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3)
- 2023(11133)
- 2022(9886)
- 2021(9253)
- 2020(7679)
- 2019(17804)
- 2018(17666)
- 2017(34119)
- 2016(18710)
- 2015(20816)
- 2014(20792)
- 2013(20525)
- 2012(18653)
- 2011(16738)
- 2010(16583)
- 2009(14920)
- 2008(14323)
- 2007(12130)
- 2006(10708)
- 2005(8918)
- 学科
- 济(73185)
- 经济(73109)
- 管理(49476)
- 业(45366)
- 企(37357)
- 企业(37357)
- 方法(34413)
- 数学(29268)
- 数学方法(28934)
- 中国(20275)
- 农(18233)
- 学(17972)
- 地方(17411)
- 业经(15766)
- 财(15723)
- 理论(12930)
- 农业(12538)
- 环境(12504)
- 和(11969)
- 贸(11422)
- 贸易(11417)
- 易(10987)
- 技术(10518)
- 制(10434)
- 划(9973)
- 务(9968)
- 财务(9910)
- 财务管理(9896)
- 企业财务(9385)
- 教育(9374)
- 机构
- 大学(261330)
- 学院(260078)
- 管理(105439)
- 济(95851)
- 经济(93429)
- 理学(92216)
- 理学院(91062)
- 管理学(89318)
- 管理学院(88852)
- 研究(87539)
- 中国(62212)
- 科学(58618)
- 京(56461)
- 所(43499)
- 财(42249)
- 农(40500)
- 研究所(40334)
- 业大(40140)
- 中心(39087)
- 范(37699)
- 师范(37371)
- 江(36230)
- 北京(35648)
- 财经(34999)
- 院(32826)
- 经(31860)
- 农业(31822)
- 师范大学(30706)
- 州(30227)
- 经济学(27526)
- 基金
- 项目(188595)
- 科学(148513)
- 基金(137300)
- 研究(134549)
- 家(120537)
- 国家(119604)
- 科学基金(103036)
- 社会(83668)
- 社会科(79271)
- 社会科学(79250)
- 基金项目(75284)
- 省(73102)
- 自然(69575)
- 自然科(67918)
- 自然科学(67906)
- 自然科学基金(66660)
- 划(62524)
- 教育(60482)
- 资助(55709)
- 编号(54455)
- 成果(42711)
- 重点(42022)
- 发(40280)
- 部(40248)
- 创(38408)
- 课题(37145)
- 科研(36352)
- 创新(35812)
- 计划(34670)
- 大学(34371)
共检索到360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春豪 杨宏伟
以新疆的13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与空间离散度分析法,研究了各城市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各城市成长的因素。研究发现,各优秀旅游城市在整体地理空间内呈现随机离散分布特征,在局部空间内呈现一定凝聚分布特征。行政区位、经济水平、旅游资源、交通条件以及旅游政策等是影响各城市成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优秀旅游城市 空间分布 特征 成因 新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大均 谢双玉 逯付荣 胡静
优秀旅游城市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空间的重要节点,具有集散地功能,其空间结构的优化关系到区域旅游空间整合以及整体效应的发挥。运用分形理论,从空间聚集性、关联性和可达性等方面对四川省优秀旅游城市的空间结构定量刻画与分析,结果表明:将分形理论运用于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可行的,四川省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四川省优秀旅游城市围绕中心旅游城市———成都市呈集聚态分布,向心性明显;优秀旅游城市具有集中到某一地理线上的趋势,空间关联性强;交通网络可达性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周边呈逐渐衰减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构建"大成都"优秀旅游城市群、"K"形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发展带等优化四川省优秀旅游...
关键词:
优秀旅游城市 分形 空间结构 四川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蕾
利用城市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借此透视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代表的中国旅游城市体系的宏观结构;分析得到的有别于一般城市体系的、针对旅游职能的特殊类型城市体系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国旅游城市的宏观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城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优秀旅游城市 旅游城市体系 旅游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娟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及其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内涵和类型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应遵循市场营销之功能性原则。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IDCAM模型,提出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该具备识别性、区分性、一致性、易于被注意和易于被记忆之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从信号传递、符号意义、要素组合、视觉要素四个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IDCA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党亚茹 陈韦宏
在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政府将旅游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旅游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选取国家旅游局网站上公布的优秀旅游城市,运用平均路径长度、簇系数和度分布特征等网络指标,分析1998~2010年中国优秀城市中,通航城市所构成的通航旅游航空网络,及该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通航城市网络是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的复杂网络。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枢纽城市节点度最大而簇系数相对偏小,在连通性和客流量方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家刚 李天元
本文从分析优秀旅游城市的区域差异出发,着重比较了优秀旅游城市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的各项差异性指标。本着缩小区域差异、平衡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思路,本文提出旨在建设着眼全国的、各地区各旅游城市之间彼此相互协调又统一有序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原则思路,为推进制定更加有效的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标准奠定基础。
关键词:
评选标准 区域差异 优秀旅游城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华 钟韵
Theintegrationofthedevelopmentoftourismandurbanconstructionistoconsiderthedemandfortourismdevelopment fromthewholedevelopmentoftheurbansocietyandeconomy ,taketourismasabasicfunctionofamoderncityandmix togethertourismdevelopmentintothewholeurbanconstructio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静 邓晓军
基于网络平台提取地理数据,运用多种GIS空间统计和分析方法,以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区为例,从微观尺度上分析了旅游城市各类商业银行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地理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城市商业银行的空间分布特征共性与特性并存。与其他城市一样,旅游城市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向大型商圈集聚,且其集聚中心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一定的等级结构。然而,旅游城市的商业银行比其他城市的商业银行服务范围更小,国际化程度更低。人口、经济、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等地理要素主导了旅游城市商业银行的空间分布格局,但旅游景区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空间分布 地理要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湘云 史怡 杨占东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为"仁"、"雅"和"乐",在"勇"上则表现最弱。同时,通过探究成都目的地个性的具体来源,揭示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良好文化传承的蜀文化和三国文化是构成成都目的地个性的核心要素;成都已经成功打造出以休闲为代表的"智"和"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这一结论,文章就成都目的地品牌个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湘云 史怡 杨占东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为"仁"、"雅"和"乐",在"勇"上则表现最弱。同时,通过探究成都目的地个性的具体来源,揭示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良好文化传承的蜀文化和三国文化是构成成都目的地个性的核心要素;成都已经成功打造出以休闲为代表的"智"和"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这一结论,文章就成都目的地品牌个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雪兰 方叶林 苏雪晴 李经龙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是旅游流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论文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抓取携程旅行网上的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线路相关数据,构建城市群旅游流网络,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节点结构特征、网络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特征、结构洞等方面揭示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主要结论有: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具有层级性和位序—规模特征;各凝聚子群内部联系较为紧密,但各子群之间的互动较少;核心区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的"涓滴效应"有限;北京、厦门、青岛、广州、中山、杭州等城市在旅游流网络中的结构洞优势较为明显。大数据视角下的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揭示,对于深入认知"流空间"的内涵以及优化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杰 唐荣 李萍
南极地区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近年来赴南极旅游的游客人数快速增长。但国内外对南极旅游资源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对其分类和评价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对南极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我国南极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南极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极地区已开展实质性旅游活动的主要旅游资源单体共558个,按属性可分为8个主类、18个亚类和30个基本类型,自然资源类型丰富,水域景观占比较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格雷厄姆地沿海及附近岛屿、罗斯海周边岛屿及大陆形成了两个高密度集聚区;气候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的可达性是影响该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与我国相关的南极旅游资源较少,中国在南极旅游开发中的参与度和成熟度也相对较低,未来应尽快摸清南极旅游资源状况,加强南极旅游影响研究,推动我国南极旅游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分类 空间分布特征 南极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郝娟 王会层
旅游空间格局研究以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运用生态位测评理论,构建了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结合聚类分析,从双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网络城市的空间角度构建出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的双扇形空间格局,有利于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澜 吴晋峰 王金莹 杨新菊
通过构建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地理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形成"四点"(广州、北京、上海、香港)、"两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分布格局。②广州是入境商务旅游流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入境商务旅游流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之间转移流动。③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网络中节点由四个层次城市组成,分别是一级核心城市(广州、北京、上海、香港);二级核心城市(苏州、桂林、杭州);三级核心城市(义乌、西安、黄山、深圳、无锡、厦门、澳门)及边缘城市(网络中其他节点城市)。
关键词:
商务旅游流 旅游流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