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3)
- 2023(8235)
- 2022(6978)
- 2021(6457)
- 2020(5287)
- 2019(11971)
- 2018(11777)
- 2017(21981)
- 2016(11840)
- 2015(12972)
- 2014(12887)
- 2013(12551)
- 2012(11499)
- 2011(10378)
- 2010(10695)
- 2009(10238)
- 2008(10065)
- 2007(9407)
- 2006(8366)
- 2005(7716)
- 学科
- 管理(50276)
- 业(46692)
- 企(41595)
- 企业(41595)
- 济(41397)
- 经济(41308)
- 技术(15921)
- 方法(15755)
- 制(15030)
- 财(14847)
- 中国(13933)
- 业经(13066)
- 农(12870)
- 技术管理(12172)
- 数学(12024)
- 数学方法(11930)
- 体(10665)
- 划(9669)
- 人事(9264)
- 人事管理(9262)
- 银(8961)
- 银行(8940)
- 农业(8898)
- 务(8873)
- 财务(8855)
- 体制(8845)
- 财务管理(8836)
- 行(8577)
- 理论(8535)
- 企业财务(8441)
- 机构
- 大学(168097)
- 学院(167171)
- 济(69761)
- 管理(69189)
- 经济(68353)
- 理学(59467)
- 理学院(58870)
- 管理学(58137)
- 管理学院(57795)
- 研究(53058)
- 中国(41860)
- 财(35916)
- 京(34616)
- 科学(29743)
- 财经(27270)
- 江(27225)
- 所(25285)
- 中心(24774)
- 经(24692)
- 农(23337)
- 研究所(22354)
- 业大(21876)
- 北京(21431)
- 经济学(21108)
- 州(20946)
- 财经大学(20248)
- 范(20218)
- 师范(19972)
- 院(19491)
- 商学(19422)
- 基金
- 项目(110651)
- 科学(90169)
- 研究(83805)
- 基金(81651)
- 家(69934)
- 国家(69316)
- 科学基金(61553)
- 社会(55813)
- 社会科(52912)
- 社会科学(52905)
- 省(44242)
- 基金项目(43460)
- 教育(39147)
- 自然(38501)
- 自然科(37701)
- 自然科学(37693)
- 自然科学基金(37092)
- 划(36524)
- 编号(32533)
- 资助(31377)
- 创(29550)
- 制(27532)
- 成果(27127)
- 创新(26554)
- 部(25003)
- 重点(24792)
- 课题(23477)
- 国家社会(23284)
- 发(22906)
- 业(22326)
共检索到263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涛 马君 张昊民
激活内在动机是提升员工创造力的关键所在。本文系统研究了本土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动力机制以及现有组织激励体系是否与其工作价值需求匹配。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本土员工的工作动力表现为外在动机驱使,跨样本比较显示,内在动机远弱于美国员工,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显示,内在动机随代际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新生代员工的内在工作动机最强;(2)Wilcoxon检验显示,组织激励体系明显滞后于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需求,错位激励引发了动机偏转;(3)进一步的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显示,组织激励供给与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需求匹配时,能够显著提升创造力,背离则抑制创造力。本文揭示,错位激励导致的内在动机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君 刘婷
传统陡峭型激励结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能否满足员工的工作价值需求,尚未有定论。本文基于神经经济学和演化心理学视角,以625名研发人员为对象,系统研究感知工作价值、感知奖励价值以及二者匹配与否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作价值对创造力有积极影响,但增量递减;陡峭型激励结构偏离了研发人员的工作价值需求,导致激励错位;而奖励价值与工作价值匹配时促进创造力,背离时则加速破坏创造力。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内外动机协同与有机整合理论;实践蕴意在于我们应把工作价值指标纳入激励范畴,以此优化激励结构,强化员工高级行为引导系统,从源头上激活研发人员的创造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舒婷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新生代员工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新生代员工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是否稳定、是否积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发展,甚至关系着组织发展的前景。由此可见,对于新生代员工的激励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对组织认同进行了简单分析,阐述了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生代员工的激励策略。
关键词:
组织认同 新生代员工 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喜芳 钟根元 颜世富
激励尤其是物质激励对创造力的作用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协同视角与有机整合理论,以激励本身的不同主体来源探讨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对组织激励与领导风格的协同效应及其与组织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来自116家大中型企业的共计999份问卷调研(包括员工问卷603份和管理层问卷396份),并对个体层面数据聚合到组织层面并分析后得出:组织物质激励与组织创造力影响机制不显著,组织发展激励正向影响组织创造力;组织物质激励与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发展激励与交易型领导风格存在协同效应;跨部门协作正向中介组织发展激励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丰富了激励协同理论,拓展了领导风格作用边界,对推动激励变革和组织创造力有一定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申传刚 杨璟 李海燕
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员工作为组织内的主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新生代员工创业意向,推进新生代员工创业活动的开展,有必要探索影响新生代员工创业意向的具体因素。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以创业环境为调节变量,构建个体创造力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对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福建地区352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员工创造力对其创业意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造力与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环境中的市场资源环境调节创造力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并且市场资源环境与创造力之间的交互项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员工创业意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君 闫嘉妮
正面反馈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且行之有效的正向激励手段,但结果如何不甚明了。根植于本土"面子"文化,基于反馈加工过程模型,从反馈效价、反馈情境以及反馈接收者特质三方面出发,构建了一个嵌套被中介调节效应的三项交互模型,通过设计3项研究,旨在探讨绩效激励下的正面反馈反应机制。研究1结果显示,正面反馈调节绩效报酬对创造力的倒"U"型影响,且调节效应因员工胜任感知不同而存在差异,即在高激励强度下提供高的正面反馈反而加剧绩效报酬对个体尤其是低胜任感知个体创造力的抑制。研究2探索了上述负效应的成因,揭示了盛名综合症的中介作用。研究3进一步揭示,由于低胜任感知诱发的盛名综合症,强化了正面反馈对表现目标导向的引导作用,从而加剧绩效报酬对创造力的抑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时宝金
本文在阐述90后新生代员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心理契约的内涵及其对90后新生代员工激励的作用,并结合心理契约中的企业责任提出了从成长激励、工作激励、精神激励和工作生活平衡激励四个方面构建90后新生代员工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90后新生代员工 心理契约 激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曹曼 赵曙明
基于信息交换理论,以134名人力资源部经理和1177名员工的配对数据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高绩效工作系统提升员工创造力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绩效工作系统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信息整合部分中介了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工作控制正向调节了信息整合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婧 苏秦 张谦
考察了产品创新情境下,创造力绩效激励对创新小组成员渐进性和突破性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并检验了绩效反馈和部门异质性的调节作用和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创造力绩效激励对渐进性创造力具有促进作用;绩效反馈和部门异质性均正向调节创造力绩效激励对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同时,绩效反馈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知识共享中介,部门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知识共享中介;创造力绩效激励对突破性创造力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志华 肖小虹 陈江涛
员工创造力是组织创新的先决条件和根本源泉,员工创造力激发成为经典的研究主题,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国内却鲜见针对员工创造力激发机制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和多视角的梳理与总结。对员工创造力的激发机制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深入分析,首先,从员工创造力激发的理论基础出发,总结员工创造力激发的经典理论;其次,按照个体、团队和组织的逻辑顺序对以往散见在各个组织层次的员工创造力激发机制进行多视角梳理和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内精神性逐渐成为员工创造力激发的新兴动力,为此,从多个视角归纳基于精神性的员工创造力激发机制;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员工创造力激发机制研究走向深入和完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娜仁 刘洪
领地行为在组织内广泛存在,个体标记和防卫自己的领地,这种划定与保卫所属区域或者显示所属关系的行为是否会抑制员工创造力的发挥?本文通过构建领地行为、创造力以及集体主义的理论模型,收集员工层面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领地行为与创造力的关系以及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地行为没有抑制创造力,而是起到促进作用,即身份导向标记与创造力显著正相关;反应性防卫与创造力显著正相关;相比较而言,集体主义倾向高的个体,反应性防卫行为对创造力的影响更强。
关键词:
媒体报道 领地行为 创造力 集体主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智伟
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力量。但由于用工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机制失灵问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和农民工流失问题严重。研究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特点,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的意义;从物质激励机制失效、精神激励机制失效及社会保障支持机制缺失等方面揭示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失效的若干问题及其根源;给出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物质激励机制的效益,完善其精神激励机制的功能和健全其激励机制的支持保障体系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迎霜 张昊民 马君
基于目标设置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文章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考察创新性工作要求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以67个团队领导和412名团队成员为样本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造进程参与正向中介创新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挑战性压力评估和阻断性压力评估分别正向和负向调节创新性工作要求与创造进程参与的关系;创新性工作要求通过创造进程参与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受到了挑战性压力评估的正向调节和阻断性压力评估的负向调节。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创新性工作要求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内在机制,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借鉴和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