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1)
2023(10250)
2022(9035)
2021(8530)
2020(7235)
2019(16831)
2018(16808)
2017(33328)
2016(18085)
2015(20071)
2014(19979)
2013(20006)
2012(18236)
2011(16293)
2010(16111)
2009(14460)
2008(13941)
2007(12029)
2006(10290)
2005(8744)
作者
(51505)
(42676)
(42323)
(40522)
(27017)
(20433)
(19252)
(16879)
(16116)
(15127)
(14753)
(14193)
(13448)
(13358)
(13169)
(12955)
(12812)
(12712)
(12031)
(12017)
(10616)
(10368)
(10319)
(9651)
(9555)
(9428)
(9370)
(9369)
(8534)
(8383)
学科
(75551)
经济(75481)
管理(50479)
(49800)
(41870)
企业(41870)
方法(35663)
数学(30866)
数学方法(30563)
(19486)
中国(17702)
业经(17396)
(17071)
地方(16852)
(16309)
农业(12930)
(12476)
技术(12399)
(12173)
贸易(12168)
理论(11946)
产业(11930)
(11883)
(11773)
(11136)
环境(11120)
财务(11079)
财务管理(11060)
企业财务(10541)
(9870)
机构
大学(254051)
学院(252791)
管理(105410)
(100854)
经济(98760)
理学(92673)
理学院(91677)
管理学(90214)
管理学院(89774)
研究(82628)
中国(58366)
(53822)
科学(52704)
(42992)
(40752)
(39542)
业大(39043)
研究所(37593)
中心(36732)
财经(35618)
(34900)
北京(33746)
(33185)
师范(32873)
(32360)
农业(31087)
(30343)
经济学(29576)
(28668)
商学(27125)
基金
项目(181193)
科学(142769)
研究(132317)
基金(131698)
(114350)
国家(113437)
科学基金(97954)
社会(82808)
社会科(78579)
社会科学(78559)
基金项目(71262)
(70946)
自然(64381)
自然科(62854)
自然科学(62842)
自然科学基金(61722)
教育(59629)
(59431)
资助(54022)
编号(53806)
成果(42575)
重点(40293)
(39617)
(39192)
(37857)
课题(36462)
创新(35245)
科研(34629)
教育部(33937)
人文(33595)
期刊
(106103)
经济(106103)
研究(72292)
中国(41539)
学报(39696)
科学(37610)
管理(37457)
(35221)
(30437)
大学(29832)
学学(28147)
教育(25829)
农业(25199)
技术(21486)
业经(18413)
(17110)
金融(17110)
经济研究(16891)
财经(16552)
问题(14149)
(14141)
图书(13581)
科技(13300)
理论(12850)
技术经济(12759)
(12509)
实践(11904)
(11904)
现代(11775)
商业(11546)
共检索到349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豫新  王睿哲  
以新疆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定了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采用Moore结构变化值测定区域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方向;比较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速度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新疆各地州产业结构转换可分为4种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外向性是影响新疆地州产业转换的主要因子;技术创新能力、需求能力等因素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转换速度与转换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剑  李健  
本文从时间层面和地理空间集聚角度,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法,探讨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差异化的问题。结果表明:如果忽略县域差异性,新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将会在短期内对经济产生较强的正向影响;新疆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聚集不显著,仅有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是区域性经济中心,同质化的调整模式反而会使县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需考虑地域差异性,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宜采取适合当地的调整模式提高经济系统的升级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延玲  高志刚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转换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也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技术创新能力、需求能力、供给能力、对外贸易发展、经济政策等因素出发,从5个方面构建了由13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和均方差3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对新疆县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增刚  秦海林  
基于实证研究文献,分析了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各种变量;然后,利用新疆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技术对FDI与新疆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合资企业、合作企业、三资企业和进出口贸易等因素也对新疆产业结构升级有着正向的关系。因此,在以后的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各类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丽  何跃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然后采用GMDH方法来研究产业比重分布对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影响。文章对四川省1991~2008年间的产业结构转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工业化进行阶段,增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关键是提高第二产业的相对比重,操之过急的发展第三产业会削弱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灿飞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按一定的内在规律演进.这一规律的发现当归功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威廉·配第,他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首先看到了产业间收入差异,并认为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会驱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入非农业部门,从而产业结构随劳动力的这种转移而转换;随后克拉克和费希尔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克定理,西蒙·库兹涅茨根据各国的实际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证明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根据前人的研究,三次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趋势是:①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②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对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相对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趋于上升,工业化任务完成后,则趋向稳定,到经济走入工业化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最终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规模最大的产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维柏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存在着农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总量不足,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资源消耗偏高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产业转换缺乏强有力的需求和资金支持,资源短缺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产业转换和升级的动力不足等。为此,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用高科技改装传统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谢伟丽  石军伟  
产业结构转换长期受学术界关注,在产业结构转换的现实表现及其理论解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着争论和分歧。本文首先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维度归纳了驱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需求侧驱动强调消费结构变化、需求收入弹性和消费外部性等引致的收入效应会驱动产业结构转换,供给侧驱动强调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引发的替代效应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转换。进一步地,本文系统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动态过程和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转换的国际关联与国际差异,并归纳了产业结构转换的测度方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评价产业结构转换研究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获得经济发展而具有的适时适宜地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愈强,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就快,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愈迅速;反之,产业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银银  邓玲  
创新不仅涉及高R&D强度产业部门,也包含低R&D强度产业部门,在不同产业中创新的类型、来源、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更替,这些新兴产业一般是高技术行业,其技术一般是"通用性技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促进制造业中低技术行业和服务业技术革新、生产方式变革。制造业中低技术行业和服务业并非被动接受新技术,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结合行业本质,采用多种创新形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各国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创新战略,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在开放环境下,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要素主要集中在产业低端层次上,容易造成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的固化。因此,我国必须结合我国当...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作成  刘林  
在新形势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出发,运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分析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关系,并利用Moore结构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新疆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萍  刘斌  
基于对新疆"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力需求状况、高职专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揭示出新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布局欠合理、前瞻性专业建设规划欠缺等问题。探讨从加强高职专业设置的顶层设计,依托新疆特色产业集群构建高职优势专业群,完善院校层面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拓展和深化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等方面促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晓鹏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和经济转型阶段,区域产业结构问题不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存在着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复杂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距在经历了由缩小到迅速扩大的历程之后,区域产业结构相应地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因此深入地研究与分析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九五”时期中国各区域及地带产业结构变动的实际情况,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地带差距、以及实施行之有效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西移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人华  熊黑钢  瞿秀华  郑丽丽  
以1975—2010年8个年份的县域产业数据为基础,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方法(ESDA)对该时段新疆县域产业结构发展格局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空间格局来看,新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态势显著,并呈现出以2000年为拐点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五五"时期以来,主要分布在北疆、东疆的产业发展热点区域由单一的核心区域向东扩展为三大核心区并列("克拉玛依—奎屯—乌苏"、"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吐鲁番"),进而连接形成天山北坡优势产业带;但"十五"时期以后,产业带又收缩为原有的三个核心区。新疆冷点区域主要集中于西南部,其范围呈现出2000年以前不断向东扩张到阿克苏、和田东部地区,而2000年以后又开始向西退缩至和田西部、喀什地区。总体来看,沿东北到西南方向,新疆产业结构的集聚分布呈现出"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冷点区"的阶梯环形带,并有按梯度推移模式扩展的趋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环境是促使产业结构时空格局发生演化的重要因子,其中改革开放和自1999年底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新疆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谭斌  
由于一些非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相关性都不明显,但产业结构升级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不可否认。应着力改善非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以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兵团经济持续增长。依据国际标准,兵团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偏差度远高于自治区和全国,且其产业结构有序度有逐年恶化的趋势;兵团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路应是: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尽快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