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5)
- 2023(18522)
- 2022(15802)
- 2021(14776)
- 2020(12102)
- 2019(27964)
- 2018(27642)
- 2017(53275)
- 2016(28850)
- 2015(32483)
- 2014(32498)
- 2013(31717)
- 2012(29457)
- 2011(26677)
- 2010(26735)
- 2009(24028)
- 2008(23278)
- 2007(20532)
- 2006(18159)
- 2005(15943)
- 学科
- 济(120056)
- 经济(119926)
- 业(82798)
- 管理(76953)
- 企(60160)
- 企业(60160)
- 农(50395)
- 方法(49837)
- 数学(42780)
- 数学方法(42196)
- 中国(35876)
- 农业(33715)
- 业经(29851)
- 地方(28575)
- 财(26820)
- 学(24368)
- 制(21665)
- 贸(20588)
- 理论(20576)
- 贸易(20573)
- 易(19911)
- 技术(19781)
- 银(18370)
- 银行(18328)
- 环境(18242)
- 和(17924)
- 发(17858)
- 融(17789)
- 金融(17787)
- 行(17620)
- 机构
- 学院(404450)
- 大学(400943)
- 济(162281)
- 管理(159231)
- 经济(158714)
- 理学(138022)
- 理学院(136509)
- 研究(136327)
- 管理学(134035)
- 管理学院(133306)
- 中国(102035)
- 京(85321)
- 科学(83792)
- 农(76830)
- 财(71734)
- 所(67719)
- 业大(63431)
- 中心(63277)
- 研究所(61591)
- 江(60026)
- 农业(58910)
- 财经(57316)
- 范(56321)
- 师范(55831)
- 北京(53621)
- 经(52365)
- 院(49186)
- 州(48648)
- 经济学(47828)
- 师范大学(44806)
- 基金
- 项目(276571)
- 科学(218363)
- 研究(207158)
- 基金(198672)
- 家(172230)
- 国家(170655)
- 科学基金(146965)
- 社会(129731)
- 社会科(122532)
- 社会科学(122502)
- 省(109616)
- 基金项目(105413)
- 教育(96509)
- 自然(94030)
- 自然科(91821)
- 自然科学(91800)
- 划(91734)
- 自然科学基金(90108)
- 编号(86942)
- 资助(80912)
- 成果(69574)
- 发(62528)
- 重点(62148)
- 部(61463)
- 课题(60092)
- 创(57528)
- 创新(53564)
- 教育部(52796)
- 国家社会(52745)
- 科研(52344)
- 期刊
- 济(182773)
- 经济(182773)
- 研究(118008)
- 中国(82676)
- 农(76028)
- 学报(62028)
- 科学(58332)
- 管理(56469)
- 教育(53730)
- 财(52684)
- 农业(51838)
- 大学(48396)
- 学学(45543)
- 技术(39955)
- 融(36990)
- 金融(36990)
- 业经(34998)
- 经济研究(27148)
- 财经(27085)
- 业(24863)
- 问题(24618)
- 经(23183)
- 图书(20662)
- 版(19896)
- 科技(19449)
- 技术经济(19285)
- 理论(18456)
- 资源(18047)
- 现代(18018)
- 世界(17840)
共检索到598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爱翔 李黎丹 陈文平
职业技能开发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的基础。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以其职业成长为逻辑主线,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开发支持的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在职业技能开发的支持和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成长呈现跨越上升型、锯齿上升型和稳步上升型三种形态;(2)在职业成长的起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开发来源和技能类型具有强地域偏向性的特征;进入职业成长初期,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通过参与企业端技能培训开发获取经验技能;在职业成长过程中,聚焦于特定岗位方向的持续技能投入更有助于应对技能碎片化和去技能化的挑战;为获得职业进阶,提升就业质量,可利用多渠道进行职业技能的深度开发;为适应环境动态性挑战,应加大对新技能的识别、习得和迁移,以提升个体就业韧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爱翔 李黎丹
职业技能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能够有效促进其城市就业和职业成长。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其职业技能开发策略和演进规律研究,分析得出"基于技能补缺的初创式技能开发""基于环境改善的摸索式技能开发""基于持续雇用的增长式技能开发"和"基于动态发展的进阶式技能开发"四个主范畴,并基于此提炼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技能开发策略"这一核心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职业技能开发渐进型、跳跃型和突破型三种动态演进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家鹏
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水平和就业能力是当前城镇化发展中持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面对的重要课题。利用陕西西安、咸阳、杨凌务工的389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数据,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2.24%的被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打工年限、月收入、有无培训经历对其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比较显著,其中月收入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呈正向关系;受教育程度、打工年限、有无培训经历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呈负向关系;性别、婚姻状况和年龄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生代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是建设新时代的中流砥柱。当前,校企合作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面临着诸多矛盾,既有职业学校办学理念滞后、师资力量不强的短板,也有企业热情不高、目光短浅的不足,还有重视不够、统筹不力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要确保校企合作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质量效果,必须疗"痛点"、克"难点"、疏"堵点",职业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提升培训质量上下功夫;企业要强化主体意识,在助推校企融合上下功夫;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在健全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技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彦兵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跨越城乡的特殊阶层。这一阶层亦工亦农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地位。随着社会变迁,代际分化,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逐渐被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必须具备在城市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积极融入城市社会,最终完成市民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唐芹芹 王茂祥 张宏如
具有农民与组织成员双重身份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企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职业适应性既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前提,又是有效践行爱岗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研究发现,领导方式决定了个体职业成长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机会,是增加个体职业适应性的重要保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考察新时代背景下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双重身份认同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农民身份认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在德行领导与职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晓军
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该省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当前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劳动力质量、业务能力等无法完全适应所在行业对劳动力素质的需要,不能切实助力精准脱贫工作的顺利实施。针对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职业培训有效性亟须提升、多方合作协调性亟待强化、内生动力贫弱性需要改变等诸多问题,要以多元化培训活动增强培训实效、以多主体互动有效助力精准脱贫、以综合化措施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等多种出路,帮助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步出当前困境,顺利实现精准扶贫的工作安排和任务部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丽清 勒系琳 左和平 周小刚
进入新世纪以后,传统人口红利正逐渐消退,"新人口红利"不断开发,国内农民工群体出现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崭露头角",并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本文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调查,建立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特征、经济收入特征、培训认知特征和环境影响特征五个维度的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鲁银梭 李文川
新生代农民工正成为农民工就业大军的主体力量,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职业发展有更多期待,有较强的留城意愿,希望能在城市立业。在新生代农民工追求个人职业成长、农民工就业形势呈现供不应求、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职业发展备受关注。以浙江省两个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23名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访谈获取职业发展经历和影响职业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对两组不同职业发展现状的人员的对比分析,得出积极的心理资本是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企业需拓宽职业发展通道、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资本,农民工自身也需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在实践中提升心理资本,促进职业发展。
关键词:
职业发展 心理资本 新生代农民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比较频繁,并且多为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情况是其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社会关系网来说,"强关系"与"弱关系"都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过程中所利用的重要关系网络,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时间点和具体功能并不相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放 谭明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581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征,以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适应性位于一般水平,且各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学历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薪酬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课题组 张昭文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力军,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李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新移民"的主力军,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但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基础较弱,不能适应城市工作、生活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工作的特点,应通过强化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力争通过"多维度、双驱动"的职业教育架构,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进而全面促进我国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勋华 杨亚丽
基于重庆地区268份样本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家庭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个性特征、政府态度、职业声誉、领导风格和组织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因素对其无显著影响,职业态度和学习意愿也无显著影响,最后提出加强政府保障、组织积极参与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发展 影响因素 重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升科 李勋华
基于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农民工更加愿意当职业农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当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城市务工地离家越远,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强;亲属具有政治关系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强。家人价值观念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有显著影响,家人赞成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务工收入越高,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意愿就越弱;在土地已出租或被征收时,新生代农民工当职业农民的意愿也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