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2)
- 2023(4252)
- 2022(3837)
- 2021(3532)
- 2020(2978)
- 2019(6743)
- 2018(6671)
- 2017(12777)
- 2016(7212)
- 2015(7937)
- 2014(7811)
- 2013(7616)
- 2012(7287)
- 2011(6746)
- 2010(6792)
- 2009(6235)
- 2008(6213)
- 2007(5416)
- 2006(4921)
- 2005(4218)
- 学科
- 济(30716)
- 经济(30688)
- 管理(20624)
- 业(16871)
- 方法(14085)
- 企(13910)
- 企业(13910)
- 数学(12162)
- 数学方法(12003)
- 环境(10794)
- 学(10673)
- 地方(8601)
- 农(7465)
- 划(6895)
- 中国(6796)
- 财(6403)
- 业经(5607)
- 和(5283)
- 资源(5219)
- 农业(5018)
- 规划(4787)
- 地方经济(4670)
- 环境规划(4608)
- 贸(4545)
- 贸易(4544)
- 生态(4524)
- 理论(4460)
- 发(4301)
- 易(4284)
- 制(3965)
- 机构
- 大学(108390)
- 学院(106973)
- 研究(41335)
- 济(39034)
- 经济(38130)
- 管理(37221)
- 理学(32820)
- 理学院(32236)
- 管理学(31302)
- 管理学院(31141)
- 科学(30153)
- 中国(28934)
- 京(23415)
- 所(22896)
- 农(21816)
- 研究所(21527)
- 业大(18454)
- 农业(17490)
- 财(17421)
- 中心(17373)
- 范(17090)
- 师范(16904)
- 江(15702)
- 院(15392)
- 北京(14514)
- 财经(14298)
- 师范大学(13957)
- 科学院(13212)
- 州(13015)
- 经(12912)
- 基金
- 项目(78162)
- 科学(61993)
- 基金(58260)
- 家(53594)
- 国家(53235)
- 研究(50805)
- 科学基金(44651)
- 社会(32521)
- 基金项目(31960)
- 自然(31739)
- 自然科(30943)
- 自然科学(30931)
- 社会科(30796)
- 社会科学(30784)
- 自然科学基金(30363)
- 省(30325)
- 划(26645)
- 资助(23281)
- 教育(22353)
- 重点(18643)
- 编号(18109)
- 发(17082)
- 部(16672)
- 计划(16563)
- 科研(15709)
- 创(15515)
- 创新(14633)
- 成果(14438)
- 科技(14411)
- 国家社会(13586)
共检索到151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鸿 牛建功 刘春池 谢鹏 梁杰锋 蔡林钢 马徐发 张人铭
为完善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渔业生态评估及体系养护,2016年11月在博尔塔拉河流域展开资源调查,于干流设置4个监测断面,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本调查共采集鱼类1515尾,隶属于3目5科14属,共计15种,均为硬骨鱼类;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指数)获得的博尔塔拉河干流的鱼类优势种共计3种,分别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和新疆高原鳅(Triplophysastrauchii)。基于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的二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60%相似水平上空间聚类,可将博尔塔拉河分为上游及下游2组,物种聚类在50%相似水平上可分为Ⅰ~Ⅳ共计4组。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冬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温度和溶氧。对照历史资料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土著鱼类种类减少;外来鱼类种类逐年增加;经济鱼种减少;鱼类群落小型化明显。本研究可为该流域生态环境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渔业资源养护提供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博尔塔拉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史赟荣 晁敏 全为民 唐峰华 沈新强 袁骐 黄厚见
为探索长江河口生境条件改变对重要生物的影响状况,揭示生境条件对生物资源影响的机理,根据2010年5–6月在长江口进行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与历史资料,用根据扫海面积计算的栖息密度研究了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状况,以及5–6月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2010年5–6月共记录鱼类40种。种类数目较多的科分别是鳀科和虾虎鱼科(均为5种),其次为石首鱼科(4种)及舌鳎科(3种);鱼类栖息密度以当年卵化幼鱼为主,矛尾虾虎鱼、棘头梅童鱼、凤鲚和刀鲚为栖息密度最大的4种鱼类,占调查区域鱼类栖息密度的94.11%。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发现,春季鱼类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除趋势典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科毅 吴明 邵学新
在2007、2009和2011年的冬季,对杭州湾及钱塘江河口段曹娥江口至甬江口之间潮间带及其附近围垦区大水面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7目14科69种,其中冬候鸟45种,占总数的65.2%;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超过其东亚地理种群数1%标准的水鸟有6种。研究显示:杭州湾及钱塘江河口湿地越冬水鸟分布的重点区域有4个,即杭州湾慈溪段(记录的水鸟达65种,占总数的94.2%)、钱塘江上虞段(38种,占总数的55.1%)、杭州湾镇海段(37种,占总数的53.6%)和钱塘江海宁段(28种,占总数的40.6%)。对主要类群在4个重点区域的分布比较表明,除与杭州湾镇海段的鸻鹬类分布物种数、钱塘江上虞...
关键词:
杭州湾 越冬 水鸟群落 空间分布 围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宏 李会琳 路璐
为探究人为干扰较多的城市河流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嘉陵江(南充段)流域及其城市支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城市上、中和下游以及流经城区的河流的表层水及其相应底泥,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基于16S rRNA基因的Miseq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支流水体中的总磷、无机氮和溶解性有机碳显著高于嘉陵江干流。(2)荧光定量PCR分析amo A基因的丰度表明干流中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总体高于氨氧化细菌(AOB),在水体和底泥中AOA/AOB的比例分别为0.86~6.31和1.79~698.5。仅在城市支流水体中AOB的数量高于AOA。(3)嘉陵江水体中主导AOB类群隶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 cluster 6,而城区支流和靠近排污口的水体和底泥中Nitrosococcus oceani-like AOB则为主导AOB类群。(4)水体NH4+-N浓度是影响AOB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安建国 吴立昌 施练东 郑丹萍 刘其根 胡忠军
为掌握汤浦水库鱼类群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多网目单层刺网并辅以地笼和三层刺网在该水库的6个站点进行了鱼类样品采集和环境因子测定,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采集41种鱼类,隶属3目,鲤形目物种数最多(87.80%),鳙、贝氏?、鲢和?为优势种。生态类型、食性和栖息地类型分别以定居型(92.68%)、杂食性(60.98%)和上层(48.78%)鱼类为主。鱼类物种组成、单位努力捕获数量(NPUE)和单位努力捕获重量(BPUE)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和水平空间差异,物种数(S)仅存在显著的水平空间差异,渔获物聚为点纹银鮈、?和贝氏?3个群落,NPUE、BPUE和S从中游到下游有逐渐下降的趋势,NPUE和BPUE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但3者也受到了站点和季节显著交互作用的影响。物种组成在水层间差异显著,NPUE、BPUE和S在水层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春夏秋季鱼类集中在上层,冬季下层较高。NPUE和BPUE与叶绿素a(Chl.a)、总磷(TP)、pH和/或总氮(TN)显著正相关;RDA分析表明,水温(WT)、pH、TN和Chl.a是影响鱼类物种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汤浦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虽然较高但功能多样性不容乐观,鱼类时空分布与表征初级生产力的因素有关,垂直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兴伟 刘尊雷 姜亚洲 林楠 张辉 程家骅
根据2004年12月和2008年1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多元分析[非度量多变量排序(nMDS)、SIMPER],对比分析正常年份(2004年)和拉尼娜(La Ni?a)年份(2008年)不同生态属性鱼类的变化特征,探究鱼类群落结构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2008年冬季与2004年冬季相比,调查水域的种类组成由45种增加至61种,其中,暖水性种类比例减少,暖温性种类比例增加。主要优势种年间变化不大,仍为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两者资源密度之和分别占总资源密度的59.95%和55.16%。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安晓燕 闫在在
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建立联合分布的方法,以新疆西北地区富蕴县的数据为例,研究考虑风向的极值风速概率分布。首先,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对极值风速概率密度进行研究,选择高斯核密度和Scott无偏交叉验证法建立的模型对该地风速分布拟合效果优于传统威布尔分布和广义极值分布;其次,运用von Mises分布对风向变化规律进行拟合,4阶的von Mises分布对该地风向分布的拟合效果优于2阶、3阶模型;最后,建立基于Frank-Copula函数的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分析表明研究风速分布时考虑风向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利用模型对富蕴县50年重现期的极值风速和风能密度预测,结果发现未来南部方向的风速较小,达到12.051m/s,对应的风能密度较小,北部偏东和偏西两个方向的风速较大,最大风速达到32.548m/s,对应的风能密度也较大。如果不考虑风向的影响会导致高估该地区风速,对应风能密度的预测也存在较大差异。与传统的风速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Frank-Copula模型的研究结果对预测富蕴县风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对研究其他地区风速分布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聂振林 王咏雪 胡成业 求锦津 孙鹏 田阔 水柏年
根据2014年11月(秋季)和2015年5月(春季)在三门湾进行渔业资源调查以及同步调查的6个主要环境因子数据(水温、盐度、悬浮物、p H、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等),对三门湾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6个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鱼类33种,其中以季节性洄游种类和暖水性种类为主。春、秋季优势种各有5种,其中棘头梅童鱼、龙头鱼和孔虾虎鱼为共同优势种。应用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NMDS)和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可得,春、秋鱼类群落均可划分为2组,其中1组主要分布在湾内,而另1组主要分布在湾口,在不同站位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度谱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群落长度谱的斜率和截距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RDA分析结果表明,鱼类群落主要受温度、溶解氧、悬浮物和p H等环境因子影响。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三门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明坤 张崇良 李敏 牟秀霞 任一平
根据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秋、冬2个航次获取的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广义可加模型研究了星康吉鳗数量分布与季节、水深、底层盐度和底层水温等影响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星康吉鳗的数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的渔获率高于冬季,且分布范围更广。星康吉鳗在近岸海域渔获率较高,分布相对均匀,远岸海域渔获率较低,分布不均匀。广义可加模型显示,对星康吉鳗分布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为水深和底层水温(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燕武 郭焱 张人铭 吐尔逊 谢春刚 刘建 李林
2003年-2007年对新疆塔里木河水系土著鱼类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根据不同的海拔和生境,在整个调查范围内设置鱼类采集点200个,共采集鱼类标本3000余号,经鉴定有1目2科5属12种,均为中亚高山复合体的裂腹鱼和高原鳅种类。其中国家Ⅰ类保护动物扁吻鱼仅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裂腹鱼属鱼类主要聚居于海拔1300~2700m一带,裸重唇鱼属鱼类主要聚居于海拔1500~2900m一带,重唇鱼属鱼类主要聚居于海拔2700~3700m一带。高原鳅分布在裂腹鱼分布范围之内,最高可至3700m,土著鱼类的水平及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塔...
关键词:
土著鱼类 区系 分布 塔里木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雪辉 邱永松 杜飞雁 林昭进 孙典荣 黄硕琳
根据2007年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的4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对北部湾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分析。该调查共采获鱼类323种,隶属于18目101科。以冬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231种;秋季和夏季次之,分别为217种和214种;春季最少,为186种。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了北部湾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为较为稳定的东北部沿岸群落(群落Ⅰ)、海南岛西岸群落(群落Ⅱ)、北部湾中南部群落(群落Ⅲ)、白龙尾岛附近海域群落(群落Ⅳ)和季节波动较大的琼州海峡西侧群落(群落Ⅴ)。ANOSIN检验表明,各群落间鱼类组成的差异极为显著(R=0.896~0....
关键词:
鱼类种类组成 群落格局 环境因子 北部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天扬 谢迪 彭宁东 李潮 张少平 罗锦桢 王春晖 赵俊
为详细了解北江鱼类群落结构,于2014年3月-2016年2月对北江鱼类资源进行了每月一次的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77种,隶属于8目16科56属。其中鲤形目44种,占总数的57.1%;鲈形目10种,占总数的13.0%;鲇形目8种,占总数的10.3%;其余的鳉形目、合鳃鱼目、鲱形目、鲑形目和鲻形目种数均少于5种。在全部77种鱼类中,只有(Hemiculter leucisculus)、鲤(Cyprinus carpio)和鲮(Cirrhina molitorella)三种鱼类属于年度优势种。典型对应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玉宏 张钦弟 毕润成
2012年7—10月对山西接骨木分布区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研究山西接骨木群落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WINSPAN分析将80个样方分为13个群落类型;CCA第1排序轴主要反映海拔和全钾含量的变化,第2排序轴主要反映坡度和pH值的变化;结合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和CCA排序结果,发现海拔、全钾含量和pH值是影响接骨木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实际调查发现,接骨木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区的阳坡和半阳坡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翠林 张洪亮 张亚洲 潘国良 徐开达 毕远新 梁君 王好学 周永东
基于2014年5月(春季)和11月(秋季)在带鱼保护区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研究了带鱼保护区春、秋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和群落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水域春季共捕获鱼类75种,隶属14目49科63属;秋季捕获鱼类78种,隶属15目50科64属。春、秋两季鱼类空间结构均可划分为2个组群,经单因子相似性(ANOSIM)分析,不同季节的2个组群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CA分析表明,影响春、秋季鱼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盐度、水深以及浮游动物。春季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65±0.60,丰富度指数为2.46±0.90,秋季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42±0.53,丰富度指数为1.89±0.60。CART分析表明,影响春季多样性和丰富度的主要因素有Chl.a、DO、水深、p H和浮游动物(磷虾类和浮游幼体);秋季多样性主要受温度、水深和盐度的影响,丰富度主要受水深和温度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婷婷 孙颖 李静 戴曦 陈非洲
2010年7月对南京玄武湖3个区域(荷花区、湖岸区、敞水区)轮虫的水平分布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次调查共检出轮虫25种,全湖轮虫优势种为裂痕龟纹轮虫、多肢轮虫、端生三肢轮虫和微型三肢轮虫。荷花区种类最多,且分布有蛭态类轮虫,但3个区域中轮虫优势种组成相似。3个区域轮虫丰度差异显著(P<0.05),而水温、总氮、总磷和总溶解磷...
关键词:
轮虫 玄武湖 水平分布 挺水植物 p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