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2)
2023(9275)
2022(8033)
2021(7064)
2020(6214)
2019(14258)
2018(13828)
2017(26906)
2016(14752)
2015(16831)
2014(17232)
2013(17407)
2012(16565)
2011(15453)
2010(15610)
2009(14784)
2008(14436)
2007(13325)
2006(11759)
2005(10612)
作者
(46026)
(38833)
(38726)
(37035)
(24495)
(18776)
(17853)
(15277)
(14495)
(13684)
(13428)
(12979)
(12379)
(12301)
(12056)
(12048)
(11826)
(11435)
(11153)
(11039)
(9741)
(9628)
(9412)
(8907)
(8882)
(8727)
(8510)
(8491)
(8007)
(7734)
学科
(89256)
经济(89198)
管理(39321)
(35383)
方法(34264)
数学(30864)
数学方法(30610)
(27267)
企业(27267)
地方(23314)
(19048)
中国(18345)
(17136)
(15585)
业经(15282)
地方经济(14918)
农业(13083)
环境(12216)
(11979)
(11616)
贸易(11612)
(11524)
(11112)
(10233)
金融(10230)
(9586)
银行(9564)
经济学(9181)
(9171)
(9139)
机构
大学(228424)
学院(227919)
(105002)
经济(102892)
管理(84889)
研究(82779)
理学(72692)
理学院(71792)
管理学(70593)
管理学院(70164)
中国(61380)
科学(51229)
(48058)
(44084)
(43529)
(39934)
研究所(39614)
中心(37376)
(35270)
财经(35248)
业大(33868)
经济学(33550)
(31729)
农业(31452)
(30390)
北京(30330)
师范(30141)
经济学院(30034)
(29203)
(27144)
基金
项目(148159)
科学(115935)
研究(106966)
基金(106430)
(92860)
国家(92140)
科学基金(77691)
社会(68906)
社会科(65301)
社会科学(65276)
(58504)
基金项目(56439)
(49148)
自然(48740)
教育(48159)
自然科(47502)
自然科学(47485)
自然科学基金(46598)
资助(43789)
编号(42848)
成果(34719)
(34376)
重点(34085)
(32957)
课题(30109)
(29703)
国家社会(28650)
科研(28318)
创新(28030)
发展(27916)
期刊
(121386)
经济(121386)
研究(68302)
中国(42439)
(35465)
学报(35351)
(34274)
科学(33026)
管理(28884)
大学(25943)
学学(24697)
农业(23708)
技术(20652)
经济研究(20046)
(19388)
金融(19388)
教育(18851)
财经(18136)
业经(17389)
问题(15941)
(15764)
技术经济(14209)
统计(13970)
(12870)
(12321)
资源(12217)
(11750)
决策(11479)
商业(11112)
世界(10659)
共检索到342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耀辉  殷晓波  夏咏  
以兵团县域的1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环天山北坡地区、乌鲁木齐地区和东疆地区五大分区,运用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从空间和产业结构分解两个维度对兵团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3年兵团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缩小。从空间分解来看,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而区域间差异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呈现出不断缩小趋势。从产业结构分解来看,第三和第二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从产业效应来看,产业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对兵团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影响较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宝玉  覃成林  
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对河南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由东西差异转变为由西北向东南的梯次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差异扩大趋势。(2)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原县,交通条件较好的郑州至三门峡陇海铁路沿线和郑州市所辖县域经济实力较高。(3)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依赖区内初级生产要素的低级发展阶段,高等生产要素发育较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佘开勇  陈闻君  
本文以新疆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85个市县的综合竞争力得分为研究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变差函数和克里格空间插值等方法,借助ArcGIS9.3及GS+9.0软件,揭示了新疆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4D"视角分析了新疆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思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毅  
本文根据1980~2008年县域统计数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辅之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对中国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情况、差异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巨大,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县域经济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引起,而区域间差异是县域经济差异波动的主要来源。从产业分解看,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最大,且贡献率逐年上升;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非常有限,且贡献率逐年下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向军  
文章通过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的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过程进行结构分析,两种测度方法所得县域差异演变趋势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的县域差异扩大,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产值份额过高,分布不均等所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产业的结构效应逐渐大于集中效应,第三产业产值份额不断提高,并对县域差异的促增作用越来越强,导致县域差异经过短暂下降后,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呈扩大趋势。江苏省的县域差异在空间结构上主要表现为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异,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在八大经济区之间差异明显,这种差异的成因是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在于县域间自然资源禀赋、地理区位条件、生产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城镇化、生产效率、市场和政策等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豹  白永平  罗君  黄永斌  
以甘肃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软件,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后发现:甘肃省各县整体发展比较落后且经济发展差异有拉大趋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1999—2008年甘肃省县域人均GDP中心,位于肃南县并向西北移动;空间聚集特征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位于河西地区;按照2008年甘肃省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甘肃省各县可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1999—2008年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和相对发展率表明,河西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雄飞  吴玉鸣  
通过对县域经济增长评估体系的建立,运用因子分析的定量方法对广西77个县的经济增长水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排序和归类。从而得出了经济增长呈现的发达、较发达、欠发达、贫困等四大集团的地区差异分布,探讨了经济增长差异对广西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各区域采取不同发展战略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广西县域的整体发展水平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王万禹  杨忠娜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相关分析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近10年来人口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三产产业比重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笔者认为应协调产业结构,统筹县域经济模式,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等,以促进地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阳春  肖君实  程润华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以国家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秦巴山区的四川部分科技扶贫调研数据为例,从直接和间接经济效应两大维度,客观评价四川秦巴山区21个贫困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的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其经济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原因。为进一步放大贫困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经济效应,提升科技扶贫助农增收绩效,并为全国贫困地区科技扶贫提供重要经验和有益启示,本文从夯实农业科技推广的乡村基础、加强平台运行资金投入与管理、完善平台运行的监督评价机制、缩小各区域平台经济效应差距、创新机制以放大平台经济效应、推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四川经验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湖南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分析,按照得分将全省的88个县市分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县域三种类型,发现湖南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呈现出以长株潭为中心,向外围扩散,逐渐减弱的规律,并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湖南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战略,以期促进湖南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常青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层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能否良性匹配发展对整个县域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我们通过实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玉鸣  
本文运用中国2000年县域截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假设检验,首次对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的增长集聚与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县域经济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与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旭  金凤君  刘鹤  
基于成渝经济区2000年、2007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区近8年的经济发展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有所减小,但仍比较明显;县域经济总体呈"凹"型格局,城镇沿长江干支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轴线布局的特征明显;成都和重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但两个城市呈离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经济区中部存在较大的经济低谷;县域经济实力的空间变化呈圈层结构,遵循空间距离衰减规律;2000—2007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集聚的空间范围扩大,由犬牙交错的斑块状分布向连片的面状分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