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5)
2023(13383)
2022(11058)
2021(9798)
2020(8375)
2019(19072)
2018(18701)
2017(36482)
2016(19938)
2015(22108)
2014(22076)
2013(22305)
2012(20614)
2011(18660)
2010(18899)
2009(17619)
2008(17774)
2007(16550)
2006(14611)
2005(12998)
作者
(59179)
(49913)
(49910)
(47270)
(31369)
(23958)
(22551)
(19659)
(18529)
(17820)
(16960)
(16661)
(15894)
(15519)
(15476)
(15400)
(15266)
(14675)
(14430)
(14343)
(12585)
(12211)
(12173)
(11385)
(11298)
(11210)
(11098)
(11075)
(10197)
(10065)
学科
(92434)
经济(92332)
(90922)
(73044)
企业(73044)
管理(69236)
(47244)
方法(41704)
数学(33464)
数学方法(33234)
农业(31337)
业经(30773)
(27967)
中国(20641)
(20197)
财务(20182)
财务管理(20153)
企业财务(19071)
(18350)
技术(17770)
(17108)
贸易(17104)
(16654)
环境(16526)
(16246)
(16199)
地方(15862)
(15733)
(15547)
理论(14213)
机构
学院(300594)
大学(292591)
(130711)
经济(128393)
管理(121207)
理学(105013)
理学院(104016)
管理学(102609)
管理学院(102069)
研究(94459)
中国(74583)
(67839)
(59446)
(58139)
科学(57809)
农业(52510)
业大(50502)
(48253)
财经(46762)
(46694)
中心(45137)
研究所(43657)
(42383)
经济学(39585)
经济学院(36249)
北京(36169)
(35891)
经济管理(35714)
(34646)
师范(34304)
基金
项目(198381)
科学(157690)
基金(145682)
研究(144718)
(126278)
国家(125073)
科学基金(108642)
社会(94965)
社会科(89925)
社会科学(89895)
(79993)
基金项目(78308)
自然(69492)
自然科(67923)
自然科学(67903)
自然科学基金(66785)
(64991)
教育(64230)
编号(58487)
资助(57515)
成果(44920)
(44334)
(44247)
(44182)
重点(43942)
(43807)
创新(40785)
国家社会(39515)
课题(38516)
科研(38210)
期刊
(149301)
经济(149301)
研究(81038)
(68657)
中国(54341)
(47303)
学报(46227)
农业(46221)
科学(44230)
管理(43644)
大学(35579)
学学(34377)
业经(31318)
(28352)
金融(28352)
技术(26200)
(24611)
财经(23056)
经济研究(21859)
教育(21104)
问题(20678)
(19961)
技术经济(18069)
(15976)
世界(15558)
商业(15360)
农村(14735)
(14735)
现代(14335)
农业经济(14197)
共检索到436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宏辉  李晓晓  
利用Tapio模型测算1996—2015年新疆和全国农业碳排放量,并分析新疆农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及全国农业碳排放整体呈增长趋势,且新疆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农业碳排放以弱脱钩状态为主,但波动幅度较大,稳定性较差;土地利用方式变迁、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技术创新是新疆农业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倡导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推动绿色农业结构调整、加强低碳农业科技投入与推广,能有效减少新疆农业碳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红  王浩坤  秦帅  
为控制农业碳排放,增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需要准确核算农业碳排放量,探究农业碳排放与农业增长的关系,分析碳排放与农业增长脱钩状态,找出驱动因素。以我国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为例,在科学核算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基础上,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农业增长的脱钩状态和发展趋势,并结合LMDI模型分析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3.27%,但年际增速在快速下降,其中化肥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平均占比高达73.91%;全省碳排放强度呈先增后降趋势,2016年以后全省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开始呈现出强脱钩态势;在各驱动因素中,农业产值是影响碳排放强度的主体原因,累计推动碳排放增加738.25万t,而农业生产效率是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动力,累计促进碳减排603.75万t。因此,控制农业生产碳排放量是实现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常亮  郭焱  占鹏  朱俊峰  
根据最新修订的农业能源消费数据,本文测算了中国农业1980—2014年的能耗碳排放情况,并对其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和脱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农业能耗碳排放量总体上保持了向上增长的趋势,累计排放碳3325.68万吨;产值的增加是推动农业能耗碳排放量增长的主导力量,能源强度的下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值增加带来的碳排放增长,但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能发生明显改观,其抑制效应近年来已趋于减弱;过去30多年里,农业部门节能减排努力所达到的"脱钩"效果甚微,总体呈弱脱钩效应,离实现强脱钩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实现农业能耗碳排放"脱钩",更需要通过优化用能结构和降低碳排放因子来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常亮  郭焱  占鹏  朱俊峰  
根据最新修订的农业能源消费数据,本文测算了中国农业1980—2014年的能耗碳排放情况,并对其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和脱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农业能耗碳排放量总体上保持了向上增长的趋势,累计排放碳3325.68万吨;产值的增加是推动农业能耗碳排放量增长的主导力量,能源强度的下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值增加带来的碳排放增长,但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能发生明显改观,其抑制效应近年来已趋于减弱;过去30多年里,农业部门节能减排努力所达到的"脱钩"效果甚微,总体呈弱脱钩效应,离实现强脱钩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盈之  徐康宁  胡永舜  
本文运用改进的拉氏因素分解法,对中国制造业1995-2007年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基于DPSIR框架构建了碳排放脱钩指数,对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着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产出效应为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应为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制造业部门碳排放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但强脱钩年份较少;在强脱钩向弱脱钩的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效应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据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劼  朱朝枝  
基于32个国家2000—2014年的数据,文章引入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识别了样本国家农业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明确了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多数发达国家农业碳排放总量呈下降态势,发展中国家则多呈现增长态势;第二,碳源结构变化对农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几乎为零,生产规模扩张是农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促进因素,碳排放强度降低则是抑制因素;第三,发达国家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类型以具有正面意义的弱脱钩、强脱钩、衰退脱钩为主,中国等7个发展中国家也以具有正面意义的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而保加利亚等6个发展中国家以负面意义的强负脱钩、弱负脱钩为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安静  郭琳  赵景峰  
本文将Tapio脱钩指数和LMDI分解方法结合,分别从中国整体层面和中国省份层面对2000-2019年间的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指数进行测算并对脱钩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的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演变过程。(2)能源强度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弱脱钩的最主要驱动因素(-30.6%),而人均GDP的增长则是抑制两者脱钩的最主要驱动因素(114.8%)。(3)各个驱动因素在各个省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能源强度在一些省份的各个经济发展阶段都促进了其二氧化碳排放的降低,而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能源大省,则促进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德勇  宋沁颖  张麒  
识别中国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将其分解为能源结构、(交通)能源强度、交通强度、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6个驱动因素,分析不同脱钩状态下各因素驱动效果尤为关键,其中,所采用的广义费雪指数(GFI)因素分解法具有消除残值、分解更完全的优势。研究发现,中国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但理想脱钩状态省份从0个上升到8个;经济和土地城市化是阻碍碳减排最关键因素,人口城市化、交通强度、能源结构促进碳减排;能源强度、交通强度是形成不同脱钩状态主因。构建“高效、紧凑、智能”城市交运体系有助于交通部门更早实现碳达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怀敏  左薇  徐士元  
为推进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业的绿色转型,实现交通运输业发展与碳减排的协调共进,将Tapio脱钩模型和LMDI因素分解法相结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2004~2018年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与交通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情况以及脱钩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 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交通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石油类能源消费碳排放占交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高达95.51%;(2)长江经济带交通碳排放脱钩以“弱脱钩”为主,部分年份出现“连接增长”和“扩张负脱钩”,脱钩状态稳定性不高,长江经济带交通业经济发展整体上仍未摆脱对交通能源碳排放的依赖;(3)交通行业规模、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对长江经济带交通能源碳排放脱钩起抑制作用,交通能源强度与能源结构对交通碳排放脱钩起促进作用,其中经济增长效应是阻碍交通能源碳排放脱钩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交通能源碳排放脱钩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交通能源消耗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加强交通需求管理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宝根  赵玉  邓俊红  
[目的]研究中国种植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脱钩特征及驱动因素,为中国种植业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01-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种植业产值等统计数据,通过IPCC碳排放系数法对种植业碳排放量进行测度,采用Tapio模型揭示中国种植业碳排放脱钩特征,并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探析种植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1)中国种植业碳排总量近年来趋于下降,化肥是其最主要碳源,碳排放量、碳源及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2)中国种植业碳排放脱钩类型近年来整体上呈现强脱钩,但省际差异化明显;(3)生产效率的碳排放抑制作用趋于增强,生产结构的碳排放增加效应显著,产出水平是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劳动因素的碳排放增加效应趋于下降。[结论]应坚持科技创新与结构优化、注重因地制宜与突出重点、着力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以期实现中国种植业低碳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史常亮  揭昌亮  朱俊峰  
在"机械化+化学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下,中国农业能耗碳排放的快速上升,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化石能源消费增长的结果,而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发展低碳农业首先要从影响农业能耗碳排放"脱钩与否"的因素入手,厘清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基于Tapio脱钩模型和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构建了扩展的Tapio脱钩指数分解模型,对1980-2012年中国农业能耗碳排放的脱钩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0多年来,中国农业能耗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出由"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仲云云  仲伟周  
文章通过计算1995-2009年我国29个省市的碳排放量,揭示了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LMDI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研究了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9类驱动因素,其中人均GDP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决定因素,产业部门的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文章根据这9类因素对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及其导致区域碳排放的异质性特征,提出了我国差异化区域碳减排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娜  王春妤  袁子薇  李波  
文章采用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我国2000—2016年各区域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碳排量呈增长趋势,且在行政区域和省际的空间分别存在空间差异的特征;经济因素在行政区域和大多省份中是促进农业碳排放的唯一因素,但在极个别省份中表现出并不是绝对因素的特点,人口规模、生产效率、结构因素促进作用依次为"人口规模>生产效率>结构因素";全国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呈现出"扩张连接状态→弱脱钩→强脱钩"的逐步改善过程,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地区比西北、西南、华南地区的脱钩关系好,单一省份的脱钩状态波动较大;不论在行政区域还是省际层面人口规模、生产效率、结构因素对脱钩努力的影响程度都为"人口规模>生产效率>结构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戴家权  刘珂吉  余乔  周志坚  
全面厘清旅游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脱钩关系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技术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法引入脱钩指数模型中,对传统脱钩指数分析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新型的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模型,尝试对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展开系统深入研究,并以成都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脱钩指数值为0.806,虽实现了整体上的弱脱钩状态,但旅游增长与碳排放之间仍呈现显著的正向关联,旅游业距离实现强脱钩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能源强度效应是旅游业脱钩过程中唯一的正向影响因素,游客规模效应和消费水平效应则是脱钩实现的主要抑制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与收入结构效应的作用则不大。(3)不同驱动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机制,表明未来旅游业脱钩工作在聚焦如何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与转变消费方式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保持各驱动因素之间稳定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以实现最大效用的协同脱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玉梅  乔娟  
为推进低碳农业发展,运用脱钩理论采用Tapio弹性方法分析低碳经济政策推行以来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在保障农产品一定自给率的同时碳排放量也逐渐下降。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脱钩趋势为衰退脱钩—强脱钩,农业碳排放技术脱钩弹性趋势同为衰退脱钩—强脱钩,农业碳排放结构脱钩状态呈现为由衰退连接—扩张连接的转变。畜牧业对减排贡献较大,主要碳源畜种为牛、猪、家禽。应继续推广科学的饲喂方式,提高饲料转化率,采取种养结合以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