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5)
- 2023(6547)
- 2022(5392)
- 2021(5148)
- 2020(4122)
- 2019(8974)
- 2018(8940)
- 2017(16975)
- 2016(9350)
- 2015(10174)
- 2014(10153)
- 2013(10093)
- 2012(9277)
- 2011(8685)
- 2010(8740)
- 2009(8052)
- 2008(7697)
- 2007(7139)
- 2006(6633)
- 2005(5748)
- 学科
- 济(45693)
- 经济(45656)
- 农(45243)
- 农业(30244)
- 业(29647)
- 管理(18712)
- 地方(17414)
- 业经(13865)
- 方法(11610)
- 中国(10693)
- 数学(10627)
- 环境(10569)
- 数学方法(10527)
- 农业经济(10320)
- 发(10053)
- 学(9128)
- 村(9045)
- 农村(9039)
- 地方经济(8675)
- 企(8637)
- 企业(8637)
- 制(8302)
- 发展(7982)
- 展(7971)
- 土地(7701)
- 劳(6850)
- 劳动(6850)
- 人口(6794)
- 收入(6789)
- 及其(6747)
- 机构
- 学院(134497)
- 大学(126579)
- 济(56525)
- 经济(55437)
- 管理(51310)
- 研究(49327)
- 农(47483)
- 理学(44690)
- 理学院(44183)
- 管理学(43445)
- 管理学院(43228)
- 中国(38401)
- 农业(35933)
- 科学(32834)
- 业大(29376)
- 京(26145)
- 所(25870)
- 中心(23970)
- 研究所(23819)
- 农业大学(21885)
- 江(21294)
- 财(20385)
- 范(19034)
- 师范(18893)
- 省(18741)
- 经济管理(18026)
- 科学院(17812)
- 业(17352)
- 州(17097)
- 院(16753)
- 基金
- 项目(96280)
- 科学(76425)
- 研究(72004)
- 基金(68911)
- 家(60874)
- 国家(60282)
- 科学基金(51147)
- 社会(46611)
- 社会科(43694)
- 社会科学(43684)
- 省(40535)
- 基金项目(37851)
- 划(32382)
- 自然(31581)
- 编号(31255)
- 自然科(30659)
- 自然科学(30653)
- 自然科学基金(30040)
- 教育(29142)
- 农(28479)
- 资助(25171)
- 发(24359)
- 成果(23547)
- 重点(22049)
- 部(20345)
- 课题(20027)
- 发展(19820)
- 创(19699)
- 展(19501)
- 国家社会(19417)
共检索到200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宏 杨德刚 张新焕 王国刚
基于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新疆三工河流域生态移民前后农户生产生活和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调查,以了解生态移民政策的成效,并探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该区域及其他地区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①2007年前后搬迁农户的类型具有一定差异性,农户生态移民意愿与户主文化程度无关,与户主年龄和家庭人口数有一定关系,家庭人口较少的农户趋于先搬迁,后迁农户则更趋于年轻化;②搬迁后农户主要经济来源有所变化,从事种植业与经商的农户数量变化不大,畜牧业农户略有减少,旅游业农户比重大幅下降;③因耕地质量差异,农户耕种结构也有所变化,由种植玉米为主变为以小麦为主,搬迁后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助;④从事畜牧业农户数量有所下降,牲畜饲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放养率大幅下降,圈养时间显著延长,草场超载情况明显改善。总体而言,生态移民后三工河谷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管理制度与政策落实不到位,移民农户经济收入难以保障,其移民态度不够积极。政府应该做好相关稳民政策,提供扶持措施,以提高农户移民的积极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宏 张新焕 杨德刚
基于农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新疆三工河流域农户的生态移民意愿、移民效果与留居意愿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移民意愿与留居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家庭人口数、人均纯收入、主要收入来源、非农收入比重和参与退耕还林情况是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家庭人口数量越少,非农收入比重越大,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越强,就越能接受生态移民政策;②移民工程对河谷内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显著,促进了退耕还林进程,草场压力有所缓解,但移民农户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影响了农户家庭收入,其对定居点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评价较低,42.35%的农户认为搬迁后生活质量变差;③移民农户的留居意愿普遍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大波 张新焕 杨德刚 肖艳秋 杨帆 夏文进
通过三工河流域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基于DEA方法,从作物类型和地域空间两方面评价了农户灌溉效率,利用T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灌溉效率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对灌溉效率的作用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作物类型的灌溉效率不同,平均灌溉效率的大小依次为棉花(0.95)>葡萄(0.89)>葵花(0.88)>打瓜葫芦(0.80)>玉米(0.78)>小麦(0.72)。②不同地域空间的灌溉效率具有差异,同种作物的平均灌溉效率在兵团与地方间差异显著,兵团略大于地方;上、中、下游进行比较,上游与中下游作物平均灌溉效率差异显著,下游>中游>上游。③灌溉方式、作物类型、收入、灌水量、水价、灌溉管理、技术培训对灌溉效率影响显著。其中灌溉量与灌溉效率呈负相关;灌溉方式、灌溉管理规范程度、水价、技术培训、收入与灌溉效率呈正相关;灌溉效率随种植作物类型和区域不同存在显著变化。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灌溉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灌溉效率 影响因素 三工河流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张涛,张潜
本文以甘肃疏勒河流域移民迁入区为例,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燃料供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房木材供应与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移民对迁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移民开发能否与资源环境匹配,能否协调发展等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慧 张新焕 焦广辉 王哲
论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27个行政村(连队)2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农户种植油料作物意愿和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资源禀赋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四大方面分析了农户对油料作物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总人口、对农业技术服务的态度与农户的种植意愿呈正相关关系,且对农业技术服务的态度标准化系数更大,影响更显著;常年从事农业劳动人数、户主文化水平和地块位置与之呈反相关关系,且户主文化水平的标准化系数更大,影响更显著。但是反映土地投入、种地收入以及人均收入没有通过检验,不能得出这几个变量与农户种植油料作物意愿之间的关系。文章最后探讨了兵地差异对农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邵权 陈国阶 陈治谏
城镇化与移民对三峡库区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有重要影响 ,通过运用生态学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理论和方法对五桥河流域作实例研究发现 :区域人口增长方式转为机械增长为主 ,农村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趋势显著。农村产业多样性与农民人均总收入存在非线性关系 ,城镇化与移民使农村产业多样性演替速度加快 ,使农业、工业经济生态位持续下降 ,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经济生态位持续上升 ,尽管能促进区域绝对经济生态位提高 ,但能否使区域形成与其区位相适应的优势产业体系是相对经济生态位提升的关键
关键词:
城镇化 移民安置 产业多样性 经济生态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师学萍 曹志翔
尼洋河流域属于藏东南和藏东生态安全屏障区,其农户生计包括传统生计和现代生计,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背景下农户传统生计方式影响着生态安全。文章通过对尼洋河流域实地调查和入户访谈,分析农户生计方式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农户生计方式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农户生计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协调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闫金凤 郭全军 陈曦 周可法
本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研究区域,覆盖全流域选取了77个样点进行实地采样及地下水水质化验分析,运用GIS的地统计分析方法对水质数据进行半变异函数模型分析,揭示了干旱区绿洲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绿洲地下水矿化度、Cl-离子、HCO-3离子和硫酸盐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硝酸盐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冲洪积扇绿洲地下水化学特征以NO-3-SO2-4-Ca-Mg型为主,矿化度通常1000mg/l,局部地区矿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雁琴 李旭东
水量分配是明晰流域初始水权的基础,也是深化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需要。新疆阜康三工河流域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人口集中,工业较密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该流域水量分配面临的主要难题。从调查流域基本情况入手,在注重公平、适度兼顾效率的原则下,运用层次分析决策法(AHP)拟定流域内各乡、镇、团场(即6个计算分区)的水量分配方案,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一种量化方法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水量分配 三工河流域 层次分析决策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宁满秀 苗齐 邢鹂 钟甫宁
本文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花保险为例,利用多界二分选择问卷方式的条件评价法(CVM)获取农户微观数据,探讨以下几个问题:①不同保险条款下农户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②不同投保率目标下政府对农户保费补贴的水平。结果表明,农户对棉花保费的支付水平主要受棉花生产波动性高低、自然灾害给棉农带来的经济损失程度、棉花播种面积、农户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知度等因素的影响;政府保费补贴的水平应该与农户的投保率相结合。通过实证分析,本文为该地区制定农业保险的发展及政府保费补贴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邸帅 高飞 纪月清
发展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加快新型植保机械推广是我国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的政策取向。基于农户行为理论,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利用320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植保机械作业外包决策行为,探讨规模和服务质量风险对外包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喷杆喷雾机是样本地区最主要的植保工具类型,农户主要通过作业外包来使用喷杆喷雾机等大中型植保机械。植保机械作业外包减少了玉米和棉花生产的农药投入量。农户购买植保机械外包服务的决策受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经营规模介于2~10 hm~2的农户进行外包的概率最大,超过60%。地块规模、相邻地块统一灌溉、男性和非农劳动力比例对农户购买机械外包服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技能培训对机械外包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考虑到植保外包作业具有质量难监督、质量风险大的特性,模型也纳入了农户风险态度、农业保险等变量,但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提出补贴大中型植保机械促进外包市场发展,结合区域规模经营发展状况适时推广专业化外包服务,结合病虫害统防统治适当组织农户间的联合外包,创新外包服务供给体系,制定服务标准、监督服务质量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健 赵学春 来利明 朱林海 王永吉 周继华 姜联合 马远见 赵春强 郑元润
在2010年整个生长季内,采用土钻法和内生长法,对新疆干旱区柽柳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分解与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柽柳群落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随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细根生物量的月平均值为54.51g·m–2,群落细根生产量为58.64g·m–2。细根生物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即5—9月逐渐增加,9月达到最大值,9—10月逐渐下降;在土壤剖面垂直变化上,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10、10~20、20~30、30~40、40~50、50~60cm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金凤 陈曦 罗格平 许文强
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插值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初步分析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绿洲浅层地下水位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数据包括1978、1987和1998年三期遥感数据和近25年8口常年观测井水位数据及1987和1998年两期20口观测井水质数据。结果表明,绿洲随着城市、工矿用地为主的非农业用地和以耕地为主的农业用地的持续增加,浅层地下水水位与水质发生了显著性的时空变化。冲洪积扇绿洲主要城镇聚居区地下水位以年均45cm的速率下降,冲积平原下部绿洲地下水位以年均7cm的速率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绿洲地下水水质趋于恶化,矿化度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且冲积平原绿洲地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钟甫宁 宁满秀 邢鹂 苗齐
在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将农业保险及其补贴政策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稳定农民收入的替代性政策。然而,农业保险制度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本文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运用联立方程组对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与农户农用化学要素施用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化肥、农药、农膜的施用决策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决策的影响不尽相同;同时,农户农业保险购买决策对其化肥、农药、农膜的施用行为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影响。此外,本研究也表明了在我国现行“低保费、低理赔”的农作物保险制度下,鼓励农户参保并不会给环境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化学物质投入 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