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9)
- 2023(7998)
- 2022(6787)
- 2021(6414)
- 2020(5386)
- 2019(12504)
- 2018(12382)
- 2017(23042)
- 2016(12855)
- 2015(14515)
- 2014(14370)
- 2013(13979)
- 2012(13101)
- 2011(11815)
- 2010(11808)
- 2009(10662)
- 2008(10365)
- 2007(8814)
- 2006(7792)
- 2005(7049)
- 学科
- 济(50964)
- 经济(50890)
- 管理(33667)
- 业(28241)
- 方法(22707)
- 企(22426)
- 企业(22426)
- 数学(20690)
- 数学方法(20256)
- 地方(15432)
- 农(13876)
- 学(13327)
- 制(12209)
- 中国(12047)
- 环境(10836)
- 财(10339)
- 业经(9922)
- 融(9533)
- 金融(9529)
- 银(9393)
- 银行(9368)
- 农业(9226)
- 行(9029)
- 体(8386)
- 贸(8008)
- 贸易(7998)
- 易(7701)
- 和(7537)
- 划(7511)
- 地方经济(7266)
- 机构
- 学院(173908)
- 大学(173803)
- 济(64225)
- 管理(63237)
- 研究(62945)
- 经济(62675)
- 理学(54183)
- 理学院(53456)
- 管理学(51976)
- 管理学院(51668)
- 中国(48372)
- 科学(43132)
- 京(37996)
- 农(35003)
- 所(33030)
- 业大(30765)
- 研究所(30429)
- 中心(29988)
- 财(29713)
- 农业(27644)
- 江(26852)
- 北京(23961)
- 范(23841)
- 院(23605)
- 师范(23571)
- 财经(22901)
- 州(22179)
- 省(21636)
- 经(20593)
- 科学院(19558)
- 基金
- 项目(125519)
- 科学(96699)
- 基金(89202)
- 研究(85744)
- 家(80763)
- 国家(80167)
- 科学基金(67032)
- 社会(52362)
- 省(50538)
- 社会科(49461)
- 社会科学(49448)
- 基金项目(47629)
- 自然(46328)
- 自然科(45123)
- 自然科学(45110)
- 自然科学基金(44196)
- 划(43211)
- 教育(38472)
- 资助(36861)
- 编号(33479)
- 重点(29244)
- 发(27403)
- 成果(26403)
- 部(25934)
- 创(25603)
- 计划(25598)
- 科研(24400)
- 课题(24395)
- 创新(24121)
- 科技(22831)
共检索到261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何祺胜 田源 买买提·沙吾提 王宏 桂东伟
以新疆典型盐渍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1989,2001,2006年的TM/ETM+遥感数据,以RS为技术手段,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植被指数法,根据像元二分原理,采用复合植被指数VBSI估算植被覆盖度,其估算精度达到83.52%;其次,生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并对其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揭示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覆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重心转移方向;林地、草地和耕地对于保持地区植被覆盖率有重要作用,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祺胜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探讨了干旱区盐生植被红柳覆盖的盐渍地信息的提取方法。利用TM卫星图像数据,分析了研究区主要地物的光谱特征及其波段间的相互运算,从而分析不同地物之间的可分性。研究表明:K-L-3(第三主成分)是提取重度盐渍地信息的最佳波段,TM1是区分红柳覆盖区(轻、中度)盐渍地信息的最佳波段,提取盐渍地信息时混分的水体信息可以通过MNDW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设定一定的阈值予以剔除,混分的植被信息可以通过NDVI设定一定的阈值予以剔除。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决策树模型,在各节点设计不同的分类器,最后得到盐渍地信息的提取结果。然后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买买提·沙吾提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张飞
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在GIS支持下,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相结合,对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危险性较严重—敏感性区域主要以中度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为主,其中土壤盐渍化重度敏感区面积占绿洲总面积的15%,中度敏感区占31%,轻度敏感区占30%;不敏感区面积占35%;从整个研究区来看,盐渍化敏感性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盐渍化危险性区域,尤其是中度、重度敏感区域呈大面积区域性分布,轻度敏感性区域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二是盐渍化危险性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边慧芹 王雪梅
使用RS技术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进行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旨为保护和恢复干旱区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为此,基于研究区2001、2007和2013年的ETM/OLI遥感数据,根据植被归一化指数、像元二分模型生成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借助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了渭-库绿洲的植被覆盖度时间及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利用FVC模型反演地表植被覆盖度具有一定可靠性。2)2001-2013年间,渭-库绿洲无植被覆盖区迅速减小,植被覆盖面积增多;极低覆盖度、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增加明显,年均变化率为2.060%、2.532%和4.005%,中覆盖度和低覆盖度变化较为稳定,年均变化率为-0.593%和-0.039%。3)13年间,研究区植被覆盖未变化面积为53.870×104 hm2,植被覆盖度均发生变化;绿洲环境有所恢复改善,但还普遍存在环境恶化的现象。4)在研究时段内,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过程明显,年均变化量为1.039×104 hm2,生态环境呈良性变化,植被恢复面积是退化面积的1.631倍,但仍存在退化现象。近13年,渭-库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与气候、地下水、人类活动以及经济、人口发展等因素有密切联系,但人类活动是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孔祥德 丁建丽 赵睿 何祺胜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该绿洲现已成为新疆主要的农业区和棉花基地。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开始加大。本研究利用1989年和200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指标,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景观格局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多样性指数从1.304降低到1.190,优势度指数从0.305升高到0.419,均匀度指数从0.8104降低到0.7396,破碎度指数从0.0177升高到0.0225,并揭示出土地利用类型三增两减(盐碱地、水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麦尔耶姆·亚森 买买提·沙吾提 吐尔逊·艾山 如则麦麦提·米吉提 依克丽曼·阿布都米提 马依拉·热合曼
【目的】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是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耕地安全与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新疆作为中国农业用地较多和后备耕地资源较大的省区,在中国耕地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中具有突出地位。渭库绿洲是新疆最典型的荒漠绿洲区,是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及新疆重要的产棉区之一,深入了解该绿洲耕地分布及其变化过程,对指导该绿洲农业发展,保障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遥感资料为数据源,选取动态度、区位指数和板块密度等地理计量模型揭示渭库绿洲近21 a来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璇 王雪梅
【目的】评价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生态风险,对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利用1989,2001,2007,2013年4个时期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将研究区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盐碱地、未利用地及其他6种景观类型,计算各类型景观格局指数及生态风险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生态风险区,之后采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法对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89-2013年,耕地和盐碱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其他景观类型面积均有所减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裴厦 章予舒 谢高地
绿洲承担着干旱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绿洲功能稳定性定量评价是了解绿洲功能稳定状况和格局的有效手段,对于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绿洲功能稳定性评价指标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功能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所辖的3个县以及整个三角洲绿洲的功能稳定性都处于一般偏下的状态,排序为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整个流域。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在库车县人口密度过大是最大的绿洲功能稳定性障碍因子,在沙雅县为大面积的沙漠土地,新和县为过度的天然绿洲开发。纵向比较各层次的指标,人口密度是最大的绿洲系统压力指标,人均GDP为最差的绿洲系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振亮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孙倩 雷磊 张飞
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土地生产力,实时监测土壤盐渍化有利于农业正常生产。选择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的光谱反射率数据,研究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光谱特征;并对绿洲所在的库车县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高光谱数据进行盐渍化信息提取。提取步骤为:首先对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14种形式的变换,再与土壤含盐量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估算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壤含盐量方程,用均方根误差验证方程的精度;其次,建立植被和土壤波谱库;最后,在波谱库的数据基础上,使用波谱角分类法(SAM)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类。用同步实测数据对分类效果进行精度评价,效果较好,这一结果为今后该区域的高光谱应用奠定了基础,对区域农民耕作方式提出了警示,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满苏尔·沙比题 陈冬花
多年以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经历了古绿洲、旧绿洲、新绿洲的变迁,本文利用统计及图文对比方法分析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形成、分布及其在时空分布的演变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演变的原因,指出20世纪以前绿洲的演变主要由风沙活跃、盐碱化加重、气候变化及河流改道等自然因素形成,而20世纪以后的绿洲沙漠化和环境退化则主要由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及植被资源、人口数量增加等活动引起。为防止本区现有绿洲进一步沙漠化导致环境退化,文中提出以保护天然绿洲为前提,以改土培肥为基础,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一带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及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买合皮热提·吾拉木 满苏尔·沙比提 阿依图尔荪·哈力穆拉提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田表层土壤的粒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机械组成以粉粒和砂粒为主,土壤质地较轻,粘粒和砂粒含量属于弱至中等变异强度;2就各土地利用类型而言,粘粒含量果林地最高,混合作物地最低;粉粒含量混合作物地最高,棉花地最低;砂粒含量棉花地最高,谷物地最低;3各连作年限棉田而言,粘粒含量连作15年棉田最高,连作20年棉田最低;粉粒含量连作15年棉田最高,连作25年棉田最低;砂粒含量连作25年棉田最高,连作15年棉田最低;4从总体上来讲,渭干河、库车河、塔里木河冲洪积物交汇处粘粒和粉粒含量较高,而砂粒含量较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江洪 王钦敏 汪小钦
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关键在于:一是植被指数的选择,二是植被指数转换方法。针对中国南方多山的特点,论文提出了能较好地削弱影像中山体阴影、土壤背景、岩石、建筑用地等地物对植被覆盖度信息干扰的复合植被指数V BSI;在植被指数转换方法上,采用混合像元法,对福建省长汀县1994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了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VBSI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影像阴影信息的干扰作用可以被削减为NDV I的50%,基于VBSI的混合像元法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总体精度达到80%以上;动态监测表明,从1994至2003年研究区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150.47km2,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提高了4.9个百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萧萧 李晶 杨震
为研究我国典型农牧交错区长时序地表生态变化特征,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基于2000—2016年MODIS NDVI数据,综合应用MVC、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T检验等方法,对陈巴尔虎旗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受气候、地形、人为因素等影响,陈巴尔虎旗地区植被覆盖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7年该地区的植被覆盖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58.81%减少到2016年的48.14%;植被覆盖度减少的区域占55.66%,主要分布在宝日锡勒镇、巴彦库仁镇、鄂温克民族苏木。研究成果为定量评估区域生态变化的累积效应提供了数据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汪涛 黄子杰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区域占92.35%;近10年来,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其中呈显著增加或降低趋势的像元数仅占7.16%,在20个区县中石柱、江津和丰都的植被覆盖度存在退化风险;降水是影响库区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导因子,当年5—8月降水量与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高,但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西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