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5)
- 2023(11530)
- 2022(10079)
- 2021(9633)
- 2020(8044)
- 2019(18548)
- 2018(18639)
- 2017(36112)
- 2016(20046)
- 2015(22808)
- 2014(22936)
- 2013(22480)
- 2012(20593)
- 2011(18678)
- 2010(18629)
- 2009(16651)
- 2008(15997)
- 2007(14233)
- 2006(12408)
- 2005(10745)
- 学科
- 济(77256)
- 经济(77174)
- 业(59188)
- 管理(49719)
- 农(47173)
- 企(37844)
- 企业(37844)
- 方法(33445)
- 农业(31386)
- 数学(29248)
- 数学方法(28942)
- 中国(22785)
- 业经(21109)
- 地方(16539)
- 财(16521)
- 学(16152)
- 制(14476)
- 技术(13282)
- 贸(13245)
- 贸易(13240)
- 理论(12898)
- 易(12879)
- 发(12021)
- 教育(11845)
- 环境(11420)
- 策(11336)
- 和(11121)
- 银(10793)
- 农业经济(10763)
- 银行(10757)
- 机构
- 学院(279159)
- 大学(274451)
- 管理(112581)
- 济(107804)
- 经济(105298)
- 理学(98459)
- 理学院(97419)
- 管理学(95802)
- 管理学院(95310)
- 研究(92973)
- 中国(67857)
- 农(64253)
- 科学(58992)
- 京(58263)
- 业大(49390)
- 农业(49373)
- 所(47420)
- 财(44703)
- 研究所(43473)
- 中心(43147)
- 江(40804)
- 范(38645)
- 师范(38334)
- 北京(36451)
- 财经(36341)
- 经(33245)
- 州(33019)
- 院(32673)
- 技术(32418)
- 经济管理(31535)
- 基金
- 项目(195308)
- 科学(153112)
- 研究(147536)
- 基金(139000)
- 家(120572)
- 国家(119400)
- 科学基金(101940)
- 社会(89912)
- 社会科(84602)
- 社会科学(84579)
- 省(78567)
- 基金项目(75056)
- 教育(68345)
- 自然(65924)
- 划(65538)
- 自然科(64336)
- 自然科学(64323)
- 编号(63994)
- 自然科学基金(63154)
- 资助(56298)
- 成果(50648)
- 部(43535)
- 课题(43459)
- 重点(43312)
- 发(42927)
- 创(40490)
- 创新(37587)
- 科研(36947)
- 教育部(36768)
- 项目编号(36551)
- 期刊
- 济(120742)
- 经济(120742)
- 研究(77602)
- 农(66427)
- 中国(55167)
- 农业(45464)
- 学报(45304)
- 科学(41840)
- 教育(37827)
- 管理(35645)
- 大学(34583)
- 学学(32650)
- 财(30346)
- 技术(28217)
- 业经(25661)
- 融(24079)
- 金融(24079)
- 业(20922)
- 问题(16978)
- 财经(16227)
- 经济研究(15979)
- 图书(15137)
- 版(14893)
- 农业经济(14299)
- 科技(14170)
- 农村(13842)
- 村(13842)
- 职业(13798)
- 理论(13617)
- 经(13602)
共检索到401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比较频繁,并且多为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情况是其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社会关系网来说,"强关系"与"弱关系"都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过程中所利用的重要关系网络,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时间点和具体功能并不相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放 谭明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581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征,以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适应性位于一般水平,且各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学历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薪酬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刚 董金秋 郜庆
职业保障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劳动力应当享有的法定权益。文章运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部分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保障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发现他们在合同签订、收入保障方面存在就业单位类型上的显著差异,参加失业保障、工伤保险、工会组织和技能培训的比例均较低。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保障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玲
质量竞争是当今企业发展兴衰成败关键,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重要的是诚信敬业和社会责任感。新生代农民工要增强职业稳定性并做出成绩,良好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缺失的现状,强调职业素质对就业的重要性,提出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途径,为新生代农民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佳 郑洁 李婷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现阶段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仍然存在着信息不畅,内容针对性不强,管理缺乏整合,就业功能体现不足等问题,为此,从微观角度提出重视"三个结合",加强培训宣传;加强"三个认识",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做好"三个联动",加强管理的有序性;实现"三个对接",促进就业程度。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培训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课题组 张昭文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力军,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升科 李勋华
基于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农民工更加愿意当职业农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当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城市务工地离家越远,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强;亲属具有政治关系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强。家人价值观念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有显著影响,家人赞成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务工收入越高,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弱;在土地已出租或被征收时,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意愿也较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升科 李勋华
基于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农民工更加愿意当职业农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当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城市务工地离家越远,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强;亲属具有政治关系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强。家人价值观念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有显著影响,家人赞成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务工收入越高,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弱;在土地已出租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岚 朱静然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是保证其顺利开展的前提。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多层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机构等措施,在政策、经费和组织三个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 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小棒
本文认为,相比于城市同龄人,新生代农民工身体素质、劳动技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觉悟有待提高。这就必须明确职业目标,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参加职业技术培训,自觉地强化沟通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素质 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增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基础性公共教育服务,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长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和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顺利健康发展,亟须完善法规,强化统筹,加大投入,改革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为技能型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和氛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皮江红
政府公共职业教育模式与企业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具有优势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可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新选择。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应该在开放职业教育资源、变革课程形式、创新办学方式等方面积极加以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皮江红
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推动力,价值追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践起着目标定向和宏观调节的作用。"以人为本"要求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加速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人的发展"要求拓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内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层次,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关键环节;"教育公平"要求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进行的障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权利,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落脚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孙明贵
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进程、职业培训经历或教育经历、员工工资、职工福利、就业(职业升迁)机会与职业转换意愿正相关,培训(教育)经历与就业(职业升迁)机会、职业升迁与工资及福利正相关。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柳军 谭根梅 许祥云
基于对4个城市的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都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形成,主观规范的外部因素如社会观念、单位及同事意见等对教育投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政府和教育机构要创新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感知效用和吸引力,企业用工单位要加强激励引导,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