力孜
贫困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地处我国最西部的新疆地区的贫困人口更是与边疆稳定、团结少数民族等政治目标相联系。随着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吸收消化了贫困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改变了单纯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在贫困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了财政收入。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二欧亚大陆桥的沟通,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和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这些成就在新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道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有部分地区变化不大,有的则出现了反复,贫困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存在,始终影响着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其贫困特征及原因,指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特征 原因 脱贫 新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明拥军 李春
新疆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过大,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过低,这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该地区产业结构近22年变动趋势分析,认为政府应采取强化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管理和优化生存环境的措施,才有可能推动其优化升级,振兴新疆贫困地区经济。
关键词:
新疆 贫困地区 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中华 郭翔宇
环境污染是农村绝对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从1995-2003年农村贫困地区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分析得出,化肥投入变动对每千公顷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为83.80%。过量化肥的使用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必要构建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业产值贡献率 生态环境问题 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贫困地区一般属于自然条件较差或资源短缺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 ,且大部分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本文从贫困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入手 ,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生态环境压力 ,提出了消除生态贫困、创建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贫因地区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佟玉权 龙花楼
研究表明 ,中国贫困地区的分布与脆弱生态环境的分布存在一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耦合 ,这种耦合是一种非良性的耦合 ,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 ,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必须革新现有的贫困人口生存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据此 ,本文提出了实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应是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发展绿色食品和开展生态旅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丽华
贫困与脆弱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并相互深刻地影响着,而贫困地区农村的生计生活方式、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接续产业发育状况及劳动就业转换能力和潜能又成为其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维护的最大障碍;国家实现反贫困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相统一的战略措施,必须针对性地建设和实施劳动就业援助制度,给予贫困地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机会和能力性援助,以改变对其资源环境的高度依赖状况。
关键词:
贫困地区农村 生态环境维护 就业援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朝辉 王太祥
生态退化与经济贫困是荒漠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与主要矛盾。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的考察,建立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与EVM方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设计了和田地区县级尺度的生态脆弱性与社会经济贫困耦合协调模型,显现了和田荒漠干旱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区高度重叠,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显著负向耦合,和田地区生态治理与贫困消除陷入厄运循环;(2)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态势揭示了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现实价值与实践依据,为和田地区精准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经济贫困 耦合协调 生态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