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7)
2023(8714)
2022(6567)
2021(6083)
2020(4931)
2019(10665)
2018(10908)
2017(20540)
2016(11490)
2015(12845)
2014(12956)
2013(12377)
2012(11233)
2011(10211)
2010(10352)
2009(9653)
2008(9423)
2007(8847)
2006(8180)
2005(7381)
作者
(33561)
(28696)
(27895)
(26674)
(17503)
(13512)
(12622)
(11131)
(10837)
(9888)
(9677)
(9365)
(9014)
(8966)
(8871)
(8502)
(8386)
(8097)
(8008)
(7970)
(7251)
(7139)
(7007)
(6734)
(6582)
(6459)
(6263)
(6117)
(5901)
(5804)
学科
(45745)
(44902)
经济(44839)
(36115)
农业(30565)
管理(23640)
业经(16659)
中国(15769)
(15022)
企业(15022)
(12019)
方法(11112)
(11088)
地方(10838)
(10459)
农业经济(10207)
(9935)
发展(9634)
(9615)
数学(9397)
数学方法(9268)
(9155)
农村(9145)
(9014)
(8269)
(8181)
银行(8161)
(7918)
土地(7825)
收入(7729)
机构
学院(161734)
大学(155574)
(64948)
经济(63487)
研究(59264)
管理(57076)
(53097)
理学(48741)
理学院(48243)
管理学(47236)
管理学院(46980)
中国(46336)
农业(40633)
科学(37118)
(33272)
业大(32936)
(31170)
研究所(28278)
中心(28156)
(27710)
(27042)
农业大学(24871)
(22603)
师范(22326)
(21620)
财经(21132)
(20905)
(20324)
北京(20240)
(20193)
基金
项目(107404)
科学(83370)
研究(82040)
基金(75140)
(66120)
国家(65386)
科学基金(54613)
社会(51262)
社会科(47878)
社会科学(47868)
(44931)
基金项目(39440)
编号(36241)
教育(36148)
(35950)
自然(32871)
自然科(32061)
自然科学(32052)
自然科学基金(31463)
(30665)
成果(29530)
资助(28915)
(25280)
课题(24774)
重点(24080)
(23062)
(22014)
(21349)
(21242)
国家社会(21189)
期刊
(83572)
经济(83572)
(59228)
研究(46405)
中国(41215)
农业(39649)
学报(30012)
科学(26381)
大学(23240)
学学(22157)
业经(21046)
教育(20707)
(19625)
(18974)
金融(18974)
(18345)
管理(17148)
农村(14064)
(14064)
农业经济(13950)
技术(13755)
问题(12393)
(11594)
经济研究(10761)
世界(10369)
财经(9892)
业大(9859)
经济问题(9291)
农村经济(9228)
农业大学(8961)
共检索到254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小璐  王义燕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日益增多的未婚先孕现象,是社会流动背景下涌现出的新的社会问题。冀中某村未婚先孕女性农民工的个案,展现了未婚先孕的原因、后果及化解途径。研究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未婚先孕是社会流动所引发的个体化困境;同时,个体生命历程的逆序也与社会规范互构形成了反馈环路,使既有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受到冲击和影响。当前未婚先孕危机的化解主要有赖于家庭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调停与协商,但长久来看更需要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个体化进程给予家庭以外的关爱及社会支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胜蓝  江立华  
基于四川、湖北、江西等地的田野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走向个体化,父辈式"标准化"的人生轨迹不复存在,呈现出方向迷失的职业目标困惑、工种分化的职业选择困惑、频繁跳槽的职业忠诚困惑。其职业困惑的深层原因在于"为自己而活"的价值理念盛行,脱嵌于传统家庭引发强烈的个人诉求,个体化进程中的安全感与稳定感缺乏。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困惑,既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个体调适,也需要宏观层面的社会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来桂  
在我国务工潮中,新生代农民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扎根与归根,或者叫"去"与"留"的两难选择。如何认识与消除这种尴尬与困境,关系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关系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健康成长。一、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去"与"留"两难困境2011年,湖南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达到1137.7万人,平均年龄30.56岁,表明农民工代际替代基本完成,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成为进城务工群体的主流。据调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韦艳  张力  
大龄未婚男性的婚姻困境是在中国农村普婚制社会下长期存在的现象。文章利用全国性的专项调查、主流媒体报道和实地调查数据,从婚姻市场上的性别不平等视角来研究农村大龄男性的婚姻困境。宏观数据分析显示,用性别结构失衡来解释农村大龄男性的"婚姻剥夺"显得原发性因果关系不强和实证性不足,而简单地以贫困概括农村大龄男性婚姻困境的主因并没有充分考虑婚姻的本质和功能。基于性别不平等的理论视角和实证研究,认为婚姻市场上性别不平等对贫困男性婚姻困境的影响远比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重要,农村大龄男性的婚姻困境具有独立于个体内因的社会经济结构性的成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玉宝  
不少新生代农民工缺失均等的教育培训机会,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对其培训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各级政府应整合培训资源,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和创业培训,引导企业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可福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身份的转换与重塑,但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阻隔、职业身份的错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交认同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进行破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立场  陈吉  
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却依然面临着制度供给、政治参与、文化认同及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重障碍,被排斥在城市边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在演变为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新形势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加强他们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逐步将他们纳入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充分享有"同城待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瑞荣  卢福财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困境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原生型和外生型特征分析框架出发,探讨中国当前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两种职业困境:内生困境与外生困境,并从二元城乡管理制度、后续培训教育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改进新生代农民工状况,促进中国经济、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静  李汶洋  
随着成渝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有序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三大体制困境:牢固的户籍制度、难以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以及排斥性的社区管理制度。破局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困境需要从开创体制新格局、完善政策法律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农民工社区服务管理平台等多方面入手,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打造有力的外部环境,奠定坚实的内生土壤。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丁  田思钰  
未婚先孕和婚前流产不仅反映中国青年婚姻和性相关的观念、实践的变化,也意味着潜在的健康威胁与公共服务需求。文章针对既有研究的数据偏差和理论不足提出改进的数据采集方案与解释框架,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生育史信息,对流动人口未婚先孕水平和模式进行探索,并采用竞争性风险事件史模型验证了婚前流动对未婚先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流动妇女中有20%25%会经历以生育结束的未婚先孕,加上以流产结束的部分,未婚先孕发生率会更高;婚前流动会显著提高未婚先孕几率;初次外出时年龄越小,流出时间越长,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丁  田思钰  
未婚先孕和婚前流产不仅反映中国青年婚姻和性相关的观念、实践的变化,也意味着潜在的健康威胁与公共服务需求。文章针对既有研究的数据偏差和理论不足提出改进的数据采集方案与解释框架,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生育史信息,对流动人口未婚先孕水平和模式进行探索,并采用竞争性风险事件史模型验证了婚前流动对未婚先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流动妇女中有20%~25%会经历以生育结束的未婚先孕,加上以流产结束的部分,未婚先孕发生率会更高;婚前流动会显著提高未婚先孕几率;初次外出时年龄越小,流出时间越长,未婚先孕几率越高;婚前流动经历对农业户籍、教育水平较低的流动妇女发生未婚先孕的影响更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蕾  李放  
从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分层表现入手,探讨婚姻状况对城镇化意愿代际差异形成的贡献。基于经济理性假设构建农民工城镇化分层决策模型,并建立多个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两个假说:一是已婚农民工城镇化决策更符合经济理性;二是城镇中对农民工有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镇化意愿的制度性拉力,而农村中对农民有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镇化意愿的制度性阻力,城乡社会制度共同影响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分层决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法成  
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他们的想像共同体:相对他们的父辈,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生活在工作的城市里,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拥有市民的正式身份,如今他们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社会记忆的变化,意味着他们想成为"城里人"。但是城市很难成为这一"共同体"的承载者,文化认同的困境、身份认同的困惑、未来认同的模糊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之间出现了建构的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社会整合,推动其他阶层与新生代农民工一起构建"城市共同体",提供社会认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兆军  
新生代无地农民工成为徘徊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社会群体,陷入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归属的边缘困境中。关注并保护该群体,使其得到公正对待,是维护这部分农民工生存与发展权利的根本问题。为消除新生代无地农民工的边缘危机,相应的制度完善应在营造就业环境、健全保障体系、加快户籍改革等方面予以跟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伟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成人教育困境的梳理和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成人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和应对之策进行了探索。指出,更加人本的成人教育理念的树立、国家政策的引导与监督、教育与培训的倾斜与扶持、精神成人与心理困境的人本化关注、"再回乡"发展模式的塑造等可以有效地突破当下的成人教育困境,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与和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