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9)
- 2023(18433)
- 2022(15741)
- 2021(14477)
- 2020(12058)
- 2019(27284)
- 2018(26889)
- 2017(50884)
- 2016(28075)
- 2015(31200)
- 2014(31150)
- 2013(30945)
- 2012(28885)
- 2011(26599)
- 2010(26812)
- 2009(24514)
- 2008(23858)
- 2007(21068)
- 2006(18853)
- 2005(16875)
- 学科
- 济(127865)
- 经济(127738)
- 管理(75184)
- 业(71333)
- 企(56349)
- 企业(56349)
- 方法(49247)
- 数学(42398)
- 数学方法(41947)
- 中国(34837)
- 农(32639)
- 地方(31408)
- 学(30288)
- 业经(27313)
- 财(25266)
- 农业(22632)
- 贸(21140)
- 贸易(21127)
- 制(20467)
- 易(20370)
- 环境(19881)
- 理论(18456)
- 和(18450)
- 融(18311)
- 金融(18308)
- 银(18252)
- 银行(18168)
- 地方经济(17948)
- 技术(17853)
- 行(17513)
- 机构
- 大学(411038)
- 学院(408375)
- 济(166239)
- 经济(162760)
- 管理(153160)
- 研究(151006)
- 理学(132150)
- 理学院(130468)
- 管理学(128023)
- 管理学院(127301)
- 中国(110094)
- 科学(97325)
- 京(89604)
- 所(79659)
- 农(77578)
- 研究所(73048)
- 财(72378)
- 业大(66266)
- 中心(65826)
- 农业(61156)
- 江(60937)
- 财经(57944)
- 北京(57014)
- 范(56388)
- 师范(55719)
- 院(54204)
- 经(52606)
- 经济学(50273)
- 州(49096)
- 科学院(45982)
- 基金
- 项目(279397)
- 科学(217622)
- 基金(200939)
- 研究(197246)
- 家(179264)
- 国家(177788)
- 科学基金(149402)
- 社会(123886)
- 社会科(117243)
- 社会科学(117212)
- 省(109480)
- 基金项目(106660)
- 自然(98681)
- 自然科(96317)
- 自然科学(96288)
- 自然科学基金(94530)
- 划(93709)
- 教育(89584)
- 资助(82268)
- 编号(78722)
- 重点(63965)
- 成果(63850)
- 发(63701)
- 部(60198)
- 创(57407)
- 课题(55652)
- 创新(53726)
- 科研(53475)
- 计划(52993)
- 国家社会(51011)
- 期刊
- 济(189715)
- 经济(189715)
- 研究(123013)
- 中国(81545)
- 学报(74682)
- 农(70550)
- 科学(67092)
- 管理(56500)
- 大学(54578)
- 财(51809)
- 学学(51692)
- 农业(48676)
- 教育(44912)
- 融(35297)
- 金融(35297)
- 技术(34108)
- 经济研究(30840)
- 业经(30286)
- 财经(28417)
- 业(25002)
- 问题(24488)
- 经(24485)
- 科技(20929)
- 图书(20678)
- 技术经济(20633)
- 版(20284)
- 资源(19918)
- 业大(19669)
- 理论(18388)
- 商业(18301)
共检索到612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桂兰
本文利用最新的新疆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新疆人口文化素质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口素质及其变化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的人口素质和促进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人口素质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耿修林
本文根据设计的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描述体系,对人口素质的变动状况进行了测评,对经济发展因素与人口素质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主要结论:人口素质的社会表现方面呈现出持续改善,而人口素质的自然表现方面近年来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2007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着较高程度的正向典型相关等。
关键词:
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人口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剑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相适应规律是人口规律的基本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共有的一般规律,它的运动形式体现在一系列具体规律之中。其中,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以下简称相适应规律)就是一系列具体规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本文就相适应规律的内涵、运动的形式和要求作一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金声
巨大的人口数量,无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然而,我们在加强人均意识的同时,必须也加强人口素质意识。提高人口素质,挖掘素质潜能,不仅对于发展经济,而且对于降低人口数量,对于把中国人口数量多这一基本国情由劣势尽量向优势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鹏 李建军
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建国40多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几度膨胀,而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事业的投资增长缓慢.本文通过对我国40年来投资及其投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及人口素质等因素内在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提出今后应适当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科教文卫投资,合理安排投资结构,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论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雅玲 卢金钟
文章在将人口素质区分为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口素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身体素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动趋势,而文化素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是递增的;另一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而中部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口的身体素质还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均处于弱势地位。
关键词:
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彩全 尹海钊 易行 丁峰
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3—2011年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进行评价,并对两者的耦合协调性与相对发展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16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区域分异仍较为突出;较经济发展而言,人口素质相对滞后,且地区间差异逐步扩大。期间,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耦合协调度整体有所提升,但提升程度有限且呈现出局部极化、分异突出的现象;协调发展较好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其经济水平与人口素质表现为同步发展,而人口素质相对滞后的嘉兴、南通、宁波等地区,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荷青
文章通过计算新疆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指标,对新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资源相对承载力 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正 李明明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加强,区域经济与其相邻地区的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关系。通过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的结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计量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金声
1991年6月,由北京市健康人格研究会和河南省卢氏县委宣传部共同发起,在卢氏县召开了中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部门的干部共约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耿修林
人口素质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篇文章根据设计的社会发展与人口素质的评价体系,着重从数量分析与实证研究的角度,运用典型相关方法对1990-2007期间社会发展维度和人口素质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与总人口素质整体上保持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再生产、人口文化素质产生了正面影响,但与人口素质的体质与健康、社会秩序方面表现呈负相关等。
关键词:
人口素质 社会事业 社会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慧
本文通过对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了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特征及其成因,指出了新疆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楠 李豫新
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新疆北疆地区及北疆8个地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2006年~2010年新疆北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迅速,财富创造能力较强,但基础资源及设施能力较弱;北疆8个地州市中,乌鲁木齐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最强,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最弱。
关键词:
新疆北疆 经济发展能力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