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4)
2023(5896)
2022(5194)
2021(4712)
2020(4226)
2019(9950)
2018(9854)
2017(19859)
2016(11090)
2015(12657)
2014(12944)
2013(13034)
2012(12480)
2011(11440)
2010(11428)
2009(10419)
2008(10468)
2007(9729)
2006(8294)
2005(7466)
作者
(33161)
(28112)
(27785)
(26771)
(17514)
(13374)
(12859)
(11022)
(10362)
(9855)
(9358)
(9225)
(8860)
(8846)
(8837)
(8782)
(8690)
(8268)
(8180)
(8074)
(7012)
(6903)
(6764)
(6509)
(6329)
(6306)
(6172)
(6143)
(5665)
(5653)
学科
(50405)
经济(50359)
管理(30172)
(30048)
方法(26968)
数学(24672)
数学方法(24500)
(22122)
企业(22122)
(15043)
中国(12901)
(12166)
农业(10156)
(9991)
贸易(9991)
(9932)
(9716)
地方(9088)
业经(8717)
(8080)
环境(7974)
(7951)
(7418)
财务(7401)
财务管理(7380)
企业财务(6945)
(6919)
银行(6892)
(6682)
金融(6680)
机构
大学(166366)
学院(164714)
(72188)
经济(70802)
管理(62959)
研究(55327)
理学(54562)
理学院(53988)
管理学(53043)
管理学院(52744)
中国(41337)
(34348)
科学(34124)
(31670)
(31135)
(28874)
研究所(26370)
业大(26282)
中心(25973)
财经(25857)
农业(24877)
(24634)
经济学(23561)
(23465)
经济学院(21616)
北京(21479)
(20887)
师范(20660)
财经大学(19207)
(19144)
基金
项目(108696)
科学(84839)
基金(79294)
研究(77825)
(69022)
国家(68481)
科学基金(57894)
社会(49599)
社会科(46995)
社会科学(46978)
(41999)
基金项目(41889)
自然(37422)
自然科(36540)
自然科学(36527)
教育(36169)
自然科学基金(35894)
(35785)
资助(33561)
编号(31803)
成果(25823)
(25015)
重点(24601)
(23506)
(21890)
科研(21517)
教育部(21346)
课题(21306)
大学(20613)
人文(20604)
期刊
(74391)
经济(74391)
研究(45271)
中国(30298)
(27537)
学报(27135)
(24830)
科学(24114)
大学(20078)
管理(19898)
学学(19056)
农业(18310)
技术(14049)
教育(14037)
(13877)
金融(13877)
财经(12975)
经济研究(12265)
业经(11894)
(11144)
问题(10543)
(10048)
技术经济(9240)
统计(9194)
(8426)
理论(8406)
(8319)
商业(7963)
(7890)
实践(7592)
共检索到235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熊永丽  
本文通过对新疆和全国劳动参与率的比较分析,得出新疆地区的劳动参与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并对此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除了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外,与新疆地区推行特殊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而带来的高幼儿扶养比和该地区传统的小富则安缺乏竞争意识的思想观念也有很大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永照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动收入比重偏低会对收入分配公平、消费投资平衡和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成因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采用我国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劳动收入比重决定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二元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是二元经济转型的特定发展阶段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约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在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趋势呈U型规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顺发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参与者,在当前情况下,存在报酬偏低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靖  
假释制度对于鼓励罪犯积极改造并顺利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在行刑活动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重要刑法制度。但假释的适用率在我国一直偏低,使得假释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对如何提高假释适用率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与实现更加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  曹佳  
劳动参与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全体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总数占该国(或地区)工作年龄人口的比率,是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同时也反映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状况。一般而言,劳动参与率越高,投入经济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越多,经济增长越快。我国虽然早在1994年的《劳动统计年鉴》中就开始发布经济活动人口的资料,却没有精确的劳动参与率资料。课题组立足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以"六普"和"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劳动参与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刊将这一研究成果摘要刊发,希望对关注我国劳动就业状况的研究人员、劳动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选选  张传春  
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以来在全国的末位徘徊 ,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最明显的表现是山西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排位滞后于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的排位。为此 ,有必要从山西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水平方面 ,具体分析引起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长期偏低的原因 ,从而为提高山西城镇居民收入提供一些决策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仁义  
电子保函应用对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提升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分析当前电子保函应用偏低的根源,主要在于供给不足和需求端能力受限两方面原因,并对此提出全方位加强电子化水平和互联互通以及统一制度规定三方面对策,以全面促进电子保函的应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我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然而,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户的消费倾向却严重偏低,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启动。因此,本文拟对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消费倾向及其影响因素消费倾向是指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消费倾向可分为两种形式:平均消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孔令强  
现行农产品成本调查中劳动日工价偏低●孔令强我国现行农本调查中总生产成本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两部分,物化劳动也就是物质费用合计,活劳动等于用工数量乘上劳动日工价,其中物质费用的各个项目及用工数量都可以通过调查直接从农户处获得,唯有劳动日工价的标准需由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静娴  吴克明  
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的劳动力流动频度范围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收益,而我国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抑制了大学生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进而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收益。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收益的对策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俊峰  李群  
现阶段,我国正在深化经济改革和产业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要素生产率。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我国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稳定经济增长,调节产业结构,弥补市场短板,我国推出PPP模式,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共同服务于我国的公共事业建设。PPP项目正不断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静文  
从"双独二胎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近年来生育政策逐渐放宽,生育率小幅回升。生育率水平变动对未来劳动参与率及劳动力供给有积极的影响,但对当下的劳动参与率影响的研究结论尚有较大争议。文章提出生育率变动对当下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1978—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模型验证了假设:生育率提高对当下男性劳动参与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则有一定的抑制。总体上,我国生育率对当前的总劳动参与率有负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林  亓同敏  
劳动合约签订是劳动保护的重要形式,但我国农民工劳动合约签订率却只是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有暂时较大幅度的上扬,此后随时间推移却几近停滞。文章以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产业分割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不同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产业组织特征组合的四象限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象限中劳动合约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边缘产业和农民工现状,就劳动合约签订问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在边缘产业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组合下,农民工劳动合约签订存在着"组织失灵"、"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三重困境,这是我国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