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
- 2023(897)
- 2022(695)
- 2021(669)
- 2020(548)
- 2019(1378)
- 2018(1212)
- 2017(2131)
- 2016(1191)
- 2015(1417)
- 2014(1431)
- 2013(1456)
- 2012(1441)
- 2011(1298)
- 2010(1294)
- 2009(1101)
- 2008(979)
- 2007(971)
- 2006(986)
- 2005(828)
- 学科
- 济(4982)
- 经济(4981)
- 地方(3995)
- 农(2709)
- 农业(1976)
- 业(1873)
- 管理(1735)
- 地方经济(1641)
- 学(1624)
- 中国(1534)
- 业经(1240)
- 融(1120)
- 金融(1119)
- 财(1064)
- 制(1026)
- 事业(984)
- 农业经济(944)
- 方法(893)
- 财政(830)
- 数学(825)
- 数学方法(812)
- 度(745)
- 制度(744)
- 企(736)
- 企业(736)
- 土地(708)
- 政(688)
- 银(654)
- 银行(649)
- 行(635)
- 机构
- 大学(16522)
- 学院(16238)
- 研究(7686)
- 科学(5967)
- 农(5918)
- 中国(5736)
- 济(5085)
- 经济(4900)
- 管理(4791)
- 农业(4577)
- 所(4351)
- 省(4042)
- 业大(4024)
- 研究所(4017)
- 理学(3945)
- 理学院(3870)
- 管理学(3733)
- 中心(3715)
- 管理学院(3707)
- 京(3558)
- 江(3317)
- 院(3102)
- 范(3049)
- 农业大学(2989)
- 师范(2976)
- 室(2788)
- 实验(2508)
- 研究院(2479)
- 师范大学(2428)
- 资源(2412)
共检索到29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茹库亚·买买提
新疆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幼儿园始建于1982年,经过20多年的辛勤努力,幼教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幼教需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2008年9年开始创建乌恰县双语中心幼儿园,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乌恰县双语幼儿园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现有28个班(大班6个、中班7个、小班5个、小小班1个、托班6个),是全县唯一一所招收学龄前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新园区可容纳1500名幼儿入园,2010年春季招收幼儿988人,其中少数民族幼儿占95%,幼儿主要来自县城周边乡镇的农牧民子女。该园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师69人(小教高级12人、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茹库亚·买买提
2006年3月,根据新疆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政府集中办学的精神,在原乌恰县一中、二中、三中的基础上筹建了乌恰县最大的一所民汉合校——乌恰县实验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区4.9万平方米,生活区3.7万平米,校舍建筑面积1.99万平米方,教学及教铺用房0.9万平方米,生活用房0.96万平方米,行政用房805平方米,其他用房20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的路面全部硬化。学校有3座大型的教学楼,可容纳68个教学班;1座试验楼,有2个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基本上满足了学生实验的要求;1座艺术楼,有音乐室、练歌房、绘画室、画展室;一座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晓非 王陆正 唐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少数民族学前幼儿汉语教学全面展开,广大少数民族学前幼儿的汉语能力初步形成。本文基于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的"新疆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双语幼儿园)"项目的大规模测评数据,通过对幼儿初步汉语能力各因子的分析,发现幼儿汉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汉语词汇掌握能力和汉语初步语句能力偏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今后的少数民族学前汉语教学中,应该更关注民族差异、生活化、学习情趣和表达性技能,科学地制定教学内容,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初步汉语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太阳幼儿园是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下属的一所幼儿园,开办于2002年9月1日,至今已四年。现有教职工38人,入园幼儿250人。幼儿园占地面积3084平方米,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供幼儿嬉戏的游泳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卓仑·木塔力甫 谭刚 刘新平 李钊
[目的]深入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贫困人口的生计状况及其致贫原因,为精准扶贫及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乌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所提供的官方数据,文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乌恰县贫困类型、贫困程度及其致贫原因。[结果](1)乌恰县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体现在贫困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贫困发生率明显降低。(2) 2017年乌恰县贫困人口1. 9239万人,其中已脱贫98. 36%人,未脱贫1. 64%人。(3)实现不享受政策脱贫的人口占比仅有11. 9%,高达88. 1%的脱贫人口依旧享受政策。[结论]由于乌恰县贫困人口生计的脆弱性、对政府的依赖性以及贫困线变动的可能性,即便在2020年之前实现了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工作目标,也并不意味着减贫工作的终结。同时,制约乌恰县精准扶贫成果持续性的主要阻碍在于自然环境恶劣、县域产业结构失衡、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水平低、脱贫能力和劳动技能偏低以及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类型多样。最后,文章提出了有助于长期稳固脱贫工作成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人口 持续脱贫 乌恰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崇明县实验幼儿园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现设有总部和分部两个园区,总占地面积4298平方米,建筑面积 3118平方米,绿化面积1050平方米。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婉君
幼儿园小组化教学是由幼儿组成的一个个小集体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便于教师观察幼儿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合作与交流的社会化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社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优于集体教学形式,且正成为教育发展趋势的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延吉幼儿园是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始建于1980年,并于1997年在上海市率先以"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办园,构建了由一园三部组成的幼儿园体系,拓展了学校的设施与规模,成为"知识杨浦"的一个亮点。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董明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幼儿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心理学家主张孩子的学习要从培养兴趣、爱好出发,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年龄特点,还能够促进幼儿全方面和谐发展,有助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龚惠娟
早操作为幼儿园日常户外活动的主要类型,已成为幼儿园的一种常规性教育活动。合理、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早操活动,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幼儿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一、幼儿园早操存在的问题1.缺少情感交流。早操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生活的开始,教师在早操中、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应传递积极、愉快的情绪。但在多次观摩中发现,好多教师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陶金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主张教育不仅仅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应关注社会文化,尤其应关注本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幼教专家虞永平教授说,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幼儿教育是生命启蒙教育,也是生命奠基性教育,这要求成人在甄选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以敬畏之心仔细考量幼儿的童年幸福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生兰
美国幼儿专家普遍认为,幼儿的社会化是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发展自己的态度、信仰、知识、价值观,逐渐意识到社会的期望。并作出符合角色的行为,当幼儿从家庭来到形式多样的幼儿教育机构时,他的社会生活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幼儿园是其走上社会、适应未来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而教师和同伴又是影响幼儿社会化进程和质量的两个最为活跃的教育因素。 一、教师及其教育行为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积极的社会强化对幼儿社会化的效用 积极的社会强化是影响幼儿理想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既决定了教师在幼儿适应园内生活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也决定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富源县幼儿园是云南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始建于1956年。幼儿园占地面积6273平方米,建筑面积8390平方米,绿化面积2512平方米,活动场地482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在园幼儿1080人;教职工133人,临聘54人,专技教师77人,工勤2人,其中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表彰3人,市级名园长工作室、县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各1人,市级优秀教师12人,县级名教师8人,名班主任4人,优秀教师15人。
关键词:
幼儿园 富源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龚欣 李贞义 由由
贫困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事关当地学前教育的核心质量和儿童发展,在城乡学前教师资源配置不均的背景下其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基于湖北省东部和西部两个典型国家级贫困县县域内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和访谈,全面考察了贫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意向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内流动意向和职业外流动意向明显,群体差异显著。在全部教师中,有29.7%具有流动意向,在具有流动意向的教师中,有56.7%希望换园,另外43.3%准备更换职业。在流动方向上具有"向城性"的特点,中小学教师职业是职业外流动的首要选择,公办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外流动意向明显。流动原因主要包括工资待遇低、家庭需要、工作压力大、职业发展需求未被满足和从教动机存在偏差。对此,应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和减轻工作压力,关注教师子女上学问题,增加教师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激发教师内在工作动机和职业认同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