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1)
- 2023(8593)
- 2022(7336)
- 2021(6961)
- 2020(5997)
- 2019(14162)
- 2018(14116)
- 2017(26987)
- 2016(14694)
- 2015(16270)
- 2014(15993)
- 2013(15958)
- 2012(14557)
- 2011(13306)
- 2010(13554)
- 2009(12536)
- 2008(12144)
- 2007(10736)
- 2006(9601)
- 2005(8348)
- 学科
- 济(65845)
- 经济(65785)
- 农(46469)
- 业(43009)
- 管理(33462)
- 农业(30922)
- 方法(26281)
- 数学(23859)
- 数学方法(23401)
- 企(22596)
- 企业(22596)
- 业经(16742)
- 地方(15973)
- 中国(14222)
- 学(12934)
- 环境(12111)
- 财(11093)
- 发(10984)
- 制(10634)
- 农业经济(10612)
- 村(9307)
- 农村(9295)
- 策(9188)
- 贸(8986)
- 贸易(8980)
- 土地(8710)
- 理论(8708)
- 易(8682)
- 发展(8499)
- 展(8485)
- 机构
- 学院(201164)
- 大学(195549)
- 济(80349)
- 经济(78636)
- 管理(77402)
- 研究(68616)
- 理学(67421)
- 理学院(66685)
- 管理学(65083)
- 管理学院(64750)
- 农(56301)
- 中国(53226)
- 科学(44941)
- 农业(42908)
- 京(42340)
- 业大(39250)
- 所(35303)
- 财(33110)
- 中心(33053)
- 江(32403)
- 研究所(32036)
- 范(27407)
- 师范(27187)
- 农业大学(26796)
- 财经(25889)
- 北京(25444)
- 州(24671)
- 省(24550)
- 经济管理(24128)
- 院(24057)
- 基金
- 项目(139794)
- 科学(109648)
- 研究(102642)
- 基金(99810)
- 家(87088)
- 国家(86283)
- 科学基金(73659)
- 社会(64283)
- 社会科(60368)
- 社会科学(60347)
- 省(58401)
- 基金项目(53564)
- 自然(47740)
- 划(47167)
- 自然科(46472)
- 自然科学(46464)
- 教育(45652)
- 自然科学基金(45548)
- 编号(43399)
- 资助(40171)
- 成果(33705)
- 农(31760)
- 发(31604)
- 重点(31377)
- 部(30029)
- 课题(29431)
- 创(28499)
- 科研(26594)
- 创新(26554)
- 国家社会(25828)
- 期刊
- 济(96592)
- 经济(96592)
- 农(60208)
- 研究(53698)
- 中国(44580)
- 农业(40853)
- 学报(33270)
- 科学(31011)
- 大学(25749)
- 学学(24269)
- 财(23877)
- 管理(22961)
- 业经(22343)
- 教育(20459)
- 业(20090)
- 技术(18777)
- 融(17725)
- 金融(17725)
- 问题(13908)
- 农村(13775)
- 村(13775)
- 农业经济(13748)
- 资源(13177)
- 版(12602)
- 经济研究(11873)
- 统计(11426)
- 财经(11040)
- 技术经济(10903)
- 世界(10506)
- 策(10411)
共检索到30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睿 岳德鹏 薛莎莎 徐晓涛 杨贵森 李宁
以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垦区为研究区,以多期遥感影像、气象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试验监测与调查,综合运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风蚀效应评价模型修正,定量评价垦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从1976年到2010年,研究区沙地面积不断下降,风蚀模数具有整体减小的趋势,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不断变高。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对新疆南疆农垦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雁 李新平 崔方让
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农一师北二干3.33万hm2盐碱荒地的调查及不同深度剖面土样的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土壤的系统分类,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鉴定了诊断层和相关诊断特性。结果表明,该地0~15 cm土壤中总盐含量>20 g/kg,pH<8.5,ESP<30%,结合土壤的机械组成,可确定该地区的土壤为普通干旱正常盐成土。
关键词: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盐成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嘉龙 尹晓英 曾永良
在现有三江源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运用到三江源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中,通过对三江源地区11个水土保持示范县(市)2006~2012年期间的水土保持投入与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有效性分析和投影值分析,了解各县(市)之间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相对有效性的差异,并找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相对效率较弱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今后治理工作的重点和相关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三江源区未来水土保持的规划与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永良 秦嘉龙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以各级政府或水土保持相关部门为会计主体,借鉴微观层面的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将三江源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同时,以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示范县之一的共和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对其2006~2010年各年的水土保持投入和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
关键词:
三江源 水土保持投入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蒲春玲
本文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地区五县市的250个典型农户家庭经营收入调查,在分析影响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家庭经营面临的突出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刚 李小曼 李锐
通过科学分析,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系统,并确定系统中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定西地区为例确定评价指数权重,并对该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定西地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偏低,其中土地治理指数极差;劳动力结构相似指数一般;居住舒适指数较差;粮食安全指数评价一般;土地效率指数和劳动效率指数均在一般标准底线徘徊。但同时评价数据显示,近10年来定西地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各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区近年来水土保持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社会效益 评价系统 指数 权重 黄土高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欣怡 卢光辉
水土保持一直是台湾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预防工作,在1951年由农复会(农委会前身)着手实施,直至今日已累积了长达50多年的经验,其实施的目标有农地水土保持、减少土壤冲蚀、增加农地生产力、山坡地保育利用与管理、坡地绿美化、集水区保育、治山防灾、土石流防治、教育宣导等多项功能。在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中“水与绿建设计划”指出将整合国家公园与国家自然森林之范围予以永续经营管理,建构全岛生态廊道,并透过长期对生态及物种之调查监测,进行生物多样性之保育。“生态廊道”即是将破碎的生态栖地采后天补偿的方式,以最不影响该栖地之方法,将数个异质性的区块加以连结,来达成物种多样性保育的功能。所以,规划有...
关键词:
廊道 水土保持 生物多样性 栖地破碎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 王兵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在实施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后,所产生的效益可划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效益作用于流域界线以内,受益人为流域的内部使用者,我们称之为内部效益;而另一部分效益作用于流域界线以外,受益人为流域资源的外部使用者,我们称之为外部效益。本文分别采用综合环境生产力指数法和效益系数法研制开发小流域内外部效益评价模型,从而对流域治理过程中两种效益的变化进行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平 吴志峰 李定强 程炯
在分析小流域的自然条件及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原则及其配置措施。通过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流域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良性生态经济系统。植被覆盖率由1985年的30.7%提高到89.0%,侵蚀模数连年减少;粮食总产量由1985年931.2万kg提高到1998年的1424.6万kg;人均纯收入1998年达到3406元,是1985年的18.4倍。
关键词:
小流域 生态农业 水土保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炜 杨芬 吴宜进 张家其 张永利
针对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中信息屏蔽和单指标评价结果不相容的问题,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对湖北省世行水土保持项目区的6个区域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等级Ⅱ级以上的区域占整个项目区的83.3%,经济效益等级Ⅱ级以上的占50%,社会效益等级全部属于Ⅱ级以上,表明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综合效益等级为Ⅱ级以上的占整个项目区的83.3%,项目整体上实施效果较好。利川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等级为Ⅰ级,长阳和浠水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具备向Ⅰ级转化的潜力,但长阳的转化潜力高于浠水。红安和麻城具有向Ⅲ级转化的潜力,夷陵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等级最低。物元可拓模型评价结果与传统的综合指...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知符
本文是对沂蒙山区典型小流域的刺槐、松树和紫穗槐灌木林地蓄水效益进行的计量研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渗透性、蓄水性、枯枝落叶层蓄水量和林地总蓄水量,并与农田、岗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林地有显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传璧 刘永泉
在福建长河县河田地区通过采用高密度、短轮伐期、平茬作业、萌芽更新的方法营造了黑荆树水土保持林,取得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两年生林分郁闭度为0.9。迳流量减少7 140 m~3/ha,迳流系数由原来的0.49降低到0.06,泥沙流失量比未治理的坡面减少63 t/ha,调节了水土流失试验区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有了明显的改善。2.5年生试验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76 t/ha,净现值达2 568元/ha,效益成本率为2.06。
关键词:
黑荆树 水土保持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全海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够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准确评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衡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后续管理、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补偿的重要依据。该文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具体功能,分别针对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特点,选定了减少土壤侵蚀、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拦蓄泥沙、净化环境、改善气候、提高土地产出、增加生物多样性、固碳制氧、促进农业生产等18项具体效益,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确定了效益核算方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磊 饶良懿 崔飞波 李志斌 杜柳红 刘利峰
基于山西省平顺县白马小流域标准坡面径流小区的观测试验,以裸地作为对照,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不同降水量和降雨强度下典型植物措施坡面的产流产沙量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各坡面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情况,研究太行山土石山区典型植物措施坡面的产流产沙规律和降雨对坡面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雨和暴雨是造成各坡面水土流失的主要降雨类型;在中雨强和高雨强条件下,各坡面径流小区的产流量占总产流量的71.94%73.60%,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80.78%90.35%。(2)在各降雨类型条件下,各坡面的产流产沙量为:裸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