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6)
- 2023(13376)
- 2022(11223)
- 2021(10422)
- 2020(8876)
- 2019(20446)
- 2018(19908)
- 2017(38850)
- 2016(20802)
- 2015(23436)
- 2014(23470)
- 2013(23144)
- 2012(21161)
- 2011(18914)
- 2010(18802)
- 2009(17446)
- 2008(17172)
- 2007(15584)
- 2006(13135)
- 2005(11339)
- 学科
- 济(89803)
- 经济(89711)
- 业(64451)
- 管理(56114)
- 农(47749)
- 企(43247)
- 企业(43247)
- 方法(41588)
- 数学(37271)
- 数学方法(36820)
- 农业(31486)
- 业经(22756)
- 中国(22251)
- 财(22031)
- 地方(17531)
- 贸(16935)
- 贸易(16926)
- 制(16642)
- 易(16498)
- 学(15622)
- 务(13699)
- 财务(13654)
- 财务管理(13619)
- 技术(12934)
- 企业财务(12919)
- 银(12872)
- 银行(12845)
- 发(12381)
- 融(12223)
- 金融(12220)
- 机构
- 学院(297355)
- 大学(292883)
- 济(125585)
- 经济(123144)
- 管理(118290)
- 理学(103208)
- 理学院(102174)
- 管理学(100442)
- 管理学院(99887)
- 研究(95560)
- 中国(73218)
- 农(65280)
- 京(59630)
- 科学(57951)
- 财(54088)
- 农业(50455)
- 业大(49482)
- 所(47465)
- 中心(47140)
- 财经(43815)
- 江(43772)
- 研究所(43140)
- 经(39948)
- 经济学(37894)
- 范(37611)
- 师范(37242)
- 北京(36368)
- 州(34577)
- 经济学院(34518)
- 经济管理(34211)
- 基金
- 项目(203964)
- 科学(161403)
- 研究(150186)
- 基金(148824)
- 家(128913)
- 国家(127787)
- 科学基金(110715)
- 社会(96395)
- 社会科(91136)
- 社会科学(91111)
- 省(81121)
- 基金项目(79397)
- 自然(71019)
- 自然科(69392)
- 自然科学(69372)
- 教育(68746)
- 自然科学基金(68128)
- 划(67054)
- 编号(62125)
- 资助(59986)
- 成果(48904)
- 部(45849)
- 重点(45628)
- 发(44790)
- 创(42800)
- 课题(41246)
- 国家社会(40081)
- 创新(39983)
- 科研(39496)
- 教育部(39192)
- 期刊
- 济(135482)
- 经济(135482)
- 研究(80139)
- 农(66624)
- 中国(54046)
- 农业(45263)
- 学报(45041)
- 科学(42039)
- 财(41658)
- 管理(37928)
- 大学(35165)
- 学学(33489)
- 业经(28717)
- 融(27840)
- 金融(27840)
- 教育(27634)
- 技术(26561)
- 业(22072)
- 财经(20720)
- 经济研究(19931)
- 问题(19468)
- 经(17784)
- 版(15960)
- 技术经济(15084)
- 世界(14918)
- 统计(14778)
- 农村(14627)
- 村(14627)
- 农业经济(14278)
- 商业(13630)
共检索到424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鹏
作为"民工荒"现象背后的行为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其群体特征和就业行为显著异于传统农民工,而这些差异导致了区域间劳动力供给和转移的不确定性增加。本文基于城市经济学的生活质量(QOL)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做出探索,通过考察其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和效用最大化目标,测算2008年和2009年中国100座城市农民工的QOL数据,考察在城市差异化特征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流动行为。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并未给农民工带来城市地位匹配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差距缩小,对农民工生活就业吸引力日益增大。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QOL理论 择业流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淦未宇 徐细雄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运用典型案例研究方法,从微观企业视角探讨了组织支持、工作生活质量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构建了一个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理论框架。基于海底捞的案例研究发现:(1)不同于老一辈农民工单一的经济诉求,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合进程中更加注重工作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2)用工企业是帮助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合的微观载体,企业提供的组织支持是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工作生活质量的主要源泉;(3)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键维度包括公平的酬劳、工作与家庭生活平衡、身份认同及归属感、职业成长机会。研究结论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提供了来自微观实现路径的经验证据,同时为组织支持理论和工作生活质量理论贡献了中国情景的新知识,也对缓解企业的农民工用工难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丹 李玉凤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需求与驱动力对于促进其主动市民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其在城镇就业、定居进而构建并不断提高生活满意程度的过程,因而生活满意度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质驱动力。利用四川省成都市的实地调查数据与实证分析,基于296份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追求平等、发展与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其生活满意程度取决于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方面与城市人的横向比较结果。最后...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生活满意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栾云云 张广胜
目前,新生代正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特殊部分,他们带着憧憬和梦想走进城市,在市民化进程中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城市市民的影响。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特征,对于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和对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慧娟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该群体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平均年龄与初次外出务工年龄较低,未婚者居多;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偏向于选择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维权意识日益增强;需求层次从生存向发展转变。目前在新生代农民工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障碍和问题: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使农民工就业市场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培训情况离市场要求有差距,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户籍、住房、教育、社保等一系列制度性和现实性障碍。当前,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之后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地区性短缺和结构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建平 孙艳飞
本文基于代际视角,利用四次社会调查数据,从择业动机、择业意愿、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收入特征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观念正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就业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将为其市民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建平 孙艳飞
本文基于代际的视角,利用四次社会调查数据,通过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对比,从收入水平、消费行为等方面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消费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消费特征及其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彤 韩成 聂盼盼
新生代农民工受城市和农村双重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消费形式上呈现出与自我身份"不匹配"的现象,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城市群体的消费趋势,以期通过地位消费获取市民的认同,融入城市群体。本文以城市融入意愿为中介变量,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地位消费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融入意愿在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与地位消费意愿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彤 韩成 聂盼盼
新生代农民工受城市和农村双重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消费形式上呈现出与自我身份"不匹配"的现象,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城市群体的消费趋势,以期通过地位消费获取市民的认同,融入城市群体。本文以城市融入意愿为中介变量,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地位消费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融入意愿在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蕾 成志明
通过引入营销学中的AIO生活方式测量量表作为细分工具,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聚类、频率和交叉对比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内部分化为追求成功型、快乐生活型、自我矛盾型、积极奋斗型和得过且过型五类生活方式各异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学分层标准的角度下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处于同一阶层,其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运用A(活动)、I(兴趣)和O(观点)三维评价指标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群内分层,发现其内部呈现倒金字塔状分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沈蕾 成志明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1亿人,该群体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于2012年对1558位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借助AIO生活方式测量量表细分新生代农民工,并进一步研究他们的生活常态。得到以下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内部已经分化成自我矛盾型、得过且过型、快乐生活型、追求成功型和积极生活型5类生活方式各异的群体,这5类群体在人口统计特征、工作、消费、业余生活、社会交往以及未来打算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奉越、庞学光在《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特点,阐释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对转化学习的诉求,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转换学习的策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是指新生代农民工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的过程。其流动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流动频率高;2.主要由农村流向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方向主要集中在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志伟 杨月圆 李婷
我国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结构大变革的新时期,大批新生代农民工由农村流入城镇。为更好地实现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场所学习提出了强烈诉求。本文拟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场所学习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流动中工作场所学习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新生代农民工 工作场所学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丹淅 王宝成
来自专项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性总体上偏高,表明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偏低。进一步考察发现,工资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状况、职业类型、就业年限、职业教育和工会等因素显著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扩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转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质量观、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等,有助于降低新生代农民工高工作流动性,继而有利于促进他们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与和谐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蔚蔚 刘立坤
新生代农民工需要从不同方面提升自身"可雇佣"性,保证工作的延续性。文章以"可雇佣性"为突破口,重点探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质量提升路径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