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0)
2023(5129)
2022(4118)
2021(3793)
2020(2984)
2019(6621)
2018(6350)
2017(12216)
2016(6886)
2015(7474)
2014(7350)
2013(7239)
2012(6650)
2011(6089)
2010(6282)
2009(5847)
2008(5606)
2007(5385)
2006(4850)
2005(4298)
作者
(18832)
(16570)
(15894)
(15082)
(9749)
(7944)
(7007)
(6426)
(6104)
(5598)
(5573)
(5289)
(5033)
(4969)
(4905)
(4829)
(4718)
(4698)
(4494)
(4488)
(4101)
(4022)
(4022)
(3971)
(3726)
(3714)
(3674)
(3432)
(3314)
(3289)
学科
(43435)
(30339)
经济(30305)
(29278)
农业(28929)
管理(14985)
业经(12415)
农业经济(9651)
中国(9597)
(9165)
企业(9165)
(8801)
农村(8797)
方法(8739)
数学(7933)
数学方法(7889)
(7520)
(7199)
劳动(7198)
(7020)
土地(6801)
地方(6676)
发展(6568)
(6565)
农业劳动(6336)
人口(6299)
收入(6041)
(5926)
动力(5885)
劳动力(5851)
机构
学院(99731)
大学(93773)
(45033)
经济(44299)
管理(41063)
(40170)
理学(36444)
理学院(36172)
管理学(35715)
管理学院(35558)
研究(32335)
农业(30275)
中国(26233)
业大(22803)
科学(18668)
(18489)
农业大学(18409)
(16915)
中心(16555)
(16146)
(15527)
经济管理(15147)
研究所(14531)
(14326)
财经(13548)
(12461)
(12449)
(12440)
(12377)
师范(12348)
基金
项目(67806)
科学(54364)
研究(52954)
基金(49535)
(42538)
国家(42029)
科学基金(36566)
社会(35223)
社会科(32889)
社会科学(32882)
(28008)
基金项目(26823)
(25350)
编号(23706)
教育(22879)
自然(21968)
(21657)
自然科(21471)
自然科学(21467)
自然科学基金(21096)
资助(18642)
成果(18064)
(15920)
(15706)
(15027)
国家社会(14569)
课题(14566)
(14459)
重点(14387)
(14031)
期刊
(56092)
经济(56092)
(47532)
农业(32269)
研究(26028)
中国(23904)
业经(16999)
学报(14972)
科学(14808)
(14194)
农业经济(13056)
大学(12682)
农村(12660)
(12660)
学学(12290)
(11419)
金融(11419)
(10841)
管理(9780)
教育(9697)
问题(8756)
农村经济(8572)
世界(7862)
技术(7771)
经济问题(7270)
(7218)
社会(6387)
财经(6094)
社会科(5982)
社会科学(5982)
共检索到148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竖元  
通过对湖南、安徽与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研究,探讨择业行为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程度,并考察市场化程度与劳动力类型对这一因果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择业行为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与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二元路径模式,而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会因市场化程度与劳动力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竖元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发展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其择业行为与其就业质量息息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不理性状态,而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户籍管理等构成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的数量、市场需求的结构、就业市场的公平性等构成的市场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有显著影响。因此,要切实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引导其由目前"生存型择业"提升为"发展型择业",从而提高其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恩立  
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受个体自身、个人环境及制度政策等多重因素制约,培养和提升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基于多元动力支持的系统过程,而公共服务与支持性政策因素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李丹阳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部分。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对苏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调查结果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存在着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就业能力不高、社会保障低、就业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注重他们自主的职场学习;革新企业管理方式,规范企业用工模式;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努力推进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的革新,完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安明  朱红根  康兰媛  
基于549份新生代农民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需求优先序进行考察,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最关注工资收入情况,其次对个人发展、医疗保险、工作环境和权益保护的需求也较大;第二,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不同个体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需求存在差异,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需求也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晓斌  
文章从就业质量角度入手探究就业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获得中的福利保障、职业发展中的晋升经历、职业评价的两个方面均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因素;其中尤以职业评价中的工作价值评价、工作满意度对社区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初中及以下的社区认同度高,持有省内户口的新生代农民工比省外户口的社区认同度高;到流入地生活时间越长,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认同度越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莹莹  梁栩凌  张一名  
为了解城市融合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状况,文章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调查》课题2017年的调研数据,运用OLS与Logit模型统计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各要素对指数化就业质量指标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衡量就业质量的分指标方面,技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文凭效应、证书效应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五险一金参保方面有很强的体现,而对于工作时间情况的改善作用不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丹淅  赖德胜  李宏兵  
基于2012年河南省问卷调查数据,笔者借助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上不高;Porb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工会、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加班情况、培训状况等是影响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度等有助于他们尽早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融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勇  孟凡礼  
本文使用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动因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更低,并且流动地域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家乡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其就业流动过程中逐渐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就业质量,但其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与率等指标并没有随着就业流动而改善,甚至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建平  孙艳飞  
本文基于代际视角,利用四次社会调查数据,从择业动机、择业意愿、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收入特征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观念正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就业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将为其市民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进  
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就业稳定性差、技能低、期望值高、融入城市迫切等现实问题,应当从推进户籍改革入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为辅助,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完善公共职业教育制度等方面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实现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和快速融入城市社会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蔚蔚  刘立坤  
新生代农民工需要从不同方面提升自身"可雇佣"性,保证工作的延续性。文章以"可雇佣性"为突破口,重点探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质量提升路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李丹阳  
职业培训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对SZ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和职业培训状况的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现有职业培训满意度不高;对职业培训的认识不清;参与职业培训的次数少、时间短;认为培训内容实用性不高;感知价值会影响其职业培训支付意愿。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支付意愿不高,就业质量也不高。为提高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对职业培训的领导;加强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转变对职业培训的认识;创新职业培训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竹  
改革开放至今,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有着受教育水平较高,就业期望值较大、注重精神和情感生活、忍受挫折能力低以及职业选择迷茫的特点。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与企业进行着组织支持与组织承诺的交换。由于缺乏组织支持,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承诺很低,流动率非常大,给企业造成管理混乱的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就业能力体现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协同作用。企业应该加强培训、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关注健康以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多组织有意义的群体活动扩展农民工的社交圈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资本;重视心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宏如  李群  彭伟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已是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制造2025"都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多学科的方法,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构建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结构模型。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创新整体治理机制,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心理资本,增强"人"的要素有效供给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