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2)
- 2023(13530)
- 2022(11464)
- 2021(11185)
- 2020(9145)
- 2019(21606)
- 2018(22029)
- 2017(41701)
- 2016(23418)
- 2015(26779)
- 2014(27203)
- 2013(26106)
- 2012(23639)
- 2011(21502)
- 2010(21867)
- 2009(19611)
- 2008(18884)
- 2007(16816)
- 2006(14861)
- 2005(12926)
- 学科
- 济(89782)
- 经济(89693)
- 业(65201)
- 管理(57569)
- 农(47780)
- 企(44150)
- 企业(44150)
- 方法(42073)
- 数学(37355)
- 数学方法(36649)
- 农业(31850)
- 中国(26944)
- 教育(23105)
- 业经(22955)
- 学(20171)
- 财(18572)
- 理论(18157)
- 地方(17660)
- 制(15660)
- 技术(15208)
- 发(14606)
- 贸(14536)
- 贸易(14529)
- 易(14147)
- 策(13045)
- 和(12826)
- 环境(12554)
- 教学(11847)
- 发展(11683)
- 银(11639)
- 机构
- 大学(324625)
- 学院(323914)
- 管理(128174)
- 济(121259)
- 经济(118421)
- 理学(112391)
- 理学院(111170)
- 管理学(108860)
- 管理学院(108278)
- 研究(106843)
- 中国(75023)
- 京(69992)
- 科学(67389)
- 农(66593)
- 业大(53940)
- 所(53325)
- 财(51126)
- 范(51038)
- 农业(51037)
- 师范(50699)
- 中心(48972)
- 研究所(48899)
- 江(47676)
- 北京(44444)
- 财经(41571)
- 师范大学(40938)
- 教育(39029)
- 州(38566)
- 经(37978)
- 院(37669)
- 基金
- 项目(223008)
- 科学(176230)
- 研究(169331)
- 基金(158472)
- 家(136852)
- 国家(135534)
- 科学基金(116458)
- 社会(103293)
- 社会科(97293)
- 社会科学(97264)
- 省(89521)
- 基金项目(83869)
- 教育(83383)
- 划(75681)
- 自然(75306)
- 自然科(73547)
- 自然科学(73533)
- 编号(73386)
- 自然科学基金(72167)
- 资助(65596)
- 成果(60407)
- 课题(51432)
- 部(50320)
- 重点(50244)
- 发(48386)
- 创(46207)
- 教育部(43242)
- 项目编号(42822)
- 创新(42735)
- 大学(42131)
- 期刊
- 济(133311)
- 经济(133311)
- 研究(97901)
- 中国(68009)
- 农(67730)
- 教育(63360)
- 学报(50000)
- 科学(46701)
- 农业(46411)
- 管理(42187)
- 大学(39617)
- 学学(36154)
- 财(35512)
- 技术(32791)
- 业经(27478)
- 融(25119)
- 金融(25119)
- 业(21775)
- 财经(18686)
- 经济研究(18567)
- 问题(18185)
- 图书(16865)
- 版(16438)
- 职业(15965)
- 经(15768)
- 科技(15697)
- 技术经济(15604)
- 理论(14837)
- 农业经济(14373)
- 业大(14265)
共检索到46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冉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大军的主力。城市化是必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趋势。如何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对他们进行职前教育以及采取何种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前教育模式 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皮江红
政府公共职业教育模式与企业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具有优势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可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新选择。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应该在开放职业教育资源、变革课程形式、创新办学方式等方面积极加以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旗 俞亚珍 吴鼎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期望更高、消费观念更新,通过职业培训赋予其一技之长既可助其在城市安家,又可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高职院校具有一定规模、便于政府引导和监管、软硬件设施齐全,可担当职业培训的中坚力量。采取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开发网络课程等措施,既可以满足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又能够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课题组 张昭文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力军,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娄玉花 徐公义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内容、时间、方式等不同要求和高职院校特点,提出了全日制能力本位项目化教育培训、业余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和送教进企业社区教育培训三种模式及其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生代农民工 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敏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庞大的新型社会群体,他们的整体素质关系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从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现状出发,结合其各方面特点,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现有各种信息传递平台,探索构建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翻转课堂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岚 朱静然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是保证其顺利开展的前提。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多层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机构等措施,在政策、经费和组织三个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 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皮江红
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推动力,价值追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践起着目标定向和宏观调节的作用。"以人为本"要求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加速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人的发展"要求拓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内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层次,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关键环节;"教育公平"要求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进行的障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权利,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落脚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增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基础性公共教育服务,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长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和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顺利健康发展,亟须完善法规,强化统筹,加大投入,改革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为技能型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和氛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柳军 谭根梅 许祥云
基于对4个城市的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都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形成,主观规范的外部因素如社会观念、单位及同事意见等对教育投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政府和教育机构要创新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感知效用和吸引力,企业用工单位要加强激励引导,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明 方翰青
文章主要就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角色认同、职业适应性、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职业价值诉求、职业期望、职业选择、职业满意感和抗压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从成人心理教育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解决其职业问题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比较频繁,并且多为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情况是其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社会关系网来说,"强关系"与"弱关系"都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过程中所利用的重要关系网络,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时间点和具体功能并不相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放 谭明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581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征,以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适应性位于一般水平,且各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学历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薪酬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小燕 安增军
文章立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保障模式,就我国当前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居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结合我国几种典型的居住模式,创新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保障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施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居住现状 居住保障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升科 李勋华
基于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农民工更加愿意当职业农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当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城市务工地离家越远,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强;亲属具有政治关系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强。家人价值观念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有显著影响,家人赞成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务工收入越高,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弱;在土地已出租或被征收时,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意愿也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