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4)
- 2023(10384)
- 2022(7936)
- 2021(7077)
- 2020(5687)
- 2019(12438)
- 2018(12514)
- 2017(24065)
- 2016(13107)
- 2015(14584)
- 2014(14841)
- 2013(14646)
- 2012(13671)
- 2011(12766)
- 2010(13211)
- 2009(12392)
- 2008(12045)
- 2007(11173)
- 2006(10652)
- 2005(9707)
- 学科
- 济(81960)
- 经济(81892)
- 农(45565)
- 业(38344)
- 农业(30373)
- 管理(29158)
- 地方(21914)
- 方法(21327)
- 业经(20446)
- 中国(19571)
- 数学(18847)
- 数学方法(18622)
- 企(17571)
- 企业(17571)
- 学(14919)
- 发(13701)
- 地方经济(12690)
- 制(12658)
- 发展(11034)
- 展(11018)
- 农业经济(10462)
- 体(10267)
- 财(10194)
- 策(9980)
- 融(9946)
- 金融(9945)
- 环境(9884)
- 银(9621)
- 银行(9600)
- 及其(9523)
- 机构
- 学院(202975)
- 大学(198815)
- 济(96686)
- 经济(94993)
- 研究(77136)
- 管理(71965)
- 理学(61705)
- 理学院(60999)
- 管理学(59879)
- 管理学院(59538)
- 中国(58658)
- 农(54607)
- 科学(45973)
- 农业(41612)
- 京(41264)
- 所(40179)
- 财(38688)
- 研究所(36419)
- 业大(35491)
- 中心(34602)
- 江(32454)
- 财经(30520)
- 经济学(30403)
- 经(27625)
- 范(27429)
- 师范(27189)
- 经济学院(27041)
- 院(25824)
- 北京(25602)
- 农业大学(25564)
- 基金
- 项目(130135)
- 科学(102417)
- 研究(96459)
- 基金(94355)
- 家(82489)
- 国家(81712)
- 科学基金(68870)
- 社会(64548)
- 社会科(60718)
- 社会科学(60698)
- 省(51941)
- 基金项目(49312)
- 划(42007)
- 教育(41539)
- 自然(41204)
- 自然科(40190)
- 自然科学(40176)
- 自然科学基金(39442)
- 编号(39317)
- 资助(37385)
- 成果(32034)
- 发(31658)
- 农(31314)
- 重点(29433)
- 部(28601)
- 国家社会(27574)
- 课题(27018)
- 发展(26284)
- 创(26105)
- 展(25899)
- 期刊
- 济(123607)
- 经济(123607)
- 研究(63475)
- 农(59521)
- 中国(42563)
- 农业(39972)
- 学报(33438)
- 科学(31344)
- 财(26759)
- 大学(26207)
- 学学(25208)
- 管理(24598)
- 业经(23705)
- 融(22581)
- 金融(22581)
- 经济研究(18475)
- 业(18470)
- 技术(17479)
- 问题(17237)
- 教育(16715)
- 财经(15787)
- 世界(14316)
- 农村(14263)
- 村(14263)
- 农业经济(14082)
- 经(13758)
- 经济问题(12146)
- 版(12098)
- 技术经济(11947)
- 资源(10286)
共检索到319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娟 莎日娜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大量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经济的边缘化阻碍农民工市民化,使得农民工成为非农民非市民的"双重边缘人",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所在城市的未来发展与社会稳定。针对农民工的农民身份与市民身份的分析,研究经济边缘化与身份认同的关联性,进而探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超恩 张林
居住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南宁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居住1边缘的各种原因,运用ERG理论归纳了居住边缘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影响,对目前我国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地方模式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后总结出了一条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解决居住边缘化问题的道路。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居住状况 边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学江 王宝海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新的阶层,他们的走向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边缘化的内涵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备融入城市的条件,剖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其目的是加快其走出双重边缘化困境融入城市的步伐,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快速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窦立春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边缘化"及精神断裂的主要原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地共享现代性成果,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重要目标。本文认为身份认同通过个体对共体的承认以及共体对个体接纳的双向互动过程,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伦理生活提供精神关照。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 身份认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丽 郑晶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和发展预期四个方面。基于对四川364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使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检验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较为清晰,且大多认同自己的工人身份;模型中的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以及发展预期都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产生一定影响;受教育程度、所处职位、是否了解惠农政策、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和入户意愿五个因素最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华明 汤秋芳
本文认为,从未来归属的角度透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即从经济资本、文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未来归属因素分析,并从二元制度和自身限制进行了未来归属的困境分析,由此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未来归属 身份认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奎
身份认同不仅关系着新生代农民工是如何看待"我是谁"这一问题,关系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情绪体验和思想动态,而且关系着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对南京市1 99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关系、社区环境等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运用交互分析和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并相互印证,认为健康状况和他们的市民身份认同存在着非重合性、而工作经验的增加、居住环境的改善、心理压力的增大、社会排斥的减弱,使得他们更加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基于此,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社会资本、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竖元
通过对福建、湖南与贵州三省173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滋生自杀意念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的重要表现,而先赋性社会网络与自致性社会网络能有效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中面临的"扭力",为其遏制自杀意念进而防止自杀行为提供双重保护;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滞后性"与对市民身份认同的"超前性"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对其自杀意念施加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身份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负向影响起着路径截然相反的调节作用。因此,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网络结构从"先赋性社会网络"到"自致性社会网络"的转换,并通过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与其市民身份认同的"同步性",消除两者之间的结构性张力,是有效遏制其滋生自杀意念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闫志军 杨娜娜 颜永杰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包括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身份认同、政党认同和政策认同六个方面。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认同缺失,相关制度的不健全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制度认同不高,社会深刻变革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认同的迷茫,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不足,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政党认同的削弱,政策认同障碍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政策认同降低。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现存问题,应构建合理的社会利益结构,强调制度正义和扩大参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严惩腐败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政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政治认同 问题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兆军
新生代无地农民工成为徘徊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社会群体,陷入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归属的边缘困境中。关注并保护该群体,使其得到公正对待,是维护这部分农民工生存与发展权利的根本问题。为消除新生代无地农民工的边缘危机,相应的制度完善应在营造就业环境、健全保障体系、加快户籍改革等方面予以跟进。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边缘困境 制度保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唐芹芹 王茂祥 张宏如
具有农民与组织成员双重身份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企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职业适应性既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前提,又是有效践行爱岗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研究发现,领导方式决定了个体职业成长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机会,是增加个体职业适应性的重要保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考察新时代背景下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双重身份认同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农民身份认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在德行领导与职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彤 韩成 聂盼盼
新生代农民工受城市和农村双重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消费形式上呈现出与自我身份"不匹配"的现象,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城市群体的消费趋势,以期通过地位消费获取市民的认同,融入城市群体。本文以城市融入意愿为中介变量,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地位消费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融入意愿在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与地位消费意愿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彤 韩成 聂盼盼
新生代农民工受城市和农村双重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消费形式上呈现出与自我身份"不匹配"的现象,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城市群体的消费趋势,以期通过地位消费获取市民的认同,融入城市群体。本文以城市融入意愿为中介变量,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地位消费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融入意愿在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国才 汪时珍
在当下的区际产业转移及其承接过程中,相对于政府和企业主体,农民工主体有愈来愈被边缘化的倾向。主要原因是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滞后、"集体排他"的制度安排以及"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观等。应对之策在于:坚持以农民工为本,深入研究区际产业转移对农民工的利益影响,积极回应区际产业转移中农民工利益的诉求,逐步培育和提升农民工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 农民工 边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翰 邓晰隆 叶子荣
本文从感知差异出发,试图提供分析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同时说明,农民工眼中的城市最佳规模大于城市居民眼中的最佳规模,这种规模差异来源于他们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感知差异,因此,逐步消除二者的感知差异是缓解当前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治本之道。
关键词:
农民工 边缘化 感知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