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7)
2023(13860)
2022(11800)
2021(11052)
2020(9579)
2019(22272)
2018(22066)
2017(42477)
2016(23029)
2015(25783)
2014(25683)
2013(25320)
2012(23355)
2011(20968)
2010(21018)
2009(19420)
2008(19141)
2007(17313)
2006(14916)
2005(12976)
作者
(66280)
(56226)
(55653)
(52876)
(35014)
(27028)
(25376)
(22010)
(20973)
(19895)
(18877)
(18785)
(17467)
(17389)
(17275)
(17166)
(17028)
(16330)
(15962)
(15887)
(13868)
(13650)
(13608)
(12915)
(12667)
(12590)
(12347)
(12268)
(11461)
(11257)
学科
(100169)
经济(100074)
(69466)
管理(62339)
(48299)
(48042)
企业(48042)
方法(48012)
数学(43424)
数学方法(42792)
农业(31853)
(25039)
业经(23812)
中国(23273)
(21549)
贸易(21541)
(21070)
地方(20286)
(19296)
(17865)
技术(15073)
(14818)
财务(14767)
财务管理(14727)
企业财务(13929)
环境(13756)
(13682)
银行(13644)
(13619)
理论(13353)
机构
学院(327726)
大学(324015)
(136438)
经济(133838)
管理(129167)
理学(112511)
理学院(111378)
管理学(109130)
管理学院(108564)
研究(106387)
中国(81665)
(73227)
科学(67346)
(66820)
(59503)
农业(56641)
业大(56397)
(53859)
中心(51898)
研究所(49145)
(48801)
财经(47969)
(43741)
经济学(41652)
北京(40964)
(40503)
师范(40079)
(38551)
经济学院(37945)
(37459)
基金
项目(227349)
科学(178938)
基金(166152)
研究(162784)
(145698)
国家(144507)
科学基金(124131)
社会(103655)
社会科(98143)
社会科学(98111)
(90038)
基金项目(88109)
自然(81569)
自然科(79682)
自然科学(79662)
自然科学基金(78200)
(74915)
教育(73988)
资助(68382)
编号(66609)
成果(52239)
重点(50978)
(50143)
(49179)
(47322)
科研(44312)
创新(44256)
课题(44094)
国家社会(43436)
教育部(42528)
期刊
(144752)
经济(144752)
研究(86925)
(73007)
中国(59451)
学报(54325)
农业(49326)
科学(48929)
(45814)
管理(41641)
大学(41512)
学学(39526)
(29523)
金融(29523)
业经(29408)
技术(29215)
教育(27522)
(25044)
财经(22727)
经济研究(21761)
问题(21109)
(19479)
统计(18672)
(17763)
技术经济(17010)
(16653)
资源(15702)
世界(15652)
决策(15264)
(15235)
共检索到471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席春玲  李青  
文章在对新疆兵团三个师中的8个团红枣种植典型区中279个红枣种植户2010~2014年红枣种植规模及产量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以规模经济与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采用随机效应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红枣生产技术效率。研究发现:不同种植规模下从事红枣生产的种植户在物质费用投入及劳动用工投入存在明显差异,中等经营规模种植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为76.98%,高于较大规模7.7个百分点和小规模4.26个百分点,技术效率存在"倒U型"效应趋势。因此,通过揭示种植户经营特征差异与技术效率影响因素所产生的生产经营行为差异及特征,为种植户在种植红枣提供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成立农民综合性专业合作社,避免市场无序竞争,促进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李青  陈红梅  
新疆承载着两个不同的行政主体,体制机制差异使种植户面临的生产环境相异。基于红枣主产区206个兵团和110个地方种植户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兵团种植户经营效率高于地方,地方"低投入-低产出"生产方式的纯技术效率高于兵团"高投入-高产出"生产方式,兵团规模效率高于地方;红枣生产缺乏科学创新技术为依托,兵团和地方表现出不同形式的资源配置问题。因此,应注重兵团和地方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加强兵团和地方农业信息技术交流,搭建市场公共服务平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陶佩君  张万福  张永升  蔡江波  张月辰  
本文利用2010年陕西省佳县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农民的从业偏好、个体特征与家庭种枣特征及环境特征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年龄是决定农民从业偏好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此外还与其所在区位、性别、健康程度、受教育程度、红枣种植投入产出比等变量显著正相关;而与是否户主、是否愿意更换新品种、实际外出务工天数、对枣树管理用工及技术复杂程度的认知、红枣种植规模、红枣价格、农资价格、裂果发生程度、有无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技术指导等变量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黎红梅  李娟娟  
农户种植行为的研究对农业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启示作用,有利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户种植行为变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农户作为农业生产决策者的视角,采用湖南省典型灌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普通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农户种植行为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灌区种植户文化素质不高,务农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作物种植规模小,土地流转现象较少,田地细碎化程度较高;户主年龄、地区差异、农户家离集贸镇最近的距离、水资源是否匮乏以及土壤类型对种植行为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政府要因地制宜的做好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向农户推广适宜的农业栽培技术和作物品种,完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提高大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曙东  王艳  朱思柱  
本文基于2011年对全国19个省份花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目前花生单产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识别,并就花生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区域分布特征以及生产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花生生产投入要素中,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是目前影响花生单产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②样本农户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为0.8769,其中,黄淮海地区花生种植户的技术效率水平最高,达到0.9235;③效率损失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花生种植年数、是否花生生产示范户、种植规模、参加培训的次数和花生商品率对花生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花生种植规模的平方项对花生种植户生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晗  陆迁  
本文基于河北廊坊、山东寿光两地典型蔬菜种植区的1388份微观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建技术效率微观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假设,估计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质量认证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平均处理效应,并基于回归调整方法对产品质量认证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内部机制进行分解,评价产品质量认证对技术效率提升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农产品认证与绿色食品认证对农户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农户的技术效率分别提高0.218和0.196;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没有显著提升农户的技术效率。考虑到某些不可观测的因素并采用稳健性估计后,该结论仍然稳健成立。此外,对效率增长的分解结果显示,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按贡献率大小依次来源于溢价激励的提升、成本压力的作用、组织支持的增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力  陈前  陈兵  
2014年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新疆试行,旨在保障棉农利益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合理引导棉花生产。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南疆北疆植棉区158户棉农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背景下棉花种植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棉农家庭务农人数、植棉亩均成本、棉花亩均产量、植棉亩均收入以及目标价格预期对棉农的棉花种植意愿有显著影响。为了有效提高新疆棉区棉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棉花产业发展,应当加快棉花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科技助力棉花产业发展;稳定棉花补贴预期,建立补贴长效机制;建立非宜棉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力  陈前  陈兵  
2014年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新疆试行,旨在保障棉农利益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合理引导棉花生产。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南疆北疆植棉区158户棉农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背景下棉花种植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棉农家庭务农人数、植棉亩均成本、棉花亩均产量、植棉亩均收入以及目标价格预期对棉农的棉花种植意愿有显著影响。为了有效提高新疆棉区棉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棉花产业发展,应当加快棉花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科技助力棉花产业发展;稳定棉花补贴预期,建立补贴长效机制;建立非宜棉区退出机制,鼓励土地流转,发挥植棉规模效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力  陈前  陈兵  
2014年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新疆试行,旨在保障棉农利益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合理引导棉花生产。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南疆北疆植棉区158户棉农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背景下棉花种植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棉农家庭务农人数、植棉亩均成本、棉花亩均产量、植棉亩均收入以及目标价格预期对棉农的棉花种植意愿有显著影响。为了有效提高新疆棉区棉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棉花产业发展,应当加快棉花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科技助力棉花产业发展;稳定棉花补贴预期,建立补贴长效机制;建立非宜棉区退出机制,鼓励土地流转,发挥植棉规模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荣  乔娟  
为分析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行为、认知和利益变化,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实地调研了当地蔬菜种植户的蔬菜追溯体系参与,并对农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行为、认知和利益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可追溯蔬菜种植户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实际参与蔬菜追溯体系的时间较短,已建立农田生产档案的比例较低,对蔬菜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不高。可追溯蔬菜种植户面临的产业化组织带动、政府补贴和技术扶持等方面的外部环境条件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可追溯蔬菜种植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的热情较低,满意度不高。寿光市被调查农户参与追溯体系主要依靠政府动员和推动,由市场利益驱动参与的比例较低。针对调研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连阁  王学渊  
本文根据甘肃省张掖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典型灌区2007年的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单一投入要素技术效率测定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客观评价被调查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并对两个典型灌区农户在灌溉用水方面存在的效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生产目的、收入水平及来源、种植业能力等家庭特征,配水、输水设施条件与灌溉方式等生产条件与价格水平、水权安排等用水管理制度因素是导致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发展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优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扩大市场在农业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灵活便捷的灌溉供水系统是微观层面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的关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天驰   刘素春   聂赟彬  
【目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破解耕地资源约束、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下简称带状复合种植)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践效果提供调研经验与实证依据。【方法】本文基于黄淮海(山东省、河南省)以及西南(四川省、云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调查数据,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和内生转换模型(ESR),定量测算了带状复合种植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1)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带状复合种植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随大豆与玉米的行比降低而减弱,在规模经营户和西南种植区中,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更高;(3)带状复合种植通过“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促进总产出增长,并带来化肥施用投入减少,、劳动力及机械外包服务增加的要素配置变化;(4)参与带状复合种植显著影响同村内邻近农户的生产效率,即带状复合种植在村域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应从建立财政补贴体系、提供科学技术导向、做好农资保供和农业生产服务供给、发挥示范效应等多个角度出发,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下提升生产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春继  余国新  
以新疆13个县市1726户棉花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不同技术培训方式下农户保险购买行为的差异,利用计量经济方法探究影响棉农保险购买行为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培训抑制了棉花种植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在不同农业技术培训方式下棉花种植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有显著区别,随着农业技术培训程度的加深,棉花种植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率越低;农户的年龄、文化水平、种植经验、是否是村干部、非农劳动力占比和家庭到乡镇距离对棉花种植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建议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