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6)
2023(11062)
2022(8962)
2021(8273)
2020(6514)
2019(14243)
2018(13729)
2017(25605)
2016(14589)
2015(15955)
2014(15482)
2013(14742)
2012(13446)
2011(12224)
2010(12086)
2009(10619)
2008(10283)
2007(9468)
2006(8324)
2005(6882)
作者
(41756)
(35572)
(35044)
(33134)
(21692)
(17131)
(15601)
(13906)
(13469)
(12248)
(12017)
(11589)
(11084)
(10879)
(10837)
(10781)
(10510)
(10190)
(10088)
(10074)
(9113)
(8687)
(8567)
(8181)
(8118)
(8072)
(7736)
(7702)
(7226)
(7114)
学科
(53688)
经济(53636)
(45762)
(43473)
管理(32742)
农业(30464)
(22411)
企业(22411)
方法(19199)
业经(18050)
中国(17812)
数学(17275)
数学方法(17119)
(11212)
地方(11113)
(11067)
(11007)
贸易(11005)
(10774)
(10496)
农业经济(10474)
(10464)
技术(10187)
(8999)
农村(8993)
环境(8693)
发展(8661)
(8625)
(8563)
(8392)
机构
学院(200624)
大学(189714)
(78541)
经济(77019)
管理(72293)
研究(68277)
理学(63855)
理学院(63168)
(62491)
管理学(62056)
管理学院(61724)
中国(49713)
农业(48522)
科学(44901)
业大(42267)
(38036)
(35793)
研究所(33080)
中心(32298)
(31301)
农业大学(30723)
(30558)
(26788)
师范(26409)
技术(26159)
财经(25356)
(24481)
(24447)
(23730)
(23409)
基金
项目(143386)
科学(112158)
研究(105088)
基金(100940)
(90351)
国家(89389)
科学基金(74919)
社会(66463)
社会科(62532)
社会科学(62514)
(60767)
基金项目(54223)
(50386)
教育(49434)
自然(47447)
自然科(46333)
自然科学(46317)
自然科学基金(45482)
编号(45057)
资助(38085)
(35143)
成果(33651)
(33411)
重点(32844)
课题(31475)
(31102)
(30972)
(28981)
创新(28781)
计划(27329)
期刊
(88074)
经济(88074)
(66642)
研究(48479)
农业(45025)
中国(43580)
学报(39166)
科学(33128)
大学(29259)
学学(28400)
教育(26897)
业经(22886)
(21329)
(21278)
技术(20334)
管理(19990)
(18132)
金融(18132)
农业经济(13677)
农村(13376)
(13376)
(13194)
问题(13136)
职业(13020)
业大(12758)
经济研究(12272)
农业大学(11409)
财经(11209)
科技(10541)
世界(10419)
共检索到28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倩  
新生代农民工在义务教育之后如何继续接受更有效的职业素质培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根据其定居意愿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人力资本积累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和职场应对模式。典型案例呈现出在具体的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师徒教育、在职培训等。总之,社会各方应形成合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养成,包括扩大职业培训的范围和机会,拓展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融合的方式以及应用新型信息技术提升职业培训的效果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小棒  
本文认为,相比于城市同龄人,新生代农民工身体素质、劳动技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觉悟有待提高。这就必须明确职业目标,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参加职业技术培训,自觉地强化沟通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玲  
质量竞争是当今企业发展兴衰成败关键,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重要的是诚信敬业和社会责任感。新生代农民工要增强职业稳定性并做出成绩,良好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缺失的现状,强调职业素质对就业的重要性,提出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途径,为新生代农民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在明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特殊劳动群体,他们年轻易接受新鲜事物,追求时尚和多样化的生活,他们在城市务工,幢憬着城市的生活,但在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养、社会歧视性政策等阻碍着市民化的步伐。从社会劳动力供需出发,健全职业素质培训机制,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覆盖面,拓展利益诉求渠道,将有效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辉  
当前,我国经济和城镇进程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素养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他们在职业素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合力打造政府支持、行业规范、企业推动、学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乐学的全方位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国梁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其职业发展直接关乎"中国创造"战略转型的实现。然而,政府的职业发展干预策略在促进其职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干预策略"碎片化"、培训供需错位、干预指导框架缺失的策略困境。要破解当前这种策略困局,需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干预框架,以整合、协调各项策略行动;改革培训供给机制,以平衡成本-收益来激发培训投资动机;创新与拓展干预服务项目、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干预的系统性、连续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元凯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成为影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重生存、轻生活,重单一技能培训、轻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需要。从全人教育的理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要以全面的、整体的方法来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改变,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需求及人生经验,调整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提高该群体的素质,达到培养社会人的目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雪梅  刘妍慧  
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906份新生代农民工样本,对疫情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妥协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进行检验,得到以下结论:(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妥协对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发展机会妥协和社会期望妥协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职业偏好妥协没有显著影响;(2)利益导向和人际和谐双重中介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妥协和工作投入的正相关关系,但其中只有发展机会妥协通过双重中介作用影响了工作投入;(3)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投入各维度影响的研究中,发展机会妥协通过人际和谐间接影响了活力和奉献维度,发展机会妥协和社会期望妥协都通过利益导向间接影响了专注维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唐芹芹  王茂祥  张宏如  
具有农民与组织成员双重身份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企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职业适应性既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前提,又是有效践行爱岗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研究发现,领导方式决定了个体职业成长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机会,是增加个体职业适应性的重要保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考察新时代背景下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双重身份认同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农民身份认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在德行领导与职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岚  朱静然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是保证其顺利开展的前提。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多层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机构等措施,在政策、经费和组织三个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皮江红  
政府公共职业教育模式与企业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具有优势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可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新选择。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应该在开放职业教育资源、变革课程形式、创新办学方式等方面积极加以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皮江红  
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推动力,价值追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践起着目标定向和宏观调节的作用。"以人为本"要求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加速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人的发展"要求拓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内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层次,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关键环节;"教育公平"要求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进行的障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权利,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落脚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增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基础性公共教育服务,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长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和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顺利健康发展,亟须完善法规,强化统筹,加大投入,改革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为技能型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和氛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孙明贵  
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进程、职业培训经历或教育经历、员工工资、职工福利、就业(职业升迁)机会与职业转换意愿正相关,培训(教育)经历与就业(职业升迁)机会、职业升迁与工资及福利正相关。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柳军  谭根梅  许祥云  
基于对4个城市的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都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形成,主观规范的外部因素如社会观念、单位及同事意见等对教育投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政府和教育机构要创新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感知效用和吸引力,企业用工单位要加强激励引导,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