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9)
- 2023(5956)
- 2022(5062)
- 2021(4778)
- 2020(3948)
- 2019(9029)
- 2018(8943)
- 2017(16534)
- 2016(9261)
- 2015(10408)
- 2014(10453)
- 2013(10109)
- 2012(9922)
- 2011(9281)
- 2010(9452)
- 2009(8608)
- 2008(8887)
- 2007(8454)
- 2006(7521)
- 2005(6923)
- 学科
- 济(44063)
- 经济(44027)
- 管理(25447)
- 业(24304)
- 企(20462)
- 企业(20462)
- 地方(13823)
- 方法(13074)
- 中国(11411)
- 数学(10451)
- 农(10360)
- 数学方法(10234)
- 地方经济(8932)
- 业经(8800)
- 制(8550)
- 贸(8398)
- 贸易(8391)
- 学(8270)
- 易(8081)
- 融(6978)
- 金融(6977)
- 关系(6966)
- 农业(6945)
- 体(6882)
- 和(6751)
- 理论(6547)
- 财(6510)
- 策(6474)
- 银(6462)
- 银行(6450)
- 机构
- 大学(133671)
- 学院(133422)
- 济(54769)
- 经济(53440)
- 研究(52197)
- 管理(48158)
- 理学(40459)
- 理学院(39905)
- 管理学(39134)
- 管理学院(38864)
- 中国(38652)
- 科学(31307)
- 京(29414)
- 所(27381)
- 研究所(24651)
- 中心(22989)
- 财(22861)
- 农(22176)
- 江(21713)
- 范(20176)
- 师范(20014)
- 院(19267)
- 北京(18845)
- 业大(17770)
- 财经(17764)
- 州(17570)
- 农业(17196)
- 师范大学(16123)
- 经(15956)
- 科学院(15575)
- 基金
- 项目(84032)
- 科学(66212)
- 研究(63001)
- 基金(59683)
- 家(52455)
- 国家(52023)
- 科学基金(43519)
- 社会(38858)
- 社会科(36749)
- 社会科学(36738)
- 省(32457)
- 基金项目(30784)
- 教育(29199)
- 划(28143)
- 自然(27357)
- 自然科(26725)
- 自然科学(26719)
- 编号(26703)
- 自然科学基金(26233)
- 资助(24354)
- 成果(22980)
- 发(19893)
- 重点(19724)
- 课题(19214)
- 部(18420)
- 创(17172)
- 发展(16248)
- 创新(16097)
- 展(16004)
- 项目编号(15920)
共检索到219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志刚
新疆是我国陆疆边界线最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内陆省区。由于国家实施全方位开放和沿边开放战略,加之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新疆已成为我国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前哨阵地,也是中亚通向中国的大门;中亚五国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核心,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经济、政治、军事、民族等因素已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普遍关注。在"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框架下,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参与中亚国家次区域经济集团化,进而组建中亚次区域经济圈,是新疆乃至中国西北经济走向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战略地位 合作趋势 新疆 中亚五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豫新 倪超军
自古以来,新疆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还是从地缘经济角度考虑,新疆与中南亚区域经济整合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环新疆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明确了中国新疆参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可以预见,21世纪的新疆将成为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中介纽带,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循环与协作的"催化剂"和"推进器",成为欧亚大陆的又一国际经贸中心,从而为"大中华经济圈"在世界东方的崛起做出历史性的贡献。本文在环新疆经济圈概念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新疆在中国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 勇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处于欧亚大陆腹地的战略位置,再次成为大国争夺地缘政治主导权的战场。”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临近阿富汗的中亚地区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战略界关注的焦点。作者认为,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冷战后美国建立其主导下的新安全结构的最后环节,认识中亚在冷战后的国际战略地位,有助于理解美国的中亚战略以及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豫新 朱新鑫
农业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目前,除土库曼斯坦外,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均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随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农业合作协定》的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姿懿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金融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投资促进金融合作势头强劲、金融合作程度日益加深、直接汇率机制逐步完善。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政局动荡不稳定、金融生态环境较差、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难题。为此,我国应从发掘各国经济潜力、改善区域政局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破解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金融合作发展瓶颈,深化双边金融合作。
关键词:
金融合作 汇率机制 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永祥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所组建的独联体成员国。在独联体现有12个国家中,只有5个产油气国家(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是重要的。而在这5个国家中,除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外,都属中亚国家,并且又都地处我国陆地疆界的西部和北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禹浪,余长江
哈尔滨战略地位的转换是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变迁的历史进程而转换的 ,其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是随着世界格局和区域格局的重大政治变故而发生变化。目前 ,东北亚区域国际环境正处在急剧的转换中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障碍依然受到历史的、政治的及其文化差异方面的限制。因此 ,我们应更加深入地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国际背景 ,从理论上、政治措施上对哈尔滨战略地位优势的发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国际环境 哈尔滨 战略地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梦 李娟伟
复兴现代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合作基础为出发点,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建丝绸之路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中亚五国与中国在资源、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之间的合作潜力。其战略选择在于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合作,中亚国家能够借鉴中国在转轨过程中工业化的经验,迅速走上现代化工业的道路;而中国通过复兴古丝绸之路,在经济贸易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之外,又增添了新的文化与战略需求,同样促进了中国后工业化的改革。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与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具有无限潜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源洋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不平衡,呈现"南强北弱"发展态势。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合作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促进能力,但是,这种能量至今尚未完全释放出来。这一客观现实引起人们的反思,研究中日两国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地位、作用与战略考虑,能够从中找出我们所要了解的答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耀辉 马惠兰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国内大多数省份落后。新疆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疆农业经济建设对新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新疆农业经济建设如何开展,国家倡导农业要走出"国门"和"向西开放",这也是新疆农业经济建设的有益选择。本文将从农产品贸易及贸易结合度、新疆农业经济"向西合作"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疆与中亚 农业经济 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鲍敦全 何伦志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合作日趋加强,形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特点,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了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的条件和环境,讨论了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技术合作的现状与问题。特别就中亚五国的宏观经济运作和新疆应在世界经济区域合作的现实环境中,怎样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与中亚五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达成基本协议,标志着历时五年多TPP终于获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TPP的出现刺激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启动。作为巨型FTA,TPP和RCEP的出现标志着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入双轨竞争的新阶段,区域合作呈现出新的态势。面对亚太区域双轨竞争性合作的新架构和新态势,中国应该从战略高度出发积极应对,参与对地区环境的塑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常水 于源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重新洗牌之际,中国新疆地位凸显,新疆成为中国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节点和战略突围点。未来中国应立足新疆,努力建设国际级大城市,设立中亚区域合作机构总部,打造中亚次区域经济圈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关键词:
新疆 中亚 区域经济合作 战略选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当前,亚洲区域金融合作除在区域危机救助方面有所进展外,在亚洲债券市场、汇率机制和货币合作等方面步履维艰。由于亚洲对外贸易的最终需求主要靠欧美市场,投资也不具备明显的"本地偏好"特点,加之亚洲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使亚洲储蓄剩余不是在区内循环并转化成投资。既然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抵消参与国的政策外溢,在亚洲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相对较弱,而且区域金融资源在区外循环的情况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也大打折扣。
关键词:
亚洲金融 对外贸易 区域合作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亦农 罗正齐
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与我国中部战略地位的新变化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刘亦农,罗正齐(一)与世界经济紧密接轨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需要,推动沿海开放向沿江、沿边拓展。国外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治理江河有两条重要经验值得注意: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动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