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91)
- 2023(19583)
- 2022(16309)
- 2021(14988)
- 2020(12479)
- 2019(28285)
- 2018(28283)
- 2017(54410)
- 2016(29540)
- 2015(33234)
- 2014(33219)
- 2013(33052)
- 2012(30418)
- 2011(27487)
- 2010(27746)
- 2009(25882)
- 2008(25693)
- 2007(23208)
- 2006(21051)
- 2005(19054)
- 学科
- 济(131264)
- 经济(131106)
- 业(106883)
- 管理(93155)
- 企(87531)
- 企业(87531)
- 方法(54432)
- 农(50280)
- 数学(44143)
- 数学方法(43767)
- 中国(37401)
- 业经(37253)
- 财(35497)
- 农业(33531)
- 地方(29961)
- 制(25754)
- 学(23875)
- 务(23797)
- 财务(23718)
- 财务管理(23677)
- 贸(23224)
- 贸易(23207)
- 技术(22710)
- 企业财务(22479)
- 易(22428)
- 理论(21937)
- 和(21527)
- 银(20190)
- 银行(20142)
- 策(19626)
- 机构
- 学院(428635)
- 大学(425656)
- 济(177332)
- 经济(173638)
- 管理(171180)
- 理学(146916)
- 理学院(145339)
- 研究(143706)
- 管理学(143151)
- 管理学院(142366)
- 中国(111214)
- 京(91253)
- 科学(86259)
- 财(81820)
- 农(79087)
- 所(72174)
- 江(66272)
- 中心(65459)
- 研究所(64915)
- 业大(64900)
- 财经(64694)
- 农业(60573)
- 经(58797)
- 北京(57664)
- 范(56054)
- 师范(55576)
- 州(53116)
- 经济学(52485)
- 院(51532)
- 财经大学(47558)
- 基金
- 项目(282476)
- 科学(223517)
- 研究(210420)
- 基金(204790)
- 家(176875)
- 国家(175213)
- 科学基金(151656)
- 社会(134703)
- 社会科(127386)
- 社会科学(127353)
- 省(111124)
- 基金项目(108395)
- 自然(96424)
- 教育(95554)
- 自然科(94199)
- 自然科学(94178)
- 自然科学基金(92538)
- 划(92122)
- 编号(86749)
- 资助(83347)
- 成果(70235)
- 发(63293)
- 重点(62532)
- 部(62519)
- 创(59904)
- 课题(59324)
- 创新(55402)
- 国家社会(55180)
- 教育部(53769)
- 人文(53121)
- 期刊
- 济(207371)
- 经济(207371)
- 研究(129189)
- 中国(88853)
- 农(77431)
- 管理(65769)
- 学报(64627)
- 财(63093)
- 科学(61590)
- 农业(52191)
- 大学(50220)
- 教育(47869)
- 学学(47360)
- 融(43035)
- 金融(43035)
- 业经(38434)
- 技术(38414)
- 财经(32080)
- 经济研究(31048)
- 问题(27844)
- 经(27496)
- 业(27292)
- 技术经济(22588)
- 图书(20572)
- 版(20558)
- 现代(20456)
- 商业(20290)
- 世界(20247)
- 科技(20162)
- 理论(19744)
共检索到653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冲冲 陈治国 唐洪松 张敏
为丰富和完善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纲要,构建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3年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波动幅度不显著,基本徘徊在0.49左右;而耦合协调度由1995年的0.283 2上升至2013年的0.725 4,上升趋势明显。但从耦合协调类型来看,2013年刚步入中度协调阶段,离高度协调和极度协调阶段差距依然较大;且仅有2010年属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论文对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依赖城镇化,同时又推动城镇化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农业与非农产业脱节,农民与城镇市民脱节成为新时期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理念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强化社会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支持等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广灵 渠丽娜 张勇
[目的]研究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一体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选取适用于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评价体系,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二者间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果]石家庄与唐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居于首位,保定、邯郸次之,承德与衡水较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整体处于中等级拮抗耦合,耦合高值区集中在以廊坊为核心的河北中部、以邯郸为核心的河北南端、以秦皇岛为核心的河北西端;仅石家庄与唐山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处于勉强协调,其余均为失调。[结论]河北省呈现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局面,未来河北省应继续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城乡同步的城镇格局,以农业现代化优势发展补齐城镇化发展短板,构建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与新模式,实现规范化、实体化、规模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广灵 渠丽娜 张勇
[目的]研究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一体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选取适用于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评价体系,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二者间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果]石家庄与唐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居于首位,保定、邯郸次之,承德与衡水较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整体处于中等级拮抗耦合,耦合高值区集中在以廊坊为核心的河北中部、以邯郸为核心的河北南端、以秦皇岛为核心的河北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春萍 刘文清
本文结合我国1978—2009年的样本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总体而言,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样对城镇化具有正效应,对工业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工业内部结构与农业的不相匹配和均衡、工业发展模式的落后以及资源约束等问题的影响出现负向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郑强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但这种协调更多的由子系统的快速发展所贡献而非系统间的耦合互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天成 施祖麟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昆山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之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39%,并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但也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质量不高、主体"错位"、"争地"矛盾突出、社会资本"下乡"目标"不纯"等问题和挑战。要结合昆山市实际,探索具有昆山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与农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艳玲
科学辨识加拿大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对于中国统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离差最大化法及协调度模型分析加拿大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加拿大农业现代化与社会城镇化及经济城镇化协调程度表现出前期较高,后期出现脱节现象,而农业现代化与人口城镇化及消费城镇化协调程度不断提升;加拿大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调程度不断向最优状态迈进;中国应以提升质量为主,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均衡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 协调发展 加拿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勇民 梁世夫 郭超然
本文以我国八个民族省份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出发,根据选取反映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探讨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艳玲
科学辨识加拿大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对于中国统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离差最大化法及协调度模型分析加拿大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加拿大农业现代化与社会城镇化及经济城镇化协调程度表现出前期较高,后期出现脱节现象,而农业现代化与人口城镇化及消费城镇化协调程度不断提升;加拿大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调程度不断向最优状态迈进;中国应以提升质量为主,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均衡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 协调发展 加拿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邵峰 朋文欢
本文阐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的相互关系和判别方法,指出了中国"三化"的现状:从总体上看,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从动态的角度看,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在加剧,而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中国城镇化的滞后性则在缓解。在分析中国"三化"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扭转城镇化发展偏差,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注重内源驱动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优化"三化"发展政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