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8)
2023(7824)
2022(6744)
2021(6199)
2020(5077)
2019(11328)
2018(11589)
2017(21287)
2016(11915)
2015(13420)
2014(13870)
2013(13177)
2012(11871)
2011(10886)
2010(11182)
2009(10649)
2008(10618)
2007(9830)
2006(8947)
2005(8383)
作者
(34710)
(28798)
(28755)
(27418)
(18115)
(13843)
(13060)
(10927)
(10847)
(10656)
(9759)
(9679)
(9388)
(9152)
(9086)
(8909)
(8529)
(8386)
(8322)
(8201)
(7270)
(7137)
(6862)
(6746)
(6638)
(6481)
(6425)
(6389)
(5796)
(5562)
学科
管理(45292)
(40165)
经济(40083)
(34427)
(29675)
企业(29675)
环境(15701)
(15375)
(14580)
方法(13953)
中国(13306)
(12958)
业经(10964)
数学(10860)
(10749)
(10685)
数学方法(10685)
(9796)
财务(9762)
财务管理(9724)
(9709)
企业财务(9206)
(8947)
银行(8934)
理论(8648)
(8491)
地方(8415)
农业(8232)
(8195)
体制(8034)
机构
学院(171387)
大学(169429)
(65281)
经济(63571)
管理(62558)
研究(57024)
理学(52393)
理学院(51811)
管理学(50840)
管理学院(50539)
中国(45177)
(36771)
(35250)
科学(34543)
(29063)
(28642)
中心(26937)
财经(26670)
(25683)
研究所(25629)
(23794)
业大(23485)
北京(23431)
(22640)
(22581)
师范(22335)
(20746)
经济学(19825)
农业(19667)
财经大学(19456)
基金
项目(108792)
科学(85116)
研究(82406)
基金(77535)
(66999)
国家(66420)
科学基金(56964)
社会(51828)
社会科(48881)
社会科学(48871)
(43093)
基金项目(40822)
教育(37734)
(35695)
自然(35645)
自然科(34632)
自然科学(34623)
编号(34314)
自然科学基金(33981)
资助(30909)
成果(28809)
(25864)
重点(24982)
课题(24425)
(23504)
(23113)
(22407)
国家社会(21417)
(21402)
创新(21010)
期刊
(80973)
经济(80973)
研究(52252)
中国(40668)
(30266)
管理(24939)
学报(24861)
(23885)
科学(23869)
教育(21508)
大学(19404)
学学(18039)
(16467)
金融(16467)
技术(15930)
农业(15865)
业经(13511)
财经(13270)
(11377)
经济研究(11020)
问题(10112)
财会(9123)
图书(9022)
资源(8906)
(8824)
现代(8154)
(8137)
会计(8005)
科技(7856)
理论(7758)
共检索到270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钰  叶小勇  
浅析人口过多与过少阶段新疆"脆弱生态环境-人口"系统安全问题,将人口承载力预警模型与最少人口规模警戒线相结合构建预警机制。具体分两步:首先,在人口增长阶段应用综合评价、生态足迹等方法,建立人口承载力预警模型,目的在于对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超载警情给予预报与评价;其次,根据人口再生产规律,考虑未来人口可能不断减少、影响系统协调发展的问题,此时需参考人口衰减、经济停滞国家的情况,对最少人口规模警戒线进行探索,做到提前预警。最后,对预警机制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步骤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军  赵金龙  崔秀丽  甄明涛  刘宇鹏  何铃  董谦  
目前,河北省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呈不断恶化趋势,已成为影响建立农业强省的重要问题。为此,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是必要而紧迫的。本文依据农业生态学原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与生态安全耦合原理建立了农业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并从观念、技术、政府作用与公众参与以及生态产权和资金投入方面进行了障碍性因素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跃龙,张玲娟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客观、灵活且具较强可操作性的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通过用此法评价全国26个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方式,对其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跃龙,刘燕华  
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之间具一定的相关性,这节相关性的大小与其所处的工业化程度或水平的高低成反相关关系。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例如,我国东南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不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或加剧主要不是因为工业化进程;相反,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例如,我国西部各省、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阻障工业化进程,而低水平的工业化又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贫困与脆弱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提出要想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加速实现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化,既是摆脱贫困也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景跃  
创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新疆农村地区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表现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稳定性滞后、金融法制监管环境欠佳、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等。本文从优化金融生态经济环境、加强立法监管、强化政府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美  张昌柱  李春根  
在阐释生计脆弱性与脱贫户返贫风险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农村脱贫家庭返贫风险的测度指标体系并测算其返贫风险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农村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较低,西部地区农村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较高,且同时面临外源风险和内源能力较弱双重困境;风险适应能力强弱是引致返贫风险的主要指标,五项资本贡献率不尽相同,其中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是增强风险适应能力的主要贡献因子。在此基础上,可从信息收集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判断预警级别、预警等级情况核查、预警措施介入、预警措施评估五个方面构建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可聚焦易返贫地区,预防外源返贫风险,提升农村脱贫家庭抗风险能力,完善落实防止返贫预警帮扶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荣生  
脆弱生态系统研究,是通过对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与联系的分析,探讨脆弱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和整治问题,使得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向良性循环的方向转变,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浅析了秭归县脆弱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背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探讨了恢复系统稳定性的综合整治措施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虎  
就业预警机制研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就业预警机制的概念与原则,并就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做出构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晨霞  赵旭阳  贺军亮  刘浩杰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石家庄市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结合EXCEL程序,建立了生态安全预警评价计算模型(FE模型)。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及FE模型,从时间尺度上(1999—2020年)对石家庄市的生态安全预警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从1999年的7.367(中警)降低到2008年的5.769(轻警),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5,2020年石家庄市的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分别为5.324,4.959,4.742,未来近10年(2010—2020年)石家庄市的生态安全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瑞英  张新霞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的不良心态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原因。本文概括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从主客观两方面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点对策,加以正确的引导,消除误区,以便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亚平  邓运员  
文章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认为两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干扰强度的大小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有利于区分脆弱生态环境概念与退化生态环境概念和加深理解退化概念的相对性内涵。以衡阳盆地为例,采用以脆弱度评估间接地进行退化度与恢复度评估的新思路,定量评估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在脆弱性和1984年与2000年的现实脆弱性,并在其基础上分别计算出1984年和2000年相对于初始状态的绝对退化度以及1984—2000年期间的相对退化度,评估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衡阳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同时较好地诠释了有关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的基本观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金月  王石英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岷江上游因地质构造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和灵敏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证据权重法(WOE)进行滑坡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水力侵蚀、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各生态主题脆弱性的空间叠加分析;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在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滑坡脆弱性、水力侵蚀脆弱性、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均以轻微度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80.43%、71.89%、75.55%;各生态环境主题脆弱性综合分析表明,54.70%的区域至少面临一种生态问题,面临两种及以上环境问题的区域占15.43%,同时面临三种环境问题的占1.35%。研究结果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子,对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持续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