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3)
- 2023(7111)
- 2022(5877)
- 2021(5500)
- 2020(4498)
- 2019(10055)
- 2018(9544)
- 2017(18869)
- 2016(10075)
- 2015(11168)
- 2014(10925)
- 2013(10682)
- 2012(10194)
- 2011(9159)
- 2010(9775)
- 2009(9338)
- 2008(8500)
- 2007(7752)
- 2006(7239)
- 2005(6715)
- 学科
- 济(37128)
- 经济(37091)
- 业(32335)
- 管理(29394)
- 企(26939)
- 企业(26939)
- 融(25583)
- 金融(25583)
- 银(23453)
- 银行(23440)
- 行(22843)
- 中国(19040)
- 财(13435)
- 农(13140)
- 制(12261)
- 地方(11999)
- 方法(11851)
- 中国金融(11145)
- 策(10278)
- 数学(10188)
- 业经(10179)
- 数学方法(10034)
- 农业(9103)
- 务(8854)
- 财务(8828)
- 财务管理(8816)
- 贸(8577)
- 贸易(8566)
- 企业财务(8428)
- 易(8418)
- 机构
- 学院(138277)
- 大学(133844)
- 济(60928)
- 经济(59530)
- 管理(51245)
- 研究(50405)
- 中国(46593)
- 理学(42862)
- 理学院(42365)
- 管理学(41775)
- 管理学院(41484)
- 财(31437)
- 科学(28245)
- 京(28053)
- 所(25551)
- 中心(25038)
- 财经(23724)
- 研究所(22839)
- 农(21902)
- 江(21699)
- 经(21440)
- 银(21058)
- 银行(20357)
- 融(19211)
- 行(19186)
- 金融(18862)
- 经济学(18642)
- 院(18496)
- 北京(18263)
- 州(17991)
- 基金
- 项目(85663)
- 科学(67452)
- 研究(65657)
- 基金(61527)
- 家(52986)
- 国家(52501)
- 科学基金(44660)
- 社会(40743)
- 社会科(38756)
- 社会科学(38750)
- 省(33260)
- 基金项目(31360)
- 教育(28757)
- 划(28155)
- 自然(27946)
- 编号(27492)
- 自然科(27277)
- 自然科学(27273)
- 自然科学基金(26807)
- 资助(25714)
- 成果(23268)
- 发(20473)
- 重点(20084)
- 课题(19555)
- 部(18552)
- 创(18369)
- 性(18357)
- 创新(17149)
- 发展(16975)
- 展(16694)
共检索到227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明 荀斌 董孝斌 张新时
在过去50多年里,气候变暖使我国的冰川面积大幅减少。新疆地区气候极端干旱,冰川在新疆淡水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疆所发生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加速等现象,与全球尺度的气温升高密切相关。气温的持续升高,使得消融量远大于累积量,是导致新疆地区冰川消融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见,新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不会改变,远景不容乐观。文章在总结由冰川变化引发的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对新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提出了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对策、恢复山地森林带和建立山地河谷林、山地停牧还草、建立山区水库、长距离调水形式的改变、发展各种节水节能农业技术、绿洲防护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荒漠植被的保育恢复与重建、发展盐水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炎强 赵军 李忠勤 张明军
利用1977年MSS和1989年、1998年、2006年TM及2017年OLI/TIRS遥感影像资料,通过目视解译和GIS技术,提取萨吾尔山地区五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同时对研究区周边气温降水的趋势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最近40年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1)1977-2017年,研究区冰川总面积减小了10.51 km2,退缩45.72%,退缩速率为1.14%·a-1,且冰川处于加速退缩阶段;(2)冰川规模越小,退缩越快;(3)南坡退缩速度最快,东南坡和西南坡次之,东北坡退缩最慢,冰川退缩率在5°~40°坡度大体呈现随坡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4)研究区正处于气温上升期,降水增加期,降水量增加幅度不能弥补由气温升高造成的冰川消融,引起冰川退缩速率不断加快;(5)与其他因素主导区域的冰川相比,研究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面积较小的冰川占比较多是形成这一结果的另一因素。
关键词:
萨吾尔山 冰川变化 遥感 气候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淑红
2019年9月,冰岛存活了700年的奥克冰川彻底消失,人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而,奥克冰川的消亡只是地球冰川快速消融的冰山一角而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地球上的冰川,包括南北两极的冰川,都正在加速消融。而冰川消融将会给地球生态及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灾难,亟须人类去认真反思和努力应对。冰川的葬礼和挽歌地球上的水体有三种存在形式,包括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其中固态水就是以冰川的形式存在的,
关键词:
北极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毅 杨太保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中国冰川普遍发生了退缩,对局地人民生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位于西北干旱区的博格达峰地区尤为突出。本文首先采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对研究区周边气温、降水进行研究,同时应用Landsat 1-4、5、7MSS、TM/ETM+影像分析1972-2013年博格达峰区冰川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冰川变化与该区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60-2013年研究区气温、降水变化倾向分别为0.19oC/10 a和12.4 mm/10 a;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前后存在显著突变,年降水量在1985年前后存在突变。气温主要表现为8~10 a的周期,降水周期性较差。目前处于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期;21972-2013年冰川面积减少46.71±1.32 km2,年均退缩率为0.66%±0.02%,冰川退缩趋势明显。其中1972-1990年,冰川年均退缩率为0.44%±0.03%;近20年来冰川退缩加剧,年均退缩率达到0.78%±0.09%;3通过分形理论对研究区冰川空间结构特征分析表明,预计未来冰川消融率将趋于稳定,但仍处于较高状态;4对比中国西部各地区冰川的变化,发现该地区冰川退缩和其他区域退缩速率相吻合;51990年之前博格达峰地区冰川变化受温度和降水共同控制,1990年之后冰川退缩主要由气温上升引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口 气候变化 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璐 丁丁 邓红兵 严岩
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风险的主要表现特征,评价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从明确国家责任、制定应对方案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风险 应对策略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孔妍 郭庆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埃及近年来年平均气温居高不下,海平面不断上升,尼罗河三角洲备受威胁,干旱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加剧,多种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危害公众健康。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埃及成立环境部门与气候机构,制定相应的气候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非政府组织及其社会各界付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埃及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也不断加强气候治理合作。埃及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效果却十分有限。埃及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困境包括:气候问题长期处于政府决策的边缘地位,且财政支持不足;气候立法缓慢;人口众多,国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全球气候治理的不公平现象对埃及气候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等。从长远来看,埃及因受限于各种条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
埃及 气候变化 环境问题 社会治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郭雪白 刘丹凤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分析了美国由于废气排放所致气候变化,从而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在概述美国地方和联邦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措施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必须明确采取快速的减排行动将碳排放量保持在预算内,通过世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大规模的改革和转变方式以实现低碳排放,逐渐杜绝碳排放等6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 应对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铭
近年来,关于南北两极冰川正融化消失的报道越来越多。相对于南极的冰川来说,北极的冰川似乎更为脆弱,有科学家预测,到2030年夏天,北冰洋将不再有冰存在。那么是否意味着,2030年冰天雪地的北极将不复存在,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呢?这一天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海珍
<正>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同时,它储量水大,还有“亚洲水塔”的美称,亚洲十多条河流都发源于此,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都依赖于它供水。然而,受全球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冰川冻土目前正在加速消融。这一方面导致冻土层中封存的碳被释放到地球大气中,加剧气候变暖,另一方面还导致青藏高原周边及下游地区极端气候、次生地质灾害频发。为保护青藏高原的冰川、雪山、冻土和自然生态环境,我国于2023年4月2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海珍
<正>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同时,它储量水大,还有“亚洲水塔”的美称,亚洲十多条河流都发源于此,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都依赖于它供水。然而,受全球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冰川冻土目前正在加速消融。这一方面导致冻土层中封存的碳被释放到地球大气中,加剧气候变暖,另一方面还导致青藏高原周边及下游地区极端气候、次生地质灾害频发。为保护青藏高原的冰川、雪山、冻土和自然生态环境,我国于2023年4月2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遥
气候融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第一,要明确气候融资目标,制定气候融资战略规划,从融资主体、时间战略、空间战略等三个层次,在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重点任务、核心渠道及政策组合等方面作出合理部署;第二,要健全气候融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适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要激活气候融资机制,扩大公共资金来源,推动国内碳市场发展。
关键词:
气候融资 生态文明 碳市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汝骥 马虹 樊自立 杨青 吴素芬 黄玉英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和转化,以河流为纽带把山地、盆地平原、绿洲和荒漠系统联系起来。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很难产生径流,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因素,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降水增加20%~30%,河川径流普遍增大,湖泊水位明显升高,湖水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对水资源变化、气温上升、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新疆 水资源 气候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占云 王菡 单菁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气候风险仍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通过识别我国生态系统面临的关键气候风险,发现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存储、循环及时空分布,构成了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适应能力的主要压力,增加了近海海洋生态风险和脆弱性,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但仍面临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存在局限性、生态脆弱区气候适应能力亟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亟需完善及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和挑战;面对日趋严峻和复杂的气候变化风险,亟需从强化气候变化影响生态安全的机理与规律研究、提升生态脆弱区的气候韧性、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及强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加强面向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响应能力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唐承财 成升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之一,科学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各种影响,提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简要叙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格局与游客行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效益等5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旅游业 气候变化 影响 适应策略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